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中loq是什么

数学中loq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17 16:51:14

❶ 什么是ialoq谬以千里

谬以千里
【发 音】 miù yǐ qiān lǐ
【释 义】 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发 音】 miù yǐ qiān lǐ
【解 释】 指开始时差错虽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极大的错误。
【出 处】 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 了!”吴冠中的《桥之美》也提到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示 例】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
【近义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❷ 鳖臑是什么照片 鳖臑高考数学题全文

鳖臑(biē nào)。鳖臑,指三角锥体。
现代白话文: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1]
2015年6月7日下午,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湖北卷上,一道几何题中出现了“鳖臑(biē nào)”“阳马”两个名词。数学考试出现古词,迅速在网上传播起来,成为热门话题。文科数学第20题涉及到了《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知识,先解释了什么是“鳖臑”和“阳马”,根据这两个词和相关数据解题[2] 。
(2015,湖北,20,13分)《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 在如图所示的阳马P-ABCD中,侧棱PD⊥底面ABCD,且PD=CD,点E是PC的中点,连接DE、BD、BE。
2015年高考湖北卷图片
(I)证明:DE⊥平面PBC.试判断四面体EBCD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II)记阳马P-ABCD的体积为V1,四面体EBCD的体积为V2,求V1/V2的
详见http://ke..com/link?url=-Ej47ruOm5F6DLVE1uQ8YUH-0PNIpb1loqmYWXX1t23zNK

❸ 定量性的名词解释

如果是定量性能,要根据要求确定最低性能特征,所用方法必须有以下特征:总不确定度(包括取样)、分析方法自身所要求的不确定度要求、定量限(含基体)、检测限(含基体)和线性等。
(1)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是指分析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通常被分为两部分来研究:“正确度”(trueness)和“精密度”(precision)。(方法的)正确度是指一组(产生于方法的)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true value)之间的接近程度。正确度通常以偏移(bias)来表示。“精密度”是测量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程度的一个量度,通常以标准偏差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它描述了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目前准确度越来越普遍的表示是“测量不确定度”。
(2)正确度(trueness)
实际评估正确度依赖于某个方法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已知值的比较,也就是说,正确度是相对一个参考值(即真值或者约定真值)来评估的。评估正确度有两种可用的方法:通过与一个已定值物质的参考值或与来自于另一已表征(确认)方法的参考值进行对照检查。理想的参考值可以溯源到国际标准。有证标准物质一般被认为可以提供可溯源的值,因此常常被采用。参考值就是有证标准物质(CRM)的标准值(认定值)。应该注意的是参考值,不管是认定的值或者是其他的值可能是绝对的(absolute,可溯源到SI单位的)或者约定的(conventiona1),也就是说,通常对于一个特定的用途而协商一致的。
用标准物质来检验正确度,需要确定一组重复测试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与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比较。理想的标准物质是经认定、天然基体标准物质,近似于目标样品。
显然。这类物质十分有限。因而,根据实际情况的用于确认方法的标准物质可以是:
①用纯的有证标准物质或者其他的具有合适的纯度和稳定性的物质标记的代表性物质;
②稳定性经过内部检验并且用于内部质量控制,严格定值的代表性物质。
为保证方法确认适合目的要求,标准物质的选择可能要受到最终用途的影响。对于法规要求的(regulatory)工作,应使用相关的有证标准物质,理想的是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对于在内部工作中长期使用的方法,应采用稳定的内部标准物质或有证标准物质。对于临时性或要求不严格的工作,自制的标准(prepared standard)或标记物(spike)通常就足够了。
检查替代方法时,通常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内部用标准或者代表性样品作为测试样品,比较两种方法对相同的样品所测得的结果。由于有证标准物质具有已知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同时又能给出相对于国际标准的偏差,因此,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具有一定的优势。
(3)偏移(bias)
偏移有两个组成部分,方法偏移和实验室偏移。方法偏移来源于方法固有的系统误差,实验室偏移来源于该实验室特有的附加系统误差及其对方法的诠释。实际上,一个实验室只能估计组合偏移。
根据使用标准物质得到的结果,以及与其他实验室利用相同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确定在方法确认中得到的总偏移。
大多数情况下,偏移测量应采用适当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考虑标准物质值的不确定度和最终应用所需的准确度水平,这一过程还需考虑方法的精密度。偏移是否可以接受应该在测得的总偏移基础上来考虑,最好进行统计学显着性检验。
(4)回收率(recovery)
回收率是准确度评价中的重要指标。通常进行回收率评价的方式有两种,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的方式和采用在样品中添加分析物的方式。 如果可以获得相应的有证标准物质,工作人员也许可以开展标准物质回收率的研究。回收率(recovery)就是将提取物测定的结果和标准物质对应的认定值相比较的百分率。如果标准物质是采用天然材料生产定值得到的,而不是通过将被分析物添加到基体材料中形成的合成标准物质,则回收率研究应该能够准确地代表实际测试部分的提取情况。
(5)精密度(precision)
精密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方法的“精密度”通常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确定的,在实际测量中,环境条件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两种最常见的精密度量度为“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再现性”(reprocibility)。它们代表着人们能够得到的对精密度的两种极端的量度方式。
①重复性(repeatability)
重复性是用一种方法在短时间内用一台仪器,同一操作者对一种单一的被分析物进行测量时得到的。通过分析工作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和经添加的样品空白,获得在每一个浓度下测定重复性标准偏差。通过重复性标准偏差σr或者sr,可以计算出重复性限“r”。该值可以使分析人员用来确定在重复性条件下一个样品在重复分析中的差异是否显着。
②再现性(reprocibility)
再现性是用一种方法在较长时间内使用不同仪器,不同操作者对一种单一的被分析物进行测量时得到的。如果在同一个实验室内,这种方法被称为“期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如果是在不同实验室进行,需要进行协作研究。
分析工作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和经添加的样品空白,获得在每一个浓度下测定再现性标准偏差。通过再现性标准偏差σR。或者sR。可以计算出再现性限“R”。该值可以使分析人员用来确定在再现性条件下一个样品在重复分析中的差异是否显着。
精密度通常用标准偏差或者相对标准偏差来描述。重复性和再现性通常依赖于被分析物的浓度。因此应在多个浓度条件下进行测定。如果相关,则应建立精密度与被分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标准偏差更为有用。
(6)检测限(1imit of detection,LoD)
检测限是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定性检出样品中被测物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当测量是在较低的被分析物含量或性能水平的情况下进行时,如痕量分析,知道方法所能测知的最低被分析物浓度或特性值是很重要的。检测的概率不可能从0突然变到1。方法确认时,通常“空白+3s”法就可满足要求。当用于法规或指标符合性时,使用IU—PAC和其他国际权威组织提供的概念可能更加适宜。建议在使用时指出检测限定义的出处。在色谱分析时,LoD一般为3倍信噪比响应值对应的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
(7)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定量限(LoQ)严格意义上是以可接受的重复性精密度和正确度水平,可以测定的被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根据不同的惯例,定量限也被定义为样品空白值加上5、6或者10倍空白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所对应的被分析物的浓度。定量限有时也被称作“检测限”(1imit of determidtion)。LoQ是一个指示值。
注意,无论是LoD还是IoQ都不代表在这个浓度水平上不可能进行定量测量。它仅表示在LoD区域内实际结果的相关不确定度大小趋于可比。
(8)灵敏度(sensitivity)
这是响应曲线的有效梯度,也就是随着被分析物浓度变化而发生的仪器响应的变化。当仪器响应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已经确立,也就是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响应曲线的截距已经确定时,灵敏度是定量分析计算和公式使用中的一个有用的参数。
(9)工作范围和线性范围(working&linear ranges)
方法可以应用的被分析物的浓度范围是指实际测量的溶液浓度范围或者适当的特性量值范围。在浓度范围的低端,极限因子是检测限或定量限的值。在浓度范围的高端,极限是根据仪器响应系统的各种不同影响来确定的。在工作范围之内可能存在线性响应范围。在线性范围内,信号响应与被分析物浓度或者特性值之间有线性关系。线性范围的宽度可以在工作范围的评估过程中确定。通常,线性关系的检查至少需要10个不同浓度/特性值。
当使用日常方法时,为计划所需的校准程度,工作范围和线性范围的评估也是很有用的。建议要研究工作范围内的变化情况。在线性范围内,确定校准直线的斜率,一个校准点也许就足够了。然而在工作范围的其他区域,则需要进行多点(6个以上为宜)校准。方法有效并不要求仪器对浓度的响应是完美的,但要求每天的曲线应该是重复的。注意:根据来自于基体的干扰作用,工作范围和线性范围对于不同的基体可能是不同的。方法应用于某类仪器时,也许应该考虑“灵敏度”、“鉴别力”(discrimination)、鉴别力阈(discrimination threshold)和“响应时间”。

❹ 有关物质大于报告限,已知杂质loq水平的回收率怎么做

大概的思路是这样:
假如杂质S是你想要考察的杂质。你需要测定一个样品中中杂质S的含量。或者用在重复性试验中的数据也可以。
然后这个杂质大约规定一个限度,比如说你的质量标准草案中规定,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超过0.2%,或者已知杂质S不超过0.2%之类的。

杂质对照品:按照限度浓度配制,0.2%,平行两针。
比如80%样品:
原料药:样品100%(这个就按照你有关物质供试品浓度配制)+杂质对照品80%,平行配置3份;
制剂:辅料100%+原料药100%+杂质80%,平行配置3份;
杂质对照品是变量,分为80%/100%/120%各三份。

计算结果里面有一部分是样品(原料中)引入的,把这一部分扣除掉,之后的数值作为计算值,然后计算值/加入值就是回收率了。

❺ 高中数学高手进

不是,3名老师6所学校,本来也不会出现每所学校必须有老师的可能
题目中所要求的每所至多2名,也就是说3名老师全部去了同一所学校的情况需要排除。

❻ 请问农药检测中的LOQ和LOD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希望能够具体解释一下,谢谢大家了,看不懂检测报告啊!呵呵

LOQ与LOD等缩写多在实验室分析、验证报告中出现,一般解释为LOQ-定量限,LOD-检测限。

LOQ,即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杂质定量试验,需考察方法的定量限,以保证含量很少的杂质能够被准确测出。

LOD,即最低检测限,是指三倍于噪音的信号时,能在背景信号中检测出的被检物的最低浓度,是能以适当的置信度被检出的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检出限是判断被分析物是否存在的含量水平即有无的判断。

(6)数学中loq是什么扩展阅读:

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主要是一些国家禁止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

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诱发癌症,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农残检测必要性: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我国农药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上的用量居高不下,而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严重时会造成消费者致病、发育不正常,甚至直接导致中毒死亡。

农药残留超标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贸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农药残留检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LOD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LOQ

❼ 定量限(LOQ)和检测限(LOD)的区别是什么

LOQ与LOD等缩写多在实验室分析、验证报告中出现,一般解释为LOQ-定量限,LOD-检测限。

❽ 分析化学中LOD是什么

分析化学中LOD是检测限。

检测限(LOD, limit of detection)又称为检出限,指由基质空白所产生的仪器背景信号的3倍值的相应量,或者以基质空白产生的背景信号平均值加上3倍的均数标准差。是方法(方法检测限MDL)和仪器(仪器检测限IDL)灵敏度体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8)数学中loq是什么扩展阅读: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主要是进行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

其中检测限(LOD)以浓度(或质量)表示,是指由特定的分析步骤能够合理地检测出的最小分析信号xL求得的最低浓度cL(或质量 qL)。

表达式:# c_{L}(或q_{L})=(X_{L}-ar{X}_{b})/m=KS_{b}/m #。

式中:

(1)Xb平均: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

(2)m:分析校准曲线在低浓度的斜率。

(3)SD: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

(4)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为了评估xb和Sb,实验次数必须至少20次。

❾ loqn 中文什么意思

loan

英 [ləʊn] 美 [loʊn]

n.

贷款;借款;借用

vt.

借,借给

vi.

借出

❿ 电子签名的密匙

“电子签名”是广义的提法,是以保障基于网络交易平台下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为目的,满足和替代传统签名功能的各种电子技术手段,并不是手工签字或印章的图像化,其中“交易”是指个人信息交换、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基于网络平台的活动;“交易各方”指从事这些活动的各方“数字签名”是通过密码技术实现电子交易安全的形象说法,是电子签名的主要实现形式。它力图解决互联网交易面临的几个根本问题:数据保密;数据不被篡改;交易方能互相验证身份;交易发起方对自己的数据不能否认。
在密码学中,密码的本质是某种算法,由密码算法算出一把密匙(Key),然后使用该密匙对交易双方传送的数据加密。该数据通称“报文”,加密前叫“明文报文”,即明文;加密后叫“密文报文”,即密文,密文没有密匙是不可读的。所有加密算法本身都是公开的,属于纯数学的范筹,本文不作过多讨论;密码学只关注密匙管理的问题,因为加密通信的安全性只与密匙有关,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加密通信方式主要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假定:在不安全的网络中(比如互联网),Alice是通信发起人;Bob是通信接收人;Alice与Bob相互信任;而Eve监听通信并伺机破坏:这是JohnWiley和Sons在经典教程《AppliedCryptography》(《应用密码学》)中提出的部分人物,这些人物和环境属性现已成为描述密码学技术的标准。 对称加密——解决数据本身加密问题
顾名思义,对称加密就是“一把锁对应一把匙匙”,加锁开锁都是它。有传统和现代的区别,以下用古老的替换加密法为例作一简单说明。
明文:HiIamAlice密文:ZEECGCFEIP
密匙(密码):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CHIMPANZEBDFGJKLOQRSTXYWUV
密匙第一排是常规26个字母,而第二排则是约定的字母顺序,用来替换对应的字母。除了字母,还可用其它约定符号起到同样的作用,都是异曲同工。 现代的对称加密方式多用繁复的数学算法进行,当前优秀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3DES、DEA、IDEA等,它们的运算速度快,加密性能优异。其通信过程大致如下:
1.由Alice通过某种对称加密算法算出一把密匙并传送给Bob;2、Alice用该密匙加密明文,得到密文;3、Alice将该密文传送给Bob;4、Bob用该密匙解密密文,得到明文。
Eve如果只在第3步截获密文,由于不知道密匙,将一无所获。但当Eve监听到第1步,他和Bob得到的信息就一样多,到第4步,Eve的工作就是解密。并且Eve还能在第3步开始之前中断Alice与Bob的通信线路,然后冒充Bob接受Alice的信息,解密、修改后再冒充Alice加密发送给Bob,Alice和Bob始终蒙在鼓中。如果Bob受到利益损害,则Alice可以指责说这是Bob自已泄露密匙导致。
可见对称加密的问题在于:1、必须事先传递密匙,造成密匙传递过程中(叫带内传输)极易被窃。常规手段无法解决这种高风险。2、密匙管理困难:假设有n方两两通信,如采用一把密匙,则密匙一旦被盗,整个加密系统崩溃;如采用不同密匙,则密匙数等于n*(n-1)/2,意味着100个人两两通信,则每人要保管4950把密匙!密匙管理成为不可能。3、由于密匙共享,无法实现不可否认。
虽然对称加密对数据本身的加密能力足够强大,而且已经在政府机关和商业机构内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解决上述问题,面向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就无从谈起。 1975年下半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狄菲和赫尔曼向全美计算机会议提交了名为《多用户加密技术》的论文,总结了正在探索中的公匙加密技术,但没有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1976年5月,两人在全美计算机会议上又公布了离散指数密码算法,并在IEEE发表了着名的《密码学研究新方向》论文,提出了基于离散指数加密算法的新方案:交易双方仍然需要协商密匙,但离散指数算法的妙处在于:双方可以公开提交某些用于运算的数据,而密匙却在各自计算机上产生,并不在网上传递。EVE如果只监听而不参加运算,他是不可能从窃得的信息推导出密匙的。从而保证了密匙的安全。这是公匙加密的雏形。遗憾的是,这一类似于打电话状态的加密方法,要求交易方必须同时在线,且同样以相互信任为前提,所以仍然无法满足现代电子交易的需要。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三名教授瑞斯特(Rivest)、沙米尔(Shamir)和艾德曼(Adleman)人从这篇论文得到启发,开发了非对称RSA公共密匙算法。由于这一算法既解决了密匙的带内传输问题,又不必交易双方同时在线,也不要求交易方必须信任,终于为现代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铺平了道路。
非对称加密是对称加密“逆向思维”的结果,即“一把锁对应两把钥匙”,任意一把加锁,但必须由另一把开锁。
公匙加密体制的通信过程大致如下:
1.Bob公开发布他的公匙;2、Alice用Bob的公匙加密明文得到密文并传送给Bob;3、Bob用它从不公开的私匙对该密文解密。
尽管这次Eve可以合法得到Bob的公匙,却无法对第2步截获的密文加以解密,因为他没有Bob的私匙。
Bob的公匙和私匙从何而来?为什么公匙加密的文件只有私匙才能解密?要搞清这两个问题,必须回过头来认识公匙加密的数学基础:大数不可能质因数分解假说。

阅读全文

与数学中loq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