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生数学错题
数学错题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这都是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原因究竟何在?首先可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与学生认知的矛盾,作业要求不规范等;其次是因为学生粗心或听课不认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学得不扎实;最后或许是做题步骤不规范,审题失误等。面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种种错题现象,那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题呢?
一、帮助学生解决因为粗心而出现的错题。
1、帮助学生找到“粗心点”。
面对孩子的粗心,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一堂“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班上有个孩子高凯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经过老师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出错的原因,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老师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他的“粗心点”。于是,老师便告诉他:“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做题时,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停下来,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往下读题,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个孩子用老师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真的很明显,他的作业中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2、让孩子建立一本错题集,收集相关的错题信息。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
开学初,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错题本,错题集分两栏:病因和诊治方案。就像医生把脉和开处方一样:病因一栏,让学生摘录平时自己典型的错题;诊治方案一栏,让学生反思错误原因。建立错题集就要求学生自主订正错题、收集错题、分析错因、自身能认识到错题的价值,提高学习效率。利用错题集,可改动错题相关数据信息,让学生反复练习,归纳、整理错例,把错例“变废为宝”,督促学生防范于未然。
每周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把平时收集自己做错的题目展示出来,让班上同学再一起做。这样坚持下来,犯同类型错误的孩子明显减少了。
3、 把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教育孩子做什么事都应谨慎对待,聚精会神,不能心不在焉。李大钊先生说:“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有个学生的作业经常做错、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几道题漏做就交卷了,弄得老师也为她着急、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老师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课堂上,同学们刚回答过的问题,马上请她都说不到。她妈妈规定她做30分钟作业,她就在那磨蹭。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 20分钟她仅做了2题,有时都是错的。老师告诉她妈妈,把督促她学习的时间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要保质保量才行”,结果她5道题都做对了,而且只用了20分钟。她妈妈非常高兴,说老师帮她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0分钟”,改为“再做5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4、对孩子的作业要求格式规范、字迹工整,可有效减少错题。
老师对作业要求不规范,也是造成孩子错题的一个原因。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班有个孩子在做一道步骤较多的计算题时,由于字迹潦草,他抄到后面自己都把0认作6了。
有效减少错题,还必须要求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防止字迹潦草带来的干扰性错误。小学生的知觉比较随意,知觉产生干扰也会造成错误。
5、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定期整理书柜、清理书包,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现象就会减少。
二、帮助学生克服因为上课不认真,注意力不稳定,没有掌握做题方法而造成的错题。
有部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会有几次走神,特别是在数学课上,自己也暗示自己,可有时还是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1、教师应以变换的形式,生动的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办法是变换活动内容和形式,使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
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课前情境引入,通过设疑,创设悬念,造成认知冲突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课中改教师讲为学生讲,并让学生评;也可变枯燥的练习为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或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尾采用拓展法、新奇法等,给学生留下一些悬念,期待着下一堂课的到来。老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当下课铃快响的十几秒钟内,在黑板上写了个“3”,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学生先离开,再写2和5让学号是2和5的倍数的学生离开,最后老师再问:“我出哪个数,大家都可以走呢?”学生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1”,余下的学生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小学生都很幼稚而且好奇,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学生个个会热情高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严格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集中注意力。
上课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我上课要求有三到:眼到、耳到、心到。每节课我都会就这个要求一组一组地检查,看学生的眼睛是否看着老师。坚持训练下来,上课时学生的眼睛基本能跟着老师的手走,注意力也基本集中了,开小差、走神的孩子明显减少了。
3、不停给予评价,维持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对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老师不断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因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同时也是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一种警醒,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会立刻改正。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可随时抛出问题,请他回答,及时让孩子注意力融入到课堂。
三、帮助孩子克服审题难、理解不了题意造成的错题。
1、 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决定一切!
审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何培养的学生审题能力,其实可以让学生懂得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意”,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审题习惯。
2、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反复推敲,诱发对题意的深思。
可以从语言文字着手,圈出重点词,反复推敲,教会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是帮助学生纠错的一个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
如:爸爸今年36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多6岁,小明今年多少岁?
刚开始做这道题目,多数同学做成:36÷3+6=18(岁)这些学生是看到题目里面有个“多”就用加法做。做这类题目我坚持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先让学生理清题意,弄明白这个“多”是比小明的3倍还多6岁的意思,应该先用爸爸的年龄减6,才是小明的3倍,正确的做法是:(36-6)÷3=10(岁)。
后来老师又把这种题目的信息改为:爸爸今年30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少6岁,小明今年多少岁?学生看到这类题目会主动圈出重点词:少6岁。明白少6岁是不够3倍,所以应该加上6才是3倍,算式是: (30+6) ÷3=12(岁)。连续用这个方法几次,学生做这类题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了。
学生只有在审题时反复推敲,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3、正确处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认知的矛盾
有些数学老师,往往将自己的教学仅仅定位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强调有余,而对“学”重视不够。错误地认为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只要会列式、会计算就可以了,至于字不认识,读题目不通顺、添字、漏字等都应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其实语文和数学是相通的,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学习数学时处处需要的就是这种阅读理解能力。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读题,还要让他们反复读、流利地读,直到读懂题意为止。
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知识学习中的错误,其纠正的方法是不同的,虽然没有公式化的方法,但老师还是可以在千变万化中找到一点规律。总之,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其作用不仅在于改正题目的错误,更重要的要让他们明了错误之所在,知晓错误的原因,从而真正获得正确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 孩子解数学题结果总是粗心大意算不对,该怎么办
父母应该自己或找个老师,给他分析一下,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去深究计算错误的真正原因。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题目数字看错了,还是抄写时抄错了,还是计算中间错了,是知识不牢固,还是书写格式问题,是演算步骤书写不规范,还是其他的?
其次,对症下药,制定解决方案。是父母自己解决,还是寻求他人帮助解决?然后,去执行。去训练。真正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其实如果真的要补习的话,假期找自己老师办的那种最好,因为老师最熟悉学生的情况,也知道考试重点讲课进程。
⑶ 一年级小朋友算数学问题总是漏掉其中一步,应该如何教
现在的小朋友在刚刚接触到算数的时候,做题粗心是难免的事情,很多小朋友在做事学习的时候总是会漏一步。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观察力都不够强,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所以做题的时候非常不细心。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
如果孩子在平时作息的时候非常细心的话,家长平时就要多对孩子进行细节训练,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孩子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比如在训练孩子写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写一些形近字,这些字看起来很像,但是意思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注意到孩子的这些细节。在数学方面,家长可以让孩子从一写到300个数看看孩子写的够不够准确,看看孩子有没有涂改的现象。这些小细节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对孩子来说能够很有效的改变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⑷ 孩子考试老是审题不清,读错题目怎么办
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看小孩平常是否也有粗心的习惯,有的话就要从平常生活注意,知道他某些事情会粗心的就在做事前提醒他,如果还是没改变就在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对孩子,比如提醒他后不帮他收尾,让他自己认识到后果,并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会培养从意识里去细心,否则后果自负。
如果是考试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可能就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由于看到似曾相识,所以就不去细看,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演讲演出的活动,提高心里素质,后者的话可以在考前提醒,如果不出现因为审题不清,读错题目的情况,不管分数,只要认真尽力了就予以相应的奖励。
还有就是看小孩是哪个阶段,有些是因为有些字不认识的话,或者不能够理解题目要求的话,可以引导孩子从题目的某些关键词推理出题目的正确要求,也可以用分类的方法,找相似的题目,引导孩子从中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很多题目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可能对解题一点用都没有,只是用来迷惑扰乱思绪而已。
⑸ 一年级孩子计算题总出错怎么办
我家大宝去年读一年级,一年级孩子计算题出错是非常常见的,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有的题目看上去非常简单,比如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孩子却总做错,这很有可能是基础知识不牢固,凑十法、拆十法学得不够扎实。
二是注意力不集中,题目看不清,马虎大意。比如将加法看成减法,将12看成21等,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常见的。
一年级的数学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孩子做错题目,家长应该分析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
⑹ 我儿子上一年级了,做作业每次总是粗心大意,老是看错提,不认真,数学就是把数字看错写错,该怎么办啊
纠正粗心家长要做出努力,从带领孩子接触新事物对孩子重新培养,改掉粗心。
利用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帮孩子纠正不良习惯。要纠正孩子的习惯性粗心马虎,家长还可以尝试从一些全新的事情上对孩子进行培养。
比如,找一件孩子之前从来没做过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提醒孩子,做事要认真,要考虑全面,如果孩子因为粗心马虎犯了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包括可能会减少已经约定的游戏次数等,这样会让孩子对粗心马虎造成的影响加深印象。
当孩子做过一些完美地、没有任何粗心地事情后,他也会体会到这种美妙的感觉,也会更主动地想要纠正自己的这个坏习惯。
平时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也一定要注意不要简单的以粗心为理由,而是要认真分析导致孩子粗心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
(6)一年级数学老是看错题目怎么办扩展阅读: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从生理层面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岁的早期教育。
研究表明,大多数在走路前没有充分爬过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学习中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的协调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获取有用的信息,许多感官信息未能传递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⑺ 一年级孩子数学学习中总会出现低级错误,这该怎么办
“孩子总是错低级错误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家长不必太在意。不知道家长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小孩上学时就发生过多次:明明会做的题目,却眼高手低,做错了。考试过后,那个后悔啊!家长该怎么办呢?我们要调整心态,所有的失分都是孩子能力还需加强的点。它的产生一定有背后的原因,不要轻易归因于不该错的错了,又粗心了。我认为,这是在进行错误认识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⑻ 我儿子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让我苦恼的是,做计算题时老是把加减号看错,我该怎么去引导他。
首先,明确您儿子学习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精力不集中,倘若他认真的做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好的。那么请您注意了:(1) 他是不是在做计算题的时候还在想着其他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电视之类的;(2) 平时您是不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督促他学习,导致他产生了逆反心理,故意把题目看错;(3) 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
其次,您孩子如果是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那平时要多引导他做事情认真仔细,培养良好的习惯,多跟孩子沟通,适当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并告知他如何集中精力;如果您平时把孩子的学习搞得很紧张,那么建议周末或者晚上,带他去散散步,做做户外运动,或者和孩子一起做些他喜欢的事儿;
不排除视力问题造成的,因为现在小孩子近视比较严重。
我简单说这么多,希望对您有帮助!
⑼ 一年级数学总是做错。不会做怎么办!不会动脑子
一年级数学谈不上多难,不是动脑子的问题!应该是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解决办法一是督促上课认真听讲,请老师监督,二是下课认真复习,家长配合。一年级数学谈不上多难,不是动脑子的问题!应该是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解决办法一是督促上课认真听讲,请老师监督,二是下课认真复习,家长配合。一年级数学谈不上多难,不是动脑子的问题!应该是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解决办法一是督促上课认真听讲,请老师监督,二是下课认真复习,家长配合。一年级数学谈不上多难,不是动脑子的问题!应该是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解决办法一是督促上课认真听讲,请老师监督,二是下课认真复习,家长配合。一年级数学谈不上多难,不是动脑子的问题!应该是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解决办法一是督促上课认真听讲,请老师监督,二是下课认真复习,家长配合。一年级数学谈不上多难,不是动脑子的问题!应该是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解决办法一是督促上课认真听讲,请老师监督,二是下课认真复习,家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