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教小孩子算数学加减法快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口决: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6要加4,减5要加5,减4要加6,减3要加7,减2要加8,减1要加9。(注:口决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
例: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7退5,即27。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
(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二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这两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
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决,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就直接写得数就行,如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竖式计算。
❷ 进位加减法怎么教孩子视
对于孩子学运算,提醒注意两点:
其一,学前儿童学计算,在于启蒙,主要是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不在于要学得多,学得深,所以,不要追求运算的难度;
其二,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2)小朋友数学进位怎么教扩展阅读:
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每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则向上一位(十位)进1
4+5再加上进位得来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进1
当运算中存在进位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
❸ 怎么样教孩子10以内加减法
学习10以内数加减法的方法
一、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 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 之后得出结果4+2=6
二、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 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 之后得出结果6-3=3
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孩子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20以内加减法窍门
1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用3种方式描述数:
① 个位是2,十位是1 。
② 1个十,5个一。
③ 比11大,比13小。
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
家长说数,孩子拨数。边拨边说数的组成。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般的孩子在学前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小编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6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
9+6=9+(1+5)=(9+1)+5=10+5=15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所以,看似简单的凑十法,其思维是不简单的,包含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它的认知基础与一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计算的困难。那么,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呢?其实只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减法就行了,归纳下来口诀是:“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怎样用口诀,以“加九减一”为例,“加九减一”是指一个数与9相加,将这个数减去1作为它们和的个位。
例如:8+9=( )就拿 8减去1结果7,用7来作和的个位,即8+9=17, 5+9=( )就拿5减去1等于4,用4来作和的个位,即5+9=14。
“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的方法同上。
3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例如:17-9=( )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 )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
例如:17-2=( )分清哪个是个位,哪个是十位,先看个位数能不能减,7-2如果够减,就用十以为的减法,7记在心里,然后倒数6,5,得5,然后十位的1不变,就得了15.
“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❹ 进位加法怎么教孩子
20以内进位加法
方法一:“凑十法”(强调: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8 + 5=8+2+3=13
方法二:“五五凑十”(当两个加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适用)
6 + 7 =5+5+1+2=13
方法三:“多加减补”
8 + 5 =XX
10 + 5 -2 =13
想:把8先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2减掉。这是“多加减补”的方法,这里蕴涵假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用10-2来替换原式中的8,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2,这里蕴涵着替换的思想。
小结: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凑整化简”的思想,在做题时应结合每道题不同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4)小朋友数学进位怎么教扩展阅读:
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每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则向上一位(十位)进1
4+5再加上进位得来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进1
当运算中存在进位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
❺ 怎么教小朋友认识个位数和十位数
9+1,进位+1末位减9;9+2,进位+1末位减8;9+3,进位+1末位减7;
9+4,进位+1末位减6;9+5,进位+1末位减5;9+6,进位+1末位减4;
9+7,进位+1末位减3;9+8,进位+1末位减2;9+9,进位+1末位减1。
主要口诀:
口诀固然方便,但也需要各位同学能够在实战过程中记得住。而要记住口诀,更需要知道口诀的原理,才能更好的理解。
这里依然以17+37这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首先对这个式子进行拆解:
17+37=17+(30+7)=17+(30+10-3)=17+40-3=50+(7-3)=54
❻ 数学进位借位怎么教
进位:教会十进制,用数位筒,理解满十进一.
退位:学具操作,比如说个位不够减了,从十位筒里拿出一个1就是1个十,然后拆成10个一,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❼ 怎样才能让小朋友认识个位和十位数
只有一位数字的叫个位数,如1、2。有两个数字的数,像 11,数数看,两个数字。
100以内加法基本可以视为1-2次加法的合并,一次个位加法,一次是十位的加法,我们这里就以其中之一来讲一讲速算口诀,尤其是出现进位情况的速算口诀。
9+1,进位+1末位减9;9+2,进位+1末位减8;9+3,进位+1末位减7;
9+4,进位+1末位减6;9+5,进位+1末位减5;9+6,进位+1末位减4;
9+7,进位+1末位减3;9+8,进位+1末位减2;9+9,进位+1末位减1;
我们对这个口诀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例如:19+37,在个位上就是9+7,那么就在十位上+1(十位上变为1+3+1=5),个位上-3(9-3=6),最终得到计算结果56。
口诀只是辅助:
口诀固然方便,但也需要各位同学能够在实战过程中记得住。而要记住口诀,更需要知道口诀的原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里依然以17+37这个例子加以说明,首先对这个式子进行拆解:
17+37=17+(30+7)=17+(30+10-3)=17+40-3=50+(7-3)=54
可以发现这个口诀实际上是一种拆解的方法,将第二个加数拆解为个位部分和十位部分,再讲各位部分拆解为10和另一个数的差。然后再重新组合得到最终的结果。
❽ 20以内进位加法怎么教孩子
一、认识20以内的数
能数出20以内的数,会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能判断20以内数的顺序,能了解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二、20以内数的组成
掌握数位,能判断20以内数的组成,能说明2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比较大小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四、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加法例如:13+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3+2=5,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所以13+2=15。
减法例如:13-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3-2=1,十位与十位相减就是1,所以13-2=11.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❾ 怎样教孩子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 方法一:“凑十法”(强调: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8 + 5=8+2+3=13 方法二:“五五凑十”(当两个加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适用) 6 + 7 =5+5+1+2=13 方法三:“多加减补” 8 + 5 =? 10 + 5 -2 =13 想:把8先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2减掉。这是“多加减补”的方法,这里蕴涵假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用10-2来替换原式中的8,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2,这里蕴涵着替换的思想。 小结: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凑整化简”的思想,在做题时应结合每道题不同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❿ 儿童数学怎么教
第一步:会数数
要求: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 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 12开始倒数。
注意要点: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 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手、口、眼一致,开始是自问自答,如数完问“一共有几个?”“3个”,一定要再让他看一遍,即你要给复习一遍,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为什么是“3个”,这就叫“3个”,继而可以先问他有几个,然后要看他的反应,点数稳定以后,目标又提高了,即点数的“内化”,就是你几个东西,孩子能用目测的方法告诉你是“几个”,内化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可靠方法。
第二步:知顺序
例如:
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 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知大小
7与8哪个 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会念题
误区: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 -”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
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 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知排位
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 是14, 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2、个、十位相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