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国土面积四年级数学是什么

国土面积四年级数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1 09:46:13

Ⅰ 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中国地图出版社总编办公室吴秦杰主任介绍说,世界上对于国土面积的测量并没有统一标准。我国在进行国土面积测量时,先要实地测量,然后绘制成地图,再用投影等方式算出面积,现在绘制成地图后只需要根据专业软件用和卫星遥感测试技术等比照,就能算出面积

PS:若你想自己亲自算一下的话,先找一幅地图,找到地图上标有的比例尺.然后用拼凑的方法将图上面积算出来.最后按照比例尺来换算就可以了.先试试美国吧,因为美国的地形比较完整,方便计算.(美国国土面积大约为952万平方公里) 具体可以用数学几何估算法还可根据经线,纬线吧 一个纬度是110千米 一个经度是110*cos当地纬度.乘下应该就可以了.

Ⅱ 四年级上数学资源与评价答案

一 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能力提升
⒋4800000 24000000
⒍1、10…… (答案不唯一)
人口普查
能力提升
⒌⑴6666000⑵6066600(答案不唯一)
⑶60660600(答案不唯一)⑷6060606。
⒍682或341
国土面积
能力提升
⒋71万 106万
⒌5亿 45亿 ⒍7500401
近似数
能力提升
⒍×√×√√
⒏504999 495000
单元检测
轻松演练
⒉√√××√⒊C B C B D C
二 线与角
线的认识
轻松演练
⒊⑴直线 直线AB⑵射线 射线CD⑶线段 线段EF
聚沙成塔
⒌6条
平移与平行
轻松演练
⒊××√√ ⒎4组
相交与垂直
轻松演练
⒊√×√√
旋转与角
轻松演练
⒊BBCB
⒌⑴3 ⑵3
角的度量
轻松演练
⒉×√××
聚沙成塔
⒎35° 90° 55° 35°
画角
轻松演练
⒈女孩说的对。
走进大自然
轻松演练
⒈⑴一百一十三万 五千四百二十 七 百万 ⑶43721 4万
单元检测
⒉√√××√ ⒊CBABB
⒐90°45°90°45°45°135°180°
三 乘法
卫星运行时间
轻松演练
⒈⑴9900 ⑵4
能力提升
⒋⑴4176元 ⑵4740元
聚沙成塔
⒍60×96=5760(元)110×45+(60-45)×90=6300元。6300元>5760元,赢利。
体育场
轻松演练
⒉⑴590 120 1300 1900 ⑶3 4 4
8 8 6 ⒌⑴√⑵×⑶×⑷×
能力提升
⒍160个。
⒎⑴1400本 ⑵2800本 ⒏2200元 2034元
聚沙成塔
⒐12000个
神奇的计算工具
能力提升
⒍36000万次
⒎1620元 3808元 总计:伍仟肆佰贰拾捌元
探索与发现一
能力提升
⒊18 12345679 63
聚沙成塔⒌49
探索与发现二
能力提升
⒌270页
⒍23000千克
⒎5800元
聚沙成塔
⒏9000 100000
探索与发现三
轻松演练
⒊⑴B⑵C ⒋⑴= ⑵<⑶<⑷<
能力提升
⒎(52+38)×132=11880元
⒏⑴26×23+23×34=1380元 ⑵不够。
聚沙成塔
⒐⑴2600 ⑵73700
单元检测
轻松演练
⒈⑴四 千 ⑵410 ⑶6000 6578 ⑷54321⑸ 25 4 交换律和结合律 ⑹7 分配律
⒉⑴√⑵×⑶×⑷×⑸√
⒋⑴B⑵A⑶B⑷A⑸C
⒌⑴>⑵=⑶<⑷<
能力提升
⒎⑴220×30=6600(个)⑵能
⒏23×25×4=2300(元) ⒐40×35×12=16800(人)16800人>16000人,能。
聚沙成塔
⒒甲店便宜
四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旋转
轻松演练
⒉⑴90°⑵顺 90°
聚沙成塔⒎
单元检测
轻松演练
⒈⑴旋转⑵O 90°⒉⑴×⑵○⑶√⑷○ ⒊⑴A⑵B
能力提升
⒍⑴B 下 2 ⑵C 90 左 2 ⑶D 顺时针 90 上 2
期中测试
⒒小水泵每小时抽水15吨 ,大水泵抽水30吨。
五、除法
买文具
能力提升
⒌⑴720÷80=9(厘米)
⑵720÷(80—20)=12(厘米)
⒍240÷40=6(个)
聚沙成塔
7.9人
路程、时间与速度
聚沙成塔
8.34km/s
参观苗圃
能力提升
⒌⑴720÷30=24(套)
⑵720÷24=30(套)
⑶720÷60=12(套)
聚沙成塔
7.24 960 20 480
秋游
能力提升
⒍972÷18=54(人)
⒎1500÷75=20(小时)
⒏⑴180÷15=12(元)
140÷10=14(元)大筐便宜。
聚沙成塔
9.97棵
中括号
聚沙成塔
8.24分钟
六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一
能力提升
⒉⑴(5,3);⑵少年宫;⑶银行。
聚沙成塔⒊(5,7)。
确定位置二
轻松演练
⒈⑴东偏北45°,3200;⑵南偏西30°,2000;⑶西偏北30°,2900;⑷东偏南
75°,2500。
⒉西偏南30°。
能力提升
⒊⑴(2,2)(5,6)(2)东,北,30(3)西,北,30
聚沙成塔
⒋⑴56人;⑵8人。
单元检测
⒈⑴(2,5);⑵(6,6);⒊(6,6)。
⒋180,东偏北60°,200,东230,南偏东50°,150,东,150,东偏南,200。1110米
⒌⑴南偏西30°,185。⑵南偏东45°,450。⑶西偏北15°,200。⑷东偏北60°,180。
⒍⑴(7,4);⑵(2,2);⑶健身馆;⑷溜冰场。
七 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
轻松演练
⒈—6℃;零下5摄氏度;—15℃;20摄氏度;—25℃;零下13摄氏度。
⒉黑河,苏州。
正负数
轻松演练
⒈⑴+2600,-70,-500;⑵-5,+3。⑶-70;⑷-200米;⑸负三百五十六,小;⑹+1.2米,-0.4米。
⒉××××。
能力提升
⒋—3;+3;+5;—9;+4;—8;+8。
⒌⑴—3;⑵西,3;⑶+3。
聚沙成塔
⑵2。
单元检测
⒈⑴零下六摄氏度;负五十;三十六;十八摄氏度。⑵0。⑶收入600元;⑷—1米。⑸—8。⒉×××√。
⒊<><>>>。
⒋⑵海口,乌鲁木齐。⑶27℃。
⒌⑴13米;⑵23米。
⒍⑴+50,—50;⑵西,40;⑶东60;⑷+60。⒎⑴5,3,2。⑵20分。
八 统计
栽蒜苗一
轻松演练
⒈1,5,500,30。
能力提升
⒉⑴44人;⑵2人;⑶条形;⑷绕口令,踢毽子。
栽蒜苗二
轻松演练
⒈⑴20;
能力提升
⒉⑵2003¬—2004年,1600元。
聚沙成塔
⒊⑵28。⑶12,9,6,15,18,6。
走进网络
轻松演练
能力提升
⒊⑴2005—2006年,2467元。
聚沙成塔
⒋⑵20000000户;⑶240元。
单元检测
⒈⑴条形,折线。⑵折线统计图。⑶条形。⑷折线。
⒊⑴100;⑵可口可乐,美年达,可口可乐。⑶2600瓶。⒌⑴3小时;⑵12千米/小时。
总复习
数与代数
⒋3000,5200,2700,52。⒌13,24,1125, 4557。⒐16千米。⒑9名。
期末自我检测
轻松演练
⒉√√×××
能力提升
⒐⑵25-(6+10+4)+(8+2+10)=25(人)
⒖56×15=840 840+54=894
894÷65=13……4 选我。选我。选我。选我·········································································

Ⅲ 大型的数学数据 小学四年级上

1.光速 = 299 792 458 m / s
2.2008年全球最贵的车--布加迪eb威龙16.4 pur sang
售价:2,000,000美元
3.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

Ⅳ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大知识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
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 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平移与平行
知识点: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知识点: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 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
1、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2、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知识点: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知识点: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
知识点: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三单元《乘法》

卫星运行 (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1、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3、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 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 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
知识点:
1、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2、对照方格纸能准确的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3、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制作。如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制作出不同的复杂图形。
五单元《除法》
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知识点:
1、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
2、用乘法进行验算。
补充知识点: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路程、时间和速度
知识点:
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利用上面三个关系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将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
参观苗圃(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知识点:
1、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2、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验算做好准备。
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知识点:
1、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2、能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进行估算。
补充知识点:
1、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2、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国家体育场(感受较大数的意义)
知识点:收集并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补充知识点:步长,是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
知识点: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150÷25 800÷25 2000÷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
补充知识点: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点:
1、中括号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
2、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一)(用数对确定位置)
知识点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确定位置(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知识点:
1、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补充知识点:认识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 单位:千米 就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5000千米。
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
知识点: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正负数
知识点:
1、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2、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0点)
第八单元统计
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补充知识点:初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信息,并能回答相应的问题。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补充知识点:
4、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Ⅳ 学了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你学到了什么

学到的内容: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测试题目

1.()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里面有10个()。

2.在2004年12月的太平洋海啸地震灾难中,印度尼西亚遇难人数二十二万八千四百三十九人,横线上的数写作(),它是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人。

3.猜猜卡片里能填几?

39429≈40万55000≈58万

4.下面的数,()一个零也不读。5.截止2004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手机拥有总量约为7800000部,把横线上的数改

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a 780 b 7800万 c 78万 d 780万

Ⅵ 小学数学公式常用面积单位有哪些

小学数学常用计算公式表:

1、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

3、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公式C=4a

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h


小学数学常用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例如,我国国土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平方米

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

3、平方分米

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义“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4、平方厘米

是一种通用数学计算单位、面积单位。其定义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约为拇指甲大小。

5、平方毫米

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毫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其公式为:1mm² = 0.000001㎡ 1平方毫米= 0.000001平方米。

Ⅶ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和公式。

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那么它的边长就是100米。

由于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00×100=10000(平方米),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

2、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由于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千米=1000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7)国土面积四年级数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1、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2、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

3、单位换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扩建后边长增加了2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公顷。

思路:正方形苗圃的面积是1公顷,那么它的边长就是100米。边长增加了200米,就变成了300米,再用边长乘边长得到扩建后的面积,然后用扩建后的面积减去原来的面积,再换算成公顷,就是增加的面积。

答案:100+200=300(米)

300×300=90000(平方米)

90000平方米=9公顷

9-1=8(公顷)

答:苗圃的面积增加了8公顷。

Ⅷ 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背诵或默写知识点
知识点一
四则运算(背诵)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
0的运算(默写)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知识点三 运算定律(默写)
1、 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 +c=a+(b+c) 3、 乘法交换律:a×b=b×a
4、 乘法结合律:(a×b)×c=a×(b×c)
5、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6、连减:a—b—c=a—(b+c) 7、连除: a÷b÷c=a÷(b×c)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28+72) =100+100 =200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一、分解式 二、合并式
25×(40+4) 135×12—135×2 =25×40+25×4 =135×(12—2) =1000+100 =135×10 =1100 =1350
三、特殊1 四、特殊2 99×256+256 45×102
=99×256+256×1 =45×(100+2) =256×(99+1) =45×100+45×2 =256×100 =4500+90 =25600 =4590 五、特殊3 六、特殊4
99×26 35×8+35×6—4×35 =(100—1)×26 =35×(8+6—4) =100×26—1×26 =35×10 =2600—26 =350 =2574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 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 =528—100 =400—89 =400—150 =428 =311 =250
二、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三、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242 =125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1条到第13条要背诵)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知识点六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7、10条默写,其它要理解)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

… 计数
单位

… 万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
之一

… 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1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01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00
1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000
1
;……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知识点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条背诵)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知识点八
统计图(背诵)
1、 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 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知识点九
数学广角(默写)
(一)植树问题:
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二)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Ⅸ 960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在读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
我们知道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四年级将会学习两个更大的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千米,建筑物的面积一般用公顷作单位,国土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下面这份练习主要就是针对四年级上册面积的换算,家长们可以保存下来打印给孩子练习一下:
参考答案:
87 平方千米=( 8700 )公顷 94 平方千米=( 94000000 )平方米
7300 平方米=( 730000 )平方分米 700000 平方米=( 70 )平方厘米
59 平方千米=( 5900 )公顷68 平方千米=( 68000000 )平方米
620000 平方米=( 62 )公顷11 平方千米=( 11000000 )平方米
52 公顷=( 520000 )平方米98 公顷=( 980000 )平方米
38000000 平方米=( 38 )平方千米39 平方分米=( 0.39)平方米
9600 平方米=( 9600)平方分米70 平方千米=( 70000000 )平方米
3300 公顷=( 33 )平方千米 7900 公顷=( 79 )平方千米
45 平方千米=( 45000000 )平方米 74 平方厘米=( 0.0074 )平方米
9800 平方米=( 980000 )平方分米100000000 平方米=( 100 )平方千米
26000000 平方米=( 26 )平方千米86000000 平方米=( 86 )平方千米
4000000 平方米=( 4 )平方千米8700 公顷=( 87 )平方千米
16 平方千米=( 1600 )公顷1100 平方米=( 1100 )平方分米
30 公顷=( 300000 )平方米37000000 平方米=( 37 )平方千米
450000 平方米=( 45000000 )平方厘米14 平方厘米=( 0.0014 )平方米
2 平方千米=( 2000000 )平方米640000 平方米=( 64 )公顷
15 平方分米=( 0.15 )平方米9200 公顷=( 92 )平方千米
770000 平方米=( 77000000000000)平方厘米 91 平方千米=( 9100 )公顷
63 平方分米=( 0.63 )平方米290000 平方米=( 29 )公顷
51000000 平方米=( 51 )平方千米86 公顷=( 860000 )平方米
3 平方千米=( 300 )公顷4000 公顷=( 40 )平方千米
180000 平方米=( 18 )公顷760000 平方米=( 7600000000 )平方厘米
8500 公顷=( 85 )平方千米79 公顷=( 790000 )平方米
49 平方千米=( 49000000 )平方米44000000 平方米=( 44 )平方千米
66 平方分米=( 0.66 )平方米99000000 平方米=( 99 )平方千米
510000 平方米=( 5100000000 )平方厘米97 平方千米=( 9700 )公顷
98 平方千米=( 98000000 )平方米19 公顷=( 190000 )平方米
8 公顷=( 80000 )平方米7 平方千米=( 700 )公顷
79000000 平方米=( 79 )平方千米62 公顷=( 620000 )平方米
61 公顷=( 610000 )平方米70 公顷=( 700000 )平方米
44 平方厘米=( 0.0044 )平方米66 平方千米=( 66000000 )平方米
2600 平方米=( 260000 )平方分米69000000 平方米=( 69 )平方千米
5000 公顷=( 50 )平方千米6 公顷=( 60000 )平方米
60 公顷=( 600000 )平方米90 平方千米=( 9000 )公顷
91000000 平方米=( 91 )平方千米66 平方厘米=( 660000 )平方米
19 平方千米=( 19000000 )平方米34 公顷=( 340000 )平方米
8800 平方米=( 88 )平方分米71 平方厘米=(0.00 71 )平方米
57 平方千米=( 5700 )公顷43 平方千米=( 43000000 )平方米
1400 平方米=( 140000 )平方分米13 平方千米=( 1300 )公顷
83000000 平方米=( 83 )平方千米23 平方厘米=( 0.23 )平方米
48 平方千米=( 48000000 )平方米56000000 平方米=( 56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100 )公顷5 平方分米=( 0.05 )平方米
43 公顷=( 430000 )平方米85 平方千米=( 8500 )公顷
3500 公顷=( 35 )平方千米24 平方千米=( 2400 )公顷
57000000 平方米=( 57 )平方千米410000 平方米=( 41 )平方厘米
56 平方千米=( 56000000 )平方米55 公顷=( 550000 )平方米
91 平方分米=( 0.91)平方米590000 平方米=( 5900000000 )平方厘米
87000000 平方米=( 87 )平方千米62 平方千米=( 6200 )公顷
3400 平方米=( 34 )平方分米320000 平方米=( 32 )公顷
280000 平方米=( 2800000000 )平方厘米38 平方厘米=( 0.0038 )平方米
9300 平方米=( 93 )平方分米94 平方分米=( 9400 )平方米
94 平方千米=( 9400 )公顷6900 平方米=( 69 )平方分米
77 公顷=( 770000 )平方米4000 平方米=( 400000 )平方分米
36 公顷=( 360000 )平方米3200 平方米=( 32 )平方分米
760000 平方米=( 76 )公顷570000 平方米=( 57 )公顷
2 平方千米=( 200 )公顷12 平方千米=( 1200 )公顷
9700 平方米=( 97 )平方分米91 公顷=( 910000 )平方米
730000 平方米=( 7300000000 )平方厘米 63 平方千米=( 6300 )公顷
72 平方分米=( 7200 )平方米22 平方分米=( 2200 )平方米
90 平方千米=( 90000000 )平方米 4 平方千米=( 4000000 )平方米
4 公顷=( 40000 )平方米1900 平方米=( 19 )平方分米
3400 公顷=( 34 )平方千米7000 平方米=( 700000 )平方分米
5900 公顷=( 59 )平方千米49000000 平方米=( 49 )平方千米
21 平方千米=( 2100 )公顷100 平方千米=( 10000 )公顷
55000000 平方米=( 55 )平方千米 7 公顷=( 70000 )平方米
5100 平方米=( 510000 )平方分米 70 平方分米=( 0.7 )平方米
5800 公顷=( 58 )平方千米17 平方千米=( 1700 )公顷
4500 平方米=( 45 )平方分米92000000 平方米=( 92 )平方千米
80000000 平方米=( 80 )平方千米70000 平方米=( 700000000 )平方厘米
62 平方分米=( 0.62 )平方米74000000 平方米=( 74 )平方千米
55 平方千米=( 55000000 )平方米70000000 平方米=( 70 )平方千米
2000 平方米=( 200000 )平方分米94000000 平方米=( 94 )平方千米
80 平方分米=( 0.8)平方米26 平方千米=( 2600 )公顷
83 平方千米=( 8300 )公顷70000 平方米=( 7 )公顷
53 平方千米=( 5300 )公顷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48 平方千米=( 4800 )公顷860000 平方米=( 86 )公顷
210000 平方米=( 2100000000 )平方厘米
490000 平方米=( 4900000000 )平方厘米
520000 平方米=( 52 00000000)平方厘米77 平方分米=( 0。77 )平方米
9500 公顷=( 95 )平方千米80000 平方米=( 8 )公顷
8 平方分米=( 800 )平方米73000000 平方米=( 73 )平方千米
440000 平方米=( 44 )公顷79 平方千米=( 79000000 )平方米
11000000 平方米=( 11 )平方千米17 平方分米=( 1700 )平方米
42 公顷=( 420000 )平方米2500 平方米=( 25 )平方分米
70 平方厘米=( 700000 )平方米310000 平方米=( 31 )平方厘米
84 平方厘米=( 840000 )平方米23 平方千米=( 23000000 )平方米
38 平方千米=( 3800 )公顷5100 公顷=( 51 )平方千米
5400 平方米=( 54 )平方分米20 公顷=( 200000 )平方米
88 平方分米=( 8800 )平方米2600 公顷=( 26 )平方千米
380000 平方米=( 38 )平方厘米580000 平方米=( 58 )公顷
510000 平方米=( 51 )公顷34000000 平方米=( 34 )平方千米
230000 平方米=( 23 )公顷930000 平方米=( 93 )公顷
280000 平方米=( 28 )公顷480000 平方米=( 48 )公顷
52 平方厘米=( 520000 )平方米66 公顷=( 660000 )平方米
2 平方厘米=( 20000 )平方米670000 平方米=( 67 )平方厘米
360000 平方米=( 36 )平方厘米83 平方分米=( 8300 )平方米
560000 平方米=( 56 )平方厘米340000 平方米=( 34 )公顷
8100 平方米=( 81 )平方分米23 公顷=( 230000 )平方米
590000 平方米=( 59 )公顷86 平方分米=( 8600 )平方米
6300 平方米=( 63 )平方分米330000 平方米=( 33 )平方厘米
84 平方分米=( 8400 )平方米79 平方千米=( 7900 )公顷
53000000 平方米=( 53 )平方千米9000 公顷=( 90 )平方千米
460000 平方米=( 46 )平方厘米460000 平方米=( 46 )公顷
1600 平方米=( 16 )平方分米92 平方厘米=( 920000 )平方米
69 公顷=( 690000 )平方米300000 平方米=( 30 )公顷
880000 平方米=( 88 )公顷4600 公顷=( 46 )平方千米
5 平方千米=( 500 )公顷990000 平方米=( 99 )公顷
95 平方千米=( 95000000 )平方米97 平方厘米=( 970000 )平方米
93 平方千米=( 9300 )公顷13 公顷=( 130000 )平方米
430000 平方米=( 43 )平方厘米160000 平方米=( 16 )平方厘米
9 平方千米=( 9000000 )平方米28 平方千米=( 28000000 )平方米
43 平方厘米=( 430000 )平方米6600 公顷=( 66 )平方千米
7000 公顷=( 70 )平方千米3700 公顷=( 37 )平方千米
88 公顷=( 880000 )平方米9 公顷=( 90000 )平方米
81 平方千米=( 8100 )公顷600000 平方米=( 60 )公顷
2100 平方米=( 21 )平方分米820000 平方米=( 82 )公顷
39000000 平方米=( 39 )平方千米56 平方分米=( 5600 )平方米
570000 平方米=( 57 )平方厘米78000000 平方米=( 78 )平方千米
67 平方厘米=( 670000 )平方米52000000 平方米=( 52 )平方千米
95 平方分米=( 9500 )平方米40 平方千米=( 4000 )公顷
41000000 平方米=( 41 )平方千米690000 平方米=( 69 )平方厘米
54 平方千米=( 5400 )公顷30000 平方米=( 3 )平方厘米
120000 平方米=( 12 )平方厘米7100 公顷=( 71 )平方千米
61 平方千米=( 6100 )公顷92 平方千米=( 92000000 )平方米
15 公顷=( 150000 )平方米18 平方厘米=( 180000 )平方米
2200 平方米=( 22 )平方分米970000 平方米=( 97 )平方厘米
29 平方厘米=( 290000 )平方米60 平方千米=( 60000000 )平方米
3700 平方米=( 37 )平方分米95 公顷=( 950000 )平方米
68 平方千米=( 6800 )公顷58 平方千米=( 58000000 )平方米
700 公顷=( 7 )平方千米4800 公顷=( 48 )平方千米
81 平方千米=( 81000000 )平方米14 平方分米=( 1400 )平方米
8200 平方米=( 82 )平方分米7300 公顷=( 73 )平方千米
75 平方千米=( 7500 )公顷2300 平方米=( 23 )平方分米
7200 公顷=( 72 )平方千米1200 公顷=( 12 )平方千米
40 平方分米=( 4000 )平方米14 公顷=( 140000 )平方米
900000 平方米=( 90 )公顷350000 平方米=( 35 )公顷
260000 平方米=( 26 )公顷2900 公顷=( 29 )平方千米
220000 平方米=( 22 )平方厘米5900 平方米=( 59 )平方分米
9100 平方米=( 91 )平方分米27 平方千米=( 2700 )公顷
78 平方厘米=( 780000 )平方米670000 平方米=( 67 )公顷
93000000 平方米=( 93 )平方千米4100 公顷=( 41 )平方千米
10000 平方米=( 100000000 )平方厘米34 平方厘米=( 0.0034 )平方米
710000 平方米=( 71 )公顷1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6400 平方米=( 64 )平方分米99 平方千米=( 9900 )公顷
8200 公顷=( 82 )平方千米18000000 平方米=( 18 )平方千米
8600 公顷=( 86 )平方千米24 平方厘米=( 240000 )平方米
6100 平方米=( 61 )平方分米52 平方千米=( 52000000 )平方米
98 平方分米=( 9800 )平方米98 平方千米=( 9800 )公顷
46 平方厘米=( 460000 )平方米90000 平方米=( 9 )平方厘米
97 公顷=( 970000 )平方米39 平方千米=( 3900 )公顷
21 平方千米=( 21000000 )平方米470000 平方米=( 47 )公顷

阅读全文

与国土面积四年级数学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