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初中数学解析式怎么求

初中数学解析式怎么求

发布时间:2022-08-15 09:18:40

‘壹’ 初三上一次函数: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怎么求详细...........

将已知两点的坐标值代入一般式y=ax+b,组成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得a,b的值。

再将a,b的值代入y=ax+b即得所求方程:

比如,已知A(4,3),B(3,7)求直线AB的解析式。

将A(4,3),B(3,7)分别代入y=ax+b得。

3=4a+b。

7=3a+b。

解得a=-4 b=19。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4x+19。

相关内容解释

函数在数学上的定义:给定一个非空的数集A,对A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A),得到另一数集B,也就是B=f(A).那么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

简单来讲,对于两个变量x和y,如果每给定x的一个值,y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其中,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贰’ 初中数学中的解析式是如何求的

问题也太笼统了吧
求解析式肯定有一定的条件的。
说白了就是求满足一个或者同时满足几个条件的。。。。。。

‘叁’ 求初中所有函数的解析式。

y=kx+b(一次函数)y=kx正比例函数

y=k/x y=kx^-1 xy=k反比例函数

y=ax^2+bx+c 二次函数

y=a(x-x1)(x-x2) 二次函数交点式

y=a(x-k)^2+h 二次函数顶点式

利用反比利函数的定义求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形式:(1)y=K/x;(2)y=Kx-';(3)xy=K,其中K是常数,且K≠0.(第二种形式是y等于K与x的负1次方的积),特别要注意K≠0,

1、解:由m一10=一1,解得m=±3,而m=一3时K=(m+3)=0,∴m=3,则K=m+3=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6/x

2、解:由3m+m一5=一1,解得m=1或m=一4/3,而m=1时,K=m一1=0,∴m=一4/3,则m一1=7/9,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7/(9x)。

扩资资料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析式:

由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知,第3题n+2n一9=一1,由于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n+3为正数;第4题m一5=一1,又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所以m为负值.

解:由题意得,n+2n一9=一1,解得n=一4或n=2,由于其图像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所以n+3>0,∴n=2,则n+3=5,所以反比例函数图像为y=5/x.

解:由题意得,m一5=一1,解得m=±2,又由于其图像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所以m=一2,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一2/x.

‘肆’ 初中数学所有函数怎么求解析式

正比例函数:y=kx(k≠0)只要知道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的坐标,代入后就可以求k,从而得出解析式。一次函数:y=kx+b(k≠0)只要知道两对x、y的值或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后就可以求k、b,从而得出解析式。反比例函数:y=k/x(k≠0)只要知道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的坐标,代入后就可以求k,从而得出解析式。二次函数:一般形式:y=ax??+bx+c(a≠0)需要知道三对x、y的值或三个点的坐标,代入后就可以求a、b、c,从而得出解析式。顶点式:y=a(x-h)??+k,(a≠0)如果顶点坐标为(h,k),则用上面的式子设解析式,然后再知道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确定a了。交点式:y=a(x-x1)(x-x2),(a≠0)这里的x1、x2是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在x轴上的坐标,如果知道这样的条件,用交点式设解析式,再用其他的点就可以确定a了。这样就省去了解方程组的麻烦。明白吗?

‘伍’ 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式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 (a≠0),它是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 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
二、方法、例题精讲:
1、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 (n≥0)的方程,其解为x=m± .
例1.解方程(1)(3x+1)2=7 (2)9x2-24x+16=11
分析:(1)此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2)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3x-4)2,右边=11>0,所以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1)解:(3x+1)2=7×
∴(3x+1)2=5
∴3x+1=±(注意不要丢解)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解: 9x2-24x+16=11
∴(3x-4)2=11
∴3x-4=±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 (a≠0)
先将常数c移到方程右边:ax2+bx=-c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x2+x+( )2=- +( )2
方程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 )2=
当b2-4ac≥0时,x+ =±
∴x=(这就是求根公式)
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 3x2-4x-2=0
解: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3x2-4x=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x+( )2= +( )2
配方:(x-)2= 直接开平方得:x-=±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
3.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系数a, b, 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 b=-8, c=5

b2-4ac=(-8)2-4×2×5=64-40=24>0

∴x= = =

∴原方程的解为x1=,x2= .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

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

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x+3)(x-6)=-8 (2) 2x2+3x=0

(3) 6x2+5x-50=0 (选学) (4)x2-2( + )x+4=0 (选学)

(1)解:(x+3)(x-6)=-8 化简整理得

x2-3x-10=0 (方程左边为二次三项式,右边为零)

(x-5)(x+2)=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5=0或x+2=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5,x2=-2是原方程的解。

(2)解:2x2+3x=0

x(2x+3)=0 (用提公因式法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0或2x+3=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0,x2=-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有些同学做这种题目时容易丢掉x=0这个解,应记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

(3)解:6x2+5x-50=0

(2x-5)(3x+10)=0 (十字相乘分解因式时要特别注意符号不要出错)

∴2x-5=0或3x+10=0

∴x1=, x2=- 是原方程的解。

(4)解:x2-2(+ )x+4 =0 (∵4 可分解为2 �6�12 ,∴此题可用因式分解法)

(x-2)(x-2 )=0

∴x1=2 ,x2=2是原方程的解。

小结:

一般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因式分解法,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一般要先将方程写成一般

形式,同时应使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直接开平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公式法和配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公式法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有人称之为万能法),在使用公式

法时,一定要把原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以便确定系数,而且在用公式前应先计算判别式的值,以便判断方程

是否有解。

‘陆’ 求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思路

四次课解决一次函数问题(mp4视频)

链接:https://pan..com/s/1rElvLAH-w0dAZS7vRMdDfA

提取码:g933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柒’ 初中函数求解析式和坐标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确定正比列函数的解析式方法:
1,根据提议设y=kx
2,根据给出的数据求出K的值(将相应点坐标代入y=kx就可以求出k的值)
3,算出K的值之后代入y=kx,所以解析式就算出来了
列如: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点坐标为A(1,1)
答案:设解析式y=kx(k≠0)
将(1,1)代入得1=k+1 ,∴k=0
∴正比列函数解析式y=x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1,根据题意设y=kx+b(k,b≠0)
2,将给出的数据求出k,b的值
3,将k,b的值代入之前设的解析式中
列如:
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直线经过两个点坐标分别是:A(4,5)B(8,7)
设解析式y=kx+b
将A(4,5)B(8,7)代入得 5=4k+b
7=8k+b
组成方程组,然后再解出来就行了,
最后在代入设的y=kx+b中就OK了
坐标嘛,根据题意或图像都可以知道的~

‘捌’ 初中函数解析式怎么弄

正比列函数的解析式:y=kx

确定正比列函数的解析式方法:
根据题意设y=kx
根据给出的数据求出K的值(将相应点坐标代入y=kx就可以求出k的值)
算出K的值之后代入y=kx,所以解析式就算出来了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b≠0)

根据题意设y=kx+b(k,b≠0)
将给出的数据求出k,b的值
将k,b的值代入之前设的解析式中

‘玖’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函数内容的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的重难点,甚至一些学生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就是因为函数内容没学好,无法取得中考数学高分。

初中数学要学到函数一般有三种:一次函数(包含正比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其中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当中最重要内容之一,一直受到中考数学命题老师的青睐。

任何与函数有关的数学问题,都需要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再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解决。因此,一个人是否能熟练地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成功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的重要保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讲讲如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初中数学教材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一般式:y=ax2+bx+c(a≠0)。

2、顶点式:y=a(x-m)2+k(a≠0),其中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直线x=m。

3、交点式:y=a(x-x1)(x-x2)(a≠0),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那么这三种形式有什么区别呢?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该如何选择呢?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我们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即将一个多项式表示成另一种含有待定系数的新的形式,这样就得到一个恒等式。然后根据恒等式的性质得出系数应满足的方程或方程组,其后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便可求出待定的系数,或找出某些系数所满足的关系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我们结合待定系数法和三种二次函数基本形式来确定函数关系式,一定要根据不同条件,设出恰当的解析式,具体如下:

1、若给出抛物线上任意三点,通常可设一般式y=ax2+bx+c(a≠0)来求解。

2、若给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通常可设顶点式y=a(x-m)2+k(a≠0)来求解。

3、若给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对称轴或与x轴的交点距离,通常可设交点式y=a(x-x1)(x-x2)(a≠0)来求解。

值得注意的是,用交点式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前提条件是二次函数与x轴有交点坐标。

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典型例题分析1: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经过(-1,-3)、(2,12)和(1,1)三点,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

解:将点(-1,-3)、(2,12)和(1,1)坐标代入y=ax2+bx+c,可得:

-3=a(-1)2+b(-1)+c

12=a·22+b·2+c

1=a·12+b·1+c

解得a=3

阅读全文

与初中数学解析式怎么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