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吉他半弦是什么意思
没太看懂,标准音高是从一到六弦分别是 E B G D A E,各降半音的话就是你前面说的Eb/Bb/F#/C#/G#/Eb ,无论你同时把六根弦降多少音高,
“以第 1 空弦音为基准音.
调整第 2 弦音高.使第 2 弦第 5 品音高和第 1 弦空弦音高相同
调整第 3 弦音高.使第 3 弦第 4 品音高和第 2 弦空弦音高相同
调整第 4 弦音高.使第 4 弦第 5 品音高和第 3 弦空弦音高相同
调整第 5 弦音高.使第 5 弦第 5 品音高和第 4 弦空弦音高相同
调整第 6 弦音高.使第 6 弦第 5 品音高和第 5 弦空弦音高相同”
的方法都是行得通的。
B. 半弦,半径,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半径=弦心距+拱高
弦的一半,弦心距,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弦的一半^2+弦心距^2=半径^2。
已知弦长、弦高、求弧长
设弦长=2l,弦高=h,半径=R,圆心角=2a.
根据相交弦定理:(2R-h)h=l^2
--->R=(l^2+h^2)/(2h).
sina=l/R=2hl/(l^2+h^2)
--->a=arcsin[2hl/(l^2+h^2)]
所以,弧长=aR=a(l^2+h^2)/(2h).
现在已知一个弓形的弧长及弦长,求其矢高,注意半径和圆周角未知
设半径为r,圆心角为a
则弧长l=r*a,
弦长b=2*r*sin(a/2)
通过这两个方程可以解出r和a,然后就可以求出h了
h=r-r*cos(a/2)
扇形弦长公式
半径r,圆心角a,弦长l
弦长与两条半径构成一个三角形,用余弦定理
l^2=2r^2-2r^2cosa=2r^2(1-cosa)
l=r*√[2(1-cosa)]
用半角公式可转化为
l=2r*sin(a/2)
弓形面积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C. 【数学】sin cos tan分别是什么意思
tan 就是正切的意思,直角三角函数中,锐角对应的边跟另一条直角边的比
cos 就是余弦的意思,锐角相邻的那条直角边与斜边的比
sin 就是正弦的意思,锐角对应的边与斜边的边
三角学中”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托勒密更精确的正弦表。
我们已知道,托勒密和希帕克造出的弦表是圆的全弦表,它是把圆弧同弧所夹的弦对应起来的。印度数学家不同,他们把半弦(AC)与全弦所对弧的一半(AD)相对应,即将AC与∠AOC对应,这样,他们造出的就不再是”全弦表”,而是”正弦表”了。
印度人称连结弧(AB)的两端的弦(AB)为”吉瓦(jiba)”,是弓弦的意思;称AB的一半(AC) 为”阿尔哈吉瓦”。后来”吉瓦”这个词译成阿拉伯文时被误解为”弯曲”、”凹处”,阿拉伯语是 ”dschaib”。十二世纪,阿拉伯文被转译成拉丁文,这个字被意译成了”sinus”。
D. 圆中的半弦是指什么
弦长公式,在这里指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长d的公式。
PS:圆锥曲线, 是数学、几何学中通过平切圆锥(严格为一个正圆锥面和一个平面完整相切)得到的一些曲线,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E.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 是 基本初等函数 之一 , 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 自变量 ,角度对应 任意角 终边与 单位圆 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 因变量 的函数。也可以等价地用与 单位圆 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 圆 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在 数学分析 中,三角函数也被定义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的取值扩展到任意实数值,甚至是 复数 值。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 半正矢函数 、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或者计算得出,称为三角恒等式。
三角函数一般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在导航、工程学以及物理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外,以三角函数为模版,可以定义一类相似的函数,叫做双曲函数。常见的双曲函数也被称为 双曲正弦函数 、 双曲余弦函数 等等。三角函数(也叫做圆函数)是角的函数;它们在研究三角形和建模周期现象和许多其他应用中是很重要的。三角函数通常定义为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比率,也可以等价的定义为单位圆上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更现代的定义把它们表达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扩展到任意正数和负数值,甚至是复数值。
中文名
三角函数
外文名
trigonometric
function
提出者
印度数学家
提出时间
公元五世纪
适用领域
函数及图像
应用学科
数学
目录
[if !supportLists]. [endif]1 发展历史
[if !supportLists]. [endif]▪ 起源
[if !supportLists]. [endif]▪ 古希腊历史
[if !supportLists]. [endif]▪ 阿拉伯历史
[if !supportLists]. [endif]▪ 弦表的发明
[if !supportLists]. [endif]▪ 传入中国
[if !supportLists]. [endif]2 定义
[if !supportLists]. [endif]▪ 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定义
[if !supportLists]. [endif]▪ 基本三角函数关系的速记方法
[if !supportLists]. [endif]▪ 变化规律
[if !supportLists]. [endif]▪ 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if !supportLists]. [endif]▪ 单位圆定义
[if !supportLists]. [endif]▪ 级数定义
[if !supportLists]. [endif]3 三角学
[if !supportLists]. [endif]4 特殊角
[if !supportLists]. [endif]5 几何性质
[if !supportLists]. [endif]▪ 函数图象
[if !supportLists]. [endif]▪ 最小正周期
[if !supportLists]. [endif]6 诱导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公式内容
[if !supportLists]. [endif]▪ 推导方法
[if !supportLists]. [endif]7 关于三角恒等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两角和与差
[if !supportLists]. [endif]▪ 和差化积
[if !supportLists]. [endif]▪ 积化和差
[if !supportLists]. [endif]▪ 二倍角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三倍角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n倍角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半角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辅助角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万能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降幂公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三角和
[if !supportLists]. [endif]▪ 幂级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泰勒展开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 傅里叶级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8 概念
[if !supportLists]. [endif]9 推广
[if !supportLists]. [endif]10 复数性质
[if !supportLists]. [endif]11 相关定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 解释
[if !supportLists]. [endif]▪ 正弦定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 余弦定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 正切定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 广义射影定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 三角恒等式
[if !supportLists]. [endif]12 函数介绍
[if !supportLists]. [endif]▪ 正弦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余弦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正切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余切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正割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余割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正矢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余矢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半正矢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半余矢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外正割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 外余割函数
[if !supportLists]. [endif]13 记忆口诀
发展历史
编辑
起源
公元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对三角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三角学仍然还是天文学的一个 计算工具 ,是一个附属品,但是 三角学 的内容却由于印度数学家的努力而大大的丰富了。
三角学中” 正弦 ”和” 余弦 ”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 托勒密 更精确的正弦表。
我们已知道,托勒密和 希帕克 造出的弦表是 圆 的全 弦 表,它是把圆弧同弧所夹的弦对应起来的。印度数学家不同,他们把半弦( AC )与全弦所对弧的一半( AD )相对应,即将 AC 与 ∠AOC 对应,这样,他们造出的就不再是”全弦表”,而是”正弦表”了。
印度人 称连结 弧 ( AB )的两端的弦( AB )为”吉瓦(jiba)”,是弓弦的意思;称AB的一半( AC ) 为”阿尔哈吉瓦”。后来”吉瓦”这个词译成阿拉伯文时被误解为”弯曲”、”凹处”,阿拉伯语是 ”dschaib”。十二世纪, 阿拉伯文 被转译成拉丁文,这个字被意译成了”sinus”。 [1]
古希腊历史
早期对于三角函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 三角术的奠基人是公元前2世纪的 喜帕恰斯 。他按照 古巴比伦 人的做法,将圆周分为360等份(即圆周的弧度为360度,与现代的 弧度制 不同)。对于给定的弧度,他给出了对应的弦的长度数值,这个记法和现代的正弦函数是等价的。喜帕恰斯实际上给出了最早的三角函数数值表。然而古希腊的三角学基本是球面三角学。这与古希腊人研究的主体是天文学有关。 梅涅劳斯 在他的着作《球面学》中使用了正弦来描述球面的 梅涅劳斯定理 。古希腊三角学与其天文学的应用在埃及的 托勒密 时代达到了高峰,托勒密在《 数学汇编 》( Syntaxis Mathematica )中计算了36度角和72度角的正弦值,还给出了计算和角公式和半角公式的方法。托勒密还给出了所有0到180度的所有整数和半整数弧度对应的正弦值。
古希腊文化传播到 古印度 后,古印度人对三角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公元5世纪末的数学家 阿耶波多 提出用弧对应的弦长的一半来对应半弧的正弦,这个做法被后来的古印度数学家使用,和现代的正弦定义一致了。阿耶波多的计算中也使用了余弦和正割。他在计算弦长时使用了不同的单位,重新计算了0到90度中间隔三又四分之三度(3.75°)的三角函数值表。然而古印度的数学与当时的中国一样,停留在计算方面,缺乏系统的定义和演绎的证明。阿拉伯人也采用了古印度人的正弦定义,但他们的三角学是直接继承于古希腊。阿拉伯天文学家引入了 正切 和 余切 、 正割 和 余割 的概念,并计算了间隔10分(10′ ) 的正弦和正切数值表。到了公元14世纪,阿拉伯人将三角计算重新以算术方式代数化(古希腊人采用的是建立在几何上的推导方式)的努力为后来三角学从天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了有更广泛应用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历史
进入15世纪后, 阿拉伯数学 文化开始传入欧洲。随着欧洲商业的兴盛,航行、历法测定和地理测绘中出现了对三角学的需求。在翻译阿拉伯数学着作的同时,欧洲数学家开始制作更详细精确的 三角函数值 表。 哥白尼 的学生乔治·约阿希姆·瑞提克斯制作了间隔10秒(10″ ) 的正弦表,有9位精确值。瑞提克斯还改变了正弦的定义,原来称弧对应的弦长是正弦,瑞提克斯则将角度对应的弦长称为正弦。16世纪后,数学家开始将 古希腊 有关球面三角的结果和定理转化为平面三角定理。 弗朗索瓦·韦达 给出了托勒密的不少结果对应的平面三角形式。他还尝试计算了多倍角正弦的表达方式。
18世纪开始,随着解析几何等分析学工具的引进,数学家们开始对三角函数进行分析学上的研究。牛顿在1669年的《分析学》一书中给出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 无穷级数 表示。Collins将牛顿的结果告诉了詹姆斯·格列高里,后者进一步给出了正切等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 莱布尼兹 在1673年左右也独立得到了这一结果。 欧拉 的《无穷小量分析引论》( Introctio in Analysin Infinitorum ,1748年)对建立三角函数的分析处理做了最主要的贡献,他定义三角函数为无穷级数,并表述了 欧拉公式 ,还有使用接近现代的简写 sin. 、 cos. 、 tang. 、 cot. 、 sec. 和 cosec. 。
弦表的发明
根据认识,弦表的制作似应该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角出发,去作一系列 直角三角形 ,然后一一量出AC,A’C’,A’’C’’…之间的距离。然而,第一张弦表制作者希腊文学家希帕克 (Hipparchus,约前180~前125)不是这样作,他采用的是在同一个固定的 圆 内,去计算给定度数的圆弧AB所对应的弦AB的长。这就是说,希帕克是靠计算,而不是靠工具量出弦长来制表的,这正是他的卓越之处。希帕克的原着早已失传,我们所知关于希帕克在三角学上的成就,是从公元二世纪希腊着名天文学家托勒密的遗着《天文集》中得到的。虽然托勒密说他的这些成就出自希帕克,但事实上不少是他自己的创造。
据托勒密书中记载,为了度量圆弧与弦长,他们采用了巴比伦人的60进位法。把 圆周 360等分,把它的半径60等分,在圆周和半径的每一等分中再等分60份,每一小份又等分为60份,这样就得出了托勒密所谓的第一小份和第二小份。很久以后,罗马人把它们分别取名为”partes minutae primae”和”partes minutae
secundae”;后来,这两个名字演变为”minute”和”second”,成为角和时间的度量上” 分 ”和” 秒 ”这两个单位得起源。
建立了半径与圆周的度量单位以后, 希帕克 和 托勒密 先着手计算一些特殊 圆弧 所对应的弦长。比如 60°弧(1/6圆 周长 )所对的弦长,正好是内接 正六边形 的边长,它与半径相等,因此得出60°弧对应的弦值是60个半径单位(半径长的1/60为一个单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120°弧、90°弧以及72°弧所对应的弦值。有了这些弧所对应的弦值,接着就利用所称的” 托勒密定理 ”,来推算两条已知所对弦长的弧的”和”与”差”所对的弦长,以及由一条弧所对的弦长来计算这条弧的一半所对的弦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几何上的推算。他们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弦表。
传入中国
三角学 输入中国,开始于明 崇祯 4年(1631年),这一年, 邓玉函 、 汤若望 和 徐光启 合编《 大测 》,作为 历书 的一部份呈献给朝廷,这是我国第一部编译的三角学。在《大 测 》中,首先将sine译为”正半弦”,简称” 正弦 ”,这就成了“正弦” 一词 的由来。 [2]
定义
编辑
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平面上的三点A、B、C的连线,AB、AC、BC,构成一个 直角三角形 ,其中∠ACB为 直角 。对∠BAC而言, 对边 (opposite)a=BC、 斜边 (hypotenuse)c=AB、 邻边 (adjacent)b=AC,则存在以下关系:
基本函数 英文 缩写 表达式 语言描述 [if !vml][endif] 三角形
正弦函数 sine sin a/c ∠A 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函数 cosine cos b/c ∠A 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函数 tangent tan a/b ∠A 的对边比邻边
余切函数 cotangent cot b/a ∠A 的邻边比对边
正割函数 secant sec c/b ∠A 的斜边比邻边
余割函数 cosecant csc c/a ∠A 的斜边比对边
注: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曾被写作 tg 、 ctg , 现已不用这种写法 。
基本三角函数关系的速记方法
[if !vml][endif] 六边形
如右图,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六种三角函数,存在如下关系:
1)对角相乘乘积为1,即sinθ·cscθ=1; cosθ·secθ=1; tanθ·cotθ=1。
2)六边形任意相邻的三个顶点代表的三角函数,处于中间位置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两个函数值的乘积,如:sinθ=cosθ·tanθ;tanθ=sinθ·secθ...
3)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处于上方两个顶点的平方之和等于下顶点的平方值,如: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变化规律
正弦 值在
[if !vml]
[endif]
随角度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在
[if !vml]
[endif]
随角度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
余弦值在
[if !vml]
[endif]
随角度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在
[if !vml]
[endif]
随角度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
正切 值在
[if !vml]
[endif]
随角度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余切值在
[if !vml]
[endif]
随角度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
注:以上其他情况可类推,参考第五项:几何性质。
除了上述六个常见的函数,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三角函数:
函数名 与常见函数转化关系
正矢函数 [if !vml]
[endif]
[if !vml][endif] versin
[if !vml]
[endif]
余矢函数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
半正矢函数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
半余矢函数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
外正割函数 [if !vml]
[endif]
外余割函数 [if !vml]
[endif]
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设∠β的始边为x轴的正半轴,设点P(x,y)为∠β的终边上不与原点O重合的任意一点,设r=OP,令∠β=∠α,则: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if !vml]
[endif]
。
单位圆定义
[if !vml][endif] 三角函数
六个三角函数也可以依据 半径 为1中心为原点的 单位圆 来定义。单位圆定义在实际计算上没有大的价值;实际上对多数角它都依赖于 直角三角形 。但是 单位圆 定义的确允许三角函数对所有 正数 和 负数 辐角都有定义,而不只是对于在 0 和 π/2 弧度 之间的角。它也提供了一个图像,把所有重要的三角函数都 包含 了。根据 勾股定理 ,单位圆的 方程 是:对于圆上的任意点( x,y ), x²+y²=1 。
图像中给出了用 弧度 度量的一些常见的角:逆时针方向的度量是 正角 ,而顺时针的度量是 负角 。设一个过 原点 的线,同 x 轴正半部分得到一个角 θ ,并与单位圆相交。这个交点的 x 和 y 坐标分别等于 cosθ 和 sinθ 。图像中的三角形确保了这个公式;半径等于斜边且长度为1,所以有 sinθ = y /1和 cosθ = x /1。单位圆可以被视为是通过改变邻边和对边的长度,但保持斜边等于 1的一种查看无限个三角形的方式。
对于大于 2π 或小于等于 2π 的角度,可直接继续绕单位圆旋转。在这种方式下,正弦和余弦变成了周期为 2π 的 周期函数 :对于任何角度 θ 和任何 整数 k 。
周期函数的 最小正周期 叫做这个函数的“ 基本周期 ”。正弦、余弦、正割或余割的基本周期是全圆,也就是 2π弧度或 360°;正切或余切的基本周期是半圆,也就是 π 弧度或 180°。上面只有正弦和余弦是直接使用单位圆定义的,其他四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如图所示。
在 正切函数 的图像中,在角 k π 附近变化缓慢,而在接近角 ( k + 1/2)π 的时候变化迅速。正切函数的图像在 θ = ( k + 1/2)π 有垂直渐近线。这是因为在 θ 从左侧接进 ( k + 1/2)π 的时候函数接近 正无穷 ,而从右侧接近 ( k + 1/2)π 的时候函数接近负无穷。
[if !vml][endif] 三角函数
另一方面,所有基本三角函数都可依据中心为 O 的单位圆来定义,类似于历史上使用的几何定义。特别 是,对于这个圆的 弦 AB ,这里的 θ 是对向角的一半,sin θ 是 AC (半弦),这是印度的 阿耶波多 介入的定义。cos θ 是水平距离 OC ,versin θ =1-cos θ 是 CD 。tan θ 是通过 A 的 切线 的 线段 AE 的长度,所以这个函数才叫 正切 。cot θ 是另一个切线段 AF 。sec θ = OE 和csc θ = OF 是割线(与圆相交于两点)的线段,所以可以看作 OA 沿着 A 的切线分别向水平和垂直轴的投影。 DE 是exsec θ =sec θ -1(正割在圆外的部分)。通过这些构造,容易看出 正割 和正切函数在 θ 接近 π/2的时候发散,而余割和余切在 θ接近零的时候发散。
依据单位圆定义,可以做三个 有向线段 ( 向量 )来表示正弦、余弦、正切的值。如图所示,圆O是一个单位圆,P是 α 的 终边 与单位圆上的交点,M点是 P 在 x 轴的投影, A (1,0)是圆O与x轴 正半轴 的交点,过A点做过圆O的 切线 。
那么向量 MP 对应的就是 α 的 正
F. 抛物线中半弦长公式,是什么啊,我说的半弦长是我图中的m和n,能看懂吗
这叫做焦半径,不是半弦长
连接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的线段叫做焦半径,若抛物线为y²=2px,p>0,则焦半径r=x0+p/2,x0是抛物线上点的横坐标
G. 半弦长公式
是的,很容易可以推出来~
x0=(x1+x2)/2
那么|x1-x0|=|x1-(x1+x2)/2|=|(x1-x2)/2|=|x1-x2|/2
所以AC=弦长/2=[(根号1+k²)×|x1-x2|]/2=(根号1+k²)×|x1-x0|
H. 数学符号中的sh,ch表示什么意思哦
sh表示双曲正弦函数,一般记作sinh,也可简写成sh。
ch表示双曲余弦函数,一般记作cosh,也可简写为ch。
双曲正弦函数和双曲余弦函数是双曲函数中最基本的两种,由这两个函数可推导出双曲正切函数等。
双曲正弦函数的定义式为:sinh=(eˣ-e⁻ˣ)/2。当x的绝对值很大时,双曲正弦函数的图形在第一象限内接近于曲线y=eˣ/2,在第三象限内接近于曲线y=-e⁻ˣ/2。当x=0时,sinhx=sinh0=0。
双曲余弦函数的定义式为:cosh=(eˣ+e⁻ˣ)/2。当x=0时,cosh0=1是该函数的最小值。
(8)半弦是什么数学扩展阅读
双曲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奥古斯都·德·摩根在其1849年出版的教科书《Trigonometry and Double Algebra》中将圆三角学扩展到了双曲线,威廉·金顿·克利福德在1878年使用双曲角来参数化单位双曲线。
给定相同的角α,在双曲线上计算双曲角的量值(双曲扇形面积除以半径)得到双曲函数,角α得到三角函数。在单位圆和单位双曲线上,双曲函数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关系:
(1)正弦同样是从x轴到曲线的半弦。
(2)余弦同样是从y轴到曲线的半弦(图中的余弦是长方形的另一条边)。
(3)正切同样是过x轴上单位点(1,0)在曲线上的切线到终边的长度。
(4)余切同样是从y轴与过终边和曲线交点的切线与y轴的交点和曲线连线之长度。
(5)正割同样是在一个有正切和单位长的直角三角形上,但边不一样。
(6)余割同样是y轴与过终边和曲线交点的切线与y轴的交点和原点之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