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以动促思、培养动作思维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投其所好”,多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从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习起来就有了依靠,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分类》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在桌子上放了一堆东西(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卡子、手镯、擦脸油,各种药品,各种笔,纸币、硬币,各种交费收据),学生上台收拾东西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分类》,自然学会了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知识,体会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以上安排的互动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白了什么叫分类,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以动促思,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用眼观察,以形促思,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如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往往比较差,观察常是随意性的,有时甚至主次不分,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先拿出一个墨水瓶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这个盒子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看一看每一面都是什么形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相对的两个面怎样?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上下、前后、左右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这样,学生观察有方法,思考有凭借,通过借助观察实物,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教会了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方法。
三、重视表达,以口促思,培养表象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鼓励他们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发展思维。但低年级学生由于词汇有限,往往在表达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因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坚持循序渐进,从准备课开始,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在《比多少》的教学中逐渐教会学生用“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些、谁比谁少些、谁最多、谁最少、谁和谁是同样多、谁比谁多几个、少几个”等词语把比较的结果表达出来。在看图列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图,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图意来,再列算式。如“左边有2只鸭子,从右边游来5支鸭子,求一共有多少只鸭子?用加法算;手里4只气球,飞走了3只气球,求还剩多少只气球?用减法算”等。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使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加强练习,以练促思,培养抽象思维
教学大纲提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以致用,能促使思维内化。
练习要有科学化:练习应是创造性劳动,因此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分析、列式、解答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练习,但关键不在计算上,而在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从而理清解题思路,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
②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要注意教给其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其善思、会思。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培养 低年段 学生 思维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新理念的学习,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外出听课,一堂堂设计精美的数学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生动、直观地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我深深的感觉到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调动学生亲自动手,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其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这样,有利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且学起来兴趣浓厚。如教学九加几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的方法,我组织儿童操作,拿出学具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个盒子一共有几格?几格里面放着杯子?还空着几格?盆外有几个杯子?现在要把盒内盒外的合起来,只要把杯子怎样摆弄就能一下子看出一共有几个?"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投入了操作,得出把盒子外拿一个放进盒子里凑成10个,再加剩下一个是11个。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建立了深刻、清晰的凑十表象,抽象概括出凑十的算理。
二、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要注意教给其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其善思、会思。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的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如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并与前面的复习题进行对比,然后再计算。这样学生在思考中产生多个思维指向,沟通知识的联系。加深、拓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激发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有问题的情境中学习,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诱发好思。如我在教学"圆柱和球的认识"时,首先,拿一个圆柱模型让学生观察,让其说说上、下底面是什么图形,上、下底面形状大小是否一样。再拿一个足球,让学生摸一摸,通过触觉先感知其面,再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形状。通过观察、提问、回答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得到正确的圆柱和球的概念。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
四、合作交流,深化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思维,思维的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儿童头脑发育、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的教学只重视思维的结果,忽视思维的过程。现代教学论则十分重视思维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新大纲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其目的在于纠正过去只重视思维的结果的片面做法。但是反过来也不能因此只重视思维过程,而忽视思维的结果。特别是数学,计算或解答是否正确还是很重要的。为了加强对思维过程的重视,首先要加强算理的教学,说明一种算法或一个公式的来源。解应用题要重视分析数量关系。做练习时要多让学生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必要的时候要说出理由,而不是简单地对一下得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要引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检查在分析、推理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低年级学生还要注意结合操作、直观来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具体形象化,更便于理解、掌握和检查。还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叙述的思维过程,并能评价别人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合理,从而提高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确集中,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更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果低年级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给中、高年级增加教学的困难;反过来,如果低、中年级重视发展思维能力,到高年级有所忽视,也会给进一步发展思维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很好地贯彻这一条原则,就要很好地研究各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结合知识内容,提出适当的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 ;
③ 小学生如何建立数学思维
我们要培养小学生建立数学思维,首先要了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还有相关技巧和培养方式。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提到重要的位置,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给大家带来培养数学思维的技巧。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4.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④ 二年级孩子数学思维怎么培养
一、培养兴趣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好比有的孩子喜欢吃冰激凌,有的孩子反而喜欢吃汉堡一样,每个孩子的爱好都不同,对于讨厌数学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肯定不好,因为他们从心里就抵触数学的存在,这样怎么可能把数学学好呢?
这里分两类人,一类是一开始对数学有学习兴趣,但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的挫折太多了,很多的知识点没记牢,最终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在数学学习中成为了掉队的那一员。对于这类人,只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辅导,让他们把曾经没弄懂的知识点复习一遍,掌握它就可以让他们重新拾回数学的学习兴趣。
还有一类人是,第一次接触数学就很抵触,对于这类人作为家长就需要给孩子进行辅导,从生活中感化孩子对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数学的例子,让孩子知道学习数学是必要的,不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自己都无法适应,寸步难行。从生活中的例子慢慢感化孩子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没有那么抵触之后,就可以一点一点辅导孩子的功课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孩子在数学领域的学习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二、三维能力的培养
想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维能力,尤其是凭空想象能力!
这点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很困难,但是必须要克服,因为数学三维能力对于解答各类数学题,真的太重要了。比如解答一道棱形题,你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出棱形的模样,这就是数学的思维能力,如果你想象不出这个图形,那解题你就比别人慢了一步。
⑤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锻炼和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认识大小、长短、多少的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比较能力;教学数的组成就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也许在低年级还能打高分,但数学素质并没有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增强,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很困难。同时,培养思维能力还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在教学数学概念、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几何图形、统计等内容时,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
如,教学长方体这个概念时,不要直接画一个长方体,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体。而应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面、棱和顶点的数量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体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5+3)+7=5+(3+7),先把5和3加在一起再同7相加,与先把3和7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29+57+13)中去,让学生说出使计算简便的根据,进而学到演绎推理的方法。
2.利用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复习铺垫,教学新知识,还是巩固练习,拓展运用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除错误。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能把培养思维能力和教学过程割裂开来,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只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是不可取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
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3.利用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不同、学生不同,课本中的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首先,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学了倒数以后,为了了解学生对倒数这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这样一个判断对错的习题:“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假分数的倒数里面有没有大于1的和等于1的。而要弄清这一点,就要明确什么叫做假分数,什么叫做倒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出有一部分假分数的倒数等于1,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其次,在讲解习题时要具有指导性,不能只注重结果。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要问他是怎么想的,学生说出错误答案要让他明白错在哪里。
⑥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一、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思维的深刻性既是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⑦ 低年级的家长朋友请注意,小朋友如何学好数学思维
一、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巩固重习。二、对公式、定理、定义、法则等重要内容,可以朗读、记忆、背熟并理解。三、听好课是学好小学数学的核心环节。四、堂堂清、章章清,及时查漏补缺,及时巩固练习。五、每天睡前用五分钟回忆一下当天所学数学知识内容。六、建立错题集。七、自己总结其他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并长期支持使用。
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从实际需求出发:比如说家人去买菜用哪种方式比较快捷到达目的地,又运用哪些方法可以省钱。这些实际的生活非常能够让孩子思考,孩子也容易理解,往往数学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
2、从问题的突破口出发:比如说方程类的解答,孩子遇到某个题目觉得很繁琐,利用方程就会很简单,当孩子遇到某些难题难以解决的时候,总会需要找到突破口,比如逆向思维、对比思维等,这些突破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数学思维。
3、从实际的案例出发:有很多实际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在课本上都有,利用这些案例,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分析的,哪怕孩子不能独立去完成,背会本身也有好处,可惜很多人只会说束手无策,导致越来越恶化。
4、结合逻辑思维来做训练。事实上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维,并且两者相辅相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些书籍,亦或是相关的逻辑训练工具,并且总结逻辑给孩子带来的好处等等, 用这些来指导数学思考方式。
5、鼓励孩子多提问:不要抑制孩子在学习过程的提问,这种提问和好奇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将知识点与孩子年龄段能接受的方法告诉孩子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多加以引导。
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真实的,有趣的数学故事
具体到3-6岁孩子的数学启蒙操作层面,首先是我们选取了20个主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贴近儿童日常生活的,比如食物运动汽车等;另一类是儿童感兴趣的好奇的神秘的,比如恐龙宇宙科学等。然后每个主题下创作了不同的数学故事,通过故事来了解真实的世界,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些故事不仅仅包含数学知识,还包含了通识教育知识,比如在《可以吃的地球》这个故事中,通过制作蛋糕来了解地球的结构组成,将球体结构和地球的知识融合在了一起。在《世界上有多少只虎鲸》中,将神秘的虎鲸与对数量的认知结合在一起。所有的数学故事都来自于真实的世界,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数学。
进阶的,开放式问题
而且在每个故事后面设计了六个开放式问题,分成三个难度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年龄段,保证3-6岁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其中三个问题属于数学层面,包含了数量、计算、几何、推理方面的核心概念;三个问题属于语言层面,从获取信息,解释概念,给出观点三个层次锻炼批判性思维,语言类的问题也是与数学相关的,两者相辅相成,比如有个问题是:“内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任何物体都有内部吗,为什么。
系统的,游戏化课程
但光有骨架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接下来还会设计相应的课程,每个数学知识点是一课,对应于故事问题背后的核心概念。力求简单有效,内容包括游戏素材,游戏玩法,精选习题,生活扩展。哪个问题没有思路了,不会了,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这节课程,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争取下次再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
⑩ 如何培养小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让孩子感受数学有趣味性
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是因为觉得数学太过抽象,理解不了只能死记硬背,趣味性大大降低,加上畏难情绪,孩子就不愿意学数学。
其实,数学应该感受着去学。
我后来买过一本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由衷的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和神奇,而这种神器,本应该是孩子小时候最应该接触的。
另外,增加熟练度的运算过程也不能省略。
就像10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掌握了计算方式还不算什么,只有扎实的训练,才能让孩子快速口算,并且减小失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