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练178页,分糖果,一共有70块糖果,我分到了20块糖果,还剩多少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数学课练习170页,这些都是干扰信息。关键信息是一共有70块糖,我分了20块糖。剩余的还有70-20=50块糖。
‘贰’ 小学数学题,有一些糖,在10-15之间,2个2个的数就多一块,3个3个的数就少一块,请问有好多块糖
你好:因为在10-15之间共有10,11,12,13,14,15等6个数字,“2个2个的数就多一块”说明糖的块数不能被2整除,所以符合条件的就只有11,13,15了,又因为3个3个的数就少一块,说明这个数不但不能被3整除,而且还要比3的倍数少1,所以最后符合条件的就只有11了.
‘叁’ 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块糖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有多少块糖》(教材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糖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糖果)这些糖果,要奖励给今天听课最认真,坐姿最漂亮,举手发言最踊跃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它吗?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这袋糖果,到底有多少块呢?
生1:有24块。 师:比24块少一些。生2:有18块。师:比18块多一些。
师:如果我们想准确的知道有多少块糖,应该怎么办呢?(数一数)
引出课题:有多少块糖
(二)新授课
师:为了同学们数的方便,我们这里有用口来代替糖果,同学们学具中的口和老师手中的糖果是一样多的,请你们小组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数一数。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数法。
(投影仪展示)师:谁愿意把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数法有:1个1个数,2个2个数,4个4个数,5个5个数。)
(课件展示)师:数糖果的方法有很多,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1块1块数共有20块
2.2块2块数共有20块
3.4块4块数共有20块
4.5块5块数共有-20快
5.10块10块数共有20块。
师:看一看这些数法,你有什么发现?(不同数法,数出来都是20:块。)
(课件展示)师:1块1块数,数了20次。
2.2块2块数,数了20次
3.4块4块数,数了5次。
4.5块5块数,数了4次。
5.10块10块,数了2次。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总结:一次数的块数越多,数的次数越少。一次数的块数越少,数的次数越多。
师:同学们都观察出来了这些数法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试着数一数好吗?再数之前,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学具收好。把数学书,翻到第17页,看第一题,你打算怎么数呢?请自己动笔试一试。
教师巡视,然后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数法,并说一说,一次圈了几个,圈了几次。
幻灯片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你想选择哪一堆来数呢?(第二堆)为什么呢?(他整齐)你打算怎么数呢?
(指一行)师:这是几个呢?(7个)谁是这样数的?你是怎么数的?
总结:在数学当中像这样横着数的方法叫做按行数。
师: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按行数。
师:由于第一行有7个,第二行也有7个,两行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我们把他叫做每行有7个,那你数了几行呢?(2行)请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每行___块,有___行,一共有___块。)
师:同学们知道了横着数的方法叫做按行数,还能怎么数?(竖着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用小手比划一下。
总结:我们把像这样竖着数的方法,叫做按列数。
(展示幻灯片)师:像这样每列竖着数,有个4个,我们把它叫做,每列4个。有几列?一共有多少个?请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每列___块,有___列,一共有___块。)
师:现在加强难度,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横着看,或者竖着看,你有什么发现?(每行___块,有___行,每列___块,有___列。)
师:这2种数法可以用算式表示吗?怎么样表示?
板书1。3+3+3+3+5=15(块)算式中是几个3相加,在图中指一指。
2.5+5+5=15(块)算式中是几个5相加,在图中指一指
师:这2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算式不同,得数相同)
总结:同一副图中,横着数和竖着数,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练习。
1. 第17页第二题。说一说,算式怎么列?有几个4相加?
2. 第17页第三题。先填一填,按行数怎么列式,几个10相加。按列数怎么列式,几个3相加.
3. 第17页第四题。(1)小青蛙是怎么跳的?跳了几次,请你动手列一列算式。并且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列。
(2)这一次小青蛙又是怎么跳的?跳了几次,请你动手列一列算式。并且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列。
(四)总结归纳
这节课,同学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谁觉得自己有资格获得老师的糖果?这节课
你都学到了什么?
‘肆’ 幼儿园小班数学《糖果有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算并正确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自备红、黄、绿、蓝四色托盘一个,盘中分别装有数量为10颗(红盘)、15颗(黄盘)、20颗(绿盘)、30颗(蓝盘)的同种糖果;表示10颗糖果的标记卡1张;记录单;水彩笔1套。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 一、二组人手1册幼儿用书(第25页);第三、四组人手1串数量为15-20的串珠,记录单;第五、六组人手1盘数量为25-30颗的蚕豆,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估的准”。 教师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四盘糖果,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红盘里有多少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数字、数的)谁能依据红盘里所装糖果的数量,估计出黄盘、绿盘和蓝盘中各装有多少颗糖果呢? 请一名幼儿说出自己估计的各盘糖果数。 教师出示记录单并提问。 师:**小朋友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你们认为应该记录在记录单的什么位置?(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标记和空格,以帮助幼儿明确估数记录的相应位置——即“黄、绿、蓝三色托盘标记”下面、“眼睛观察标记”后面的三个空格里面) 教师将该名幼儿的估数记录下来。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可请多名幼儿回答,及时记录幼儿的估数,如遇相同的数目则可不记) 师幼讨论: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更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数一数) 教师先后请3名幼儿上来,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实际数目,并将正确答案记录在记录单第三行“动手数标记”后面空格的对应位置。(幼儿在数糖果时,教师应引导大家观察每个幼儿采用的不同计数策略)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对比估数与(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实际数目。 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对估数正确或最接近的幼儿给予鼓励) 二、幼儿分组操作游戏。 师:哇,看来我们大三班对估数掌握的特别好,那么我要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1)串珠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串珠上有多少颗珠子,请在记录单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串珠实际有多少颗,想想一串珠子应该怎么样数?从哪儿开始数?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数、不漏数?数好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2)蚕豆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盘子里有多少颗蚕豆,请在记录单的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实际有多少颗蚕豆,想想可以用哪种数数方法数的又对又快,数完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的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3)糖果有多少。 师:请小朋友完成幼儿用书第25页的活动,要求是根据左边每只糖袋里有的10颗糖,估计一下右边每只糖袋里各装了多少颗糖,并在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上打“〇”表示;再数一数实际装有多少,如果答案一致就为自己画个“√“。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分组操作游戏的记录单。 师幼共同观察其估算的数目;再检查实际的数目是否正确,并运用幼儿提出的各种数数方法进行集体验证,如两个两个数的方法,三个三个数的方法,五个五个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按群计数的快捷;最后对其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是否接近或一致进行判断。
‘伍’ 二年级数学有多少块糖的学情分析和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有多少块糖教学反思
“有多少块糖”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数数,经常用会遇到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方式说是既将学习的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一堆一堆地数或一排一排地数,也可以一列一列地数)数零乱堆放的物体的个数,并相应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让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数数经验与技能出发,使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在学生汇报数数的方法时,我重点指导横着数,竖着数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数法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然后老师引导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每个算式,说出这些算式的相同点,体会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在讲授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数数例子,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节课后我发现所有的同学都能用相同加数写出数物体的一些加法算式,也能模糊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但是一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握乘法的算理,还有待下一课继续讲解。
‘陆’ 什么叫数学基础训练巩固练习拓展练习
数学基础训练,帮助你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
巩固练习,帮助你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公式。
拓展练习,帮助你学会应用数学公式,和举一反三。
‘柒’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有一袋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有多少块糖。有多少个小朋友
几种可能:
4个小朋友,32块糖(4x8=32);
5个小朋友,35块糖(5x7=35);
6个小朋友,36块糖(6x6=36);
7个小朋友,35块糖(5x7=35)。
解方程技巧: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
‘捌’ 跪求一道数学题
方法一:
解:设李老师的糖果盒中原来有x块糖果
1/7(x-1)+1=1/7{x-[1/7(x-1)+1]-2}+2
1/7x-1/7+1=1/7{x-1/7x+1/7-1-2}+2
1/7x+6/7=6/49x-20/49+2
1/7x+6/7=6/49x+78/49
1/49x=36/49
x=36
方法二:
因为2人得到的糖块数相等,又小明先得1块,小颖先得2块,因此小明分得的七分之一应该比小颖所分得的七分之一多1块,由此可知在给小明分七分之一之前的糖果数比给小颖分七分之一之前的糖果数多7块。
由于给小明分了七分之一后,又给小颖2块,得知,给小明的七分之一是(7-2)=5块,这样原有糖果为
5×7+1=36块。
列总式为
(2-1)÷1/7×5+1=36(块)
祝你学习天天向上,加油!!!!!!!!!
‘玖’ 关于糖果的数学问题。
设一共有糖X块 已知奶糖占45%,则奶糖数量为45%X,又放入了16块水果糖,则共有糖果X+16,而奶糖占所有糖的25%,则奶糖数量为25%(X+16),由题目知道奶糖的数量不变,所以25%(X+16)=45%X,得X,然后再乘以45%就是奶糖的数量啦~
或
(25×16)÷(45-25)
=400÷20
=20
45%×20=9
原来有奶糖9块望采纳~~~~~~~~~~~~~~~~~原来有七十四块 现在有九十块
‘拾’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块糖》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在数与代数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本节课“有多少块糖”是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下一步学习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教材通过数糖块、数棒棒糖、数熊猫、数圆片、数格子、数苹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就是要学习的乘法,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数数抽象出算式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学生知识,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为学生后面理解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而积不变埋下伏笔。
2、教材解读: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数糖块的活动开始,展示可能出现的各种数法,让学生只管感受到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然后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地角度。
最后通过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数”,“竖着数”两种不同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