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国学如何融入数学课堂

国学如何融入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2-08-11 19:49:23

① 老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到现在为止,很多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常见,而且新生代的人们也没有办法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对于一个国家的传承来说,这是万万不好的,所以现在国家在各方面的提倡老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作为一个使用高科技教学的老师来说,如何教学才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呢?

再者,现在的小学都比较注重课外实践,老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自己班里的学生去一些经典的地方做纪念,尤其是春游秋游的时候,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或者是有意识意义的传统文化宣传的地方,也可以组织学生写对联,练毛笔字,这些方式都能很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样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在语文上的进步,让学生对于语文产生了一个非常浓厚的兴趣。

②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德

运用国学经典处理班级事件的意义
1、班级事件化大为小
班主任对班级事件处理的好,不但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而且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又是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良机。如果问题处理不当,则极易使问题恶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
国学经典的诵读,是将纯净的智慧语言输入学生的心田,成为其思想的工具,可想而知,必将影响其一生。在班级事件中适当运用国学经典,水到渠成。学生在国学经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减少了以往教师处理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旦学生有不良行为,让他们自己吟上几句,学生自知理亏便乖乖败下阵来。于是许多貌似棘手的问题因为有了国学经典这一强大的精神后盾,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③ 学校怎样开展国学教育

一、丰富教育渠道,潜移默化

1、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学校在校园布局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楹联文化、篆刻文化、园林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在校园美化方面的。国学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体文化紧密结合,诗词歌赋充溢眼帘,古色古香的教育设施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开设国学校本课程
把国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国学课程教育开展伊始,学校就意识到,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应该有各自自己独特的国学课授课模式。因此,学校在这方面有意的对国学课教师加以引导。通过全面布置教学内容——领导听推门课——对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体教师推进课——教师集体研讨等六个环节,

在各年级段形成了独特的授课模式。一、二年级:以故事带讲,联系生活实际,熟读成诵。三、四年级: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五、六年级: 温故知新,升华内涵,吟读成诵。各年级组按照自己的教育模式授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国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了课程改革。

3、国学渗透各个学科
汇贤雅国学建议学校将“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古诗文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中医、中药、茶文化充实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力求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4、注重熏陶潜移默化
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开设“一分钟课程”,精选《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儒家经典、格言警句等,每天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就像汇贤雅国学院,把校园音乐融入中国古典名曲,让学生在古典乐曲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配乐唐诗朗诵设置为上下课铃声,让国学伴着学生上课、下课,陶冶点燃学习激情。

二、行为规范
结合国学特色教育,组织教师根据《弟子规》等设计、编写学生行为习惯,将行为规范、学生守则、安全教育等知识编成琅琅上口的三字经,明确告诉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既增强可读性,便于广大师生诵读、应用。

三、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
汇贤雅国学堂建议:为深入推进国学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应建立健全了国学教育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学校要求各班级和广大师生,“经典诗文诵读”要做到三“不”:不以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注意孩子个人的纵向发展;不是所有的经典诗文都适合诵读,特定年龄的孩子应该读特定的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生读懂,力戒“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注重熟读成诵、贵在积累。

不断创新国学教育模式,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扎根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土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出了古韵飘香的校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以上开展方案,由 汇贤雅国学 提供,转载请注明。

④ 怎样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

一、课前三分钟,背诵经典。课前三分钟的有效利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领略经典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二、解读文本,渗透经典。经典既融入了语文课堂,又丰富了语文课堂。

三、拓展延伸,重温经典。重温经典,多了一份积累,更多了一份感动。
四、单元写作,品味经典。回味经典,有了一份责任,多了一种幸福。

⑤ 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一股国学热席卷整个文化领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则从国学经典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国学经典中有哪些道德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施国学经典的教育。

小学生道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思想内容比较陈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情。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是伦理道德修养。它提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

又如《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

其他的如《童蒙须知》、《孝经》、《礼记》、《颜氏家训》等一系列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小学生系统地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国学经典的道德意义分析

(一)国学经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及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虽然他们这时还不完全理解,但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福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加强对经典的理解,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当下,一些机构利用社会、家长的认识误区,打着培养小神童、小天才的旗号引人眼球,实则为赚取千金万金的学费。这种拔苗助长、把教育当成商业、产业来做的结果,误导了儿童发展。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大语文之根基,培养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感悟圣贤文明,通晓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培养儒雅风范,明白做人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至关重要。

⑥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传统文化的教学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一股国学热席卷整个文化领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则从国学经典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

⑦ 小学一年级数学国学走进数学咋写

国学走进数学
我校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是一所 “《弟子规》力行学校”、“经典教育推广学校”、“中华吟诵实验学校”、“多元智能发展学校”。国学贯穿始终,国学很容易被认为是语文课上的事。其实,国学也可以融入数学课堂中,让孩子们在感受经典文化的同时,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2012年5月18日学校开放日,我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题目是《认识时间的练习课》。首先,我引导孩子们回忆:在我们学习的经典有哪些句子是写古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鼓励孩子们归纳、小结。孩子们非常聪明,很快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并且很高兴的用徐教授的调吟诵起来。当孩子们沉浸在吟诵的愉悦中时,我又启发孩子们思考: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让孩子们从“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中再次感悟:时间的宝贵!古人条件那么艰苦,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学习。我们现在条件这么的好,更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从而使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再次得到提升,顺势进入课题。通过“猜谜语”、“闯三关”等游戏将时间的相关练习分层次的展现,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最后,展示孩子们成长的相片,引导孩子们思考:时间过去了,能再回来吗?那你该怎么做呢?从而再次激发孩子们学习古人“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少年强则国强,号召孩子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⑧ 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是祖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博大精深。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教师要学习和传播国学经典,努力营造课堂的国学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举行经典诵读活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国学经典诗词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经典诗词中,还蕴含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哲理,

阅读全文

与国学如何融入数学课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