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习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
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说其他物体的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那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老师提要求摆一摆。
a、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
b、第一行摆五朵花,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摆几朵花?
c、可让学生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5、动脑筋思考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知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我们认识了一一对应,并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一的第3、4题。
2、《教材全练》第二页
❷ 一年级上数学比大小 多少练习题
像0.5这种有小数点的可以先变成5/10,然后再化简,分子分母同除以5得1/2,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然后要对比的话,就要让两边的数的分母一样像1要化成分母为5的,就是5/5了 其他的像分母就弄到一样再比较, 如果还有疑问,追问告。
❸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
今天讲了例六《比多少》,题目是小华套中12个圈,小雪套中7个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圈?这节课的重点是:1、对于“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这样的问题能正确的列算式。2、明白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难点是:理解减去的部分是两个人套中的同样多的部分。一、本课大致的流程是:1、复习。选用上学期的《比多少》的几幅图,唤醒学生已知的经验。教学空间:选取三种比多少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比多少的知识和方法。2、新授。重点突破“小华比小雪多几个?”这个问题。通过摆磁力扣,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用虚线隔开,再找出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尝试列式、说每个数代表的意义。明确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后,再提问“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和“小华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几个?”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以及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并且尝试列式,说出算式的意义。3、巩固练习。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教学空间:选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练习题和一道提问题的题。让学生在充分练习中巩固比多少的知识。二、课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列式解答,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23页第9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出错。但是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1、做一做。正确列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1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2、23页第5题,可以再追问“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几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几箱呢?”3、23页第7题,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4、23页第9题(3个条件的),也是先出示条件,老师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与第7题相比,又提高了一个难度。
❹ 一年级上册《比多少》练习题
1、男生有135 人,男生比女生多12 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135 人,男生比女生少12 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动物园有120 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 只,黑熊和白熊一共有多少只?
4、动物园有120 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 只,黑熊和白熊一共有多少只?
5、养鸡场有公鸡60 只,母鸡比公鸡多14 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6、养鸡场有母鸡60 只,母鸡比公鸡多14 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7、养鸡场有母鸡60 只,公鸡比母鸡少14 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8、养鸡场有公鸡60 只,公鸡比母鸡少14 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9、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 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 张纸。一班和二班一共节约了多少张纸?
10、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 张纸,比二班多节约了8 张。一班和二班一共节约了多少张纸?
11、奶奶养了 24 只鸡,养鸭的只数比鸡多 16 只。养鹅的只数比鸭少8 只。奶奶养了几只鹅?
12、同学们拍球。小军拍了108 下,小红比小军多拍了47 下,小方比小红少拍13 下。小方拍了多少下?
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练习题
7比5多几?
4比8少几?
9比6多几?
2比9少几?…
❻ 1 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试卷 比多少和位置 一,计数与表达,1,数一数,连一连
亲,我这有一套,希望能帮到你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 △△△△△ __☆_ 比 __△__ 多,多__2__ 个。
2、与19相邻的数是( 18 )和( 20 )。
3、一个加数是8,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 13 )。
4、减数是8,被减数是19,差是( 11 )。
5、16里面有( 6 )个一,有( 1 )个十;20里面有( 2 )十。
6、( 7 )+ 6 = 13 8 +( 9 )=17
7、6个一,1个十组成的数是( 16 )。 30里面有( 30 )个一。
8、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 )位,十位是第( 二 )位。
9、按规律填数。 3 、 5、 7 、 9 、11、 13 、15 ; 10 、7 、 4 、 1 。
10、写出与8 + 4相等的三个加法算式。 _2+10=12_ _5+7=12_ _3+9=12_
11、你上第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 40 )分钟。
12、你的生日是( 10 )月。
二、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3分)。
17 11 7 9 19 4 20 15 _4、7、9、11、15、17、19、20。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4分)
1、__9__过1小时是 10时;大约过__4__时是13时。
2、28增加( 7 )后是35。
3、妈妈比你大(按实际填空)岁。
四、认识图形,数一数下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共24个图形)(7)个正方体 (6)五角星 (6)个三角形 (5)个球
五、计算
1、直接写得数(共12分)
4+5=9
7+5=12
5+8=13
9+4=13
8-2=6
8+7=15
7-3=4
13-3=10
7-7=0
8+3=11
9+6=15
9+9=18
18-5=13
7+6=13
15-3=12
8-6=2
9-5=4
6+9=15
10-8=2
9-7=2
3+3+2=8
7+2-5=4
10-6+5=9
8+6-3=11
2、在○里填上“>”、“<”或“ =”。(12分)
5+9=14
9>18-10
7+8<16
10-8<7
12>3+8
9=13-4
8+5>7+4
3、看图写算式(4分)
★★★★ ★★★★★★★★ ★★★
(4)+(8)+(3)=(15)
(15)-(4)-(8)=(3)
(15)-(3)-(8)=(4)
(15)-(3)-(4)=(8)
六、用数学解决问题。(共31分)
1、
12-9=4(个)
12个△减去9个△是4个△。
2、操场东边有12人,南边有3人,西边有6人,北边有4人,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12+3+6+4=25(人)
球场上一共有25人。
3、体操队的同学排成2排做操,一排6人,另一排9人,一共多少人?
6+9=15(人)
一共15人。
❼ 小学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 练习题
一、写数字和算式(7分,不规范不得分,扣完为止)
(1)从1写到10
(2)8+5=13
二、直接写出得数(15分)
7+6= 8+3= 8-3= 7+9=
9+4= 9-5= 12-2= 15-10=
10-6= 8+7= 9+6= 10+10=
4+3+5= 13-3-5= 7-3+8=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2分)
7+( )=13 13-( )=10 5=( )-1
8+( )=17 10-( )=4 8=( )+6
10+( )=12 ( )+5=14 10-4-( )=0
( )+( )=13 4+9=( )+( ) ( )+( )=3+8
四、填空(28分)
(1)按规律填空
9、( )、( )、12、( )、14、( )、( )、( )、( )、19、( )
(2)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 )个数,从左数第6个数是( ),从右数,15排在第( )个;其中比12大数有( ),比18小的数有( )。
(3)将7、10、9、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4)12连续减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 );10个一和1个十组成( )。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
(7)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 )。
(8)在○里填上“>”“<”或“=”
7+9○16 9+7○10 10-8○6
12-2○10 12○3+8 6+5○5+6
五、在下列卡片中选出三张卡片,用这三张卡片上的数字写出四个算式。(4分)
1 6 15 3 10 9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图列式计算。(6分)
七、应用题(28分)
(1)老师做了10面小红旗,奖给同学7面,还剩几面?
□○□=□
答:还剩( )面。
(2)小红吃掉8个苹果后,还剩下3个,小红原来有几个苹果?
□○□=□
答:小红原来有( )个苹果。
(3)停车场停了9辆汽车,开走几辆后还剩下6辆,开走了几辆车?
□○□=□
答:开走了( )辆车。
(4)小华做了7面小红旗,小红做的和小华同样多,两人一共做了几面小红旗?
□○□=□
答:两人一共做了( )面小红旗。
(5)有一些小鸟落在2棵树上,先飞走7只,又飞走6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
□○□=□
答:两次一共飞走( )只。
(6)8个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红花,做的黄花和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
答:一共做了( )朵花。
(7)植树节里,三(2)班第一小组6个小朋友栽了8棵小树,第二小组7个小朋友栽了9棵小树。两个小组一共栽了几棵小树?
□○□=□
答:两个小组一共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