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小学教师资格证数学教案要怎么写

小学教师资格证数学教案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8-07 00:17:22

1.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怎么简写(十分钟怎么写的完啊)会的朋友任意发一个简写的上来

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师生活动,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在前面的学习中、应用原理、课堂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
数学教案涉及内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过程(具体环节可以根据所讲内容具体设定) 导入、探索新知、 小结作业 4)板书设计 5)教学反思 示例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中教学过程环节:导入新课。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过程与方法、生成原理、深化原理?(边演示边讲解) 2)生成原理: 1)导入新课 师、深入探究、巩固提高。 比如,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

请采纳

2. 教师资格证面试写教案如何写

教案撰写是面试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试的第一块内容。在有些考场上的考官会收上教案,边看教案边听试讲,所以教案还不得不写并且不能写得太差。因为一般来讲教案写得好不会加分,但是写得太差会降低考官的印象,从而降低面试分。下面是教师资格面试中教案撰写策略。
一、 教案组成
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块部分。当然有的教材里还有教具、课前准备等等,这些也是可以的。但是鉴于面试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而教具在试讲过程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所以中公讲师吕琴建议大家保留五部分内容就已经足够了。其中教学目标又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块。教学重点包括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时重难点可以是一个知识点。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包括“四部曲”,分别是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是试讲知识点的总体呈现。教学反思一般只需要写上这四个字就可以,因为具体的反思内容需要等到教学结束以后才能写。
二、 教案难写部分
一般来讲,一次比较成功的试讲主要是完成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了。那么对于教案中比较难写的这几块内容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是教学目标。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能少写;二是书写规范,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为学生也可以省去,行为动词如“背诵、了解、书写……”,行为条件是指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学生能在三分钟内对全班同学演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词全文,语气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应与该演说风格一致。” 这里表达的意识是让学生背诵课文,但是它包含了上面的所有书写要素。在这里提醒考生:四个维度是相对原则,由于备课时间短,所以教学目标不要太多。所以行为主体、行为动词不要省。后两者可以不要太详细。 其次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虑,一是试讲标题就是试讲的主要知识点可设为重点,二是看试题清单中的要求;教学难点一般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对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还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点,例如提升学生价值观目标就可以定为教学难点。最后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二是导入新课注意新颖性,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一分半钟。新授教学内容要注意知识点的层次性,逻辑性不能混乱,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后要注意及时的巩固提高。最后是小结作业部分,这部分要体现新课标理念,切记不要让学生多读多算,要体现开发学生的创新性。
总之,教案撰写要详略得当,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案难写的地方。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撰写策略及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3.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怎么写

面试教案最起码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也可以分成两部分去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只写这几个字,后面空着。因为在正常的教学中,老师上完课才会写教学反思,考试过程中试讲完教案就交上去了。)。

4.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课教案如何写需要写板书设计吗

需要。

写教案一般是15分钟到20分钟,时间非常充足,因为只需要写第一课时的内容就行了,不需要写的那么详细,有框架和大概内容就行。

教案的格式: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教学过程(重点)、教学评价设计、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教师资格证面试板书设计书写方法:

一、摘录提纲法

摘录提纲式板书:指按教学内容,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编排出书写的提纲。

它的特点是:能紧扣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能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内容体系,启迪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要领,而且还能培养其分析概括的能力。

这种方法最容易掌握,也有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不够特别,不会给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一种板书样式。

二、线索流程式

线索流程式板书是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板书的形式。这种板书样式也经常应用在讲解语文课文中,可以按照情节和故事发展来进行梳理。

5. 小学数学面试教案简案怎么写

以下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课文生字词/公式/词汇,领会作者情感/公式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合作/XX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运用________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XX学习方式的,学生能够体会作者___________的品质/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xx词汇/xx公式/xx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__________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__________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启发法等等学习方法。(以引导启发法为范本)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的导入方式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如:)

本文采用情境导入法的方式,播放相应的PPT图片或者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讲授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分组朗读的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例如:数学练习作业,语文书写生字词或阅读感悟

(四)小结

对课文进行一个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适当展现部分课文重点“生字词/公示/图表等等”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6. 小学数学考试教案怎么写

首先要列举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 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探究并总结归纳……的思路\特点\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的特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 良好习惯;学生通过测量\实验\动手操作的形式,深刻理解…… 的含义\规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讨论\归纳 ……, 学生掌握了……,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品质,树立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养成积极参与讨论的好习惯,逐渐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与条理性的魅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转述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难点:转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事例导入、谜语导入等。

2.讲授新课思路:通过活动,直观教学初步感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性质、规律。对比,难点讨论,掌握重点知识。

3.练习巩固:通过计算题、拓展题等。

4.总结作业:教师自主总结:好,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内容。

5.师生互动总结: 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获。

生:我今天学会了…… 师:非常棒!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全面,请坐。

6.作业:以实践性、开放性作业为主。

7. 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

第1问:数学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查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分析解答。例如2017年上:请列出数学“统计与概率”时涉及到的三种统计图,并分析三种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第2问:教学目标设计


作答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板: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xx的算理。(低年段)


(2)学生能够知道xx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xx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低年段)


(3)学生能够会按照xx的特征、xx的特征对xx进行分类。 (中年段)


(4)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求xx的方法及其意义的应用。(中年段)


(5)学生能够理解xx的意义,掌握xx的读法、写法。(高年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xx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段)


通过观察、分类、测量、活动 ,经历认识xx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中年段)


通过交流、讨论、辨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高年段)


通过对比和分析,理解xx与xx的区别和联系。(高年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xx的探索,学生的数学兴趣(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得以提高(增加),能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的美/图形的美),培养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第3问: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为学生们呈现图片、视频


模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一段视频),(展示图片或视频后询问)大家能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吗?嗯,都是xxx的。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xx形。


2.问题导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模板:同学们!x年级x班的男女生进行踢毽子比赛,男生四人,女生五人,成绩分别为xxxxxxx,提出问题:我们能帮助他们判断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嘛?看同学们都在摇头,没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新知识----xxx。


3.温故导入: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


模板:(出示卡纸,估长方形的面积来学习今天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同学们, 这是一个xxx,它的xxx大约是多少?谁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方法估算一下?你是怎么估的,请上来验证一下。(生展示思路:)xxxxxxxxx,那么xxx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讲授


1.知识铺垫/以旧引新


(1)老师展示素材,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炼出数学问题。


(2)老师通过提问等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猜想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2.选择方法,验证猜想


(1)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索、验证猜想。


(2)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3.深入辨析,公式/理论推导


(1)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深入辨析,沟通不同验证法的联系,引发学生总结其共同特点。


(2)教师适当引导,深化学生对公式或算理算法等内容的理解。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板演、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展示的变式题目,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规范学生的计算步骤,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


四、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小结


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点及数学思想。


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大家务必要记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更新。

8.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数学教案怎么写

你好,中冠教育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提问,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数学教案的设计中好多考生和你一样会感觉无从下手,下面以“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为案列,供大家参考,这样就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中进行数学教案的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预设: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预设:

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3.探究联系。

师:同学们,“转化”完了吗?好,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转化”后的图形。

预设:

分组逐个展示,并将其中“转化”成长方形的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组转化成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好,各个小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把一个圆形“转化”成了现在的图形之后,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请小组内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

师:是的,没有改变,就是说: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虽然我们现在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是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如图八)。

4.推导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

师:好,同学们,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预设: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并标示字母r,如图九。

师: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明)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半圆展开后拼成的,请大家看屏幕,这个红色的半圆展开后,其中这条黄色的线段就是长方形的长(如图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继续演示如图十一,半圆展开后再还原,再展开,),这个长方形的长究竟与圆的什么有关?究竟是多少呢?

预设: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关,并且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如图十二)。并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πr。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十三),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

预设: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的板书。

师:你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预设:

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完成做一做。

师: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数学课本第69页,请大家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订正。

3.教学例2。

师:(出示例2)这是一张光盘,这张光盘由内、外两个圆构成。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开始!

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

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师:好的,就按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算一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吧!

预设:

教师继续对学困生加强巡视,如果还有问题的学生并给予指导。

交流,订正。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70页第 2、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能帮助到您,采纳哦

9.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中教案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
数学教案涉及内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过程(具体环节可以根据所讲内容具体设定) 导入、探索新知、深入探究、巩固提高、 小结作业 4)板书设计 5)教学反思 示例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中教学过程环节:导入新课、生成原理、深化原理、应用原理、课堂小结。 比如: 1)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 2)生成原理: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师资格证数学教案要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