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高考数学高分很少啊
第一方面就是高考数学起到选拔性的作用的地位是不可改变的。有人说,语文现在的难度增加了,这样就可以起到选拔性作用了。其实语文根本起不到选拔性的作用,因为语文难度提升,对所有的人来说,难度都加大了,那么就会使平均分整体下降。仍然很难用语文成绩将同学们的成绩拉开差距。而且像语文这样的科目,有的同学并没有非常努力的学习,但是并没有成绩非常差。学得好的同学比学的不好的同学也至多差上30分左右。
数学就不一样了,学习差的可能会考到个位数的分数。学习好的,能得到满分。这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数学是区分学生群体最不可替代的一个科目了。
既然数学的主要作用,可以起到选拔的功能。那如果出得特别的简单的话。大部分同学都接近满分,或者大部分同学都接近120分,那就也很难起到选拔的作用。这样对优秀的数学方面的学生是极其不公平的。
第二个方面导致数学的难度会逐年加难的主要原因就是题型的变化。题型要求创新,既然是创新,那么就要出一些同学没有见过的题型,没有见过的题型自然会感觉难度大一些。
因为平时练的模型没有办法应用到实际做题中。所以会感觉到高考真题比平时练的题要难一些。等到下一年的学生对这一届的高三的数学的考卷进行其实细细研究。针对此次高考真题的模型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固定解题模板,固定的解题套路,这一类题就会变成简单题了。那等到再下一年就不会出现在类似的题目了。所以在高考每年都力求求新的基础之上。只能是让大家感觉高考题会越来越难。
第三方面的原因就是高考出题的组的出题人员应该大部分是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教授。他们对高等教育高等数学的知识会了解得更多。在这个基础之上,去高中教材为蓝本。出一套高考真题。在不超纲的基础之上,又要保证是创新,所以就经常看见一些能用高中知识能解,但是有着大学背景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