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没有人在做今年泰迪杯的A题
要说全国性的较为权威的,有网络、阿里这些大公司组织的数据挖掘比赛,以及计算机学会组织的大数据比赛
从你说的这个泰迪杯的题目来看,还是数学建模的风格,只有部分题目比较像数据挖掘。所以我估计应该和之前人大以及统计之家搞得那个“全国大学生数据挖掘竞赛“是一个水准,都是由区域性的统计建模比赛改的,不是很正规,影响也有限,做着锻炼一下能力可以,认可度估计不会太高
② 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BC题怎么分析
A题是热力学仿真方向的题目,其本质是优化问题,B题也可以看作是优化的题目,至少第一问是这样,后面的题目涉及到博弈心理方面的知识,C题是常见的信贷决策类大数据分析题目。
依据开放性由大到小进行排序:C>B>A。C题最终的目标是给出合理的信贷策略,这个策略是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合理给出的即可。
B题除第一问要求玩家最佳策略及最终结果外,之后的每一问只要求给出最佳策略和具体讨论,这里的讨论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A题延续了以往优化题目的有合理答案区间的特点,故而开放性最小。
规模与数据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
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同学可以向该校教务部门咨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或各省(市、自治区)赛区组委会联系。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2014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美国的1338所院校、25347个队(其中本科组22233队、专科组3114队)、7万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
③ 2018高考数学答题卡B卡题号是竖着排列吗求解答。急急急!
是的。
A卡与B卡的不同之处在于题号顺序排列方向不同,A卡为横序,和平时训练用的答题卡基本一致;B卡则是竖序,考生尤其要小心,切勿按平时习惯填写,特别是要防止在填涂8卡时,题号位置出错。
有些地区标准化考试的答题卡分竖版和横板两种,为了防止作弊,不同列的考生用不同版本的答题卡,所以要注意答题卡是横板还是竖版的。
信息位的位置一定要涂准,一定不能窜行和错位,信息位的色度要涂深,但不能划破信息卡。信息位的小矩形框要涂满,不要超出框,也不要涂不满框。
填涂要求
填涂时在对应的信息位上涂一个长3毫米,宽1毫米的长方形。涂卡要求“准”、“深”、“满”、“匀”、“净”。“准”是指信息位的位置一定要涂准,一定不能窜行和错位。“深”是指信息位的色度要涂深,但不能划破信息卡。
“满”是指信息位的小矩形框要涂满,不要超出框,也不要涂不满框。“匀”是指所涂信息卡上所有信息位颜色的深浅要基本一致,同一信息位也要保持深浅一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答题卡
④ 数学建模A、B题有何区别
经过本人对近几年建模真题的研究,我认为A题的数据时离散的,需要用到预测与规划还有分配类的模型较多;B题问题基本是联系非常紧密的,需要用到前一问结果,基本上图论,数理统计比较多
⑤ 如何评价2015年高教杯数学建模B题
我是一名帝都财经学校的大二学生,没接触过建模。选B题是因为团队中唯一一个文科生因为是江苏的,高中没学地理,剩下我们两个理科生地理就更呵呵了。前一天半都在做第一题,我们当时只查了2010年到2013年的北京交通年度报告(数据全的一B)和打车相关度太高的数据实在找不到。后两问实在不知道怎么建模就套了经济学的模型,默默打开了尘封好久的微观宏观课本,意外的是用上去还真的挺有道理~到后来打字打的手疼~(这不是数学建模吗?怎么好像 成了征文比赛?)
⑥ 如何评价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
第1问 评价小区开放对车辆通行的影响的指标体系一般应包括以下三类指标: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健性。如何合理地选取评价指标,以及如何度量指标值,是本问的主要考察点。 评价指标可以有各种定义方式,依据其合理性与可计算性判断其价值。
第2问 本问要求建立交通流模型研究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重点考虑因素有交通流量及流量分配、车辆的行驶规则、小区开放规则等。尤其需要注意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特殊影响因素,例如,小区道路与主路形成的交叉路口一般无交通信号设置,主路与小区内部道路的车速不同,小区内部车辆进出等。未考虑这类特殊影响的交通模型,对本问题的价值不大。
第3问根据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不同,小区应分类型讨论,主要分类因素有小区的大小、居住人口的密集度、进出小区路口的数量等,另外,周边道路上车流量的分布状况也会影响小区开放的效果。 评判时应注意,本问是否根据第二问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计算,是否根据第一问的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价。
第4问本问主要考察:1.论文的合理化建议是否来自于模型计算结果;2.合理化建议是否充实。
⑦ 数学建模a题b题c题d题区别
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分两组:本科组 ,专科组。a、b供本科学生做;c、d供专科学生做。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2018年,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美国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区、42128个队(本科38573队、专科3555队)、超过12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
数学建模比赛的概念:
简单地说:数模竞赛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具体一点说: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为某种目的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更确切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见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