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李腊梅
一、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三、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姚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姚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㈡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主要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较为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互相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人们都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然而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生活中其实也能折射出很多数学问题。教学中,数学教师选择数学问题的素材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数学材料生活化,生活素材数学化,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部分学生不会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意会题目中所表达的意思,如果教师带领学生学会看题、审题,把自己当作情景中“主角”,让自己切身去体会题目中所展示的生活中情景,这样就会形象鲜明地展示出题目中的寓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生活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融入生活情境理解题意,以准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图解分析问题,辅助学生理解题意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多数都还处在形象直观上,对于很多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和接受,难以把具体的事物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所以有些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需要借助教学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最后达到能够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
效果。
低年级数学分析题意有一主要的分析方法就是图解法,也就是利用图的形式来对数学题进行分析、解释或推演。一般,我们常用的图解有实物图和线段图,比如说在应用题中,我们多半都会采用线段图的方式来分解题目中的复杂条件,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条件简单化,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清晰呈现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以帮助学生顺利解答数学题。培养学生巧用图解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理清题意,明白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知道题目所知所求,有助于学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三、加强对学生解题思维错误的分析和纠正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事物的认识期,逻辑性较差,思维也比较单一,在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时候不会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列式计算,而是抓住单一的数量条件或是个别因素为依据,套用自己原有的思维和方法进行不全面的解答。比如,小明和小红都有卡片20张,小明送了5张给小红,问小红比小明多多少张卡片?就有不少学生错误的列式为20-5=15(张)。针对这种学生的错误思维,教师就需要借助直观手段,利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实物演示中理解其“真谛”,明了其中的意义。有的题目的条件则是被隐藏起来的,也有一些条件是多余的,是用来干扰学生思维的,这种情况就要学生反复读题,反复审题,全面把握及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所知所求,懂得挖掘被隐藏的条件,学会过滤多余的干扰条件,让学生正确解题。
低年级教师应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把生活常识带到数学上,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常见事物的理解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同时要教会学生在解题时巧用图解的方法来分析相关问题,以理解题意;再者,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错误思维的分析和纠正,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提升学生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
㈢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
一、透彻理解算理
算理是数学计算的基础,一切数学计算都是在遵循算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就是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的算理。所谓算理,就是数学计算的原则。数学计算的法则就是加减乘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它是数学计算的基础,而数学四则运算的基本算理就是十进制原则和借位原则。学生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如果能够理解其中的运算规则,那么计算能力就能一下子提高起来,也就不会觉得数学学习很难了。
但是,许多数学老师在教四则运算时,往往会忽视对其中算理的讲解,甚至有的老师觉得简单的四则运算不值得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去讲解。殊不知,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算理,会造成将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时的困难,最终导致数学成绩无法得到提高。对于四则运算算理的讲解,有的老师往往只是简单解释它们的含义,只是让学生记住这样的原则就行:两个数相加时如果超过10就要向前一位数进一位,相减时如果减不掉就要向前一位数借一位。因为在老师的心里,这样的讲解是再清楚不过了,学生应该能明白。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老师刚解释完,学生做计算题却依旧做不出来。其问题不是老师讲解得不够清楚,而是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算理。
二、培养心算能力
目前学生的心算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现在数学计算工具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齐全的状况下,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依赖数学计算工具,甚至有很多学校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就开始教学生使用数学计算工具,而学生在使用数学计算工具时感受到的便捷和快速也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感,从而放弃自己动手计算。这对小学生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只会越来越差。
要解决这种现况,除了要禁止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使用数学计算工具外,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掌握笔算之后,教师就要开始慢慢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心算可以说是笔算之后计算能力的进阶,心算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心算能力越高,其对数字的接受能力就越强,数学计算就会越快、越准确。
由于心算对学生的数字敏感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刚开始时会比较困难,但这个困难的过程却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过程。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前5分钟进行,在刚开始时可以选择简单的10以内的四则运算来进行,然后慢慢提高难度。对学生的培养,也可以按照座位顺序,逐个进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这种培养学生心算能力的方式可能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长期如此,学生的心算能力和整体计算能力都能得到显着提高。此外,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遇到任何有关数学计算时,都尝试着通过心算去解决。
三、增强理解数字内涵的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体现在学生做数学题目的准确度和速度上,还体现在学生对数字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能力上。数字在不同的环境下所表达的内涵会有所不同,有时候会超出单纯的数字本身的内涵,这时,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字所表达的内涵就显得极其重要。
比如,有一道这样的数学题:哥哥今年4岁,弟弟的年龄是哥哥的一半,那么当哥哥100岁时,弟弟是多少岁?学生中有出现弟弟50岁这样的答案。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其实不是学生计算出错,而是学生没有理解其中数字所表达出来的真正含义,因为有时数字所代表的并非真正的数学计算内涵,不能单纯用数学计算去解决。当然这也和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
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字认知能力的培养,要尽力避免出现数字认知内涵的错误,让学生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更好的认知。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计算分析能力才能随之得到提高。
㈣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小学数学怎么样学?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题,而是将许多的生活中运算加到小学的知识中,这样一来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学数学的成绩加大了难度.那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掌握方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九点是有关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提出相关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成绩.
㈤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数学学科该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1.基本代数运算要过关
不少学生因为代数运算不过关,从而导致数学、物理、化学都受到影响。有时开始错了一点儿,就会导致后面的全错。所以,失分很多。有时是习惯不好,在演草纸上演算比较潦草,书写不清楚,结果自己给自己下绊子,很容易搞错。有时是因为不注意随时化简;有时是因为不清晰严谨,匆匆忙忙的。这些从小学就要培养,养成习惯再改就难了。
对策:
①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小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
②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发展了思维品质。
③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对题目的理解能力
这个能力在所有学科都有用。初中语文、数学、生物、政治、地理、物理、化学都用得到。很多失分是因为理解题目的能力不好。所以,从小学开始培养是有必要的,可以从数学应用题入手。很多家长认为要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我觉得那太间接了,需要专门的训练——应用题的训练。这个以后我会专门写博文论述。
对策:
①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编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应用题,进行讲解或练习。
②题目应该尽量来源于学生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
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形成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有效掌握数学和其它文化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与分类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等。他们初步形成的思维必须从小抓起,况且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根据日常教学的经验,特提出以下几种方法:(一)按照认识规律,探究教学方法。(1)适度使用教具,促进思维发展。小学生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要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要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学具对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起一定作用。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将小学生动手操作的程序,在老师引导下转化为小学生的智力活动。如让学生用四个小木块进行数字“4”的分解与组成时,启发学生有序地分解后帮助学生理解“4”的组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脱离学具后进行有序地思考,而且对其它数字,如:“5、6、7、8”等的分解和组成,也能摆脱学具,从而抽象思考出它们的分解和组成。可见,恰当使用学具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但只能是有效使用,否则是难以提高的。(2)构建习题框架,综合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多启发学生按逻辑顺序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了强化思维训练,在课堂上构建习题框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将内容上有联系的易混淆的题放在一起练习,让学生区别辨认,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3)训练思维语言,理清思维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因为人们是借助语言表达思想。所以语言能力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思考再回答,而且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并且要注重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这样的启蒙培养,持之以恒是有效的。(二)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衡量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思维品质的实质是指人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它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敏捷性。在教学中注重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发展求异思维,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重判断题的训练,可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三)尊重学生差异,促进人人发展。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身体心理的成熟不同,不同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思维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正确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都得到最好发展。如让思维灵活的学生多解答一些严密的判断题。总之,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长期有效地培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㈦ 小学低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父母都会为了小孩子的学习而操碎了心,怎么才能让孩子的学习能够跟上其他小朋友的步伐着实烦恼,但偏偏小朋友的天性就是爱玩,那有什么办法呢,小学低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抽象程度与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 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本质规律。小学 生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 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概括能力 数分解能力,是数概括核心。如教20 以内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 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与如何组成,引导他们将20 以内数比较 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 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思维过程,使学生认 乘法口诀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过程。
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 乘法 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步骤。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 问题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重要一环。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与知识水平限制,他们思维往往带有很大局限性。 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与问题,不变题意而 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 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发现与解决 问题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正确迅速,观察问题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简洁 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为目,要求学生 有正确迅速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正确率同时,狠抓速率训练, 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 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速算比赛,如:比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 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基础上,借鉴珠算长处,教给学生“互 补法”使学生知道1 与9,2 与8,3 与7,4 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 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 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一条行之有效 途径。 三、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逻辑性思维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规律,顺序与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 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语言是思维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 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 行思考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 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条理性与逻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表象。
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 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事物去伪存真,剖析综合,抽 象出本质特征。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 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乐学、好 学,让他们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进入高中以后,很多同学的数学成为老大难学科,成绩一直上不去,各种补课、上补习班效果也不明显;而数学又是高考的核心学科,不学好数学基本上就注定了高考的失败。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孩子们可以多做题,多开拓自己的大脑,多去琢磨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孩子们可以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思维能力。
第三,孩子们可以通过看书的方式,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看一些逻辑性很强的书籍。
人的大脑非常的神奇,孩子们越动脑,他们就越灵活,所以只有经常的动脑,才可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
1、从做题向讲题转变
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学生不要只满足于把题目做出来,而应该向会讲题的方向转变,平时积极与周围同学沟通,阐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所以我就很喜欢让我的学生讲给我听,我只做评判、修正。
2、学会举一反三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其是一门形式科学,在基本概念和定义的范畴下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千变万化,因而学生在学习、做题时必须学会举一反三。具体来说就是在做好基础题的同时,多做变式题,多找知识点前后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说的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融会贯通”。
3、建立错题本
高中学生学习必修学会总结,而建立错题本就是最好的总结形式。高中数学中常见三个错误类型:简单愚蠢型错误、思路障碍型错误、粗心型错误,而建立错题本的目的就是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要想数学达到一定高度,必须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建立科学的思维规则,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两个路径:第一,学会图形推理,灵活运用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第二,适当做一些难题,享受做题过程中抽丝剥茧的乐趣。
㈧ 低年级数学主要培养孩子什么
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数学不是记忆性为主的学科,而是思考性为主的学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孩子养成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