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如何用笔开方
笔算开平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用撇号分开,分成几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几位数;小数部分从最高位向后两位一段隔开,段数以需要的精度+1为准。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
3.从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
4.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为试商
5.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如果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余数,试商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如果所得的积大于余数,就把试商减小再试,得到的第一个小于余数的试商作为平方根的第二个数。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数。
如遇开不尽的情况,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求出它的近似值.
笔算开平方运算较繁,在实际中直接应用较少,但用这个方法可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的具有任意精确度的近似值.
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灿烂辉煌,早在公元前一世纪问世的我国经典数学着作《九章算术》里,就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介绍了上述笔算开平方法.据史料记载,国外直到公元五世纪才有对于开平方法的介绍.
下面有两个例子,
2. 怎样开方
在学习如何开方的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开方这个运算的意义。所谓开方就是开方是数学运算的一种,指求一个数的方根的运算,是乘方的逆运算。 开方的要求:1.懂得什么是质数、合数 2.了解什么是质因数
质数: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换句话说,只有两个正因数(1和自己)的自然数即为质数又叫作素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质数、合数都是在自然数范围内的,就是在0、1、2、3… 等等这些数当中分类的,超过了这个范围比如0.4、-8等等都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举例:2 的因数中只有1和2 故 2是质数 还有17只有1和17两个因数,故17是质数
8的因数中有1、2、4、8故8是合数 (只要能整除这个数的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整除就是指 被除数÷除数=商(商是整数,包括负的)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都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而这个因数一定是一个质数。
开方的基本方法:分解质因数,上面说了每个合数必然可以表示成几个质数的乘积,开方的第一步就是分解质因数,例如54=2×3×3×3×3=2×34 这样计算可
以用短除法来表示如12的短除表示法 注意短除的除数在箭头指示处,注意除数一定要用质数。
以12=2×2×3=22×3 开二次方就是把质因数上的指数除以2,开三次方就是把指数除以3,12=322=21×3 8=23所以38等于23÷3=2 如果是324就是等于333 24=3×23 3 24 2 8 2 4 2
数字4开方后就是2,2就是它开放的结果
这个用两个相同数字表示一个数的这个数字叫做开
4=2x2
9=3x3
2,3就是4和9开方后的数
望采纳。
3. 数学中数的开方怎么做
1.先找出所要开方数在哪两个数的平方之间。
2.再用较大数的平方减去较小数的平方。
3.用所要开方数减去较小数的平方数的差除以“2.”的结果。
4.用较小数加上那个结果就是所要开方数的开方值。
例如:150的在12²与13²之间,12²=144;13²=169。(150-144)÷(169-144)=4/25。所以(12+4/25)²=150的开方
4. 数学怎么开方
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为一节,若带有小数从小数点起向右每隔两位一节,用“,”号将各节分开;求不大于左边第一节数的完全平方数,为“商”;
从左边第一节数里减去求得的商,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节数作为第一个余数;把商乘以20,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试商(如果这个最大整数大于或等于10,就用9或8作试商);
48=16×3,开根号就是:4又根号1/3或者写成 (4又根号3)/3,数学开二次方你需要记住几组平方数如3²=9,4²=16, 5²=25 6²=36, 7²=49, 8²=64 9²=81 然后根据题目给的数拆分,如题48可以拆成4²×3。
(4)开方怎么写数学扩展阅读:
数a的n(n为自然数)次方根指的是n方幂等于a的数,也就是适合b的n次方=a的数b。例如16的4次方根有2和-2。一个数的2次方根称为平方根;3次方根称为立方根。各次方根统称为方根。求一个指定的数的方根的运算称为开方。一个数有多少个方根,这个问题既与数的所在范围有关,也与方根的次数有关。
5. 开根号怎么算
开根号就像求一个数的几次方的反义词一样,比如3的2次方是9,那么9开根号2就是3。
在中学阶段,涉及开平方的计算,一是查数学用表,一是利用计算器。而在解题时用的最多的是利用分解质因数来解决。如化简√1024,因为1024=2^10,所以。
√1024=2^5=32;又如√1256=√(2^3*157)=2*√(2*157)=2√314.
根号是一个数学符号。根号是用来表示对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进行开方运算的符号。若aⁿ=b,那么a是b开n次方的n次方根或a是b的1/n次方。开n次方手写体和印刷体用表示,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写在符号左方√ ̄的右边和符号上方一横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围的区域中,而且不能出界。
成立条件:a≥0,b>0,n≥2且n∈N。
根号的书写在印刷体和手写体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只介绍手写体的书写规范。
1、写根号:
先在格子中间画向右上角的短斜线,然后笔画不断画右下中斜线,同样笔画不断画右上长斜线再在格子接近上方的地方根据自己的需要画一条长度适中的横线,不够再补足。(这里只重点介绍笔顺和写法,可以根据印刷体参考本条模仿写即可,不硬性要求)
2、写被开方的数或式子:
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写在符号左方v形部分的右边和符号上方一横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围的区域中,而且不能出界,若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过长,则上方一横必须延长确保覆盖下方的被开方数或代数式。
3、写开方数或者式子:
开n次方的n写在符号√ ̄的左边,n=2(平方根)时n可以忽略不写,但若是立方根(三次方根)、四次方根等,是必须书写。
6. 数学中的开方到底怎么算啊
疯了啊?没事算开方?
笔算开方:
1、把被开方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n位为一段,用撇号分开;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开n次算术根的最高位上的数,假设这个数为a;
3、从第一段的数减去求得的最高位上数的n次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作为第一个余数;
4、用第一个余数除以n(10a)^(n-1),所得的整数部分试商(如果这个最大整数大于或等于10,就用9做试商);
5、设试商为b。如果(10a+b)^n-(10a)^n小于或等于余数,这个试商就是n次算术根的第二位;如果(10a+b)^n-(10a)^n大于余数,就把试商逐次减1再试,直到(10a+b)^n-(10a)^n小于或等于余数为止。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n次算术跟的其它各位上的数(如果已经算了k位数数字,则a要取为全部k位数字)。
答案补充
2的开方是1.414
3的开方是1.732
5的开方是2.236
6的开方是2.449
其他的不知道
7. 数学开根号怎么算
方法分类如下:
1.完全平方数
把任何含完全平方数的根式化简。完全平方数是一个数乘以自己得到的数,比如81就是9*9得到的。要简化,直接去掉根号,换成平方根数即可。
比如121就是完全平方数, 11 x 11= 121 你可直接把根号移掉,写成11就可。要想更简单点,你要记住下面的头十二个数的完全平方数:1 x 1 = 1, 2 x 2 = 4, 3 x 3 = 9, 4 x 4 = 16, 5 x 5 = 25, 6 x 6 = 36, 7 x 7 = 49, 8 x 8 = 64, 9 x 9 = 81, 10 x 10 = 100, 11 x 11 = 121, 12 x 12 = 144。
2.完全立方数
把任何含完全立方数的根式化简。完全立方数是一个数连续两次乘以自己而得到的数,比如27就是3*3*3得到的。要简化,直接去掉根号,换成立方根数即可。比如 512 就是完全立方数,因为8 x 8 x 8=512。 因此512的立方根就是8。
3.不能完全化简的根式
(1)把被开方数拆成自己的乘数。乘数是相乘得到目标数的数字。比如5、4是20的一对乘数,要把不能完全化简的根式中的数拆分成所有可能的乘数组合(太大的话就尽量多想),直到有完全平方数为止。
比如试着把所有的45乘数列出: 1, 3, 5, 9, 15, 和 45。 9 是一个乘数 ,亦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9 x 5 = 45。
(2)把任何是完全平方数的乘数移出来。9是完全平方数(3*3),就把3提出来,根号里保留5。如果要把3放回去,就求平方得9再和5相乘得45。3根号5是根号45的简化说法。
4.含有变量的根式
(1)找出完全平方式。a的二次方的平方根就是 a, a的三次方的平方根就是 a乘以根号 a。因为你加了个指数,用根号a乘以a就相当于根号下的a的三次方。因此这里的完全平方数就是“a”的平方。
8. 数学计算的符号,开方如何写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数学计算的符号,开方如何写?
√2
√3
满意采纳哦!!
9. 数学里,什么是开方开方怎么理解为啥叫开方
开方的定义:开方,指求一个数的方根的运算,为乘方的逆运算。
开方的理解:比如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2的立方是8,3的立方是27。则逆运算,4开方是2(开二次方,取正数),9开方是3,8开立方是2,27开立方是3。
开方名称的来历:《周髀算经》卷上“勾股圆方图” 汉赵君卿 注:“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也。”译文: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各自平方相加,对它开方即得第三边。
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任一实数的奇数次方根有且仅有一个,例如8的3次方根为2,-8的3次方根为-2 。
正实数的偶数次方根是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例如16的4次方根为2和-2。
负实数不存在偶数次方根;零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
10. 初二数学怎样开方
手动开平方
1.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用撇号分开,分成几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几位数;小数部分从最高位向后两位一段隔开,段数以需要的精度+1为准。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在右边例题中,比5小的平方数是4,所以平方根的最高位为2。) 3.从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 4.把第二步求得的最高位的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为试商。(右例中的试商即为[152/(2×20)]=[3.8]=3。) 5.用第二步求得的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如果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余数,试商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如果所得的积大于余数,就把试商减小再试,得到的第一个小于余数的试商作为平方根的第二个数。(即3为平方根的第二位。)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数。用上一个余数减去上法中所求的积(即152-129=23),与第三段数组成新的余数(即2325)。这时再求试商,要用前面所得到的平方根的前两位数(即23)乘以20去试除新的余数(2325),所得的最大整数为新的试商。(2325/(23×20)的整数部分为5。) 7.对新试商的检验如前法。(右例中最后的余数为0,刚好开尽,则235为所求的平方根。)
看你悟性了,这是好东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