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为了上好一节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明确目标
二、 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把过去那种单纯教师解释教材,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学习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在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指挥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经过亲身感知和体验后,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巩固和掌握。教师多给予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多提供一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一下成功和失败。
每一位学生因智力水平、经验、背景等不同,学习数学的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学习知识来源于实践生活,但它又高于实践生活,这样数学知识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实践生活知识的欠缺,这就决定着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完全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而是需要经过几次的思考、研究后才能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和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学时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够使思维活跃,才能大胆质疑。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这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多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和感知。
四、 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作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电教工具,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的特点。利用这一电教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尽管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诸多便利之处,但是黑板是必要的,而且要明白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辅助性的工具,不要喧宾夺主。
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成绩的一个很好的措施。数学源于生活,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使数学脱离生活实际,凌驾于生活之上,使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用处不大,感到和枯燥很乏味,因而学生久而久之失去了兴趣和热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引导他们发现和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引领学生感知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Ⅱ 如何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百度文库
怎么样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 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美: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允许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有的方法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
二是关于教学的观念。
为了使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当提倡以下一些关于教学的观念。
(l)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学具获得关于客体的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教师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更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教师要在交流和研讨中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3)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是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
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
如,在首届全国小学数学大奖赛上,安徽的特级教师张建新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非常新颖的导入环节。
上课后,教师播放录音,模拟电台播放商品信息。XX市经济广播电台,现在播送商品信息:熊猫M10型收录机,每台67元,防雨书包每个10元,2H铅笔每支0.12元,金星牌钢笔每支2.45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20元,三角牌电饭锅每个120元。 播发后问:刚才播放的是什么内容?(商品信息,就是商品的标价)
教师再将上述内容重播一遍,边播放边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商品的标价牌,让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两组标价牌中出现的数,主要不同点是什么?〔左边一组数中没有小圆点,右边一组数中都有一个小圆点)〔图略)
师:左边这一组数67、10、120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你们知道整数有多少个?
师:右边这组标价牌中出现的0.12、2.45、1.20这三个数,刚才同学们说了,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将上述3个小数从标价牌中取出,放在磁性黑板上),像这样,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叫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这一环节,教师特意设计了"经济电台"播放"商品信息"这一新颖的教学环节。其中出现"经济""商品""信息"与目前的市场经济"挂钩"。另外,"商品信息"安排播放两遍。第一遍起着"引起兴趣,集中注意"的作用,第二遍采取"播放一种商品标价,出示相应标牌",起到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综合参与认识活动的作用。商品的标价牌中既有"整数",又有"小数",这样,小数的出现就显得十分自然,使学生知道小数确实是日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真可谓别具匠心。
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X高。然后给每组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 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报告单上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确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最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投影作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直线和射线是小学数学中两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过去只能靠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式解说,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为此,教学时我设计了两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教师慢慢抽拉,亮线越来越长。教师一边抽拉,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讲直线时,教师将双向抽拉片向两个方向抽拉,帮助学生想象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情景。因为整个演示的过程学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讲"角的度量"时,过去我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画角,由于教具不透明,教师讲解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利用投影仪,把量角器和画在胶片上的角通过投影演示,投影仅的透明作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样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质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人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例如,在全国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上,江苏的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就两次成功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与助教学。
第一次:用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就是三个圆的周长。观察: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就越短;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第二次:屏幕上出现大小不同的圆,各滚动一周,得到三个圆的周长,再用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的周长。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再让学生任选一圆,并在屏幕上加以验证。令听课的老师大饱眼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电公教学法手段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诸多便利,但也决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学手段,黑板该用还是要用的,必要的板书还是要写的,电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趣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以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提出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时,巧妙地设计一台复合幻灯片,映出5朵黄花和一行红花,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然后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不急于讲解题方法,鼓励孩子们"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立即揭开问:"你们看,是这样的吗?"果真是8朵!孩子们的情绪更为高涨。就在此时此刻,老师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学生学习的外在兴趣引人内在兴趣;由形象思维逐步转人抽象思维。
Ⅲ 怎样上好小学数学课
1、尽量把问题简单化,突出重点,不要让孩子觉得难,这很重要
2、及时鼓励,给他们成就感,我认为是教好小学数学非常非常重要的
3、有趣,越有趣越好
4、规范,我指对大多数一般智商的孩子,教给他们完整有效解题方法,不要完全听信素质教育开拓思维那一套,那是对聪明孩子提出的
5、如果非常聪明的孩子让他接触更多高难度,不要磨灭他的斗志
Ⅳ 怎样上好小学数学课
1.正确的教育理念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象俄罗斯数学教育家A·斯托利亚尔所说的那样.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同时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预设。我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老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再如教学《数列》,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3.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应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来自己的见解。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
4.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5.以练习设计为艺术。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吸学生的心,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习了排列组合,我设计“小鸡吃米”的故事情节,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学习了概率.我设计了在多项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的环节,培养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加强了思维深刻性和敏捷性训练。丰富多彩的练习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学生在“英雄用武”中增强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毅力。
目前阶段,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即,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同时又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社会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着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Ⅳ 怎样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但是,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上好数学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乐学、善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那么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导入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导入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我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哪里更安全些呢,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应该有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为什么要选择储蓄?储蓄有什么益处呢?学生就会对储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学习“利息”这就一知识点就水到渠成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要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要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
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 “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有了风趣幽默做后盾,枯燥无味的数学将会变得其乐无穷,学生更会对数学爱不释手,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课堂教学,使之接近生活。
实践证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我将题目改编成本班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三(5)班有69人需要过河,每艘船每次只能乘6人,至少要乘多少次才能完全过河?”根据实际情况,学生会这样列式,“69÷6=11(次)……3(人)”教师可以随机提出,乘11次还余3人,怎么办,能不能超载。最后通过师生共同交流,知道还余3人,应该在原来的11次的基础上,多乘1次,即11+1=12(次)。这样的教学,不仅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面积、自己家的面积,学过“人民币”后,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只有充分做好导入的构思,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利用风趣幽默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身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何愁学不好数学,教师何愁教不好数学。
Ⅵ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怎样上好数学课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时代,教师要想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搞好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效率。第一,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知识储备,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防微杜渐。第二,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第三,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教学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要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认真备新课程标准
认真备课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教师要强化学习,首先要加强备课工作。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师备课的依据,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要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在备课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也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必须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当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明确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课标。
二、教师要认真备教材
教材是指小学数学课本当中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以及重难点。教材中哪些内容需要理解,哪些内容需要联系旧知,哪些知识要学会灵活运用,哪些学习能力要培养,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书。
三、教师要认真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开展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的。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备学生。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主题是如何教,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备课主题应该是学生如何学,我们设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要多维度、多元化地为学生考虑。我们要从三维目标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师要认真备教学设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是一份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为依据,在吃透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等。教学设计完成之后,教师还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使其符合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样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又不会受其束缚。
五、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们就会产生渴望获得知识,并愿意付出努力、积极探索。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并且能够从困难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此以往会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消除对新知识学习的紧张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探究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是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理想乐园。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保障,学生的积极情感被调动起来,就能发挥出创造性潜能。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呢?第一,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第二,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既是起着表率作用的老师,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第三,学生之间也要形成团结、和谐、互助、竞争的关系。
七、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做”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是先让学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造成了很多学生听懂了教师讲的课,却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来直接接触这些数学事实,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数学实验,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印象,并最终获得有用的数学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要想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思考。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认真做好备课环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努力学习、总结和反思,用心去做好教学工作,就一定会有收获。
Ⅶ 怎么上好小学数学课
1.学会主动预习,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材料,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2.及时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之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
3.拓宽解题思路,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善于质疑问难,学...
Ⅷ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公开课
讲课要生动形象容易明白,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同学们回答问题。
Ⅸ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公开课
别紧张,放轻松就行,至于讲课知识点这些,看一眼心里有点数就行,到时候如果忘了诌也能诌出来
Ⅹ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这是一个很细致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要分别来处理。在这里简单谈一下:首先是备好课,这个环节包括弄懂弄通教材(包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编者的意图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兴趣、配合教师方面等)、精心设计出教案(重点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学准备等)。其次是上课,这是上好一节好的公开课的关键所在。内容很多,这里重点提几个方面吧。1、新课的导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很重要。数学课的导入一般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引入、激发兴趣导入、通过故事导入等,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2、新课的学习过程。这是一节好课的关键,要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但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新知识,这样才会学的轻松愉快,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真正直到主导作用。3、知识的巩固。对所学知识要做到及时练习,所选题目要适合,不能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可回答,也不能过于难,费尽心思也不知如何解答,练习题设计要有梯度。4、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养成习惯。5、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6、科学的板书。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板书中看到自己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7、学生的总结。每一节课结束后都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只是一般数学课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之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早日成为教学中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