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况,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
师生互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探索口算方法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学生尝试计算.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❷ 北师大三年级小树有多少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2、观察图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2、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3、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
4、全班交流。
①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②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
③可以先不看20后面的“0”,因为2×3=6,乘完后再在6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④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树。
思考:大家觉得三种方法哪种最简便呢?
三、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1、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自己解决。
2、寻找规律,总结方法。
8×4 6×7
80×4 6×70
800×4 6×700
上面这组算式,有哪些规律?(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
通过前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概括方法: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将题目先看成表内乘法去计算(数对数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三、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1.算一算。
70×2 40×3 50×4 60×7 30×5
40×5 70×6 80×4 60×9 30×8
2.填一填,比一比谁最棒!
60+60+60+60+60 =□×□
40+40+40+40+40+40 =□×□
80×4 =□+□+□+□
70×5 =□+□+□+□+□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2、课本第3页的第2题。
❸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公开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
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讨论解决实际苘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巩固练习
互动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填空。
设计意图:这两题进一步巩固整 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看图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在今后遇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就可以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口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❹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新一小学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属于市区重点学校,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❺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的教案
l 课标本节内容要求;本节内容知识体系;本节内容教材位前教材内容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内容功能价值(本节内容)仅要思考其内容本节内容习帮助本节内容习科体系建立、其科内容习帮助;应该思考通本节内容习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帮助及思维式变化影响等
本单元掌握表内乘除基础展教主要习口算乘除第四单元、第六单元习笔算乘除打基础习位数乘除基础
通需要少钱情境引导探索两位数乘位数(积百内)口算;
情析
(几面进行阐述需要格式化必面面俱)
教师主观析、师访谈、作业或试题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比较效习者析测量手段
l 认知发展析:主要析现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要形本节内容应该要走认知发展线即现认知基础经哪几环节终形本节课要达知识
l 认知障碍点:形本节课知识主要障碍点能知识基础足、旧概念或者能力够、思维式变化等
1.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除并理解乘除实际含义
2.能够根据具体情景提相关问题待于提高让提问题更加价值
3.通接触二级发现计算单元使兴趣所激趣面应功夫
教目标
(教目标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体系进行析)
教目标
1.探索并掌握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口算乘计算并能够确进行计算
2.进步理解乘意义体验数与实际密切联系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程发展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能力
3.培养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手操作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通发散算培养思维灵性
教重点难点
教重点:能计算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口算
教难点:掌握计算
❻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评析
不久前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下面是教学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书中的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有3捆小树,每捆10棵。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三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树有多少棵?(师板书)谁能列出算式?
生:3×20。(师板书:20×3)
二、合作探究
师:20×3你会做吗?(生纷纷举手)你会算了,还有第二种、第三种算法吗?先想一想再到小组中和伙伴们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小组合作)
师:(合作后)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20×3的?
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先写一个20,再在20的“0”下面写一个3……(生说,师板书竖式)
师:你列出了竖式,但没有算出结果。(师将竖式擦掉)谁还说?
生2:我先用2×3=6再把后面的“0”落下来。
师:为什么先不算“0”而乘把 “0”填在后面呢?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学生第二次小组合作)
生:(合作后汇报)2×3=6后面少了一个“0”要加上。
师:也就是说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0,3个20是60,所以用2×3=6的后面要填上“0”。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去做?
❼ 审定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与除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❽ 最新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20道表内乘法题。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但经过一假期的时间,有些已经淡忘,有必要在课前适当训练,唤起对旧知的记忆,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尽快找到数感。所以在新课伊始进行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用激励的语言祝贺孩子们成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欢迎他们重新回到学校。以美化身边的环境为契机引出情境图。
每捆20棵
1.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并说出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问题:3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板书课题:小树有多少棵)引出:20×3=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巩固复习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讨论算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1)20+20+20=60(2)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3.优化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教师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
4.小结: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5.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刚刚优化口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二、 迁移应用,探索规律。
1.出示练习: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2.拓展训练:3000×2 5000×4 6×7000
在学生总结出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随即出示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能够类推出相同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添上同样多的“0”的含义,并且把这种口算的方法熟记于心,达到内化的目的。
三、 变式练习,积累内化。
1.口算练习:(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说算理。)
2页3题30×4 50×8 9×600 40×5 60×7 800×4
3页2题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
2.填空:(巩固算理)
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先不看()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的末尾添上()的“0”。
❾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