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高中数学有几本教材
人教版高中数学有八本教材,必修5本,选修3本。高中数学课人教版教材一共需要学习八本书,必修是一至五,选修是二至四。也可能文科理科学习的教材不同,而且各所高中学校的学习进度不同,因此学习的高中数学课教材也可能会有差异。
高中数学一定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时效性,一定要在课后及时复习,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如果你隔几天在看,你会发现你的知识点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在复习,就产不多相当于又重新在学一次,所以“趁热打铁”这个成语同样适用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其次,我们复习过得知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每周、每个月都总结一下。这样有利于形成我们的知识网络,更加方便记忆。
㈡ 高中数学有哪几本书
高中理科数学共学习11本书,其中必修5本,选修6本。必修课本为必修1、2、3、4、5,选修课本为选修2-1,2-2,2-3,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
高考范围为必修1、2、3、4、5,选修课本为选修2-1,2-2,2-3,而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三选二,共10本。就教学进度来说,各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㈢ 2021届高中生一共有几本数学教教材
摘要 高中数学共学习11本书,其中必修5本,选修6本。
㈣ 高中数学一共有几本书
高中数学一共有4本书:
1、《高中数学必修一》:是高中数学学习阶段顺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学辅助资料。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材料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高中数学必修二》:主要内容是认识空间图形,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把握,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是200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申怀。
3、《高中数学必修三》:主要内容是对算法,统计,概率知识的讲解与总结。是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系列的第3本书籍,分为A、B两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4、《高中数学必修四》:数学4(必修)的内容包括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基本初等函数。
㈤ 高中数学选修有几本都是什么
高中数学共学习11本书,其中必修5本,选修6本。必修课本为必修1、2、3、4、5,选修课本为选修2-1,2-2,2-3,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
A版有13本和B版有14本
数学1-1 (选修)A版
数学1-2 (选修)A版
数学2-1 (选修)A版
数学2-2 (选修)A版
数学2-3 (选修)A版
数学3-1 (选修)A版 数学史选讲
数学3-4 (选修)A版 对称与群
数学4-1 (选修)A版 几何证明选讲
数学4-2 (选修)A版 矩阵与变换
数学4-4 (选修)A版 坐标与参数方程
数学4-5 (选修)A版 不等式选讲
数学4-6 (选修)A版 初等数论初步
数学4-7 (选修)A版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数学1-1 (选修)B版
数学1-2 (选修)B版
数学2-1 (选修)B版
数学2-2 (选修)B版
数学2-3 (选修)B版
数学3-1 (选修)B版 对称与群
数学3-4 (选修)B版 数学史选讲
数学4-1 (选修)B版 几何证明选讲
数学4-2 (选修)B版 矩阵与变换
数学4-4 (选修)B版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数学4-5 (选修)B版 不等式选讲
数学4-6 (选修)B版
数学4-7 (选修)B版 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
数学4-9 (选修)B版 风险与决策
《高中数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制,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
㈥ 高中数学必修有几本
高中数学必修有五本书。分别是《高中数学必修一》、《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中数学必修三》、《高中数学必修四》、《高中数学必修五》。
高中数学是全国高中生学习的一门学科。高中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具体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
高中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代数主要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三角函数;几何又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两大部分。
㈦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有几本
高中数学共学习11本书,其中必修5本,选修6本。
必学部分: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1-1、选修1-2;
选学部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7)高中数学有多少本书呢扩展阅读:
必修一
1、集合
(约4课时)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约32课时)
(1)函数
①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⑤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参见例1)。
(2)指数函数
①(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参见例2)。
(3)对数函数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③知道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a>0,a≠1)。
(4)幂函数
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①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②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7)实习作业
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参见数学文化的要求。
㈧ 高中数学课本一共有几本啊
高中数学课本数目因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会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一共需要学习八本书,分别为:
1、必修:
高中数学必修一、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中数学必修三、高中数学必修四、高中数学必修五
2、选修:
高中数学选修一、高中数学选修二、高中数学选修三
(8)高中数学有多少本书呢扩展阅读
《高中数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制,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