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暑假开始考研怎么复习
目前距离暑期不远了,暑期是考研关键的一步,暑期复习好了,考研成功一半~
目前距离考研还有184天,可以说的上是时间紧、任务重、竞争大。要想一次上岸,那么暑假就要好好的利用起来。把握好暑假,考研就成功了一半~
雷哥考研总结了近3年100+学员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梳理,在这里雷哥把前浪的踩过的坑都一一标注,希望21考研的你 不要在 踩下去了。并附上学习安排表,21考研同学可以根据这份复习表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表。
本文目录:
199管理类联考备考群
五、在家备考注意事项:
能在校备考一定要在学校备考,氛围更好,如果实在不行,那么在家备考,有以下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证每周每日按照计划执行,如果多次没有完成计划,那么要及时调整状态。
2、在家备考脱离了同学研友,那么 可能会有信息滞后,建议关注一些公众号、加入考研群 利用晚上休息的时候及时补上信息。
3、可能会杂事比较多,会分散注意力。这就需要提前跟父母沟通好
4、备考 远离手机、电视。家里有弟弟妹妹的提前沟通好,看电视打闹的声音控制好,如果实在不行,那么有条件的租个房出去备考。
5、午休在床上容易睡过头,一定提前定好闹钟。
考研暑期,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还没定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把专业定下来了,开始新增 政治、专业课复习。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计划复习,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续的练习。记住,你比别人多复习一点,那么你的上岸机会也就大一分。
修改回答
② 考研暑期复习该如何规划
目前距离22考研还有180多天~ 是考研人备考复习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一定要利用好!话不多说,直接走起~~~~
本文结构:
一、考研暑期备考计划该如何制定?
二、暑假具体科目复习规划该怎么做?
三、考研复习有哪些坑要避开?
一、考研暑期复习制定计划
得暑假者得考研!暑假阶段一定不能懈怠,这个阶段是考研备考的一道“分水岭”自律者强势突破高歌猛进,懈怠者停下脚步,最终成为“分母”。要想成功上岸,那么这个暑假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
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步骤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①观察自己的目标是否清晰可量化
②每周时间该怎么安排
③每日复习时间该怎么安排
④备考复习地点该如何选择
⑤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⑥备考计划要不要调整
二、暑假具体科目复习规划该怎么做?
2、1暑期英语科目复习哪些内容
2、2暑期数学科目复习哪些内容
2、3暑期政治科目要不要复习
2、4暑期专业课该复习到哪儿
2、5暑期199管综科目该如何复习(会计专硕、图书情报等专业)
三、复习的坑
学姐学长总结的复习坑,避雷指南,提高复习效率~
1、1目标是否清晰量化:
我们暑期备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查看一下自己的目标是否清晰可量化的~
“争取一战考上xx院校xx专业”,这样的目标算一个好的目标吗?不算,好的目标是要可量化、清晰的。拿前面的目标举例子“争取一战考上xx院校xx专业”,把它在细化一下要多少分才能考上?这样就变成了“在181(倒计时)天里我要总分达到xxx分”。然后在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总分拆分一下,英语xx分,数学xxx分,专业课xxx分。最终我们的目标就变成这样的“183(考研倒计时)天里,英语达到xx分,数学达到xx分,专业课达到xxx分”。还没做这一步的同学一定要去量化一下自己的目标,因为只有量化的目标才能让自己有更清晰的目标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感后,我们在累了、想放弃的时候才有更多的原动力支撑起自己前行。
1、2每周时间该怎么安排
暑期备考计划第二步:制定出每周需要达成的目标,记住目标是可量化的~
我们时间可以参照一下高三的时间安排,学习6天半,拿出半天休息~考研需要我们全力以赴的去复习,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周奖励自己半天的休息时间,这样复习的效率反而更高。
1、3每日复习时间该怎么安排
暑期考研每天应该复习多少个小时才合适?复习时长8-10个小时为宜,少了复习时间不够,多了影响效率。具体时长根据个人基础、报考院校、专业而定。
具体复习时间可以参照一下下面表格:
①专业课用书多且厚,后期可能没时间再仔细看书,因此在第一轮学习中要做好笔记,梳理知识脉络,整理大致内容框架,笔记要留有空白或建立电子笔记,方便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补充完善。
②在学习完知识点后,要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点,做好错题集,用好错题集;
③根据历年考研试题,研究题型,了解哪些是重点考,哪些内容是不考的。
④有条件的能联系上院校学长学姐的,最好找直系学长学姐了解一下,专业课出题的方向跟重点。
2.5 199管理类联考
199管理类联考,考英语二、管综合,一共满分300分~ 如果你是考会计专硕的同学,那么暑期一定要利用好,会计专硕实在太卷了,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努力,才有上岸的可能性。除了会计专硕外,其他199专业还相对比较好,竞争没那么大,但也不要太过放松~
每个人复习进度不一样,根据自己进度去安排~ 我这里简单说一下2种情况,一种是复习的比较早的东西,把知识点过了一轮,以及还在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暑期该如何复习,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已经把知识点过了一轮的同学暑期复习攻略:
暑期复习目标:在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强化,技巧等知识,对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做题要掐时间.逐步提升做题速度。
复习重点:
重点放在写作上,每周写1-2篇,一般来说论证有效性分析一般需要1-1.5个月,论说文通常需要2个月,训练数量要达到10几篇才能很好的将基础阶段学习的写作套路磨好,做到心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
数学这块,主要以归纳为主,提高做题速度复习后期争取2分钟之内解决掉一道题,甚至于不动笔直接秒选答案的境界。(见识题型,见识一题多解,见识各题有无巧解)
逻辑从近年考试中的真题入手,反复研究,研究出题的思路和常见的选项设错方式,将做错的题目归类在一起,研究选错的原因,将知识漏洞补充上去
还在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暑期:
暑期复习目标:夯实基础,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
复习重点:
重点放在数学和逻辑上,数学、逻辑,以基础知识为主,记住基本的公式,理解基本的概念,做基本的题目,数学难题直接跳过。写作这块学习基本的写作公式和写作套路,这时候可以每两周一篇,做到素材积累。
三、考研复习的坑
考研复习的坑有很多,我这里给大家列出6个坑,大家一定要避免自己掉入到坑里~
①不跟人比进度!不要跟人比进度!不要跟人比进度!每个人的基础、每天可用的复习时间(在职跟学生)、复习效率都不一样,复习进度肯定不一样,只要保证自己进度大差不差的就好了,不要太过在意进度。
②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经验每个人基础、备考院校、时间窗口不同,那么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另外一个人。不要过分依赖,经验做一个参考。
③一定一定要练好自己答题节奏,学会分配考试时间。在暑期后期阶段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做题的速度,尽可能的向考试时间靠拢。有同学前期不注意这个坑,然后到了距离考试还有1个月才发现自己在考试时间内根本做不完题。
④考研大纲一般在7-9月份发布,在暑期复习的时候复习之外,要注意大纲的发布。大纲发布后要第一时间找到大纲的相关内容解读,根据大纲变动调整复习内容。
⑤一个人学容易忽略考研信息的更新,可以加入一些备考群,互相探讨跟学习以及交流考研资讯比如大纲 变动。
⑥少玩手机,要用手机看网课,也设置固定的时间
考研很难!因为考研不仅仅考学习能力还考搜集信息的能力、选择的能力、借助工具他人、自律的能力~要想上岸,那么就要好好利用好这个暑假~ 篇幅有限,就不多说,后面有考研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 我会很乐意帮你解答!!考研人加油~
③ 现在准备2021考研的话,考研数学刚开始怎么复习比较好呢
《线代|01导学课|2021考研数学导学02题型复习方法-王式安免费分享》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3chiHCGDEr_uYdROrbkqCw
线代|03.基础班|01导学课|2021考研数学导学02题型复习方法-王式安免费分享.mp4|2021考研数学导学01考研形势出题规律-王式安免费分享.mp4|2021考研高等数学导学课-武忠祥免费分享.mp4|基础班|2021考研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基础篇】.pdf|04.线代基础课-李永乐|01.线性代数·0基础课-李永乐|07.附录|06.习题课03|05.大学线性代数辅导03|04.习题课02|03.大学线性代数辅导02
④ 考研数学该如何准备
应该这样准备:
一、明确考试范围和用书
明确自己是考数学几。考研数学按照专业的要求不同,一共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这三种。种类不同,大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
对于数学复习来讲如果没有明确的范围去复习,只能是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所以请考生针对性的按照自己专业的要求去复习。例如同济大学工程硕士今年考的是数学二。
二、以考试大纲为纲领
以往年的《数学考试大纲》为纲领,每年数学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变化不大,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可以参照去年的大纲和试题进行复习。
三、教材选择
考研数学辅导教材可以大致分为:教材、辅导讲义、复习全书、练习题集、真题、模拟题等几类。
(4)考研数学暑假才开始如何学习扩展阅读:
备考建议:
1、制定复习计划。
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分阶段复习,掌握分阶段的复习重点。第一阶段为系统复习,结合考试大纲,地毯式复习,记住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练习,强化基础知识。
2、多做题。
不仅看的懂题,还要自己会解题,锻炼好自己的运算能力。平时一定要注重试题的训练,做到看懂会做。
3、整理归纳。
不管是在复习课本,还是试题练习,考生都要总结知识规律。对同一类型试题总结考试重点、解题规律;对整套试卷,总结答题方法、难易分布,调节时间分配。
4、问题交流。
遇到不懂得问题多交流,多探讨解题方法,在交流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和坏习惯。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找老师交流,不断总结,提高自己。
⑤ 考研数学如何学好怎么复习
你好!
作为曾经的考研人,关于考研数学的复习,几点建议:
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
学习不能速成,这个道理大家心知肚明,但同学们依然在寻找快捷方法的路上不知疲倦。今天就明确告诉大家学习没有速成的方法,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你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数学尤其如此,盘根错节的概念定理,灵活多变的题目都决定了学习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必须配以正确而又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考研这一年既学好数学,又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
学习方法本身分为很多方面:坐姿、书写、草稿纸的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答题、计算、归纳……每一个东西背后都有着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够吃成胖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最大的学习方法是规划和工具,也就是时间安排和教材。同样是做一件事情,时间不对效果就会千差万别,工具不对就会吃力不讨好。
时间安排
同学们能够在各种地方可以看到类似时间规划:基础(2月-6月)、强化(7月-9月)、冲刺(9月-11月)、押题(12月-考试)。
这样时间节点的划分从时间和学习的量上来说是比较合理,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你有各种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等,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学习,对于你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个阶段做什么,学的怎么样,花费多少时间,能否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客观评价,从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划,一切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准。
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是学习效率保证的另一个重要的载体!都说做题,但到底做什么题?
有些老师随便拿题目来拼凑,搞了一个题源1000题,还有的老师觉得1000题不够劲爆,又搞了一个接力1800,当然了市面上还有660题、300题……也有的同学是把所有比较知名的书籍全都买了一套,并且坚持刷完的(这类同学最可怕,占用了大量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还不一定能学好),我遇见过很多声称自己把这些都刷完但却没有把数学学好的同学。
市面上的书每一个都比较专业全面,但是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难题、偏题混杂在一起。拿做题来说,书籍中绝大部分都是历年考研真题,很多同学在刚刚开始复习的基础阶段,就大量的做题,忘记了基础的铺垫,在大量难题中磨掉学习兴趣,让自己越学越低效,到了强化冲刺阶段,开始大量做题的时候,却因为基础不牢,出现做题速度慢,看不懂题的尴尬局面,于是开始返工学习基础,浪费了时间精力,与周围学霸一比较心态立即崩溃到想放弃考研。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数学并不是这么学好的!一份好的学习工具应该有难度的划分,有重点的学,比如列出个科学的课程表,再根据配套习题册练习,测试卷进行检测,有学习、练习、测评才能算一个合理的搭配。
学习评价—最终要的环节
妄自菲薄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复习进度;妄自尊大又会是自己飘飘然而不知所以然,白白浪费学习时间,所以正确的认清自己很重要。当然,自己的学习好坏不能由自己评价,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总会说到“老师,我已经把XX刷了X遍了,但是……”。我尤其强调,你学习好坏不应该由自己去评价,而应该通过测试卷、模考卷检测之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然后老师根据对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决定你是否可以学习下一节内容,这样的评价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稳扎稳打,最终取得高分。
结语
凡事预则立,考研是个耐力活,希望大家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一路走下去,预祝大家都能看见风雨后的那个彩虹!
⑥ 考研数学,我们暑期应该准备什么
您好。暑假的时候好好利用时间。影响学习的最大阻碍就是手机问题,手机会直接影响学习时间的。能控制手机 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四门学科,数学算是相对简单的 数学不考没有面试,平时多做历年的考研真题,不考的知识点直接从课本里删掉就行。您看真题里什么题出的多,什么单元就是重点。就需要多做。也可以和您的研友经常联系,讨论
⑦ 考研数学怎么复习
选择一个老师,然后跟着学习下去
考研数学有网友推荐李老师的课程,这里有一份老师最新的考研数学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李永乐王式安数学团队,通过近阶段大家复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冲刺阶段,目的总结所做题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草稿纸,特别是实战心理素质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⑧ 大三暑假才开始准备考研 该如何规划后面的复习计划
选择好老师,持续跟着学习
考研数学有网友推荐李老师的课程,这里有一份老师最新的考研数学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https://pan..com/s/1q7950OjVlf0K56mT1NbV8w
高教考试黄皮书团队(李艳芳团队),通过近阶段大家复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冲刺阶段,目的总结所做题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草稿纸,特别是实战心理素质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⑨ 求助,考研数学暑假阶段怎么复习
PART 1. 基础复习
论坛上有些帖子谈到基础复习,看课本等等,这点我绝对赞同。我目前已经把高数课本(同济六版)看完了,当然,我以前把课后习题做完了,所以这一遍没有去做课后习题,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的基础不扎实,计算功力不强,最好还是把课后习题做一做,尤其是积分部分,课后习题蛮不错的。毕竟,类似积分这样的章节,大量的计算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做题,做好题,做够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水准,所谓理想水准是上了考场,能快速而准确的计算出来。快速,准确,容易说,不容易做的。14年数三那道二重积分的计算题,很多人没做出来或者算错了,这就是计算功底不好的缘故,希望学弟学妹们注意。
然而,我主要说的是如何看课本。说句实话,我前两次考研都不注重课本,翻翻就过去了,觉得写得很easy,看了也浪费时间。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明白了:这就是高手和低手的区别。高手绝不会狂到天上去,只有半桶水的人才会嘚瑟,比方说我。根据我上星期看完课本的体会,课本的微分,积分,已经后续几个大章,定理部分一定要仔仔细细的研读,最好能自己推导几次,哪怕刚开始失败也要坚持推,直到能把书上的定理弄的滚瓜烂熟才可以,因为,书上很多细节是要过几遍才会引起你的注意,而这些问题也常常在考研中困扰我们。最好是能够合上书将书上的定理讲述一遍,还要能讲出这个定理的作用,细节,什么条件必不可少。要知道,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另外,不只是定理,书上的例题也是很好的,很典型,也很有代表性,严格的说,每个考数三的人都应该准确而熟练的掌握书上的例题,不仅要会做,还要知道书上的做法有没有什么缺陷。比如大家常说的求极限,课本上比较喜欢使用洛必达法则,但是书上在泰勒公式那一节,也提到了用泰勒公式求极限的方法,这就是很重要的启示。
总体来说,高数课本上册最重要,因为数三只考到二重积分,所以下册的重要性稍弱,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多元微分部分很容易丢分。另外,线性代数(同济五版)课本只要在于计算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本(浙大四版)一定要仔仔细细的读,这本书写的比较经典,书上的例题也是极好的,至于课后习题,我没有做,要不要做你自己把握,如果要做,就挑一些好题做,习题中很难的题就不要做了,与目的不合。
注意:课本看几遍不是指一口气看完,最好是看完一遍后开始做辅导书,然后在做的过程中穿插着看课本,这样对课本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总之,勿在浮砂筑高台。
PART 2. 强化阶段
先申明一点,我指的强化阶段是看完课本后到九月份这段时期,主要就是这个暑假了。课本看好了,就可以开始这个阶段。下面重点讨论用书。
①主要有李永乐版(即指二李)的《复习全书》和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进行了不知道多少年。我本人第一次考研用的全书,第二次用的各种杂书,全书没怎么看。今年买了本指南,做了100页,然后决定换回全书。为什么?绝对没有说指南不好,指南不如全书的意思。我本人很喜欢技巧,也很注重技巧,所以很喜欢陈文灯的路线。但是在我做指南的过程中发觉指南不是很注重基础,题目层次比较高,要知道,我都考了两年数三,对于数三的出题风格还是比较清楚的。我认为(注意,仅是我个人看法)指南不适合数三,可能比较适合数一,毕竟数一比较繁难,不像数三这样容易。考数三的同学还是应当注重基础,注重对基本题的把握。全书的高数部分并不像一些同学指责的那么烂,我看过高数部分的作者—刘西垣写的微积分课本,还是不错的,毕竟是北大的教授,水平不会差,只是风格不同罢了。至于指南,高数部分的确很好,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技巧性,建议基础很好或者数学水平比较高的同学们研读,绝对会有收获。至于基础较弱,对数学要求最多140的同学安心做全书就好。
我以全书为例,讲讲方法。全书对于新手来说,绝对不好做。有人在极限一章就歇菜了,多是因为课本没看好。如果课本仔细看了,还觉得难,那就是属于正常情况,硬着头皮看下去。争取每道题都自己动手做一做,做不出的标好记号,继续往后面走,不要蹲在原地不动,影响了后面的进度。争取能够2个月或者最多3个月把全书过完一遍,然后做第二遍。建议第二遍也要每道题都做,因为第一遍还是几个月前做的,很可能忘记了。这一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会做的那些题,尽量去做。大概9月初就要完成第二遍。第三遍就不要求全做了,把不会做的题目搞定就好。另外,勤做笔记,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要重视,不能只研究答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不会做。还有,要对每一种题型形成自己固定的解法。正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保证每种题型都有解法应对就行。这个主要在笔记中完成。不能回避的一点是,三遍过后还可能会有不会做的题目,我的建议是暂且放下,做完真题再说。
②谈谈杂牌书
说是杂牌书,但绝对没有贬低讽刺的意思。通常,比较好的资料有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汤家凤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曹显兵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另外就是张宇系列的线代,概率讲义,杨超系列的辅导书,毛纲源系列的总结等,但主要还是前面基本讲义。下面展开来说。
《高等数学18讲》的形象是清新流畅的,写的比较好的章节集中在极限,微分,积分,级数等,比较强调基础原理的讲解和应用以及对一些知识点的背诵。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背诵是很有必要的,尽管有人对于背诵数学很鄙视,但是必要的背诵是不可少的,比如级数部分,背下常用展开式绝对有助于考试。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每章页数太少了,也就是说量太少,选用者要注意这点。
《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的最佳章节是中值定理证明部分,大家都知道中值定理的证明和应用一直是难点,这本书将这一部分总结的很好,另外关于反常积分的判敛也总结的极好,微积分的经济应用部分也不错,其他部分则比较平稳,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算不算一个神话呢?出了好多年了,威力却一直不减,我想这是因为李永乐老师的体系很科学吧。对于线性代数来说,这本讲义属于必做的性质,最好是做三遍,真正把这本书掌握,线性代数保证不丢分。另外,网上可以搜到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强化班,一共四十集,配套使用效果很好,能够把考研线性代数彻底搞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覆盖面广,适合考研。对于这本书,我没有什么好评论的,如果你做复习全书的概率部分不理想,可以买本作为辅导书,另外网上也有曹显兵老师的强化班视频。
主要的就是上面几本。关于现在疯传的毛纲源的书,我的看法是不要盲目跟风,毛纲源老师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系主任,水平肯定高,他的书我看过微积分和概率论两本,很多技巧确实很厉害,在此给大家补充一个技巧:分部积分如何选取u,顺序是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幂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顺序在前的定为u,在后的定为v。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根本性的东西,技巧只是点缀。
不管选择全书还是指南还是别的书,一定要坚持做完,原则上来说不要超过两本书,比方说你买了全书,觉得高数部分还欠点,可以买本讲义辅导一下,但是不要光高数部分就买个两三本甚至更多,线代和概率也是这样,资料一定不要买太多。书在精不在多,读书之道,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③谈谈习题书
习题书主要有张宇老师的《题源探析1000题》和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这两本我都买过也都做过。我觉得这两本书没有太大的差别,除了《1800题》有详细的解答,主要看你自己了,崇拜哪位老师就选哪本吧。重点说一下《660》,这本书我以前没做过,结果很明显,今年的考研选择题和填空题错了很多,我大题错了半个,就是证明题那个第二问没证出来,其余都对了,可见我这119分主要死在选择填空了,尤其是选择,估计连着错了。我有一个朋友一直很推崇《660》,今年考了135分,大题做错了一道,估计选择填空没怎么丢分。所以,我决定这次好好做《660》,也推荐大家都做一做。不要步我的后尘。
PART 3.冲刺阶段
① 真题
真题市面上也有好几种,李永乐版,张宇版,汤家凤版,陈文灯版等等。其实真题是一样的,解析也都差别不大,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排版不同了吧。我个人比较倾向李永乐版,因为前面是按年份分的真题,后面是按章节分的,用起来比较方便。当然,你选用别的版本也完全可以。
怎么做真题呢?第一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掐时间做,给自己两小时四十五分钟去完成一套题目,一定不要做满三小时,因为考场上还要填涂答案等。做题过程中不能翻书,翻笔记,甚至翻试卷答案!要当做考试对待,中间不要去上厕所,接电话。你不认真对待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注意不要把答案写在试卷上,而应该写在A4纸上,方便订正答案也方便做第二轮真题。另外,不要做一套题对一次答案,而应该全部做完在集中对答案,这样反映出的成绩才是你的真实水准。因为你做一套对一套就会有学习的过程,不能反映真实水平。集中批改完试卷后要回归课本和复习全书,看看哪个部分复习的不好,哪个部分复习的较好,哪个部分完全不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
我不推荐紧接着做第二遍真题,会存在记答案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做一套模拟题练练手,张宇的《命题人8套卷》或是《5套卷》或者李永乐的《6+2》都行,选一套做,按前面的方法严格掐时间做,做完整本试卷再对答案。然后继续做笔记,总结做的不好的地方。这时候再做一遍真题比较好。顺便提一句,这应该是在11月份中下旬。做完了这遍真题可以再按章节把真题过一遍,真题多做几次没有坏处。
②模拟题
模拟题在前面提过了,方法也谈到了。这里补充一点,模拟题不要买多了,一般做两本就够了,可以做做张宇的,题目新颖,难度不小;李永乐的6+2比较容易,汤家凤的最后8套卷中规中矩,适合找自信;《400题》不能说只是求难度,我去年做完了,觉得有些题出的很好,当然,有些题很偏,自己把握就好。陈文灯的模拟试卷我做了几套就做不下去了,不是特别中意,也不能说不好,感觉怪怪的,主要还是不对数三的路子吧。
总之,模拟题不要做太多,要严格做,要做完全套再对答案。勤做笔记,多回归课本和全书,及时查漏补缺。
③12月份该干什么
最后一个月了,浮躁,冲动,盲目,不自信,动摇。。。什么情绪都有。一定要坚持住。这个阶段应该回归课本,回归自己做的笔记,回归错题。疑难杂题就不要再去折腾了,有时间不如做做真题。另外,推荐学有余力的同学看看《超越135分》,这本书究其本质来说就是一本笔记,总结了一些题型和解法,比较不错。当然,主要还是要以自己的笔记为主。做了笔记就要最大化其效用。
PART 4.最后说点什么
考研很辛苦,但也没有辛苦到让人难以坚持,我都要三战了,依然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你也就不要唉声叹气了,没那么难。另外,要坚持吃早饭,毕竟上午是做数学的黄金时间,不吃早饭很难坚持到中午。坚持跑步,不然到了冲刺阶段很难保证不生病。每周休息一天,不过不可过于放纵自己,玩嗨了很难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