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中班数学区如何提供材料

中班数学区如何提供材料

发布时间:2022-10-30 12:34:06

‘壹’ 中班科学区可以投放哪些区域材料

科学区可以投放以下材料:

1、绘画材料:颜料、油画棒、双头笔、签字笔、水彩笔、排笔、蜡笔、毛笔等。

为了培养中班儿童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幼教工作者将幼儿园布置成不同的活动区域,比如:电脑区、图书区、泥塑区、植物区、动物区、积木区、玩沙区、玩水区、烹调区等,让中班儿童自己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场所。

为了培养中班儿童对环境的信任感,他们将玩具、物品等分类摆放,显示清晰,宝宝不会因为找不到东西而觉得陌生、茫然或不安。

为了让中班儿童学会友好相处,准备的玩具、物品很充沛,有需要的中班儿童都能得到,无须争抢。同时,不同的区域使得每个宝宝都能自由地与几个伙伴在一起活动、交流,增加他们与人交往的经验。如果中班儿童之间发生争执,老师就引导他们互相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学会沟通。

为了让宝宝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他们将宝宝做的各种功课:图画、剪纸等,贴在宝宝平视就能看到的地方。

‘贰’ 如何有层次的投放中班数学游戏材料

又到区角游戏的时间了,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顿时热闹起来了,唯独数学区很少有人光顾,备受冷落。我尝试问几个孩子“你想到数学区玩吗?”他们都回答说“我不想去。” “为什么不想去数学区玩呢?”孩子的回答是“没什么好玩的。”“太简单了,没意思!”孩子们的回答点醒了我。回想看到的其他班级和幼儿园的数学区角也存在类似情况。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数学操作活动材料是开展数学活动的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刻不容缓,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对数学区角操作材料设计存在的误区及如何设计适宜的数学操作活动材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现状与误区
1、活动材料单一,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材料游戏性不强,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有的材料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材料缺少经常性的更新和变化不能使孩子产生兴奋情绪和操作的欲望,也就谈不上主动参与活动了。
2、活动材料只注重美观,操作性不强。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设计的操作活动材料只注意外形的美观和情节性而做得很复杂,不便于幼儿操作,甚至忽视了材料中干扰幼儿的不利因素,这样的操作活动材料也不利于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3、材料提供无层次性,满足不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不少教师提供的材料往往是“一刀切”, 整个操作活动材料都一样,或者材料不一样,但体现的要求同一层次。有的幼儿能很快理解新活动的玩法,积极投入到操作过程中去,而有的幼儿则感到困难,甚至无从下手。
4、操作活动材料过多,目的性不明确,不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但是,投放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但也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
5、废旧物品和一物多用的材料较少,对部分操作材料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
二、实施策略
幼儿数学操作活动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操作材料的作用不容低估,这是因为活动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幼儿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幼儿活动欲望的强弱、兴趣的高低、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能否进行独立的思维和想象、有无探索和创新,这都与操作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幼儿数学活动材料的设计、提供上我们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1、材料的设计要适应幼儿的“兴趣中心”。
幼儿的活动主要不是服从目标,而是服从兴趣和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兴趣和需要维持的。“离幼儿最近的才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要贴近幼儿认识水平的活动内容,适应幼儿的“兴趣中心”,幼儿看到的、用到的、能理解的都可成为我们操作活动的材料。
受环境和电视的影响,幼儿往往对某动画片或图书中的主人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较常的时间内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兴奋中心,我会利用“时尚物”作为材料设计的题材,对幼儿参与活动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喜羊羊卖汉堡包”这一区角材料就是利用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中的人物形象,诱发幼儿参与学习和操作材料。结果,材料使用了12周,孩子的兴趣仍然不减。
2、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在数学区域游戏中,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幼儿在与操作材料的接触中了解各种材料的特征,形成数、形、时空等概念,拓展了已有经验,萌发了幼儿智慧。
如:为了帮助幼儿复习相邻数,我设计了游戏“找朋友”,幼儿在找找、摆摆、讲讲、议议中轻松地掌握了相邻数的规律。在“钓鱼”游戏中,我提供标有数字的小鱼和鱼缸,引导幼儿将钓起的鱼放人比鱼身上的数字大一或小一的鱼缸内。复习数的分合时,我设计了“青蛙跳跳盒”、“图形棋”等有趣的游戏。
在区域活动中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施展的天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们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
在数学区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从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层面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1)同一区域材料的层次性
如:在数学区,为让幼儿掌握“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排序”,我们设置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操作材料:
层次一:为幼儿提供了不同颜色的塑料珠子,让他们学习按颜色特征分类;
层次二:提供了不同大小、颜色的花片,学习按颜色、大小特征分类;
层次三: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几何图形、积木等材料,进一步学习按各种不同特征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排序。
材料不同,难易不一,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幼儿参与数学区活动。
(2)同一活动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提供时,我们会针对每一种材料的价值和玩法,精心的分析和研究,对目标要求逐步提高,并使操作难易程度逐步加大,将操作材料分成几个层次,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操作材料,教师也便与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中班活动《区域计数》举例。
幼儿根据自身能力自选操作卡,按操作卡提示进行摆放,也可进行☆级大挑战。可一人玩也可合作玩 。
层次一:(难易等级为☆)图形操作圈为两个,数字大小正好够两种图形操作圈独立摆放。
层次二:(难易等级为☆☆)图形操作圈为两个,但两种图形操作圈需交叉摆放及公共区域的计数。
层次三:(难易等级为☆☆☆)图形操作圈增多,难度加大。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设计、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操作材料,或对同一操作材料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在操作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培养了幼儿大胆、开朗的性格及乐意帮助同伴、愿意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4、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
挖掘让孩子感到亲切的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如孩子外出郊游捡回来的树叶、花瓣、石头,主题活动中带来的各类种子、废旧的瓶子、盒子、纽扣、纸杯、小勺等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天然的计数、分类、做式样的好材料,用分类盒进行物体分类操作学习,用易拉罐做算式滚筒,进行加减运算练习;日历、月历是幼儿理解时间的顺序性、不可逆性的天然工具。每天天气情况的记录积累下来的数据(日期、气温、天气情况等),可以用来让幼儿感知时间、温度变化。……简单的物品都成为了孩子探究、感知数学概念的把玩不厌的材料。
让孩子接触和体验成人用的真实的数学工具。如我为幼儿提供一些这样的材料,如:尺(卷尺、直尺、三角尺)、秤、天平和砝码、大小不一的量杯、各种计时工具、计算器等等。让幼儿在好奇中产生探索的愿望,并在探索中发现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数学活动区,只有材料的推陈出新,才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只有提供的材料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也就是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才有可能去探索,去操作。游戏材料的多变性与幼儿的游戏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游戏材料并赋予幼儿更大的自由度,使幼儿有机会按照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操作。相信,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多看、多思、多创,一定能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也一定会让我们的数学区恢复生机,充满活力。

‘叁’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选取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紧扣目标,但还要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比如中班某个活动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数字6,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那活动中教师就会运用不同的材料,比如: 1.捡落叶,地上撒一些落叶,然后要求每个孩子捡六片树叶。 2.插蜡烛,设置情景,宝宝六岁生日了,那应该插几根蜡烛呢?请孩子准确的给蛋糕插上6根蜡烛。 3.连线,将数字与边上相同量的物品匹配起来。4,涂色,提供各种水果超过六的量,然后要求幼儿为每种水果其中的六个涂上颜色。这些活动材料和操作方法都不同,但目标相同,用不同形式来巩固幼儿的学习。 二、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提供多层次的材料 在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比如中班的数物匹配,有一个快递员的游戏,在设计运送单时,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考虑多种类、多数量甚至加上颜色,比如给小兔送3个胡萝卜,4瓶草莓味的牛奶,再送一棵青菜,能力稍微差一点的降低难度,如送4棵萝卜,三棵青菜,能力再差一点的可以选择单一的数物匹配,如只送4棵胡萝卜或者只送几瓶牛奶之类的,渐渐再加大难度。可以让幼儿自己挑选,在送货单上贴上难度1星2星3星,自己逐渐挑选难度更大的。 三、要提供有趣味性的材料 为了吸引孩子参与学习,数学活动中的材料必须富有趣味性,如培养中班幼儿数数的能力,我就提供了幼儿喜欢的材料如:钓鱼、串糖葫芦、插花等等,这些富有娱乐性趣味性的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他们有兴趣的反复进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要提供生活化的材料 提供孩子熟悉的材料,更能提起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认识图形时,我就提供了孩子平时的积木,孩子们特别兴奋,在之后搭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一边搭一边回忆刚才上课老师说了这是什么图形,还和边上的朋友分享“我用三角形搭了房顶”“我用长方形搭了围墙”……像平时老师和孩子们出去散步时看见的东西也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材料,如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瓣,孩子们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盒子、罐子、冰棍的棒子这些也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的孩子们熟悉的材料他们更喜欢。 五、要提供有多种玩法的材料、尽可能一物多用 虽然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但也不能太泛,要尽可能地一物多用,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容易发现操作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扑克牌,可以进行多种活动:按数取物、排序、比大小、加减计算等,而且既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多人玩……雪花片,可以用其进行对形状的认识、分类、集合、组合…… 六、要安全、卫生。 这一点也很重要,任何投放给孩子的材料都要注意安全、卫生,材料表面要平整光滑、无锐利的棱角、涂料要无毒性,还要注意经常清洗消毒。

‘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心理学中的术语。广义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帮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1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框架内,数学学科有时很难被整合进去,因而数学教育在学前课程中有被弱化的危险,这从目前一些幼儿园课程参考用书中数学教育内容比重下降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数学活动区活动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日益凸现。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作用呢?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我们把教师预设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区活动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师在设计和指导数学教学活动时更有方向,而且使数学活动区材料的提供以及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与指导更有依据。

一、理解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功能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区活动与教师预设的数学教学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数学活动区活动在综合课程中担负着两个重要功能。

数学活动区活动的第一个功能是为数学教学活动作经验准备。在开展这种活动时,教师尽可能让更多的幼儿操作材料,允许他们相互交流,但不作具体方法上的指导,只在一旁观察幼儿操作材料时出现的各种状况,以便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更好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在开展内容为液体量的比较和守恒的“哪杯饮料多”的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我们先将幼儿较陌生的各种量杯、量筒等投入活动区,让幼儿充分操作和探索。我们则在活动区仔细观察幼儿,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并作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就会比较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幼儿在活动区中有机会练习倒水,可以积累这方面的操作经验,所以幼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就能更多地思考操作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从而使数学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数学活动区活动的第二个功能是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延伸活动。幼儿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是很难理解数学概念的,他们需要较多练习与操作的机会,不断与材料和环境互动,以建构相应的数学概念。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相关材料投放到数学活动区,让幼儿进一步操作。这样,幼儿就不会因数学教学活动时间短而出现不甚理解或不尽兴的情况。还以上面“哪杯饮料多”这一活动为例,由于它趣味性比较强,幼儿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无法充分操作各种用以比较量的多少的辅助工具,因而在活动结束后,大多数幼儿表现出继续操作的兴趣和愿望。这时,我们就将量筒、量杯、橡皮筋、标签纸等投放到数学活动区,让幼儿在已经初步掌握比较量的多少的方法的基础上,继续积累相应的经验或寻求新的比较方法。

二、有效指导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

数学活动区活动发发挥作用,固然离不开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材料,但更离不开教师适当的指导。否则,教师精心设计的材料可能成为数学活动区中的摆设。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材料,尽可能鼓励幼儿操作所有材料。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记录本,让幼儿在操作完材料后自己作记录,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状况有迹可寻。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分析幼儿活动的记录,如果发现某些幼儿在这段时间里只重复玩某几种材料,教师就应加以引导。除了引导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这段时间内能操作多种材料的幼儿加以鼓励,以引导其他幼儿尽可能操作各种材料,建构数学知识。

教师要对个别数学能力较差的幼儿多加观察。数学能力较差的幼儿往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且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不好。这些幼儿在活动中常常处于“闲逛”状态,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某种材料的操作,他们朝三暮四,一个下午可以玩遍所有材料,但都是浅尝辄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每次活动前对他们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这并不是说要规定他们玩什么,而是在询问其意向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每次完成一种材料的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给教师或其他幼儿看。如果当天完成不了,则保留半成品,下次活动时继续做,直到完成为止。如果幼儿每次操作都有成品,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特别是当他们得到教师或者同伴的认同时,这种感觉就会更加强烈,它会促使幼儿更乐意投入数学活动区活动,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由于这部分幼儿能够专心于某种材料的操作,他们原本因无所事事而产生的纷争大大减少,因此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指导幼儿活动。

教师在进行个别指导时要注意方法。当幼儿对某种材料束手无策时,教师不要急于将所谓的正确方法抛给幼儿,而要通过提供帮助或通过同伴的协助引导幼儿思考;当幼儿的操作方法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提问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使他们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思考,通过探索来发现自己的错误。

三、鼓励家长协助教师组织数学活动区活动

家长的协助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数学活动区活动。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定期以小报形式告知家长:投放了哪些数学活动区材料,每种材料可以促进幼儿哪方面数学能力的发展,每个幼儿在数学活动区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家长可以在家里做些什么来配合教师,等等。这种方法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幼儿更有用。如果幼儿学习数学困难是由于行为习惯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师可以请家长在家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某件事,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幼儿就能集中注意操作数学活动区材料,从而有效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如果幼儿学习数学困难是由对某些数学基本概念理解方面的问题造成的,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给家长一些建议,让家长在家里为幼儿提供类似的数学经验,这样也许能减轻幼儿在数学活动区活动中因无法完成材料操作任务而产生的挫败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幼儿取得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这样幼儿对数学活动区活动就会越来越有兴趣,从而使数学活动区活动在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2

一、 选材:

本次我园教学比武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数学领域和健康领域的内容。每周五的时候我都会安排孩子们完成相关的数学练习,感觉孩子们进入中班后,对数学活动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能够快速、正确地顺数和倒数10以内的数;感知什么是序数,能够正确的帮助物体排序;初步了解什么是“点数对应”,能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等等,所以,我选择了数学领域的内容。《纲要》中提出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所以,我选择了中班数学活动内容《一起去旅行》,本次活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创设了幼儿熟悉的游戏情景,整个活动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掌握了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情感教育方面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与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 活动环节设计的亮点:

(一)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

活动中,幼儿的汽车模型操作题卡各有不同,比如,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有的汽车模型卡需要增添“3”和“5”两个座位号,有的缺少“1”“4”“6”三个座位号等;又如,在“给苹果娃娃找座位”时,有的需要增加或去掉数量不同的圆圈,有的出现重复,需要灵活调整,等等。这种同中有异的设计为每位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幼儿探索、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充分体现了“幼儿操作探索在前,教师提升推进在后”的理念。

(三)为幼儿创设多个互动机会。

幼儿之间相互验证座位号,讨论如何才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怎样帮助苹果娃娃重新设计花衣服等,这些师幼、幼幼互动的环节,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有利于引发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使数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更有效。

(四)为幼儿充分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首先,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其次,每一个游戏环节的设计,都能够引导幼儿去积极地动手操作材料,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发现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环节从易到难,层层递进。

环节设计中,教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导入部分让幼儿在音乐声中随教师进入活动场地,给幼儿营造了良好、轻松的游戏氛围;游戏“乘汽车”活动中初步感知对应,在游戏“编排汽车座位号”时巩固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在游戏“给水果娃娃找座位”中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活动结束时,在音乐声中,幼儿随教师出教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六)贯穿让孩子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活动设计中,以帮助苹果娃娃补充汽车座位号和安排汽车座位号为线索,让幼儿巩固了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和学习、掌握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开心的,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多次提供了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想办法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高了幼儿与同伴合作协商的能力。

三、自我反思:

(一)不足方面:

1、 整个活动教师预设的是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但活动一开始游戏性不够,没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导致整个活动平淡。游戏“乘汽车”的部分需要从新调整设计,让活动环节安排更加合理、科学。

2、 活动一开始出示的三辆彩色汽车图片,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利用不够,教师应该再进行挖掘。

3、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突破目标难点的环节设计中,遵循《纲要》精神,原来我考虑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操作办法并循规蹈矩地做示范,我想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操作、探索,最终发现解决的方法——用笔在苹果图案上添上或者划去相应的圆圈,就能够让圆圈的数量和相应的座位号对应,可是只有少部分的幼儿发现这个方法。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班级幼儿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后来教师还是重点关注了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想让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但由于教师考虑到上课时间有限,引导不够深入,导致一部分幼儿孩子不明白怎样操作,这一部分的环节教师没有充分掌握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能力,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没有及时对教学组织进行调整。

5、 活动中,教师过多考虑到了上课时间有限,没有让个别幼儿有充分讲述表达的机会,在仓促中中断了幼儿的发言,总的来说还是对幼儿不够大胆放手,教学中不敢大胆挑战自我,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加强。

6、 教师在课前对幼儿的知识铺垫不够,幼儿的数学基本功需要在平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二)反思再教设想:

1、游戏“乘汽车”环节,教师之前设计的游戏性不够强,可以将幼儿半圆形的座位调整摆放成3组,充当3辆汽车,引导幼儿一进入活动场地就拿车票找到相应的座位,原来设计的是幼儿座椅上贴的座位号有不同颜色和数字的,车票也是不同颜色和数字的,让幼儿颜色对应颜色,数字对应数字,但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太过于简单,教师应该把车票上的数字改成相应数量的圆圈,让幼儿感知量与数字的对应。

2、本次课赛规定,中班的教育活动时间为25分钟,活动过程教师组织层次清楚,环节层层递进,但引导语不够准确和有针对性,导致环节时间拖延,教师课前应该再进一步斟酌自己的提问怎样做到精练、准确,做到对教案的进一步熟悉。

3、在游戏“给苹果娃娃找座位”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课前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缺乏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先引导幼儿观察、讲解示范,再引导幼儿操作,这样能够帮助所有的幼儿都获得知识经验的提升。通过这次的活动,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要想完成一节优质的展示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其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解读《纲要》精神,将其具体、真实地落实到教学中。

4、制定的活动目标二“尝试用合作协商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活动中没有足够体现出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师在活动环节“给水果娃娃找座位”的环节中,设计了每人发一张汽车模型卡、六张苹果图片,记号笔一支,让幼儿自己在苹果图片上添画上或划去相应的圆圈,让圆圈的数量和座位号上的数字对应,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安排给每两名幼儿发一套学具,这样孩子们就能够用合作协商的方法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在本次的课赛活动中,自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也让我学习到了其她教师身上的很多优点,在领导及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自己从理论的提升到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能力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些好的,有用的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3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

2、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7种小动物头饰;

2、装饰漂亮的7层大楼(每层大楼一种小动物);

3、7种花灯;

4、新年音乐;

5、正月十五扭秧歌及赏花灯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新年音乐

“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音乐呀?(过新年的音乐),大家喜欢过新年吗?为什么?”

(幼儿凭借已有经验自由回答,如可以穿新衣、放鞭炮等)

2、一起欣赏有关正月十五的课件

“哪位小朋友知道这是在什么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引导幼儿说出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基本部分

大家是不是都喜欢过新年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特别喜欢过新年,而且今年它们还搬进了新楼房,把新房子打扮的可漂亮了,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一下啊?

1、出示森林楼房挂图

“楼房漂亮吗?这里面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呀?”

(幼儿可根据自己看到的随意回答各种小动物的名字)

2、教师提问

“小动物们刚刚搬进新房,还不知道自己住在哪一层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一下好吗?

大家看一下:从下面数住在第二层的是谁呀?住在第四层的是谁呀?”或者“从上面数小猪住在第几层啊?”(提问可反复进行几次,待幼儿熟练后用比赛的形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小动物们住进了新楼房可高兴了,它们要举行一个花灯会庆祝一下还要请小朋友一起去参观,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出示花灯请小朋友欣赏,并互相讨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盏。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花灯从左边数排在第几个,从右边数排在第几个,请好朋友猜一下自己喜欢的到底是哪一盏?

4、游戏:帮小动物找花灯

请7个小朋友戴7种小动物的头饰,按要求(如:从左边数第几盏等)取下相对应的花灯。(可分组反复进行或进行比赛)

三、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幼儿反复进行此类游戏,如你的座位从前面数排在第几个?从后面数排在第几个?站队的时候,你的位置从前、后数分别是第几个等,让幼儿能更加准确的辨别序数并用序数词表达。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4

活动目标:

1、理解10的形成,知道9添上1是10。

2、认读数字10,知道1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蓝气球9个,红气球10个,数字卡片1—10。

活动过程:

1、复习9的形成。

出示蓝气球8个,提问蓝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9个?

请一位幼儿操作添成9个气球,添上后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8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9个气球,8添上1是9。

2、学习10的形成。

出示:红气球9个,提问红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10个?

请以为幼儿上来添成10个气球,然后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9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10个气球,9添上1是10.10个气球用数字10表示。

3、认读数字10,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出示数字10,引导幼儿说说10的实际意义,找一找周围哪些东西数量是10个。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10像什么?

4、游戏:比多少。

画上两个圆圈(两个呼啦圈也可),听音乐,音乐一停,站在圈上比比哪个圈里的人多?

活动延伸:

幼儿学习资源4第9页,数一数,将气球与相应数字连起来。

数一数小鱼和小鸟的数量并添画。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指导策略5

活动目标:

1、学习并掌握7的分解和组成。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字卡片一套。

2、操作单每人一张。

3、画笔(自备)。

活动过程:

1、课前复习。

教师: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习了数字0-7,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一遍?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再数一遍?

教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棒!那么从0-7这些数中任意抽出两个数比较大小你们会吗?

教师出示卡片,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老师问问小朋友:学习的6的分解和组成还记得吗?

教师:6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几种?(6的分解和组成有5种,它们是: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5和1、4和2)

2、涂一涂。

教师:6的分解和组成小朋友们掌握的真好,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魔幻的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单,这张操作单上有点子图,每排有7个圆点。

教师:老师把第一排中的6个圆点涂成了红色,剩下的一个圆点没有涂色。实际上是把第一排的7个圆点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7分成了6和1。

教师:剩下的每一排还可以怎样分?请你把剩下的每一排都分成两份,并涂上颜色。(教师要求每一排分的不一样,把分成的两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你分的不同分法?(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分法)

教师根据小朋友说出的不同分法把7的分解与组成贴在黑板上:

教师:7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归纳一下可以记得又快又准确?(引导小朋友观察黑板上7的分解与组成的特点,用多种方法记忆,如,看到1和6,就会想起6和1……)

3、对口令。

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对口令游戏,小朋友进行抢答,比比谁的反应快。

教师:1和几组成7?7可以分成几和4?

教师:5和2组成几?7可以分成6和几?

教师:几和3组成7?7可以分成2和几?

有效提问:

1、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一遍?

2、6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几种?

3、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你分的不同分法?

4、7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归纳一下可以记得又快又准确?

有用词汇:分解 组成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数字7的正确书写。

‘伍’ 幼儿园中班数学区角材料

篇一:智慧小屋

制作意图:使废旧物再次利用,制作成让幼儿可操作的玩具,让幼儿对数学的分成、组成等产生兴趣。

教育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可更换性,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

选用材料:泡沫、电线、塑料板、电池、即时贴。

制作方法:应用了物理学上的并联方法

操作方法:用小屋两边的电线去接触相对应的两边小孔,如果答案正确就会发出响声。反之,就不会发出响声。

应用地点:幼儿园活动区域或家庭游戏中操作。

适用年龄段:4岁到6岁幼儿

篇二:数学百宝箱

制作意图和教育价值:

通过幼儿随意摆弄百宝箱中的卡片、扑克牌等物品,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顺序延伸该图形;了解数的分解与合成,正确感知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代表同样的数量熟悉形状的组合与分解,创造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制作的计算器、制作材料:月饼盒、珠子、七巧板、废旧台历、电话卡、扑克牌、服装上的标签卡、各种几何图形、数字卡、皮筋等。

篇三:怡海花园

制作意图: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孩子们都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孩子们一般都是用画笔和积木去构建自己心目中的家园,为什么不去开发孩子的思维,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去进行创造呢?于是,我采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了本作品,这幅作品不仅可以在计算区域中进行数数,分类,还可以在语言区域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幅作品,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只要动脑筋就会创作出新的东西。

选用材料:装修边角料,吹塑纸,冰棒棍,五子旗,牙医用小镜子,牙签,玩具,洗发精瓶盖,铁丝,泡沫板,塑料绿草。

制作方法:运用木板组合成房子模型,然后利用装修木条进行房顶粘贴、装饰,再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外观的装饰,力求欣赏性和操作性的统一。

适用年龄:5岁以上的幼儿

篇四:《花儿与蝴蝶》

活动目标:

1、使孩子们同过观察,比较,表演,游戏等活动认识1――9各数的相邻数。

2、通过学习相邻数,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表演的乐趣,对美的欣赏,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绳子,大块的布,若干小泡沫垫子;小草,小花,用伞做的蘑菇(每个花和蘑菇上有一个数字),地毯。

2、纸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触角,若干数字;数字娃娃的头饰。

3、小朋友会玩游戏《蝴蝶找花》。

活动过程:

一、老师、小朋友一起布置数字王国。

1、把小泡沫垫子拼成T型舞台,把绳子牵起来,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地毯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伞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给蝴蝶翅膀涂上漂亮颜色。

3、小朋友们选择角色进行装扮:蝴蝶戴上翅膀,挂上数字;数字娃娃戴上头饰,剩下的孩子做数字王国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数字王国做客。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字王国做客,数字王国里做多的是什么呀?(数字)是啊,每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数字,才能进入数字王国的。

三、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见面。

师:咦,数字娃娃怎么不见呢?我们一起喊喊吧!

1、数字娃娃(2)从布景后跳出来:“我在这里呢!”小朋友热情的和数字娃娃打招呼。

2、数字娃娃(2)说:“接下来出来的是我的邻居,他的数字比我的数字少一个,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1)就出来。

3、老师:数字娃娃(2)还有一个邻居,他的数字比数字娃娃(2)多一个,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3)就出来)1和3是2的邻居,也可以说1和3是2的相邻数)。

4、依照此方法,1――9的数字娃娃有趣的出来。

5、给数字娃娃按数序排好队。

6、请数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过数字娃娃的数字和小朋友脸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观看蝴蝶的时装表演。

1、师:今天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蝴蝶们还准备了一场时装表演呢!最先出场的是3号蝴蝶,大家欢迎!

2、在动听的'音乐声下,3号蝴蝶在T型台上表演。

3、师:接下来出场的蝴蝶身上的数字和3号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小朋友说他们是谁呀?(2号和4号,可以反复强调2比3少一个,4比3 多一个)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2 号和4号蝴蝶出场!

4、依照此方法1――9号蝴蝶都出场。

五、小朋友和数字娃娃给蝴蝶献花。

1、小朋友、数字娃娃、蝴蝶手牵手边成一个大圆圈。

2、师:我们的蝴蝶表演的这么好,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献花)我们到草地上采一些漂亮的花送给它们吧!花上面的数字和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那朵花才能送给蝴蝶的

3、小朋友、数字娃娃采花,鲜花。(把花贴在蝴蝶的身上)

六、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1、交代游戏规则:大家一起随音乐自由表演,蝴蝶到处飞舞,唱到一半的时候,每只蝴蝶做一个花心,身上的数字和花心的数字是相邻数的小朋友,数字娃娃就做花瓣,手牵手把花心围起来。音乐完了,就从头再玩。

2、大家玩游戏。

七、结束。

1、、放打雷的音乐。

师:呀,要下雨了,我们到蘑菇下躲雨吧。免的挤在一起,你身上的数字和蘑菇上的数字是相邻数,你就进去躲。

2、大家都躲在蘑菇的下面。(放下雨的音乐声)。

3、关掉音乐。

师:看,雨停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蝴蝶、数字娃娃再见吧!

4、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蝴蝶说再见,自由走出数字王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篇五:铃鼓响几下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陆’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如何投放材料的最新相关信息

丰富性——提供多种材料给幼儿自主选择,一个区域的材料一般要多于幼儿进去游戏的人数,一般2倍以上,也就是要10种以上。如果是2人合作游戏的,相应的材料就可以减少些。 另外,材料的丰富性和体现在教师要及时更换材料,当幼儿都能熟练地操作且已慢慢失去兴趣时,教师就要整合、更换,以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层次性——同一种材料,教师要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供不同能力的幼儿游戏。体现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不同层次,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如常见的串珠游戏、拼图游戏等,教师可以提供8块的,16块,24块的,50块的等等,甚至可以去掉样图的都可以,以挑战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 材料的层次性在数学区中是尤为重要的。如排序、分类、配对、数数等等都可以设置多层次的材料,以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从而教师也能发现幼儿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教师可以让孩子进行“闯关”的游戏,过了第一关,才能玩第二关、第三关。 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也就是说,探究是孩子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否则就不能算是探究。 自检性——材料能引发幼儿进行自我检查,看操作是否正确。例如在认字操作中,教师的目的是要求幼儿按照儿歌的文字让幼儿找出相应的字卡。但幼儿操作后怎么知道自己操作的是对的呢?于是教师可以把材料设计成双面的,正面是文字,反面是一副画,幼儿只要依次要卡片翻过来,如果看到完整的一幅画,那就是对了。又如在数学的配对材料中,目标是要求数字卡和点子卡进行配对,常见的问题是幼儿操作后又把材料放回去了,这样就不知道是否正确。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材料时,设计成类似拼图状的形式,或以曲线、折线、斜线等分割纸板,拼的吻合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这样能激发幼儿思考哪里出错了,教师也可以解放出来,不用一直盯着他。 总之,教师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角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柒’ 数学核心经验需要一一对应材料吗

数学核心经验并不需要一一对应材料。
为了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好地观察、评价幼儿,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个别化发展。近日,我园开展“数学区区角材料”研讨会,探讨幼儿园各年龄段材料的提供及幼儿游戏情况,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建构数概念,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许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起重温《纲要》、《指南》中数学认知的目标,并结合《幼儿教育》杂志中有关数概念核心经验知识进行学习探讨,在解读中,各班老师一起讨论数概念的核心经验是什么?本班幼儿的发展轨迹与特点是怎样的?我们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应提供哪些适宜的材料?
有了思路和方向,各班的教师们积极搜集素材,就数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如在小班“比长短”区角活动中,我们设计了“托马斯小火车”主题,给孩子们提供维度不同的操作材料,包括颜色、长短相同,形状不同;长短相同,颜色、形状均不同,这样可以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自由选择,促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还可以体现一物多玩的乐趣。中班可提供自由组合材料和拼图式材料,如“图形变变变”中,老师提供橡皮筋和木棒操作板,幼儿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自己拼形状,也可以在操作中不断尝试,及时改正,最终获得成功。在大班,还可增加一些书写记录表等材料,要求幼儿把自己在操作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结果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记录表或活动后的交谈的方式,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对于教师们的想法,大家积极探讨,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教研活动氛围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对每个问题都有理性和自己感性的思考,并对材料提出辩证的看法,开拓了每一位教师的思维。
以《指南》、《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为引领,教师自己设计并制作具有适宜性、探究性的材料,也为以后教师更好的开展数学区域活动、观察分析幼儿并及时调整游戏材料,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捌’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怎样合理提供支架性材料,提高幼儿自主操作的能力

摘要 (5).突出区角活动的可变性。本土材料大部分都是一些半成品,如高高低低的竹筒、长短不一的木条等。但这些半成品经过安全处理后,可以在分析判断材料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尝试用组合、增添、删减、收藏再复出等方法,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使活动的扩展和深化更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改变以往单纯地侧换方法。如刨花第一阶段可以在美工区进行“染色操作”,第二阶段可以在数学区进行“大小、色彩分类”,第三阶段可以在生活区或美工区进行“手工串链”或“创意粘贴画”……当然,这些丰富的本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收集区角活动材料的困难,但要让区角材料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教师把握好材料投放的原则,即多渠道的收集多种多样的材料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有层次性的投放材料;注重材料的开放性。当然,区角活动的指导方式还有很多,如提示式指导、激励式指导、互助式指导、示范式指导等等,在组织实施区角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综合使用多种指导方式,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玖’ 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

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活动的兴趣,对材料探索与操作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选择、设计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呢?课题研究,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得到以下感悟:
一、材料的选择要物化教育目标,具有目的性
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因此,材料应蕴含教育目标,有利于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
1、从教育价值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它能为实现教育价值服务,发挥最大的功效。例如:根据小班分类教学提供的材料“图形宝宝找妈妈”,“给不同颜色的小棒找家”。根据中班“点数10以内的数,认读10以内的数字”投放的数字棋、数字接龙的玩具,根据中班“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目标,投放的七巧板、五巧板。根据“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目标投放的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根据“尝试按一个维度分类和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投放扑克牌等,都是我们在不断操作与调整中投放到各年龄班计算区的,这些材料都隐含每一年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使幼儿,通过摆弄、操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了关键经验。
2、从幼儿发展整体出发,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层级水平,也就是考虑幼儿的自主活动水平。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自主活动的能力处于不同层级水平。要使幼儿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操作活动之前,详细制定出开放性活动目标。开放性目标的制订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遵循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应考虑幼儿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目标的制定,向幼儿的生活经验开放,向幼儿的想象力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自主发展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园教师自制的“小蝌蚪找妈妈计算棋”把枯燥的数学概念蕴含在有趣的、熟悉的故事情节中,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而且也非常乐意尝试。用一故事情景可蕴含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小班可用于能正确区分认“ 1 ”和“许多”、 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按数 (5 以内 ) 取物等目标的落实。中班可用于认识 10 以内数字,理解数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正确点数 10 以内物体等目标的落实。大班则可以用于学习 10 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换、互补关系,学习 10 以内加减计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等目标的落实。在操作技能目标方面:可落实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和操作活动材料、学会基本数学操作活动技能、能听清楚操作活动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等目标。在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有助于在数学活动中大胆回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关系等目标的落实。随着目标的逐步提高,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就有利于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这也正是目标开放性的具体表现。
二、材料的设计要尊重幼儿认知特点具有科学性
材料不仅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过程过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例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往往只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性趣。而到了大班,他们的学习目的性能增强了,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小班和大班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班教师利用印章、实物练习数的组成,效果很好。可同样的材料迁移到小班效果截然不同。提供了小鱼印章后,小班教师让幼儿在一条小鱼后面印上一条小鱼,1添上1是2,幼儿把印章印在纸上很兴奋,他们印了又印,还把小鱼印在脸上、手上,教师困惑了,认为是不是幼儿故意淘气。经过集体教研与反思后,分析出这是投放材料不当造成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三、材料的选择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具有层次性
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在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兼顾个体差异,《纲要》明确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由于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级的丰富性,活动材料在准备上也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多元性。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功能、难度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积极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探索,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班要有不同要求
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等发展状况有很大差距,因此,操作材料要适合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教师必须从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内容,适宜提供材料,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例如同是玩计算扑克,小班可选择扑克中1-5的数字,选择2-3种颜色和图形,让幼儿数点子、按物体的一种特征(颜色或图形)进行分类。中班可以选择10以内数字,选择6-7种颜色和图形,进行10以内数量的认识与理解,学习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巩固练习分类与排序。到了大班可选择全部数字、颜色与图形,进行数数,分类及加减法运算等活动。
2、同一年龄班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幼儿来说很容易操作的材料,有可能会使另一部分幼儿感到很难,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要从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出发,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逐步达到目标要求。例如:排序活动,我们为一些幼儿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同时也可为另一部分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允许他们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四、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具有多样性
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从而帮助幼儿完成学习过程。
1、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和选择材料时,应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出发,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服务。所以,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会在某一角落中经过几分钟的专注思考,很快地完成活动目标,然后,就东张西望、无事可干,显然这是对材料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还应考虑围绕同一目标提供多种材料,避免重复、类似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满足幼儿需要。例如围绕“相邻数”这一目标,中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送小鸡回家、给小猪穿衣服、有趣的指偶、快乐的马戏团、帮聪聪找朋友等多种材料。犹如在“配对”操作练习中,我们提供的材料有大小配对、形状配对;还有数量配对等多种材料,可以说要想真正让幼儿与材料互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这样才能使幼儿对数学的探究始终保持新鲜感,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得到主动发展。
2、操作材料数量应能满足全体幼儿自由选择的需求。
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注重种类多样的同时,更注重数量的充足,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让幼儿在操作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操作材料。例如:
教研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小班幼儿特别爱模仿,他们有时会因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发生争抢,从而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材料投放时适当增加同一种材料的数量,以满足有同样操作欲望幼儿的需求,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与材料的互动是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它能促使幼儿主动学习,进而产生好奇心以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让幼儿学习数学更加主动,从而培养了幼儿独立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促进幼儿有效的建构数概念和经验。

‘拾’ 如何投放中班幼儿的区域操作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的支持为辅的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自主地操作、自由地交往、自由地发挥想象,激发创造潜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发展,因此,区域活动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是活动材料的投放,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但是目前,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有的甚至一成不变,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投放的材料只求多,而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缺乏层次性和动态性;对部分材料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等等。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投放具有层次性及动态性的材料
区域活动能满足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的需要,为其提供丰富的、适合其发展的活动环境,这是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无论是性格活泼还是沉默寡言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的活动形式,自主地交往,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一)材料的层次性
一方面在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给幼儿探索的空间,满足个体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比如:在美工区提供给小班幼儿不同类型的纸:如果是画,有动物轮廓边的和没有动物轮廓边的两种纸;如果是撕纸,提供的纸条可以由宽变窄,又短变长,由随意撕到沿痕迹撕,由撕面条到撕饼干直到撕小动物,由单一撕到粘贴组合撕。能力不同的幼儿可任选一个层次来练习,这样既满足幼儿的一般发展需要,又满足了个别幼儿特殊发展的需要,让缺乏信心的幼儿看到成功,让已成功的幼儿不断看到新的方向。又如,在科学区 “有趣的泡泡” 活动中我们投放了三个层次的材料,第一层次的材料有现成的泡泡水、清水、洗涤剂,可以满足第一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吹泡泡,区分清水和洗涤;第二层次的材料有各种粗细长短质地不同的工具(铅网、纱网、等)吸管,可以满足达到第二层次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比较泡泡的不同;第三层次的材料有有刻度的透明容器、小印章等,可以满足达到第三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探究泡泡水的配制方法,体验浓度关系,并用印章进行简单的记录。可见,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一种材料多种玩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
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如美工区,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好的不倒翁让幼儿装饰,也可以提供蛋壳、沙子、石蜡让幼儿自己来制作不倒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分层次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材料的动态性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补充。无论多么有趣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也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当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兴趣减弱时,应该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新的兴趣和需要,改进和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如:幼儿喜欢剪贴,教师就在美工区投放彩色手工纸和剪贴工具,随着幼儿兴趣的减弱和转移,增加一次性的纸杯、盒子、彩色条、粘纸等材料,以提高幼儿兴趣。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为依据,不断提供适应教育内容和目标的可操作材料,使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循序渐进的得到发展。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幼儿的活动服务。

阅读全文

与中班数学区如何提供材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