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2,6,4,9,8,12,16的规律是什么
简单得直接观察是不能发现什么规律的,但是将数字分为奇偶项来看:
奇数项:1、2、4、8、16
偶数项:3、6、9、12
可以分析得到:
奇数项依次是2的0次方,2的1次方,2的2次方,2的三次方,2的四次方。接下来的奇数项为2的五次方,为32。
偶数项:3,6,9。偶数项依次是3的一倍,3的两倍,3的三倍,3的四倍,3的五倍。因此接下来第十个数为15。
于是可得16后的数字是3的五倍15。15后面的数字是2的五次方32。
(1)数学12规律是什么扩展阅读
找规律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如下:
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2. 3,6,9,12的规律是什么第n个数是多少
3,6,9 ,12,它这个规律是3n,n为自然数。
第n个数是3n
3. 2,6,12,20之间有什么规律
2,6,12,20,30……。
分析过程如下:
设第一个数到第n个数依次为:a1,a2,a3,……an。
由此可得:
a1=2
a2=6=a1+4
a3=12=a2+6
a4=20=a3+8
由此可得:
a5=a4+10=20+10=30。
……
an=an-1+2n。
(3)数学12规律是什么扩展阅读: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找规律填空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加强对于一般性的数列规律的熟悉,虽然它有很多解,但主要是培养寻找数列一般规律和猜测数列通项的能力(即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能力)。
以便于在碰到一些不好通过一般方法求通项的数列时,能够通过前几项快速准确地猜测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或反证法或其它方法加以证明。
找规律的方法:
1、等差数列法:每两个数之间的差都相等。
2、跳格子法:可以间隔着看,看隔着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14,1,12,3,10,5,第奇数项成等差数列,第偶数项也成等差数列,于是接下来应该填8。
3、递增法:看每两个数之间的差距是不是成等差数列,如1,4,8,13,19,每两个数之间的差分别是3,4,5,6,于是接下来差距应是7,即26。
4.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6,9,12,8,18,7,(),()
6,9,12,8,18,7,(24),(6)
规律:奇数项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比前一项多6;偶数项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比前一项少1.
奇数项是一个差为6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一个差为1的等差数列。
5. 数学12一3,12一4,12一5,13-4,13一5,14一5这是什么规律
12一组是3、4、5
然后前面的数增加1,后面的数字往后取1个,
所以是:13-4、13-5
14-5
很简单的行测题目
6. 小学数学1,3,2,6,4,9,8,12...这组数什么规律
奇数位是 1 2 4 8。。。每后一数是前一个数字的2倍
偶树位是 3 6 9 12。。。每后一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