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数数学四年级植树问题间隔数的单位是什么
看具体情况,一般为“个”,如果锯木料就是"段",爬楼又是“层”.因为植树问题只是这类问题的一个笼统的叫法.
‘贰’ 间隔数和间距有什么区别
解释如下
间隔数和间距区别在于:
间隔数=总数-1
间距=每两个数中间的距离
一排树,共10棵,每颗之间距离5米为例:
间隔数=10-1=9
间距=5米
‘叁’ 什么是总长度,及间距,间隔数,棵数,
这是数学中植树问题中最典型的间隔问题。间隔问题的四要素:总长度(路线长),间距,间隔数和棵数。
植树的路线有两种情况:封闭与不封闭。
1、封闭情况下,封闭路线可能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形状,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总长度=间距×棵树
棵数=总长度÷间距
间距=总长度÷棵数
间隔数=总长度÷间距
2、不封闭路线的情况下,会分一下3种情况:
a、如果路线两端都种树,那么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总长度=间距×(棵数-1)
间距=总长度÷(棵数-1)
b、如果路线两端都不种树,那么
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距-1
间距=全长÷(棵数+1)
c、如果路线只有一端种树,那么
总长度=间距×棵数
棵数=总长度÷间距
间隔数=总长度÷间距
间距=总长度÷棵数
(3)数学上的间隔数是什么概念扩展阅读:
植树问题例题
例1:
单边两端植树:
在一条长2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一共需要几棵树?
解:
间隔数=全长÷间隔长: 20÷5=4(个)
棵数=间隔数+1 : 4+1=5(棵)
答:一共需要5棵树。
例2:
直线场地:在一条公路的两旁植树,每隔3米植一棵,植到头还剩3棵;每隔2.5米植一棵,植到头还缺少37棵,求这条公路的长度。
解法一:(代数解法)
设一共有x棵树
【(x-3)/2-1】X3=【(x+37)/2-1】X2.5
x=205
公路长:【(205-3)/2-1】X3=300
得:公路长度为300米
解法二:(算术解法)
这道题可以用解盈亏问题的思路来考虑:首先,我们在两边起点处各栽下一棵树,这两棵树与路长没有关系,以后每栽下一棵树,不论栽在哪一侧,植树的路线(不是路)就增加一个间距,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按单侧植树来考虑。
当按3米的间距植树时,最后剩下3棵,也就是说植树的路线要比路长出3个间距,3×3=9米,当按2.5米的间距植树时,最后还缺37棵树,
也就是说植树的路线比路短了37个间距,2.5×37=92.5米,两次相差9+92.5=101.5米,两次植树的间距相差是3-2.5=0.5米,据此可以求出树的棵数:(不包括起点的2棵)
101.5÷0.5=203(个)
知道了树的棵数,就可以求出植树路线的长度了:
3×(203-3)=600(米)
或2.5×(203+37)=600(米)
因为是双侧植树,所以路长为:
600÷2=300(米)
综合算式为:
3×〔(3×3+2.5×37)÷(3-2.5)-3〕÷2=300(米)
或2.5×〔(3×3+2.5×37)÷(3-2.5)+37〕÷2=300(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_植树问题
‘肆’ 数学什么叫间隔数数
间隔数是植树问题中的名词。两棵树之间有1个间隔,3棵树之间有两个间隔。
‘伍’ 间隔数和棵数的公式是什么
间隔数和棵数的公式如下:
(两端都植) :距离÷间隔长 +1=棵数。间隔长×(棵数-1 )=全长。
(只植一端) :距离÷间隔长=棵数。
(两端都不植) :距离÷间隔长-1=棵数。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把和间隔数有关的一类的问题,叫植树问题。当然这个植树和我们生活中的种树有所不同。数学中的植树问题研究的是路长、间隔长、以及间隔数(棵数)之间的关系。
公式的基本要求
根据谓词逻辑的语义推导规则,语义应该具有一致性,就是对于一个命题逻辑语句集f,当且仅当至少存在这样一种解释i,f的一切元素在i之下都是真的,那么,f是语义一致的。在命题逻辑语义学内,一个赋值不能同时把真和假给予某个命题原子式。
在命题逻辑语义学中,在同一解释下,一个集合不能既属于某个谓词的外延又不属于该谓词的外延。
错误公式特征:
1,自称是科学的,但含糊不清,缺乏具体的度量衡。
2,无法使用操作定义(例如,外人也可以检验的通用变量、属于、或对象)。
3,无法满足简约原则,即当众多变量出现时,无法从最简约的方式求得答案。
4,使用暧昧模糊的语言,大量使用技术术语来使得文章看起来像是科学的。
5,缺乏边界条件:严谨的科学理论在限定范围上定义清晰,明确指出预测现象在何时何地适用,何时何地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