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学作业不会做,想半天也想不出答案,我该怎么办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靠死记硬背,更要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我们遇到数学作业不会做的时候,想半天也想不出答案,一定要及时调转自己的方向,因为在苦思冥想也解答不出来,只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所以立即向老师或者周边优秀的学生进行请教,立即把这个难题搞懂,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不能死脑经,遇到难题就一直耗着,只会耽误学习时间。
想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因为数学里面有很多的公式,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最重要的就要学会总结和思考,不要总是去做一些难题,先从一些简单的题入手,在考试的时候要保证会做的全对,不会做的尽量去得分,这样才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如果把时间耽搁在不会做的题上,这完全是一种浪费,学习不能光靠努力是不够的,一定要善于思考。
⑵ 数学题总是不会做我该怎么办
如果数学题不会做的话,可以请教家长或者上网去查一查,如果实在不懂,可以课后去请教老师,或者去报一些课后兴趣班可以去。更好的让老师给你讲解一下,我不懂的问题,要一定要给老师去问老师。
⑶ 数学平常写题不会怎么办
基础差,基础就是一切。如下方法:
1、底子差就要补,你需要放大你视界,不要拘泥于题目,而是先去总结课本每一章知识,一般课本的最后面或者辅助资料有总结那些知识的。针对总结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句话,每个字都要很仔细地去想,去思考),去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涉及到那些概念和公式,能不能默写出来,不懂就去看课本,直到都弄懂了,再去看下一章。
2、不要急着做题,要先想它要求什么?出题人想让我用哪一章的知识(把自己想象成出题的人),那一章有哪些公式,不嫌麻烦,可以把公式都直接列出来,看哪个公式可以求,或者哪几个公式结合起来可以求。
数学题是非常非常非常有技巧性的,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不要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做题,也要搞懂每一题,它无非就是课本中的定理、概念或公式。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几何题,函数题就要多画图(多画图,多画图,多画图),然后思考有哪些定理,边角之间存在哪些关系,根据定理可以去画哪些辅助线等,数列、三角函数啊就要多想想有什么公式之类的,以此类推。看到题目要先圈出关键词(一般就是题目的名词),再动手。
4、估计你有时候看到数学题就是头大,毫无头绪,头脑混乱。我可以告诉你,出题人设计题目的时候,数字都是精心设计好的,给你的那些条件,都是套公式,套定理,求出来的,往往都是合理的数字,只需要你去思考他用的是什么鬼东西,当你觉得解题步骤好繁琐。
答案很不合理的时候,一般都是你想错了方向。真正的好题,一般几步就可以求出来,特么全是自己平时学过的定理公式,它要什么,你就给它求什么。实在不会,你可以照着答案,去反推,用答案去求条件,可以锻炼你的思路。
5、公式定理也不需要你自己去死记硬背,你可以自己去推导,一定一定要耐心,一定一定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发散性思维,你懂的。
6、真正的高手可以直接猜出答案,即使不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7、关键字总结:耐心,套定理公式,技巧,发散性思维,多画图。
8、题海战术不一定有用,看那些平时不怎么学,考试成绩照样好的就知道了。
⑷ 成人高考数学解答题不会做怎么办
当我们在成人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中遇到自己不会题目也不要过于慌张,可以根据这以下两个方法来解决!
(1)缺步解答:将不会做的题目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完成其中的部分得分点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分数。这个方法虽然不能够算出最终的结论,但是却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
(2)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可以假定某些结论是正确的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或从结论出发,看使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方向正确,就可以回过头来解答其他的步骤,那你顺利的完成这道题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在解读的过程中又想出了其他的步骤,这时候不要随意插上去,可以先补在后边,等整道题的解题思路顺了之后再进行整理。
(3)切记遇到不会做的题时放弃,留空白。留空白那就意味着零蛋,阅卷老师想要帮也帮不了。数学解题是有步骤的,一般第一二步都是比较基础的,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完全不会的就写几个公式,要是一个公式都不会,那么把题目的前半段抄一下也比留空白要好,因为数学有的题是题目的前半段就是告诉的已知条件,也是解题时需要写的第一个步骤。
(4)不会答的数学题怎么办扩展阅读
考点一:集合和简易逻辑
(1)交集、并集、补集
1、交集:集合 A 与集合 B 的交集记作 A∩B,取 A、B 两集合的公共元素
2、并集: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并集记作 A∪B,取 A、B 两集合的全部元素
3、补集:已知全集 U,集合 A 的补集记作 Cu A ,取 U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列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简易逻辑
概念: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甲和结论乙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甲成立,那 么乙成立”。若为真命题,则甲可推出乙,记作“甲 乙”;若为假命题,则甲推不出乙, 记作“甲 >乙”。
题型:判断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么条件,从两方面出发:
①充分条件看甲是否能推出乙
②必要条件看乙是否能推出甲
A、 若甲 乙 但 乙 甲,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B、若甲 乙 但 乙 >甲,则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甲 > 乙 但 乙 甲,则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若甲 > 乙 但 乙 > 甲,则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技巧:可先判断甲、乙命题的范围大小,再通过“大范围 > 小范围,小范围<大范围”判断甲、乙相互推出情况。
考点二: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减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变“<”)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 类项方面
(3)一元一次不等式
1、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 不等式。
2、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 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3、如:6x+8>9x-4, 求 x? 把 x 的项移到左边, 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变成
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 得 x<4(记得改变符号)。
⑸ 数学题不会做怎么办
目前的话你应该就是,想努力却找不到方法,我觉得你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我也是初二的,你可以先去了解各个几何定律,当你把这几个定律理解透了之后,再去做一些最基本的题目,如果这种题都做不出的话,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一定要弄懂这些最基础的题目,当你能熟练做出最基础的题目时,你就可以做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了,稍微难一点题目,需要更多动脑筋的思考,一般数学考试只有最后两道大题是非常难的,其他的话要么就是一般要么就是有一点难,只要你把基础题做好后,上100分是没问题的,后面那男的大题一般只有最后一小题难,所以你现在最主要是把基础题弄懂,尽量不要做那些特别特别难的题目,因为真的没太大效果。
⑹ 不会做数学应用题怎么办,
掌握解题步骤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要想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技巧,还需要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法、分析法、图解法、演示法、消元法、假定法、逆推法、列举法等。在这里介绍这些方法,主要是帮助同学掌握在遇到应用题时,如何去思考,怎样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实际解题中,往往是两种或三种方法同时用到,而且有许多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分析,也可以用那种方法分析。问题在于掌握了各种方法后,可以随着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机械地套用解题方法。
1.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
与其它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结果为止。这就是综合法。在运用综合法的过程中,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分解成可以依次解答的几个简单应用题。小学数学网
例1.一个养鸡场一月份运出肉鸡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肉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多少只?
综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13600+13600×2)-800
=
(13600+27200)-800
=40800-800
=40000(只)
答:三月份运出40000只。
另解:13600×(2+1)-800
=13600×3-800
=40800-800
=40000(只)
例2.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由于改进烧煤方法,每天可节煤0.6吨,这样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几天?
解答这道题,综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3×96÷(3-0.6)-96
=288÷2.4-96
=120-96
=24(天)
答:可比原计划多烧24天。
⑺ 考研数学复习时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做题技巧在考研数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家要掌握好。那么,考研数学题不会做怎么办?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大家还是有很多方法可选的,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排除法、图示法、逆推法、反例法等。
代入法:也就是说将备选的一个答案用具体的数字代入,如果与假设条件或众所周知的事实发生矛盾则予以否定。
算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解析式子。
图形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具有某种特性,例如奇偶性、周期性或者给出的事件是两个事件的情形,用图示法做就显得格外简单。
排除法:排除了三个,第四个就是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函的情况。
反推法:所谓逆推法就是假定被选的四个答案中某一个正确,然后做反推,如果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或尽人皆知的正确结果矛盾,则否定这个备选答案。
如果考试的时候大家发现哪种方法都不奏效的话,大家还可以选择猜测法,至少有25%的正确性。
4考研数学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是李永乐老师所有的资料。这些都有必要认真研究,自习琢磨的。
第二是复习全书,其实谈不上好,但是总是需要有一本帮助你在完成了基础学习后梳理知识和考点。
第三是合肥工大的五套题和基础过关660,660是只有选择和填空题的,可以在基础阶段做,巩固自己的知识,但是它的难度其实有点大,所以我看过复习全书后又做了一遍,在自己技巧和知识都掌握牢固的时候做题的正确明显有所提高。
三、复习小建议第一,我想说的是重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7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如果你把一件事重复七遍,它就会深深印在你的生命里。虽然我在考研过程中没有把一本书看过七遍,但是没本至少有三遍,这样的重复记忆才能让你在紧张的考场上也不会大脑空白。另外重复还可以加深理解,有些东西虽然你第一遍就很仔细的琢磨了,但是看第二遍你就会发现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思路什么的一下子清晰了。不管是数学还是政治专业课,重复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四、还有一点我想给大家推荐的我的一个做法,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考研日历,是一张表格式的,最上方可以填自己这个月的目标,下面每个框里填自己当天的计划,什么时候看哪门课、看多少。完成后就划掉或者划个勾,超额完成时可以奖励一下自己。这样把自己的安排都写下来,不会让计划在遇到临时意外时被打乱,可以让我们的时间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最后,就是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上辅导班其实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报辅导班的话到后期你就会发现,天天都上自习会有点乏味,偶尔去上上课可以调节一下。而且老师毕竟是有经验的,对自己的复习会有一个指导作用。
⑻ 做为一名数学老师,如果有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交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问,但是作为老师也会有不会的题目,如果数学老师遇到不会的题目该怎么办呢?
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很有可能会遇到不会的题目,不知道该如何给同学们分析。这种情况,数学老师可以将这道问题留到课下去分析,等知道如何解答再讲给学生。
数学老师在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老师在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都会去看答案的解析进行倒推,但是医生事件中的问题只有答案,没有解析的过程,那么数学老师是可以进行网上搜题解答的。一般情况下,较复杂的问题都在网上能够出现解析结果,数学老师就可以跟自己新结果来进行倒推,就能够理解这道题的意思以及解题的步骤和方法。这样数学老师就能够明白这道题该如何解答,就能够教给学生怎么做出这道题。
这些就是数学老师遇到不会的题目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老师。
⑼ 数学不会做题怎么办
数学不会做题的话,那你就先看一道题,自己尝试把题目的思路先写一写。
然后考虑完之后,再看一看答案,对照自己的思路,看有没有哪些需要优化的。
一开始不会做题的话,那么你就只能够多看答案,多自己思考,慢慢的要尝试自己做题,验证自己的思路,就算你不会你也要去尝试做一做,这样你才会一点一点的学会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