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相当重要。因为填空和选择也是问题解决,只不过不要求写过程,而问题解决要写过程,并且问题解决在每次考试中至少占30%的比重,如果加上填空和选择的话可以达到50%——60%的比重。所以问题解决在数学学习中相当重要。
❷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认真读题审题
读题就是为了审题,弄清楚题目所讲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以及题目中所含的条件。读题一般读三遍,第一遍知道大概讲什么,第二遍明确要求的问题,带着问题要读一遍,这时要读慢一点,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圈出来,想想要求题目中的问题要用到哪些条件,第三遍边读边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题目最好要利用好稿纸,要在稿纸上写写画画,可以摘录关键词,可以画画线段图,有的题目还可以用实物演示一下,自己表演一下,这样直观形象,想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列出算式计算
分析好数量关系后就可以列式计算了,如果是平时做题,还可以想想还可以怎么解答,让一道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解答,达到一题多解的训练,拓展解题的思路。
四、检验是否正确
题目做完,要回顾一下解题思路,看看每一步是否合理,解题时一般有两种分析思路,一种从问题入手,再去找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来,另一种是从条件入手,看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直到解答出来。回顾思路时,可以换一种思路来检验一下自己做对了没有,从问题入手的,可以从条件入手来检验。
(2)在小学数学中什么叫问题解决扩展阅读
研究者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五个作用:
(1)作为数学教学的正当理由。在数学课程中,存在着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问题,能使学生和教师相信数学是有价值的。
(2)为学科课题提供具体的学习动力。教师在介绍各种课题时,通常会运用各种问题,含蓄或明确地让学生懂得:如果掌握了下节课的内容,就能解决这类问题。
(3)作为娱乐。娱乐性问题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些问题表明“数学很有趣”,而且学生掌握的技能还可以用于娱乐。
(4)作为开发新技能的手段。运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引导到新的学科知识中,并为他们提供可以讨论学科知识技巧的背景。
(5) 作为实践。先教学生一些技巧,再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实践,直到掌握这一技巧。
❸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策略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让学生感觉学习方向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模拟街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探究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教师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周围的小朋友分别坐在自己的哪个方向;去帮助动物园的叔叔、阿姨绘制动物园示意图;去探究指南针里面的方向板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策略三:问题简单化和从问题中找条件
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从老师女儿四次喝牛奶这一情境,根据每次喝牛奶的量,让学生根据一些数据提出若干数学问题,并且有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学生懂得了“移多补少”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教师及时提出“如何来求平均数?”,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通过”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手段,串起了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
3.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
整堂课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生活,问题来源于学生,突出“应用性”。通过平均分、平均身高、每季度用水情况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策略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如下的开放性问题。
例:27人乘车去某地,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车可乘4人。
⑴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
⑵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种车的租金是200元/天,哪种方案费用最少?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学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策略五:从问题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
比如: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又如: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等等。学生从中都能领悟到一些规律。
数学中解决问题还需要用运用各种能力:如理解问题的能力,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新旧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切入点等。但要使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对数学教师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提倡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地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问题的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❹ 数学中什么是解决问题
就是数学化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 策略 ,常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❺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五个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小学数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依照什么样的理念、模式和方法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是许多教研人员和教师所潜心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习惯于用理性代替遐想、用共性淹没个性、用标准取代多元、用呵斥扼杀童心。这样使原本抽象性强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的数学学科变得更为枯燥,造成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人人学实用的数学”,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解决问题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形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结合,最终养成良好的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并且变被动解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的引导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策略性。
一、“解决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在数学解决问题中,首先应当让其明确问题目标的指向性,即明确应该达到什么终结状态,然后使学生明确:为了达到问题目标,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会失败。在一节数学课中,并不是是问题越多越好,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才是本节课成功的起点,然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是轻易就能产生的,它常常受其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材料及教师的有效引导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目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题目标要具有针对性。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追求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同时也暗示教师在设计问题目标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给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方向。如果问题目标没有针对性,就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偏离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的重点出现偏差,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例如,一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课前引入,教师让学生“模一模”书本、作业本封面和课桌面,意在让学生比较说出哪个面积大。而教师设计的问题为:大家动手模一模书本、作业本封面和课桌面看看有什么新发现?这样同学们的发现就多了:有书面光滑的;有桌面粗糙的;有作业本封面没有书面封面光滑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设计虽有开放性但没有针对性,从而误导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导入时间过长,没有达到教师的问题目标,相反学生提出的看法也没有解决,教师只得草草收尾,把学生拉回起始状态,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面积大”,其实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可直截了当的提出:“大家模一模,看看它们的面哪个面比较大,好吗”。不就很快的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问题目标要具有渐进性。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积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产生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有一种自豪、满足、成就的感受。这样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体验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一课时,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意义,就必须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比?如何求一个比的比值?学生搞清了比和比值后,再进一步引导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就可以组成比例,这样自然而然学生就能很快掌握其意义:两个相等的比就叫做比例。明白这儿的相等就是比值相等。有的同学还会想到两个商相等的除法算式如何组成比例……。这就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考虑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深入,使学生从心理感觉到“解决问题”原来并不可怕,而有一种体验成功的快感。
(三)问题目标要具有开放性。课堂上,有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提出来的,它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或者师生的共同反思与评价,才能更好的使问题得到解决。如:我在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当小结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后,向学生出示: 要求学生组分组讨论,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当分组汇报时,有大多数组认为不可行,理由:1、这种解法只能代表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是倍数关系的分数除法。2、这种解法违背了分数的计算法则。3、如果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不能整除怎么办?当学生提出这些看法后,其中一小组的一名学生就举手回答不同意这此观点,特别是理由3,他说他们组在讨论时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如果不是倍数关系时,也可以除。那就是先找出除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被除数的分子、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扩大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整除了。如 可先找2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0,然后被除数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不就能用分子除以分子做分子、分母除以分母做分母了吗?这样就得到 的结果一样。照这样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又做了几道题,还真行。这样通过提出开放性的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问题得到解决,进而获得创新。
二、“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策略性。
(一)注重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等学生明白其学习任务后,就进入了小组探索阶段,这期间教师要通过巡视,积极指导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当每个小组得到解决问题方案时,下来需要的就是小组汇报交流了,师生结合各组的汇报进行小结。最后归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培养学生这种合作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解决问题是好办法之一。它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述能力。
(二)注重启发深入。常常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为了能使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生活实际,用简单的生活实例逐步启发深入,使学生得到问题解决。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一课时, ,我们可发把它看着简单的生活实例,来组织教学。a相当于苹果,b和c相当于两兄妹,把苹果单独分给哥或妹吃行不行,学生肯定是不会赞同的,大家的要求是,哥分了苹果,妹也应该分。教师进一步深入,这不就对了吗?乘法分配率就是这样,把a分配给b,还要把a分配给c,只不过是乘积的和或差的形式。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乘法分配率的关键所在。
(三)注重归类整理。数学问题常常不会是单一不变的,相同的条件,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应用题,不断的变换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但善于注重归纳和整理,就会从中发现其普遍特征:1、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不就是标准量 对应分率=对应数量;2、路程问题不就是速度 时间=路程;3、工程问题不就是工效×工时=工总,以及价钱、产量等等问题都有其固定的数量关系式,这些量中要求其中一种量,要么以数量关系式为等式,用方程解;要么按数量关系式推导,用算术方法解。当然这并不指,只要我们教师看起来明白就行,最重要是要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做到心中明白,自然而然当他们遇到此类问题时,就会迎刃而解。
(四)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当前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多彩,里面有很多老师的优秀课堂实录、优秀课学课件、优秀教学案例。这些都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课堂问题。但再好的东西,也一定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整合,最终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如:教师在教学《园柱表面积的认识》时,利用课件结合实物来上课,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当屏幕上出现上底面的圆慢慢向下底面圆滑拢,最终重合时,学生就会很快明白上下两个面的圆一样大。当看到侧面慢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时,学生自然明白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什么形状。这样学生在结合实物观察、感受会很快解决本节课的问题,那就是圆柱的表面是由上下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和侧面(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
三、“解决问题”重在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更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个角度,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多一片天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更好的体现 。课堂上题出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解决,怎么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呢?当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了,就会主动的去解决问题,这时学生能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优为重要了。一但这时,学生答得文不对题,教师又一棍子打死,或冷眼相看。这就是对学生感情的扼杀。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问题中又生存了新问题。那就是下来的课,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评价尤为重要,要讲就方法和艺术。
❻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意思
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众所周知,关于数学的这个定义是恩格斯提出来的.事实上,恩格斯的这个定义,很多年以来,就是国内和国际数学界与哲学界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最新版(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仍然是这样来定义数学的——“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20世纪以来,新的数学分支不断产生,纯数学越来越抽象,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同时,应用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涉及面空前广泛且越来越广泛,数学的研究对象似乎不仅仅是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而且,有不少研究者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数学的多种定义.于是乎,近些年有人就认为恩格斯给数学所下的定义过时了或“远远不够了”.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匡继昌先生深刻分析了“数学是什么”,认为“数学的定义应该反映数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属性”,“只有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高度,才能认清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其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拓广的”,所以,“恩格斯关于‘数学是什么’的论断并未过时”.
2.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
这是国际着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源是普通常识,作为常识的数学,随着语言从说话到阅读和写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着.如数概念的获得,主要是由口头语言中相应的数词来支持的(如从一个人、一支笔、……,得到“1”),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数学思想的语言表达.
普通常识是有等级的,普通常识由经验上升成规律后,这些规律再次成为普通常识,即较高层次的常识.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为了真正的数学及其进步,普通的常识必须要系统化和组织化.如同以前一样,普通常识的经验被结合成为规律(比如加法的交换律),并且这些规律再次成为普通的常识,即较高层次的常识.作为更高层次数学的基础——一个巨大的等级体系,是由于非凡的相互影响的力量来建立的.”
3.数学是人为规定的一套语言、符号系统
这是部分数学史家们的看法.持这种观点的人虽然不多,但很有代表性,它给了我们认识“数学是什么”的一个新角度.翻开一部数学史,除了早期的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高的关联度,还需借助现实的生活事实去解释外,后来的数学就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语言、符号”了.这种现象最早可追溯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到了现代,数学的这种特性表现得更加充分.
当然,数学作为人为规定的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通俗点讲,就是这套语言、符号系统必须能自圆其说,高雅点讲,这套系统必须是完备的.举例来说,如果你规定1+1=3,在此基础上去构造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并且能自圆其说,也许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就诞生了.数学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如伽罗瓦的群论,康托尔的集合论等等,当初他们出现在数学家们的眼前时,并不为大家所认可.但事实证明,这些是数学,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由于康托尔的集合论在自圆其说方面有一点小小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历史上的一次严重的数学危机.随着这一危机的解决,集合论变得更加完备,数学的基础变得更加稳固.集合论的创立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以至于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必须渗透集合论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4.数学是确定无疑的绝对真理
这是一些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们的观点.对于他们而言,任何知识都可能出错,唯独只有数学是不会出错的,是可*知识的唯一代表.在他们看来,演绎法为数学知识是绝对真理提供了保证.首先,数学证明中的基本陈述视其为真,数学公理假定为真,数学定义令其为真,逻辑公理认其为真.其次,逻辑推理规则保持真理性即只承认由真理推导出来真理.以上述两个事实为基础,可知演绎证明中的每个陈述包括它的结论都为真.于是,“由于数学定理都是由演绎证明所确定,因此它们都是可*真理.这就形成了许多哲学家所断言的数学真理就是可*真理的基础”.(欧内斯特语)
在这种观点之下,如果数学出现了矛盾或问题,那不是数学本身的错,而是人们的认识还未到达相应的境界,数学家和哲学家们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本身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如π的出现,对于古希腊的数学家们来说,犹如晴天劈雳,难以接受,故而将其称为“无理数”.然而,正是为了使“无理”变得“有理”,数概念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展到了实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后来为了解决函数论和集合论中的一些矛盾,数学哲学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构造主义(包括直觉主义)三大学派.
5.数学是可误的且可纠正的
这是部分数学哲学家们的观点,他们反对数学是绝对真理的主要理由是绝对观可归结为“假设——演绎”方法,数学真理和证明依据演绎和逻辑,但逻辑本身缺乏可*基础,它还要依据不可简约的假设.“但任何没有坚实基础的假设,不管它是从直觉、约定、意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所导出的,都是可误的.”(林夏水语)因此,他们认为数学是可纠正的且永远要接受更正.
❼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解决问题三步骤的实施
(一)阅读与理解
1.找信息
找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知道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师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是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有关信息。
2.提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教师有意识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气氛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示意图
示意图让文字有了图形的辅助,有助于体现教师教学的直观性,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示意图,能从根本上培养和增强学生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解题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学会如何做题,学会画示意图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分析与解答
1.数量关系
心理学先入为主原则,第一次学习建立起来的“模型”表象,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具有导向作用。在一至四年级的除法“应用题”中,都是被除数大于除数,加之教材编排题型过于单一,缺少对比呈现。如果老师教学时缺少分析“数量关系”,或者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成绩,直接告诉学生:“记住你就用大数除以小数!”以至于到了五年级形成习惯。所以,“应用题”教学一定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数量关系就是学生在运用运算意义和基本数量关系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周围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再抽象概括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式,大家习惯上称这种数量关系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例如:单价与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等等。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步骤,找信息,提问题,以及画示意图都是为了列出式子,算出答案。下了如此多的功夫就为了这一步骤,所以要求学生细心谨慎,不要看错数据。记错数。
3.回顾与反思
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积累教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回顾中感受成功,增强学习自信心,养成反思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回顾和反思。其实回顾与反思属于检查。检查在列式中有没有写错加减乘除,检查式子中有没有看错数据,写错数据,检查有没有计算错误,比如低年级的满十就进一,不够减就退一,乘法口诀有没有出错,高年级的小数点有没有点错,或者分数的约分是否约完整等等。
总的来说,正因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学中的最难点之一。所以就解决问题中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进行浅谈,希望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起到作用。
❽ 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同时需要学生自己不断进行内化。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一般策略和特殊策略两类。
一、一般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只需依据生活经验或通过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过程就可以直接解决问题。
1.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新知时,关键要在问题解决后向学生点明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学习《最大公因数》,先出示问题:老师最近买了一个车库,长40分米、宽32分米,想在车库的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如果要使地砖的边长是整分米数,在铺地砖时又不用切割,地砖有几种选择?如果要使买的块数最少,应该买哪一种?因为学生对此类问题比较熟悉,所以普遍认为:地砖的边长应该是40和32公有的因数,公有因数最大时买的块数最少,解决这两个问题应先找出40和32的因数。然后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点明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数学化。数学化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如学习《长方形周长》,当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周长=(长+宽)×2后出示:小明沿着一个长方形游泳池走了一圈,他一共走了多少米?首先让学生明确“求一共走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周长”,再思考“长方形周长怎么求”、“求长方形周长应知道什么”,最后出示信息“长50米、宽20米”,学生就能自主解决问题。
3.纯数学。纯数学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分析、利用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与旧知有密切联系的新知时,关键要在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如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先出示旧问题:水泥厂二月份生产水泥8400吨,三月份比二月份增加25%,三月份生产水泥几吨?学生认为:因为增加几吨=二月份几吨×25%,所以三月份几吨=二月份几吨×(1+25%)=8400×(1+25%)。再出示新问题:水泥厂二月份生产水泥8400吨,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25%,三月份生产水泥几吨?让学生说说两类问题有什么异同,因为这两类问题有着本质的联系,所以教师只需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学生就能用迁移的方法自主解决新问题,他们认为:因为减少几吨=二月份几吨×25%,所以三月份几吨=二月份几吨×(1-25%)=8400×(1-25%)。
二、特殊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较复杂,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解题策略来突破难点,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问题。小学生常用的也易接受的特殊策略主要有以下七种:
1.列表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信息资料复杂难明、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它是“把信息中的资料用表列出来,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人教版第7册《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时,为了研究烙饼个数与烙饼时间的关系就可采用列表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带领学生经历填表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受函数关系。
2.画图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人教版第5册《搭配问题》时,为了能更直观、有条理地解决问题就可采用画图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学会方法;(2)画图前要理请数量关系;(3)画图要与数量关系相统一。
3.枚举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用列式解答比较困难”的问题,它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进行有序思考、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人教版第3册《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时,为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可采用枚举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在枚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包括“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3)要在反思中积累列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与交流。
4.替换的策略。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 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如学习人教版第6册《等量代换》时,为了能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就可采用替换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把握替换的思路,提出假设并进行替换、分析替换后的数量关系;(2)掌握替换的方法,在题目中寻找可以进行替换的依据、表示替换的过程;(3)抓住替换的关键,明确什么替换什么、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5.转化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解决“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问题,它是“通过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新颖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策略。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按比例分配》时,为了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新问题就可采用转化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突出转化策略的实用价值,精心选择数学问题;(2)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把新问题、非常规问题分别转化成熟悉的、常规的且能够解决的问题;(3)在丰富的题材里灵活应用转化策略,提高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6.假设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问题,它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鸡兔同笼》时,为了能使隐蔽复杂的数量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就可采用假设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合理的假设;(2)要弄清楚由于假设而引起的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并作适当调整;(3)根据一个单位相差多少与总数共差多少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7.逆推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已知‘最后的结果、到达最终结果时每一步的具体过程或做法、未知的是最初的数量’这三个条件”的问题,它是“从题目的问题或结果出发、根据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如解决右图中的类似问题时,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条件、更好地解决问题就可以运用逆推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在铺垫式叙述时不要有任何暗示,不到最后不要得出结论;(2)在每一处的叙述中都要能为最后的结论服务;(3)在向前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4)这类问题还可以用画线段图和列表的方法来解决。
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如何分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常用策略的本质、把握每种策略的运用范围和要点,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❾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数学题目中,存在很多干扰信息,良好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让学生正确的理清题意,从而更有效的解题,以确保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规律的发现以及理解,记忆,抽象,想象和计算的能力都与观察密不可分。在观察之前,应给予学生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整体观察研究对象的特点,注重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省和反思的习惯,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观察兴趣。其次,运用多种感官,全面细致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勤于思考。教师必须敦促学生专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解决的目的和任务,将题目中的信息记录下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思维
教师应不断搭建平台,积极培养学生追求差异的思维,即创造性思维。这意味着学生解题不能再走机械化的思维模式,要求他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和创造性的方式解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练等方式,让数学思维变得积极生动起来,让解决问题的想法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例如,一项工程,前进队单独做完要16天,新华队单独做完要12天,两队合做多少天就可以完成?这道题的解法至少有五种。解法一,把整个工程看做1,利用分数解题。解法二,用最小公倍解法,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48,假设工程总量为48。解法三,分数解法,前进队每天的工作量,新华队几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1天的工作量新华队单独做需要几天,最后,新华队12天完成的工程,两队合作要多少天完成。解法四,前进队16天的工作量,新华队12天即可完成,由此,新华队1天的工作量,前进队要用几天完成……这类工程应用题的不同解法最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学生需要根据不同假设的条件及时转换思维角度,就能够清晰解题。
利用梯度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理解和识别问题的能力往往存在差异。这要求教师将日常生活和教科书中的练习紧密结合起来,以确保设计的练习具有一定的梯度,难易分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适度练习,最终得以提升。
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几组问题,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且每次的题目难度要逐渐加大。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自主选择练习。学习能力越好的学生,选择的数学问题难度越大,就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设计练习题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一定的梯度练习,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数学素质。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