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学能力展示怎么写
为了让学生更有目标地提升自身数学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欣赏,从而加强各学段学生数学能力,玉环市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组结合各年段培养目标,进行了学生数学能力展示活动。
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学生能力培养之“我是小小书写之星”活动。通过老师们的讲解示范,学生对如何正确书写“0-5”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明白了书写规范的好处。瞧!小小书写之星们书写的“0-5”,是多么工整、漂亮、用心啊!
“草稿本”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草稿本用的好不仅能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年级数学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使用习惯,充分利用草稿本和书写纸帮助学生记录自己学习的全过程。
错题的回顾与整理,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错题本能够帮助学生尽早发现学习漏洞,及时弥补。经历一个月的练习整理,三年级各班均能做到整齐、有序地贴自编。各班利用午间谈话的时间,展示优秀错题本,为本月整理计算错题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错题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❷ 数学日记怎么写六年级上册三百字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❸ 数学小故事怎么写
数学小故事,一般是把你近阶段学过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在生活中。比如说当你学了质量单位,可以创设一个情景。从早晨起来开始,所用或所见物品,通过你的感受,估算它们的大致克数或千克数或吨数,亲身感受质量单位的具体应用。当然还有人民币单位,长度单位等等,只要你用心观察,肯定会圆满完成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❹ 小学四年级数学论文怎么写的详细讲解
四级数论文写欢迎家习阅读
第部:扉页
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其填写内容横线居(指导教师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二部:、英(外)文内容摘要
、英(外)文内容摘要第二页书写页内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页
内容摘要四字居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两字间空文字符
书写内容摘要四字空行(宋体四号)再书写文内容摘要(宋体四号)
书写文内容摘要行书写文关键词书写关键词三字左缩两格添加冒号;关键词三字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关键词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四号字;前两文关键词间空两文字符
书写文关键词空行(宋体四号)再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关键词格式等要求与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应字体TimeNewRoman四号关键词内容全部用写
第三部:目录
书写第二部即、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页始书写目录
目录两字间空两文字符居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
书写目录二字空行(宋体四号)再书写目录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应文起始页码
目录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二级标题即:()、(二)、(三)…书写目录具体内容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固定行间距22pt
第四部:文及参考文献
书写第三部即目录完毕页始书写文及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
1.论文结构
论文题目
论文引言部(书写论文题目空行需写引言字)
、(文)
二、(文)
三、(文)
…………
论文结语部(接文另起段落需空行需写结语字)
参考文献
2.字体字号
标题(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加粗;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四号;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3.标点符号采用华民共家标准《标点符号用》(GB/T15834—1995)
4.科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自科名词审定委员公布规范词或家标准、部标准规定名称尚未统规定或叫争议名词术语采用惯用名称
5.量单位采用华民共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单位用汉字与符号构组合形式单位
6.文数字除部结构层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修辞色彩语句作词素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数字表示应前致
二、标题
1.标题层要清楚标题(论文题目)第级标题应居书写第二、三级标题左缩两格书写且单独占行第四级标题连续书写内容再另起行;标题(论文题目
)与其面内容间空行(宋体四号)第级标题与其面内容间均空行(宋体四号)其级别标题与其面内容间均空行
2.文第、二、三级标题末尾书写任何标点符号
3.标题层
、……
()……
1.……
(1)……
①……
三、篇眉页码
1.篇眉文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书写(内容论文题目)
2.页码封面加页码;英文摘要合起排页码1始;目录单独排页码1始;文需要单独编排页码1始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居书写页码与文间空行字距离页码使用宋体五号字
四、图、表公式
1.图、表与文间要(、各)行(宋体四号)距离图序及图名居置于图表序及表名置于表字体均宋体五号图序表序别全文进行统编号表1、表2图1、图2等图、表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
2.文需要引用公式空行(宋体四号)居书写并同行右端用圆括号即()间加阿拉伯数字统编号公式与面内容间空行;需文引用公式用另起行单独书写
五、注释
1.注释论文某特定内容进步解释或必要补充说明注释律采用脚注用尾注;论文文某处需要予注释采用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并书写相应文字右角示需要予注释:…列维纳斯甚至相信第哲能伦理①…
2.注释内容书写标明应注释文同页端(文与页码间);注释每页须页文与注释内容间加划条横线(自左往右)其度约页面宽度1/4注释要每页重新编号注释宋体五号字
3.注释格式
引用着作注文式:作者.专着名[M].版:版社版:起止页码.
例:李松庆.第三物流实证析[M].北京:物资版社2005:20-3040.
引用杂志文章注文式:作者.题(篇)名[J].刊名版(期号):起止页码
例:祁杰.我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20-25.
六、参考文献
1.文书写完毕空两行(宋体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字(居);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两字间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空行
(宋体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具体内容参考文献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括号表示〔1〕〔2〕…每参考文献条目均.结束
2.参考文献列作者已直接阅读、撰写论文程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先顺序排列参考文献律书写论文文结束放各章(节);参考文献与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少于6篇
3.参考文献格式
(1)专着:〔序号]作者.专着名[M].版:版社版.
(2)期刊析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版(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篇)名[C].版:版社版.
(4)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位:授位单位授位.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别:专利号版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版期.
(7)电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期.
关于参考文献未尽事项参见家标准《文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
4.用参考文献范例
❺ 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12-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它进行求角的度数的计算。
2.通过让学生猜测并动手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1.每人用纸剪三个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并找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点,在中点处用笔点一个点,作上记号。
2.量出剪的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并记在相应角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导入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师指课件: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三个)
二.探究新知:
(一)三角形内角和的意义:
1.师出示两个直角三角板,问:这两个三角板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我们量过这两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谁能说出各是多少度吗?(生说度数,师课件上在相应角出示度数:①90°、60°、30°,②90°、45°、45°)。
2.师指第1个三角形:谁来计算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总度数?
(生回答,师课件板书:(1)90°+60°+30°=180°)
师指上面算式: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总度数是180°,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总度数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二)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1.那么第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回答,师课件板书:(2)90°+45°+45°=180°)
我们还认识了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
(生回答,师课件板书:(3)60°+60°60°=180°)
2.观察、发现、猜测:
(1)观察以上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有什么发现?(内角和都是180°)
(2)由此你想到什么?(是否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那现在我们来猜测一下,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请举手。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都是180°的请举手。
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两种猜测,那么究竟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怎么办? (想办法证明)
(三)操作、验证
1.计算法证明: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3个三角形纸片,分别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来,然后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内角和的度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如果有实物投影仪,最好把生量、算的情况投出来更好)。
(3)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
(4)归纳: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或接近180°(有的大于180°,有的小于180°,但都很接近180°)
(5)进一步思考、讨论:
你认为以上计算结果,能否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生两种意见:一是能,计算结果不正好得180°的,是量、算度数时出现了点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应该正好是180°;另一种是还不能,因为结果不都正好是180°,还不能使人信服,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2.折叠法证明:
(1)师: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而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偏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也就是不准确了。所以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结果有差别,用这种方法证明也就不能很让人信服了。那么我们能不能不用量、算度数的方法,而是换一种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呢?请同学们拿出你剪的三角形,小组同学共同来研究、研究吧。
(2)生小组探究活动,师巡视过程中加入探究、指导(如生有困难,师可引导、提示:想一想,怎样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三个内角能拼成一个什么角?)
(3)生汇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a.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如有实物投影,直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最好)。
方法如下 :图1、图2两种。
或
图1折法中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图2折法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吗?说说道理。
从图2折法我们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180°。
b.验证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折法同上直角三角形的方法1。
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c.验证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折一折,如下图所示:
引导学生归纳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提问:刚才我们验证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
引导学生明确:由于这三种三角形包括了所有的三角形,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问题。
1.第138页的例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试做。
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1)∠3=180°-78°-44°=58°
(2)∠3=180°-(78°+44°)=58°
2.完成第138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生独立完成,汇报时对第2种做法要说出根据并提出表扬:
(1)180°-90°-65°=25°或180°-(90°+65°)=25°
(2)90°-65°=25°
三.拓展、提高。
1.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50°,求顶角的度数。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顶角是50°,求一个底角的度数。
以上两题生独立完成,再指生汇报说怎样想的(有困难可小组交流)。
3.练习三十一的第16题。
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明根据: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90°×4=360°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180°×2=360°
其中第2种方法是: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内角和。
4. 练习三十一的第17题。
生小组探究试做,汇报时说理由:
四边形内角和:180°×2=360°
六边形内角和:180°×4=720°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2)验证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2+∠3=?
(3)验证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附:评价表。
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是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合理进行选择。
我在上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活动评价表:
表一(自评)
评价内容
优秀
良好
一般
猜想、验证的探究能力
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
独立解答习题的能力
表二(小组互评)
评价内容
优秀
良好
一般
提出问题的能力
独立探究能力
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这样设计的自评与互评表,不但评知识的掌握,而且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能力等。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❻ 这道数学题怎么写
第一个表面积(3×1+3×1+1×1﹚×2=14体积3×1×1=3第二个表面积﹙5×1+5×1+1×1﹚×2=22体积5×1×1=5第三个表面积﹙2×2-1﹚×2+2×1+1×1×4=12体积2×1×2-1×1×1=3第四个χ=12
❼ 请问高考数学这题怎么写
你可以分段讨论,就是根据1-x>0,1-x〈0,x-1>0,x-1〈0,这四个条件,划分x区间,在不同区间上对应的函数也不一样,右手刚手术了,不方便手写,所以只给你提供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