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在二年级的数学考试结束之后,老师应对这次的试卷质量做一次分析。下面是我网络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以供大家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一)
本次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今后教学工作,现将本次 二年级数学 期末考试情况加以分析。
我们班有60人参加考试,从卷面的得分来看,总体成绩还不错,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以下主要从三方面作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 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二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应用知识”的形成。
二、取得成绩的原因:
1、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班级的成绩决不可能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即便是再好的班级也不例外。有的学生学习时能心领神会,有的学生则不知所云,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其成绩实在令人担忧。面对这表现各异的学生、差参不齐的成绩,应该及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既要防止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又要防止自暴自弃思想的萌芽。对这两种可能产生的不良倾向都要防患。而及时细致地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及时而细致地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才能使差生不差,优生更优,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 素质,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有效备课,向40分钟要质量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深挖教材,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 总结 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 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3、工作兢兢业业,复习扎扎实实
在我的工作中,都以一颗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认真态度对待每位学生的学习,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了如指掌,采取分层教学和复习,既让学生“吃饱”又让学生“吃好”,有条不紊的进行分阶段复习,做到复习有时效性。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的 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自己的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评价性语言乏味。
2.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 经验 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 故事 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的训练,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二)一、试卷命题情况
本次试卷我主要从口算、填空、选择、画图、看图列式、解决问题六大块来进行测试。这次整个试卷将学生学习的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知识整个融合进去,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命题——内容丰富性
我认为:“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所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次命题试卷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本册教材的前四个单元内容,共计七道大题,
第一大题专门考察学生口算能力,包括了加减乘除计算、混合计算。
第二、三大题考察了混合运算、综合算式、除法的意义和有关倍的知识以及平移旋转的判断、角的知识。从简单的口算到计算后的应用,综合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选择题最后一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一支笔9元钱,小明有40元钱,能买()支”,联系生活解决问题,钱可以有剩余。
第四大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画角,对图形进行平移。七大题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等等。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同时还兼顾考查学生思考的过程和 方法 ,答题的情感与态度等。
2、命题——内容现实性
“现实性”是数学命题永恒的主题。因为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内容同样离不开生活,把生活的题材纳入评价卷中,让学生在卷中看到生活的原形,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现实数学世界。仅举几例:
例1,第二大题的第4小题,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 )角,两个( )角。选取的素材就是学生常用的直角三角板。
例2,第二大题的第6小题就是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例3,第三大题的第四小题,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就是讲生活中的时间与角的类型结合起来。
例4,第六大题解决问题的第1小题就是生活中公交站牌上下车客流量的计算。
3、命题—— “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探索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听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例如:第四大题,我会画。
4、命题—— “开放性”原则。
我们的 教育 应该是有差异的教育,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所以,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地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命题时要适度地开放,让学生在差异中求得发展,这才是真正面向学习主体。
(1)形式的开放。
课改理念下的试题呈现形式一改过去的纯文字描述,形式变得丰富多样,本次命题就适当穿插了图画形式、图文形式等等,如填空题第六小题和第五大题。
(2)解题策略的开放。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解题策略多样化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结果。解法多样化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而是让学生有选择地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第五大题的第1小题,看图写算式。第六大题的第五小题,提出除法计算的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整合,我也发现了本张试卷许多不足之处。
1、对于小括号的考查,在口算中没有出现,应该穿插几道这样的口算。
2、看图列式中,都是纯粹的看图列式,可以将题目改成列式计算,加入文字型题目,考查的面就能更广。
3、增加试卷的人文力度出现有鼓励学生的话语,如试卷末尾可以标上“考好了,仔细检查,相信你能行”的话语。
4、丰富解决问题的类型,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图文形式的解决问题。加一些稍有难度的附加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三)一、现将本次试卷分析如下:
这次考试共设八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计算、填空、选择、判断、画图、统计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二、试题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方面: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差,如写出4个商是6的除法算式,学生有的写出4个除数是6的除法算式,说明学生对题意分析不够.容易出错的是第7、3、2小题。第2小题:38-19-11=□-(□+□),变换算式形式,少部分同学不知如何入手,把等号左边的结果算出来之后又去减别的数,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第3小题,原因是学生在数角时只局限在封闭的图形内,没有考虑图形外边还有两个直角。第7小题中出错较多的是,个别学生不会观察,没有看清先让填近似数,把位置给颠倒了。
2、第二大题判断:出错最多的是第2小题,其次是第4小题。第2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对0的排列位置不够清楚。第4小题是学生没有认真看计算单位,这道题学生只要认真读题,就会发现题中克和千克的不同,但有的学生骄傲大意没有读懂题意。
3、第三大题选择:这个题目的第6小题,极少数学生因马虎没看清题目要求,误把大于400的选入括号内,第4小题是求近似数,少数学生因对题不理解,得分率较低。
4、第四大题计算乐园:口算部分是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中最简单的两步计算直接写得数的题目,是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其中学生错的比较多的是51-(21-15),对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理只会背,不会应用;用竖式计算是最基础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学生训练比较多,掌握得比较好,学生在平时的练习算式下面留的空隙大了,就用竖式,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做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部分马虎大意的同学把加减符号看错,还有的是把数看错,导致答案错误。
第五大题的合并算式,错的比较多的是第三小题:80+18=98,100-98=2。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掌握的不错,但考试时学生不会用小括号,不知道如何下手。
第六大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只有几个学生做题时根本不看题,还当成了是把口诀相同的连起来。其余学生做得非常好。
第七大题画图:该题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答题比较理想,平移图形“向上,向下”平移,少数学生是数方格出错。少部分同学仍是方法没掌握好,也就是没有严格按老师要求的步骤来做。画钝角和锐角学生掌握的非常好,没有人出错。
第八大题解决问题:本次命题给一些教材中的习题赋予现实的题材,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第八题的第3小题,有一座7层高的住宅楼,每层住8户,还有12户没有住人,已经住进多少户?这道题直接与生活相连,包括两步,有一少部分学生只写了一步,不明白题意。第1小题有一小部分学生计算不过关外,方法掌握得很好,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学生受图的影响,直接用3×8=24,不理解其中的图意。第4小题的年龄问题,虽然做了不少这样的题,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不理解题意。第5小题,学生会看统计图,命题设计善于挖掘基础知识中的潜在因素,要求喜爱舞蹈的比喜爱( )的多( )人,学生只有正确读懂题意,分析清楚要求的问题,从图中找到自己可用的信息,才能填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有利于考察学生统计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道题也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出错。原因是基础太差,不会读题或不会看图。
三、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学习习惯良好。
从整个年级的试卷中,90%的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与笔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老师们教学扎实,训练到位,学生的课堂练习保质保量。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和判断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举例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如填空题中的(3)(4)和解决问题中的(2)(3)解答时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⑵ 如何有效检查数学试卷
并没有有效的检查数学试卷的方法。只能保证做的时候不出错
1、草稿要打的端正有条理。因为一般在你思路对的情况下,仍然做错大部分都是计算出错。
因此检查草稿纸上的计算有无出错是避免粗心失分 的最好方法。
2、数学是比较考验思维的一门学科。你如果回过头来看看试卷,大部分不会做的题都是思考方向错误或者思考的不够全面而导致的,因此平时要多多锻炼数学思维。
如果做完试卷真的有时间检查的话。第一,不妨检查一些简单题,因为毕竟难题能做出来的人不多,即使失分,差距也不是很大。但如果简单的题目失分了,需要做更多的难题才能补救。第二,因为已经做过一遍试卷了,所以比较清楚试卷的分布。需要检查一些得分高的题目,比如大题 解答题 的前几题,基本上是送分题。这些题目分值高丢分更可惜。
因此在检查的时候,最需要检查的反而是一些基础题了
⑶ 如何进行中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
从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考试题中除个别的题目学生出错外,大部分的题目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难度稍大的题目虽然全对率不是很高,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计算、动手操作、单位换算、可能性、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⑷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_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在数学考试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在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教师们对此有什么样的试题分析呢?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篇1
一、考察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绝大部分内容,如位置、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观察物体、找规律、认识人民币、统计等,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存在优势
1.计算方面。
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如第一大题7、8小题填上“+”或“—”,“>”“<”或“=”,第四大题中第一小题直接写得数。这几道题学生答得非常好,准确率达到了97.5%,其中一个班级达到了99.2%。
2.基础知识方面。(数的组成、数位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这部分知识学生不但掌握扎实,而且能灵活运用。不论题型怎么变换都能运用自如。比如判断题:读数和写数都从个位起,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这两道题准确率达到了99.9%。这就说明,如果知识掌握得透,不管怎么考都没问题。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所增强,其中1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3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4题(已知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这三种题型学生掌握得很好,准确率达到了98%。
4.其他方面。
找规律、观察物体、认识钟表这些知识学生也都掌握的不错,准确率都在99%以上。
三、存在问题
1.对数的大小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透。如果是两个数直接比较大小都会做,但第三题选择题的最后一个小题是67与下面三个数比较,最接近哪个数。答案有60、70和76。有7%的同学选择了60,说明他们对什么是最接近理解得不到位。
2.计算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直观的,两个数都给的学生算起来容易,比如直接写得数。而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和25连续减4这种需要先算出一步把得数记在心里再算第二步的题准确率相对就很低。混合运算的准确率只有80%,连续减几准确率只有90%。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篇2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内容符合《全日制义务 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命题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多样。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特点:
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为首位。只有通过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方法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本次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占卷面成绩的85%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基本运算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运算繁琐的计算题。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 社会实践 ,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 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次期末试题中,就有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现实性,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
3、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如:第五大题 “统计”既考查学生动手画统计图的能力,又检测了学生从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方位的认识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位置确认的重要途径。比如:第四大题第二小题,让学生找出各种物品的位置,丰富而有趣!
5、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第六大题“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有大括号的知识、比多少、求四个数的和、提问题并解答。
这些题型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答题情况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
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下册学习的重点,同时又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85%的学生完成较好,说明教师教学扎实,训练到位。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
2、统计知识掌握较好
在第五题“动手操作,我能行”中,试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这部分试题是本学期所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的得分率很高,反映出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够根据要求绘画统计图并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3、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从试卷看,85%的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较好, 学习态度 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审题不够认真造成错误。
这次考试主要问题是孩子们对学习不“细”。目前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最大困难是无法“审题”。什么叫审题?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去看懂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要求自己去干什么。如:“仔细思考,填空”中的第小4题,有些学生在没有找出规律的情况下,就随意填,造成丢分。
2、应用策略的意识不强。
本次测试实践操作这部分丢分比较严重。如:“仔细思考,填空”中第8小题“一个数的十位和个位都是8,这个数是?它比50多几?很多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够,不知道转弯,造成丢分。还有第9小题: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多几?此种题型做过很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做错,分析原因应该是太不认真,平时不用心!
3、学困生扣分严重。
4、在灵活题、开放性题的失分比基础题多。
三、改进 措施 :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书写及相关能力指导:每天让孩子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数字的书写。特别提醒:a、每个数字在书写时是有笔顺要求的。b、请注意孩子的握笔方法及书写姿势。
②识字训练: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所以我们在安排习题时尽量以图画为主,但是依然免不了会遇上一些文字。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让孩子有意识地去识记(不一定要求会写)一些必要的字、词。
③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提供多样的活动方式,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结果,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
2、加强解决问题教学。
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生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优生要提高要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学习、发展。对差生要有更多的关怀,尽可能做到作业面批面改,及时指导并多鼓励表扬。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篇3一、试题情况分析
数学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化,知识面广,接近生活,尤其是个别试题特别灵活,可多种方法操作,适合中上等生。偏难。
二、错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4,这个数可能是、。”这道题错的特别多。大部分同学不理解题意,不知从何入手。
(2)“把58、79、12、33、95、80从小到大排列。”数字多,括号小,同学们答的乱。
(3)“正方形的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同学们看图形能分辨两种图形,但是叙述图形特点不准确。对于这类题不理解,不知怎样表达。
(4)“3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这道题数字多,学生思考不能周全,大部分学生心里糊涂,不知是多少钱了。
第二题,写出钟面表示的时刻。也有很多学生错。有的是学生答题不认真,有的是学生没有答题方法。
第三题,计算。加减混合错的多。大部分学生是马虎,个别学生是基础差,根本就不会算。
第四天,填符号“25角2元6分”由于“分”这个单位在生活中不常用,孩子接触少,有的甚至没有“分”这个概念,不知“分”到底有多大,所以不会比较。“34=81”思维不灵活的学生符号填错。
第五题解决问题,条件,问题对于一年级下等孩子来说给的太多,孩子们的思维还达不到这个清晰度,有的计算出现错误。还有就是提出问题,许多孩子提出问题的语言不准确,没有标点符号。平时训练不到位。
第六题,统计的第5小题错的多,有的学生没读通题,只提问,不解答。
第七题,画一画的第2小题,画四种不同的图形,属于奥数问题,对于中下等生来说偏难,不会全面思维。
三、改进措施
(1) 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 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知识给生活服务。
(3)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从不同角度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4) 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说完整话,书写工整。
>>>点击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⑸ 如何出好一份数学试卷
我想如果让你坐在那凭空的想,然后能出好一份试卷,我想对于我目前来说还没达到这样的“境界”.
第三,按题型出题,数学学科的题型相对比较固定,除了个别题型语言表述上有一些变化,其它的都差不多.
⑹ 如何进行数学试卷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数学试卷分析?因为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考试几乎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 学习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进行数学试卷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二:从数字分析到计算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三: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 反思 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四: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极客九字决:
一:马上写
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在老师已经讲解过一遍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错题,此处最重要的是独立,一定要学会独立的去思考和分析。(此秘籍简单基础,主要考察学生耐力,若能完全领悟此法,A卷满分不是梦)
二:及时析
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
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此法囊括范围广,轻易不能领悟其精髓,倘若真有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的恒心,这第二招想必也难不住你。)
三:定时习
定时即找到自己的一个学习规律,习即复习,完整的来说就是定时复习已经掌握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此法和极客“风影大神”祝老师提出的回退学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很多学生忽视此法,一心去追求新的题型,殊不知老而弥新,回味无穷。)
相关 文章 :
1. 2017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2.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3. 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4. 高二数学试卷分析数学试卷
5.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⑺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怎么写
试卷的总体评价分析
本次测试是由教管中心统一命题,学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紧扣教材,试题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考查,对数学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学生答题典型失分原因分析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不深刻,基本运算能力较差。
2、审题阅读亟待加强,文字阅读能力低下,读不懂题意,对应用题、文字量大的试题存在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
3、解题格式及数学语言的表述不规范、表达不完整、导致失分现象较严重。
4、“用数学”的意识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差。这暴露出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不够。
5、“做数学” 的能力差,即动手实践 、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
改进措施
1、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上课及作业批改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抓的较紧。本次考试在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太低,令人费解。
2、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要抓实双基,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学、用、做相结合。
⑻ 如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一) 传统考试统计理论的不足
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使“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学的理想教育原则。虽然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把表达思想不清楚的天才与表达思想清楚的白痴区分开来——表现为前者通过运算和结论,显示出对科学的深刻体会,但不大能够‘说出它是怎样的’;后者看上去充满恰当的词汇,却没有相应能力去利用这些词汇所代表的观念;亦即好的教育工作者凭籍其多年教学经验很快会对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做出判断。但借助于正式的测验却往往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当今的学绩测验及智力测量主要是以再认或再现方式测量学生能够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对学生的内隐学习与内隐记忆等无意识加工能力则很难测出,但这种内隐加工能力却又确实存在,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基本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对这种加工能力的测量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理解与因材施教,因为测评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优劣的标签,而是为了将儿童置于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在加强外显记忆能力训练的同时注意开发其内隐心理潜能,多方位、多侧面地进行综合培养。
经典的测验理论在整个测验的水平上分析测验结果,忽视了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项目反应模式,混淆了相同测验分数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特征。有研究表明,相同数目的正确反应很可能是由于不同反应模式的结果,而这种反应模式的差异恰恰反映出真正的心理特征或某种心理定势。现代测量理论中的潜特征理论及其发展即项目反应理论则力图克服这一缺点,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测量结果与那些不可直接观察测定的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 专门化统计分析工具的缺乏
由于考试统计学是一门集教育学、数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而目前市场上的统计分析软件面向各行各业,单用于教育统计有很多的功能浪费及功能不足,且分析结果过于抽象,不能深入浅出的阐明给使用者。因此,设计出专门化的考试统计分析工具,就成了提高考试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 项目反应理论的崛起提供了数据分析的新工具
70-80年代,在测量理论中,最显着的进步是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它是继经典测量理论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测量里程碑。项目反应理论之所以优于经典测量理论,在于它克服了后者分析数据对“考分=能力”的局限,而将能力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变量,又将项目的难度、区分度等重要参数看作是项目本身的固有特性,独立于被试团体。目前该理论主要应用于客观性考试、试题库的建立、不同团体被试在不同测验中能力反应的等值化、跨文化比较等多种测量领域。在发达国家的人才测评数据分析中,项目反应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分析工具。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首先介绍从宏观层面运用传统教育统计方法分析试卷,将试卷质量及学生整体水平的反馈信息提供给教学管理者,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与决策。其次,针对传统教育统计方法的弊端,从微观层面进行试卷分析。运用项目反应理论,重视学生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通过项目反应模式的差异突破“考试=能力”的局限,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心理特征或某种心理定势,对试卷分析结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能提供更多的有关日常教学情况的信息)的目的不仅在于要诊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审查、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试卷的宏观分析
一、试卷宏观分析的需求分析
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省时省力地获得有关教学的大量信息,有助于教学管理者作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通过考试对教学措施进行检查和研究,是管理者改善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帮助、指导和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学管理者与学科教师通过对试卷的宏观分析,可以把握学生集体知识水平、集体走向等重要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试卷宏观分析案例
本层面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为:试卷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平均值,总体难度,差异系数,偏态量数,标准差及其频数与频率分布,试卷难度及区分度分布,试卷总体构成差异,试卷信度,试卷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等。
本案例对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一(2)班第二学期期末成绩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用进行了全距、标准差、中位数、频数分布、试卷难度、试卷信度、试卷区分度的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全距
全距是一群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指的是两个极端值间的全部差距,常用符号R表示:
(2.1)
用全距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差异程度,如果全距R比较大,说明考生的考分差异较大,如果R比较小,则说明考生的考分比较集中,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能够再就试题的平均得分进行对比,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全体考生该知识点掌握的水平高低。
由表中数据,数学试卷的全距为77,可见学生该科目考试成绩差距较大,而数学平均分为70.2708,说明总体水平较好但差生过差,要提起注意。而语文、历史和政治的全距较小,平均分也较高,说明总体水平较好,学生间差异不大。这也体现了理科与文科的差异。
(二)标准差
表示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离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平均状况的数字指标。在考试中可以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3],以便来对此次考试的区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计算公式为:
(2.2)
式中,S为标准差; 为各观测值; 为平均数;N为观测值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每次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如果标准差小于8分,说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试卷区分度太小,中等难度的题目偏多;标准差如果大于16分,则说明成绩过于分散。
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因此数学和外语考试的成绩分布正常。而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历史的成绩过于集中,说明试题的区分度不够好。
(三)中位数
中学的成绩通常采用百分制,因此考试成绩分布并不会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所以一般不采用众数这一统计量,而采用中位数计量。其公式为:
中位数位置= (2.3)
以数学试卷为例,众数为60,中位数为71。说明考分出现最多的是60分,处于中间位置的分数为71。这表明试卷难度适中,稍偏低。而外语试卷中位数为56.5,说明试卷偏难,学生普遍成绩较低。历史试卷中位数为90,相对简单,学生普遍分数较高。
(四)频数分布
一般情况下,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但在实际考试中,考试成绩有以下四种分布形态(如图所示)。反映出试题质量信息各自不同
图2.1 频数分布图
其中,A图反映出试题难度分布正常;B图中,正态分布反映出低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低,说明难度大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负偏态分布说明高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高,难度小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C图中,高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集中在平均分周围,中难试题占分比例较大;平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差异较大,易、中、难三类试题占分比例接近;D图反映出高低两类分数集中,试题难度梯度大,中难试题占分比例较小。
以数学试卷为例,全班48人的分数频数分布图如下:
由图可知,数学试卷考生分数频数分布为负偏态分布。说明高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高,难度小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绝大部分考生分数在60~80之间;从10~20到40~50有断层,即没有考生成绩在20~40分,说明差生过差,应特别提起注意。
⑼ 如何对试卷命题进行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中,试卷定位较准确,命题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我认为:“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所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次命题,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习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卷容量大,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共计七道大题,1-3大题考察了学生乘、除法计算及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等等;六大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七大题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等等.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同时还兼顾考查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方法,答题的情感与态度等.
(二) 贴近生活,注重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 :“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如:第六题的第*小题、第*小题、第*题的第*小题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特别熟悉的事和物,它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直观情境,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 实践操作,注重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试卷通过精心选材,巧妙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体现开放,培养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中,设计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题目.
(五)渗透人文,体现关怀.
在考查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试卷还注意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卷首“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快地进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等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关爱.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只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⑽ 如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教师学校统一命题,经教导处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二、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化。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4、补差帮困,因材施教颇有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追赶进度,忽视基本功训练。
2、急功近利,轻视习惯培养。
3、计算不细心,没有检查的习惯。
4、学生审题不严谨。
5、教师本身教学要求不严格。
五、今后的措施做法:
1、抓严抓实各项常规工作。
(1)严抓各科教学计划的落实。
(2)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3)抓实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2、加强学习,引领成长 。
3、认真组织开展好每次的教研活动。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