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解决问题的三步骤是什么数学

解决问题的三步骤是什么数学

发布时间:2022-10-18 13:13:03

㈠ 看了这两本书,我学到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三个方法

孩子才一年级,辅导作业时我就屡屡被难住,尤其是数学附加题,有种想把自己立马变回小学生的愿望,这样的话,不会才说的过去。当体验过被孩子抢白到崩溃,真的是容易质疑自己的智商还停留在20世纪。还有那些自己会的,看似简单的计算题,因为没有用到老师讲的方法,孩子怎么都不认可。庆幸的是,孩子对数学学习没有失去信心。

最近孩子刚学了学笔算借位减法,还没很熟练,就开始用口算解决加减混合运算,要么算错,要么大意忘记借位。口算容易出错,我建议他用笔算,他白了我一眼说,老师没让用笔算,为什么要用。能想到的理由都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都得老师说了才能做……

第一,找到算式里数字间的奥妙,把复杂的数字简单化

其实,我也想过,既然他愿意口算,那我们可以练练(虽然这不是我的强项)。偶尔看到小学数学速算视频,觉得方法挺不错的。后来,看了很多同类视频,感觉这里套路挺多,却完全找不到他们的独门秘籍,我渐渐开始担心,这得要记住多少算法,才能快速检索出最简便的一个。这办法对我来讲明显不行“内存”有限啊!

就在我最初关注速算的那股热情眼看就开始淡退时,我看到《10倍速心算》这本书。因为看到目录基本是各种计算题的解法,促使我要赶快看看,有什么妙招,能心算这些明显需要笔算的计算题。我来算算:678+456=?通常遇到三位数运算列竖式最靠谱,现在我来套用书里讲到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方法,

678+456=600+70+8+400+50+6=600+400+70+50+8+6=1134

的确是拆分成整数更好算,其实列竖式不只是孩子会忘记进位那个点。

加法口算相对容易,那再来试试两位数乘法,我觉得乘法离开竖式,真的很难搞定啊。74×12=?我们看看书里的心算慢动作回放:

74×12=74×(10+2)=74×10+74×2=888

运算过程这样展示,孩子也看得明白,的确和整十相乘,相对简单。

我也试试小数题,这个孩子没学到,我单独体验,因为小数问题属于易错题,尤其是小数点后面数位不同时,列竖式时就容易出错。  

3.5-1.51=?先把前后项都减去1.5得到2-0.01=1.99,书中用的是强弱减法算,把算式里的数字尽量简化成一个整数和一位小数的计算。看懂了这道题那么下道题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小数分数转化: 49÷87.5=? 49÷87.5=0.49÷0.875=0.49÷7/8=0.49×8/7=0.56

第二,数学公式,能学到的有限,要拓展自己学不到的那部分

《10倍速心算》这本书聚集了很多不同的心算解题方法,心算的确是要找数字间的规律,面对不同的算式,能在诸多解题方案里找到最简便的方法,这是我最初的认知,其实也真需要记住方法然后也套用。但学习《10倍速心算》书里方更多法的,觉得其实不止是套用,更多时候是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关联和运算符号,提醒自己怎么计算才更简单。当然熟知方法是基础,这样思路才能打得开。这就是本书专栏里介绍到的学不到那部分知识,是通过熟练各种计算方法后自主探寻,总结出的方法,到这个境界真的需要用一些功力了。

《10倍速心算》这本书里含中小学的56个心算技巧,我仅学了小学常用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但我仍能感到,书里讲到的方法,还是启发到我注意寻找数字间的规律和关联,当然这本书未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是因为他还没能力从文字讲述的步骤里,独立领悟到计算方法的方便之处。倒是从练习题的慢动作回放学到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方法。

这本书很适合家长引导孩子学习心算方法,例题和各种解法,无论是通过文字讲解或是习题慢动作回放,都是思路展示,家长都可以引导拓展孩子的解题思维,这样也能帮助他逐步摆脱老师是否说过或教过,才可以接受新方法,这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第三.按照认识、假设、实践的步骤图解分步分析问题

而帮助孩子进入这种主动学习状态可以读《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这本书,这是与《10倍速心算》同套出版的,这本书更直观,更有趣,突显游戏成分,使得解决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玩的兴奋感。我注意到,这本书所选的题目来自“世界趣味数学”,旨在培养孩子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让我深感惊喜。孩子面对这本书里的问题,很快就开始投入,一旦解答正确,便欢呼雀跃,还可以讲述他的解题思路。这是在练习计算拿了一百分,也无法看到的。

《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书中的题目,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展示,更直观,解析同样是图解,尤其是排列顺序的问题。比如电影院这个问题就是根据提示,要找到某个人的座位次序,这道题并不难,我和孩子答对了。但看到解析,提供了两个验证思路,是与我们思路不同的。解析步骤拓展了我们的思路,原来这类题,可以把假设情况全部罗列,然后对比条件,看谁符合结果,这方法太棒了。

不得不说图示解析更直假设的情况图示依依罗列,推算出结果,最后排除不符合的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孩子的读图能力被启动,这个解析过程对孩子很有启发,他能意识到,自己没想到的那些假设其实对解题也有必要分析。画图,也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办法,孩子明显能感受到,这对理清思路有很大帮助。

通常遇到不会的数学题,容易陷入急躁情绪,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现在我便要提醒自己假设一下看看。借着这个思路我解出了昨天孩子作业的附加题,昨天看答案都倒推不出解题步骤,简直郁闷透了。今天按照认识,假设,实践的步骤直接推算出正确答案,真是太惊喜了。

还有折纸的那道题,5张同样大小的纸不完全重叠放着,猜哪一张是最下面的那张。这道题我们答错了,是思路错了,解析分三步来验证最大的是最上面一张,拿掉最上面的一张,还是最大的在最上面,依次类推,很快找到第五张,这办法多直观。

而我们虽然用了排除法,但几乎就是猜的结果,这就是思维的局限型。《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用图示、假设的方法一层层深入到问题核心,直到解答出问题,学习这步骤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顿觉数学问题原来可以这样心平气和地解答。按照认识、假设、实践的步骤,或画图,或套用公式计算。图解的每个步骤都有其严密的逻辑性,通过逻辑可以推理。

我和孩子一起做《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这本书的题目,做对了题后,孩子总会得意地说,“看,我聪明吧,这个问题我来给你讲……”孩子非常主动且充满自信,这不就是我期待他成为的样子啊。现在越来越发现陪孩子也要陪他一起学习,他可以从我的学习态度上调整自己的态度。而且他非常愿意展示自己,以后辅导数学作业就不那

么“囧”和“横”了,知之为知之,不知就学,这套书陪到中学都可以。

回想起幼儿园时,孩子学的逻辑数学,我还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学逻辑。可孩子体验后的解释就很直白,数学最简单,就是找规律,只要你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当时我还特钦佩他能说出这样的感受。接触了计算,就开始不止一次地往计算的死胡同里钻,连我也是。这样钻进去是真的累,累到崩溃才开始反思,然后通过读数学方面的书,开始把自己拉回到正常数学思维轨道上来。可是一旦遇到到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偏离数学思维的轨道,钻进牛角尖……所以数学学习不止要多练,多算,同样需要多阅读,了解思维特点,深入锻炼思考力、尤其是数学思维方面的书还真得多读。

㈡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1、画图策略

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画图的方法,画出与题意相关的示意图,借助示意图来帮助推理、思考,这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

常见的画图方式有:线段图、集合图等。将疑难问题的文字“翻译成图”,能够立竿见影地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策略。

5、替换策略

“替”,顾名思义就是“替代”;“换”,自然就是“更换”的意思。

替换策略是用来解决几个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运用替换策略能把两个量与总量的关系简化为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解决问题。

6、逆推策略

逆推,即“逆回来、倒过去”推想,也叫倒推法、还原法。

就是从事情的结果出发,倒过去推想它最开始是怎样的。

当我们已知“现在”的状态,要去求“原来”时,常常可以运用逆推策略帮助思考。

㈢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

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它,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长期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在今天更需要我们极力改变学习方式,而探究即为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要讲究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使之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动性。
一、引导发现、感悟,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
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教学时,我将例题巧作变动,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大家想不想来做一个猜数游戏啊?
生:想!
师:我这儿有三个不同颜色的盒子(分别出示红、白、黑三个盒子),盒子里分别装了一些硬币。现在,我请你猜一猜,红盒子里装了多少个硬币?
生:(七嘴八舌乱猜)
师:大家都没有猜对。在你没有得到相关的信息之前,你能一下子准确地猜出红盒子里装了多少个硬币吗?
生:不能。
师:那我给你一个信息:黑盒子里有15个硬币。依靠这个信息,你能准确猜出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吗?为什么?
生:不能。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与黑盒子无关。
师:我再给你一个信息:白盒子里有10个硬币。现在,你能不能猜出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为什么?
生:还是不能。因为红盒子里的个数与白盒子的个数无关。
师:知道了这两个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方面的信息就能猜出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了?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成员交流一下。
学生通过交流,归纳出如果再知道一个能把红盒子与白盒子和黑盒子里的个数联系起来的信息,就能猜出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学生举例: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比黑(白)盒子多(少)多少个;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是黑(白)盒子的多少倍;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比黑盒子和白盒子的总数多(少)多少个;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是黑盒子和白盒子的总数的多少倍等等。这时,引导比较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发现有的只需一步计算,有的却需两步计算。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两步计算。在提出问题、比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强化了两步解决问题的结构,而且对解决问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选择有了初步的定位。教师最后出示相关信息,学生终于顺利猜出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之目的。
二、鼓励参与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互动性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
教学时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编出问题。如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 “用数学”。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教材第45页,应用题例1是这样的: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这种类型的解决问题枯燥得很,离学生比较远,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没有了兴趣不能产生探究的兴趣。我对此题做了如下改动:
(1)课件展示情境或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客户:周厂长,你好!我们订做的660套衣服,生产得怎么样了?
厂长: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
客户: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了吗?
厂长:能。
(2)师:同学们!你们根据厂长、客户提供的信息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以上出示的例1。
(3)师:你们会解答吗?如果不会,可以小组讨论。
生:略
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巧妙地把要解决的问题变为对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以后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基础。
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不同,常常会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独特性的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尝试各种算法的多样化。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解决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愉悦,而且还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
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观察组内同学合作技巧的表现,如讨论时的声音控制、提问和应答时的礼貌)等,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氛围。
解决问题具有抽象性,有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造成解题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轻松掌握解题方法。
4、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为了减少学生研究探索学习的梯度,课堂上利用教材特点进行专题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可在课外探究学习中面对更多的是如何搜集处理信息怎样与人合作。为此要引导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要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若自己拥有材料正是别人急需的,能成全他人的计划,使自己在学会探究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三、激活求异思维,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比如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一道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变通思维:
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27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
今日放映
《宇宙与人》
成人票: 每张8元
学生票: 每张4元
团体票: 每张6元
(30人或3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
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案。
以下是 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1:827+4950=4016(元)
方法2:(27+950)6=5862(元)
方法3:从学生人数中拿出3人,和教师组成一个团体。
306+9474=3968(元)
……
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每位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设计开放作业,强化自主探究实践性
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用数学。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如何设计开放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有所收获呢?首先要尊重学生择业的要求,其次要开放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1、迁移例题解法。
如讲授了植树问题后,可建议学生去步行街上走一走,数一数步行街上有多少个垃圾桶,目测一下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再算一算从起始的垃圾桶到最后一个垃圾桶之间的总长度约是多少米?
2、结合生活热点。
国庆、元旦等节日期间,许多商店推出打折的促销手段,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商店购物,看看商品的原价是多少,打几折,打折以后的价钱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记录下你的考察结果。返校后可组织讨论:商店利用打折的手段促销商品,它是赚多了,还是赚少了?会不会亏本?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3、加强专题实践。
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以后,就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给家设计一些装修方案。比如:量一量房间的长和宽,算一算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购买地板的话,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再去市场了解地板的价格,选择合适的价位,进行购买,大约需要支出多少。
这样开放的作业内容,既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又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接轨”了社会活动,学生有了“自由驰骋”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书写一个创造的人生。
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它,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要解决 的问题,离自己并不遥远,问题解决才有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解决方法。达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教学。

㈣ 数学问题解决一般经过哪几个阶段举例说明

数学问题解决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分为:

第一阶段,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

第三阶段,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第四阶段,检验假设。

(4)解决问题的三步骤是什么数学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要审清题干,明确你已知什么,包括题干中给出了什么具体信息,隐含信息。这样你才知道你有什么,这是你要得到什么的基础前提。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分析问题,就是一种数学上由已知推未知的思路。数学其实本质上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不管是推理还是计算。

2、要将题目进行推理转化,类似于数学上的分析法。如我要吃饭,那我得先做饭或者买饭,做饭的话需要什么材料需要什么步骤,买饭的话需要多少钱买什么东西。然后一直这样追问下去,直到将问题的源头和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那么就完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转化完毕。

㈤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 x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解决问题三步骤的实施

(一)阅读与理解

1.找信息

找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知道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师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是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有关信息。

2.提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教师有意识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气氛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示意图

示意图让文字有了图形的辅助,有助于体现教师教学的直观性,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示意图,能从根本上培养和增强学生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解题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学会如何做题,学会画示意图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分析与解答

1.数量关系

心理学先入为主原则,第一次学习建立起来的“模型”表象,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具有导向作用。在一至四年级的除法“应用题”中,都是被除数大于除数,加之教材编排题型过于单一,缺少对比呈现。如果老师教学时缺少分析“数量关系”,或者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成绩,直接告诉学生:“记住你就用大数除以小数!”以至于到了五年级形成习惯。所以,“应用题”教学一定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数量关系就是学生在运用运算意义和基本数量关系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周围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再抽象概括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式,大家习惯上称这种数量关系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例如:单价与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等等。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步骤,找信息,提问题,以及画示意图都是为了列出式子,算出答案。下了如此多的功夫就为了这一步骤,所以要求学生细心谨慎,不要看错数据。记错数。

3.回顾与反思

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积累教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回顾中感受成功,增强学习自信心,养成反思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回顾和反思。其实回顾与反思属于检查。检查在列式中有没有写错加减乘除,检查式子中有没有看错数据,写错数据,检查有没有计算错误,比如低年级的满十就进一,不够减就退一,乘法口诀有没有出错,高年级的小数点有没有点错,或者分数的约分是否约完整等等。

总的来说,正因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学中的最难点之一。所以就解决问题中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进行浅谈,希望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起到作用。

㈦ 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首先要对数学理论的定义、概念有切实深刻的理解!
其次:还要对这些定义、概念、公式定理等理论
的实际意义有切实深刻的理解!
第三:对实际问题本身也比较了解,明确其中
的运行、发展机理和几何架构、代数关系;
第四:把实际问题中能够确定或可能条件搜集起来;
第五:用相关的理论对实际问题进分推导试着解决!

㈧ 数学中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第一步骤 审题解题积累解题经验
审题解题,即通过读题,根据题意完成题目的解答过程。大多数同学做题时就只做了这一步,但是也没有完全做好。真正要做好这一步,第一,从容不迫地审题:审题多花一分钟,解题少碰几次壁;第二,按部就班地解题。
第二步骤总结反思提炼解题方法
题目解答完毕只是掌握知识的开始,认真总结反思才会有稳步的提高。做完题目之后,特别是做完典型的题目、发现典型的解题方法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平时的总结、反思将为考试时快速、准确提取这一解题思路带来方便。
解题之后不总结犹如光播种不收获。总结反思必须花时间,但很多同学敷衍了事。一道好题经典题,甚至必须花上解题几倍时间进行总结。一道题目总结好了,取得的效果比做十道题目都好。
“总结要落实到说出题目解法的原理、过程、重点、方法的适用范围;寻找新老题目之间的联系;归纳出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等。”
第三步骤默想记忆催生解题灵感
中高考数学题目量大,会做还不行,还要速度快。打开中考高考数学试卷,如果觉得题目几乎都没见过,主要凭思考解答,如果觉得题目都似曾相识,主要凭记忆解答。成绩优秀学生多凭记忆解题,成绩一般学生多凭思考解题。前者又快又准,后者既慢还错误率高。
要做到考试凭记忆解题,做题时就要做好准备:题目解答总结完毕,一定要花点时间静心默想记忆整个解答过程、题目的突破点、易错点等。将题目以清晰的原型印刻在脑子里,解题时就会思如泉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易思教研员蒙泽佳说:“我的经验是,学好数学,必须重视记忆。一分的记忆减少十分的思考。将来考试时随手拈来,又准又快。”
以上三个步骤操作好,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㈨ 数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先分析已知条件!如果您认为这个回答对你有一些帮助, 请点击回答内容右下方的“…”,再点击“采纳”。多谢了!

㈩ 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从问题出发。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从理解数学问题开始,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没有正确的解答。所以说要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的基本条件,基本要求,梳理基本脉络,形成基本观点。这就要求学生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以实现对题目的充分理解。

第二,从规律出发。数学问题都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发现了规律可以事半功倍,发现不了规律只能一头雾水。如何发现规律?首先要认识规律。数学的规律都是隐藏在各类问题之下的,一般很难发现。这就需要学生日常养成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因为这些规律性认识都是经过老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耐心讲授出来的。课时要会做笔记,做好笔记,课下做好复习,认识,理解规律,最好能够自主的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第三,从结果出发。所谓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是指解决数学题目。数学题目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有一个疑问,有一个答案。为了解答,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问题,即所谓的有的放矢。从结果出发反推问题所在,从结果中发现数学冲突和矛盾,在结果中理清解题思路。

第四,从逻辑关系出发。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质是逻辑关系的理顺,学生需要从题目中找到各种数量,变量,并建立起这些量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和数学解释。罗辑思维能力提升的方法很多,主要是专项逻辑训练,数字规律认识,图形类型归纳,数形结合问题等等。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抓住变量,还要抓住不变量,通过这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题意中的逻辑关系,进而最终求的结果。

阅读全文

与解决问题的三步骤是什么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