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聪聪是一名之的而近期他总是指着自己的耳朵说疼如果你是他的带班老师应该如何
如果说做一名代班的老师发现自己的学生说耳朵疼,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主动的关心一下问明情况,如果说不是一种简单的耳朵疼,而是呢,经常疼或者是疼起来还是很难受的样子,那么智老师发现的时刻起第一时间必须和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并说明孩子说的一切实际情况,而且要叮嘱家长赶紧带孩子去看医生,那么这样做就保证了,在第一时间让孩子的不舒服或者是一种病状的预兆,得到了最及时的治疗,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
㈡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主题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我们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即使知道的也只是说“饭是用米烧的”,那么“米”是那里来的呢?孩子们又不知道了,大多数孩子从家长的口中只是了解到:米是用稻子打出来的,而稻子又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可孩子们连稻子都没有见过有怎么能进一步了解呢?正是因为“米”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因此我们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生成了这个《米》的主题,同时也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主题总目标
1、利用地方资源,初步知道米的种植、生产过程、以及种类,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成品,了解米营养价值
2、在收集、品尝各种米及其相关制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
3、在欣赏图片、古诗等活动中,感受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能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三、主题络
四、资源利用
1、社区资源利用:带领孩子参观超市中的卖米专柜
2、信息资源:引导幼儿收集关于主题的图片资料、录象资料和上信息等
3、家长资源:协助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米,欣赏乡下看看收割的景象。帮助孩子填写一些活动调查表、制作一些操作材料
4、物质资源:大家一起各种各样的米、各种材料制成的“起米”工具等、一些农具的模型或图片
五、关键活动
活动1:各种各样的米(科学)
活动2:小小品尝会(综合)
活动3:米家族(数学)
活动4:鼓上的小米粒(音乐)
活动5:“米”画(美术)
活动6:古诗欣赏《悯农》(语言)
活动7:起米(科学)
六、主题环境创设
目的:
1.复习有关汉字。
2.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1.棋盘一张。
2.25张用硬纸片做的棋子(稍小于棋盘格子),分别写有汉字。其中水果类5张,如:梨、苹果、桃、杏、西瓜;干果类5张,如栗子、核桃、枣、花生、榛子;蔬菜类5张,如白菜、薯仔、茄子、辣椒、黄瓜;农作物5张,如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大豆。另外5张不写字。
玩法:
1.将棋子字朝下,打乱摆放在棋盘的粗格子里,4位幼儿分别站在棋盘的一方,每人认一类棋子。(如甲找水果、乙找干果、丙找蔬菜、丁找农作物)。
2.幼儿轮流翻棋子,翻时不能让其他幼儿看见棋子上的字,翻到自己要找的棋子后,就把字翻过来,正面朝上放在自己一侧的格子里;如翻不到自己要找的棋子,仍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去翻它。反复轮流翻棋,谁最先找够自己5枚棋子,谁为胜。
提示:
1.为提高游戏难度,可将5枚空棋子写上不属于上述四类的其它汉字摆在棋盘中。
2.根据游戏需要,也可在棋子上写其它类物品的名称,如家禽类、植物类、文具类、乐器类等。
设计意图
本活动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以《愉快的郊游》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在游玩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得知识、巩固知识,寓教于乐,促使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乐于探究学习。提高对数学乃至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给定的数量判断同类物品的数量,学习估数。
2、能较积极地思考,进行合理猜测。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目测10以内数群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聪聪人物形象玩偶一个,图一、图二、图三(每幅图上都有相同的盘子,盘子中分别四散地盛有橘子10个、20个、30个),大小栗子各一篓。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1组三盘数量分别为10个、10个和20个的栗子、记录单;第2组人手1盘数量为10颗的糖果,记录单;第三组两盘数量为10个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星期六,聪聪一家到果园去郊游,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们正在把装成筐的橘子往车上送,妈妈问聪聪:“你猜猜箩筐里装了多少橘子?”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聪聪想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2.学习估计数量:
(1)教师手拿聪聪玩偶,以聪聪的口吻问幼儿:“谢谢小朋友愿意帮助我。我们一起来看看橘子吧!”教师出示图一(一盘10个橘子),问:“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引导幼儿猜一猜、数一数,了解盘子里面有10个橘子。
(2)教师出示图二(一盘20个橘子),问:“猜猜看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先自由猜测并说出理由。根据幼儿猜测的情况,引导幼儿讲图二的橘子数量与图一橘子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再合理猜测。
(3)教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数一数橘子到底有几个就知道了。师生共同点数验证数量。
(4)教师出示图三(一盘30个橘子),问:现在在试试,估计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呢?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较准呢?
引导幼儿观察,用户与10黄染橘子对比的方法猜测数量。
3.小组操作活动
(1)栗子有多少
活动的规则:将栗子分成10个、10个和20个分盘装,先估算第1盘1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再数数实际的数量,最后估算第二盘10个栗子和第3盘2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
教师指导语:先估算一下第一盘有多少栗子,请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和第三盘栗子的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
【活动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创编新歌词,并合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能较准确地演快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谁?(出示小绵羊图片)。"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熟悉主要旋律。
2、节奏练习:让幼儿练习(气气、嘭嘭)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节奏型做准备。
3、物质准备:四张动作图画,在唱歌中模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以图片小羊引起幼儿的观赏兴趣,引出幸福的话题。
老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好朋友,在好朋友出来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跟着老师一起做。"
打气气气,放炮嘭嘭
让幼儿练习(气气、嘭嘭)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节奏型做准备。
老师:"做完热身练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朋友是谁?"教师出示小羊的图片
小羊:"小朋友们好。"
幼儿:"小羊好。"
老师:"小羊,你幸福么?"
小绵羊:"我幸福。"
老师:"那你的幸福是什么?"
小绵羊:"我的幸福就是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
老师:"小朋友,你们的幸福是什么?"(幼儿自由说)
老师:"我请举手的小朋友回答。"(被点名的小朋友回答,2个。老师要仔细听,适当重复小朋友的话或者添加一些话)
老师:"A的幸福是……说的真好请坐,谁还有不同的幸福(老师举手示意),B你来说(把小朋友回答)。"
老师:"你的幸福是……说的真好,你们认为A与B的幸福好不好?"
幼儿:"好。"
老师:"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要认真听哦。"
放幸福拍手歌
(二)听赏活动
1、教师放完音乐开始提问
老师:"音乐结束了,谁能告诉我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小朋友举手回答)
老师:"我请C来说。"
幼儿:"……"
如果幼儿只回答了一个答案,教师继续提问
老师:"回答真确,请坐。谁还听到了不同的答案。"(小朋友举手回答)
如果幼儿把答案都说出了。
老师:"你们说他说的对不对(幼儿回答),他把答案都说出来了,真棒,请坐。"
老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首歌。"
幼儿:"想。"
老师:"那先听我唱一遍。"(看PPT唱)
老师:"小朋友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这首歌,在唱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动作好不好?"(放音乐)
老师:"学的真不错,请坐,大家都学会这首歌了么?"
幼儿:"学会了。"
(三)创编游戏
老师:"那么接下来,我要增加难度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创编歌曲。"
首先老师提问
老师:"老师想要问小朋友,如果感到幸福除了拍手和跺脚,你们还会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小朋友想到的这些动作和事情都很棒,那我请小朋友将这些动作用我们新学的歌唱出来好不好。"
(小朋友举手想表演)请一个小朋友唱。
老师:"老师也想到了一些动作,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放新动作的PPT)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变成新歌好不好。"
幼儿:"好。"
老师:"小朋友起立,我们一起来唱新歌,边唱边做。"
一起跟音乐唱
老师:"小朋友学的真棒,请坐,今天啊,小朋友既学会了一首新歌,又学会了自己创编歌曲,给自己鼓鼓掌。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唱给其他小朋友听好不好。"
幼儿:"好。"
老师:"小朋友起立,让我们一起排队唱着走出去。"(结束)
小网络:打击乐音乐名词。 乐器分类名称之一。 凡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打弦乐器除外)统称为打击乐(器)。戏曲中称为武场。 京剧打击乐以鼓板(檀板与单皮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乐器为主。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初步学习跳集体舞。
2、能根据尾音的变化,及时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并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3、努力尝试在交换舞伴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组织幼儿玩“听铃鼓摇奏声音的长短变化及时交换同伴”的游戏
4、乐曲——《问候舞》。
5、手腕花若干,分两种颜色(红色与蓝色)
6、红苹果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欢乐的情绪,并在空拍处按节拍做出合拍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
二、学跳集体舞《问候舞》
1、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照过镜子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教师与一个幼儿玩游戏,提醒两个人的动作是一样的。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用一个动作替换的前一个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教师:谁来想一个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玩“照镜子”游戏。(跟钢琴)
教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轮流来做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学。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教师:请手戴蓝色花的男小朋友举手,向前一步走,(放下)
请手戴红色花的女小朋友找到好朋友,男小朋友向后转。
找到好朋友了吗?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跟钢琴)
4、学习交换舞伴。
(1)以游戏形式,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教师:你见到了好朋友是怎样和他打招呼的呀
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做动作。(握手、挥手、拥抱等)
(2)听音乐换舞伴。(跟钢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教师:刚才我们玩了几个游戏?我们把这几个游戏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好看的舞蹈。
(2)教师邀请舞伴演示。
教师:我请一个好朋友和我一起跳。(跟着钢琴声跳一遍)
(3)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4)幼儿随乐完整舞蹈。(一遍)
(5)再次随乐完整舞蹈。(跟着磁带音乐)(一到两遍)
教师:小朋友跳得真好看,这一次我们要加大难度了,跟着录音机里面的音乐来跳一跳。
6、结束活动
幼儿从双圈回到单圈,坐下。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下次我们再想一些更好看的动作加到舞蹈中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风的成因,掌握风的特征。
2、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4、了解风的用途与危害。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风,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害。
难点:了解风的成因。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认识空气。
2、各种能产生风的东西(如:气球、扇子、吸管、塑料袋、小伞、硬纸壳等)。
3、自制小风车、自制风铃、橡皮泥、折纸帆船、台扇、欢快的音乐。
4、自制有关风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幼儿在室外随着欢快的音乐自由玩风车、风铃(引起兴趣),并亲身体验风给人的感觉,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皮肤能感觉到。回室内随音乐自由玩风车,教师在幼儿玩风车的过程中随机提问:你的风车是怎样转起来的?为什么跑起来风车就转了?为什么跑起来就有风呢?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探索风的秘密
(一)了解风的形成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了解风的成因
小朋友的风车在院子里都能转起来,咱们回到教室看看风车还能转起来吗?回教室让幼儿把风车固定在橡皮泥上,引导幼儿想办法(用嘴吹或用桌子上的东西:气球吸管扇子等)使风车转起来,幼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各自进行操作,幼儿操作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利用人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这一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说出空气流动就能产生风。
2、看录像《风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自然界中风形成的原因。
刚才小朋友用扇子煽动周围的空气,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那么天空中刮风是有人在煽扇子吗?(放录像,幼儿看完后自由发言)
小结:空气有冷的,有热的,热的空气轻,往上跑,冷的空气马上跑过来补充,这样自然界中的空气自然流动就形成了风。
(二)了解风的特点
1、让幼儿快速煽扇子,慢速煽扇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把电扇开大、开小,让幼儿观察不同风速下风车转动的快慢。
小结: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是看不见,抓不着的,但能感觉到。
2、让幼儿利用已知经验说出风的种类:顶风、顺风、南风、北风、龙卷风 、西南风、东北风、飓风、台风等。
三、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
1、先让幼儿讨论风与人类的关系,说一说风的用途与危害,再播放录像片。
小结:天气热时,微风吹来,我们会感到很舒服,风会帮助我们把湿衣服吹干,风能吹动帆船,风能传播花粉,风还能发电等。
台风会吹翻海上的船只,吹倒陆地上的庄稼、大树和房屋。龙卷风会卷走人畜。
2、提问幼儿喜欢什么样的风?
3.让幼儿想一想怎样利用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怎样减少风灾?并教给幼儿大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小帆船飘动起来。
活动反思: 在活动准备中,我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和观看的视频,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一直很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活动的延伸过程中,幼儿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小帆船飘动起来,这一环节效果不是太理想,幼儿太多,装水的器具空间太小,这也是条件所限制的,我以后要给幼儿提供更大更合适的空间。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卡纸,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片ppt,已经等分的纸片,固体胶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教学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㈢ 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了解飞机的发明历史,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什么?
(2)飞机的样子一样吗?它们分别是什么飞机?(客机、直行飞机、战斗机、航天飞机等)
2、教师讲故事后让幼儿回答:
(1)是谁发明了飞机?
(2)飞机是模仿什么发明的?
3、:教育幼儿从小要认真学习,长大后当一名发明家,发明己心目中理想的飞机。
活动延伸
和幼儿折飞机飞上天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发现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过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发现和游戏的快乐。
物质准备:
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几张泡泡的图片。
经验准备:
课前让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重点难点:
发现所吹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能透过泡泡观察身边的事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
教师示范,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和老师吹泡泡的方法。
(二)吹泡泡。
1、为每位幼儿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尝试吹泡泡。
2、请吹的大、小不同的幼儿介绍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儿再次尝试吹泡泡。
4、幼儿两两结伴,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大,谁吹的泡泡小。
(三)看泡泡
1、请幼儿观察肥皂泡在阳光下变成什么颜色了。(七彩的)
2、请幼儿尝试在瓶口吹一个大泡泡,把这个大泡泡做为照相机,透过它观察周围的世界。
(四)抓泡泡
1、教师吹泡泡,小朋友们抓泡泡。
2、请幼儿看看泡泡抓到后有什么变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体育活动,通过玩泡泡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开始,我是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从而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产生兴趣。教师示范吹泡泡的过程中,调动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孩子们高兴地连跳带说使劲拍手,有的幼儿还说:“老师我拍的好不好。” “真好,你真棒。”
在看泡泡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兴趣更高。张光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吹的泡泡像气球,真漂亮。”哲宇跑过来说:“老师我吹出了许多泡泡,一层一层的真好看。”每位幼儿都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最后,在和孩子们玩泡泡的过程中,幼儿你追我赶的玩的非常尽兴,小思琦跑过来说:“老师看,泡泡在我手里破了,真好看。”喜欢抢镜头的张玉莹说到,老师我的泡泡落在身上都把我的衣服弄湿了。整个活动完成的非常成功。
设计意图
本活动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以《愉快的郊游》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在游玩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得知识、巩固知识,寓教于乐,促使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乐于探究学习。提高对数学乃至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给定的数量判断同类物品的数量,学习估数。
2、能较积极地思考,进行合理猜测。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目测10以内数群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聪聪人物形象玩偶一个,图一、图二、图三(每幅图上都有相同的盘子,盘子中分别四散地盛有橘子10个、20个、30个),大小栗子各一篓。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1组三盘数量分别为10个、10个和20个的栗子、记录单;第2组人手1盘数量为10颗的糖果,记录单;第三组两盘数量为10个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星期六,聪聪一家到果园去郊游,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们正在把装成筐的橘子往车上送,妈妈问聪聪:“你猜猜箩筐里装了多少橘子?”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聪聪想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2.学习估计数量:
(1)教师手拿聪聪玩偶 ,以聪聪的口吻问幼儿:“谢谢小朋友愿意帮助我。我们一看橘子吧!”教师出示图一(一盘10个橘子),问:“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引导幼儿猜一猜、数一数,了解盘子里面有10个橘子。
(2)教师出示图二(一盘20个橘子),问:“猜猜看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先自由猜测并说出理由。根据幼儿猜测的情况,引导幼儿讲图二的橘子数量与图一橘子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再合理猜测。
(3)教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数一数橘子到底有几个就知道了。师生共同点数验证数量。
(4)教师出示图三(一盘30个橘子),问:现在在试试,估计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呢?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较准呢?
引导幼儿观察,用户与10黄染橘子对比的方法猜测数量。
3.小组操作活动
(1)栗子有多少
活动的规则:将栗子分成10个、10个和20个分盘装,先估算第1盘1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再数数实际的数量,最后估算第二盘10个栗子和第3盘2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
教师指:先估算一下第一盘有多少栗子,请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和第三盘栗子的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
(2)糖果有多少
活动的规则:每人一盘装有10颗的糖果,先估算一下盘子里有多少颗糖果,做记录,再数数实际数量,想一想用哪一种数数方法数的又对又准,数完后做好记录。
教师指:先估算一下盘子里有多少颗糖果,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糖果的实际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想一想用哪一种数数方法数的又对又快。
(3)有趣的栗子
活动的规则:将第一盘10个大栗子和第二盘10个小栗子分盘装,先估算一下第一盘盘子里有多少个栗子并记录下来,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并做好记录。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栗子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教师指:先估算一下第一盘有多少栗子,请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小栗子的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
要求:
1、幼儿能积极思考,尝试自己进行操作活动。
2、每次操作完成后要将操作材料收放整齐,带着作业操作单,去找空位子进行下一个游戏。
3、在交换操作活动时,不能随意四处走动,其中一种活动人满时选择其他的活动。
4、集中交流,展示和讨论。
(1)展示个别幼儿分组操作游戏的记录单。
(2)师幼共同观察其估数的数目;再检查实际的数目是否正确,最后对其估算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是否接近或一致进行判断。最后比较哪一种数数方法又快又准。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就是要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来诠释要表达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既要简单又要幼儿明白并且接受。本次活动结构设计上针对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情景,吸引幼儿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不同难度,循序渐进、集体合作达到幼儿之间情感的升华。
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沉浸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之中。我的完全放手给了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使得孩子在一步步的挑战中增强自信,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活动中孩子是快乐的,作为执教者的我是快乐的,我和孩子在快乐氛围下享受着这简单的快乐。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种磨练,我因经历而感觉充实,我因收获而感觉踏实,我因孩子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又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成长,等待我的将是下一个领域的尝试与体验。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主要情节,能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内容。
2、体验故事中深厚的母子依恋之情。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配乐:《圣母颂》,《爱的礼赞》、《午夜之光》。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欣赏前提问:看,画面上有谁?(教师介绍小熊的名字——珂皮珂)
2、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关于小熊珂皮珂的故事,名字叫《每一次,珂皮珂》,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配乐图画故事《每一次》
提问:
1、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分段重点欣赏
1、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什么地方感觉高兴,很快乐呢?妈妈和小熊是怎样捉迷藏的?(欣赏捉迷藏的片段)
2、讨论:每次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
3、什么地方让你感觉有些害怕、很担心呢?
(欣赏并讲述故事中小熊跑丢后的情景)
4、讨论:故事里原来小熊想把每一次说几遍的,后来说了几遍?为什么?
(四)播放课件画面故事:
这个故事真感人,有的地方让人不由得很快乐,有的地方让人感觉有些担心也有些害怕,有的地方又让人感觉非常感动也很幸福。让我们再来好好欣赏这个故事,你也可以自己来讲讲这个故事。
(五)总结:
1、说说你和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也和小熊和他的妈妈一样相亲相爱,也有很让人感动、幸福的事情发生呢?
2、总结:不管小熊走到哪里,妈妈每一次都能把他找到,因为小熊是妈妈的宝贝;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是妈妈的宝贝,所以,无论走到哪里,妈妈也总能把我们找到!
3、今天是什么日子,母亲节,是我们最亲爱的妈妈的节日,你想对你妈妈说些什么呢?请你把你想告诉妈妈的话画在爱心上,带回去送给妈妈,好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增进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了解树叶最常见的几种颜色,形状,简单地知道树的一些用途。
3、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放大镜 各种树叶 图片 油画棒 幼儿绘画用纸 音乐《小树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起幼儿观察树叶的兴趣
教师讲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气温,农作物、树叶等的变化。
教师:“秋风轻轻地吹,树叶宝宝从树妈妈身上飘落下来,我们来和小树叶做朋友,好吗?”“请小朋友在筐里拿出一片干树叶和一片新鲜的落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好吗?”
二、 观察认识树叶
1、引导幼儿比较干落叶和新鲜落叶有什么区别?
幼儿观察后,教师提问幼儿:干落叶和新鲜落叶看上去怎么样?
干落叶和新鲜落叶摸上去怎么样?
干落叶和新鲜落叶用手一抓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
干落叶卷曲不平坦,颜色呈黄褐色,叶脉干瘪,把它放在手中一握,成了碎片。未干落叶形状平坦,美丽,颜色黄绿色,红色等,叶脉柔软,有水分,把它放在手中握一握,伸展开还和原来一样。
2、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落叶?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见到的落叶形状、颜色、大小描述出来。
3、展示图片,让幼儿欣赏,告诉幼儿:秋天来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从树上落下来,这样的树叫落叶树,也叫阔叶树。
4、用放大镜观察认识叶子的外观,用手摸叶子的脉络,认识树叶正反面的不同。
5、认识树叶的用途。
三、 做树叶拓印画。
四、 作品欣赏,评价。
欣赏幼儿作品,说出用的是什么树的落叶?让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说一说在活动中的感受,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亲情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作品,应该感谢树妈妈,怎样感谢树妈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树叶》,加深对树妈妈的亲情感,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一找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不落叶?加深幼儿对科学自然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教学反思
秋天来了,秋风萧瑟,落叶树上的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和落叶做游戏,他们高兴的捡拾落叶,商讨着怎样用树叶游戏。于是我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及时生成了《树叶趣味多》这次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增进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了解树叶最常见的几种颜色、形状,简单地知道树叶的一些用途。同时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我注重通过孩子们的亲身探索与观察,发现落叶树与阔叶树树叶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发现树叶外观、形状、颜色、大小,认识树叶的用途。并通过做树叶拓印画,加深对树叶叶脉的了解。作品完成后,让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说说在活动中的感受,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再加之以亲情活动,引导幼儿加强对树妈妈的亲情感,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本活动中,我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我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次活动为中班组交流探讨活动,有诸多不足,敬请大家指正,与大家共勉。
小网络: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
幼儿园爱眼日主题活动教案
设计背景:
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么听话,做眼操时调皮学生常不好好做,班主任费尽口舌收不到大效果;不少学生的读写姿势不正确。
班会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爱眼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眼保健操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
3.培养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良好的读写习惯。
课前准备:
排练生活场景:《眼操时间“偷眼”》
《爱眼健康歌》(网上可搜到)
印制 调查问卷
班会过程:
一、游戏导入“蒙眼走直线”
采访体验者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文章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你有什么想说的?
导入:同学们,眼睛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爱护呢?
出示班会主题:明亮的眼睛我保护!
二、讨论交流:怎样保护我们的视力呢?
(1)小组讨论,选代表汇报.
(2)交流:
(学生可能列举到的内容:做眼操、不长时间看电视、注意休息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报等。教师随机引导。)
三、“爱眼知识”调查问卷:
1)学生填。
2)交流,及时指导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默认。
3)补充:饮食养眼法。
四、角色扮演:眼操时间“偷眼”
活动目标
正确感知7的数量,并认识数字“7”
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1——7数字卡片。
葫芦娃歌曲。
活动流程
一、情景导入
到老爷爷家做客,感知“7”的数量。
老师说:“我们今天去老爷爷家做客,看老爷爷家门口有什么?
(斧子)老爷爷用斧子种地劳作。
老爷爷家门前有几把斧子?(七把)”
二、讲授数字“7”
1.老师说:“有七把斧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训练孩子数数能力)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数字宝宝‘7’。看看七长的像什么?(和老爷爷家的斧子一样)七像斧子割青草。”
2.老爷爷家的门口的葫芦藤上有几片叶子?
3、每片叶子下面结一个葫芦,看看有几个葫芦呀?
4.老爷爷有几个孙子,我们来认识一下。
(让幼儿说是葫芦娃,并数出数量)
三、训练学生,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1、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7个礼物送给葫芦娃,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2.复习每个数字并说出每个数字都像什么。
四、游戏
1.教室中放上不同数字的卡片,让幼儿去寻找七。
2.教室中放上一些玩具,看看谁最先数到七个玩具。
3.学唱歌曲《葫芦娃》。
活动延伸
通过游戏让幼儿对数字有更深了解,知道葫芦兄弟非常团结。小朋友们也要互相友爱。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
作者:来源:上传时间:20xx-09-06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重点:
学唱歌曲 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活动准备: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活动开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2、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3、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4、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5、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
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学会朗诵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诗意思(师生共同欣赏、播放古诗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看见了什么?(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他穿着什么,头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幼儿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教画雪花和雪娃娃。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指导幼儿养成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而幼儿与成人、伙伴之间的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愿望,并初步表现出了一些合作行为,但在合作时,发现幼儿不会协商,不会配合,不懂合作方法等等。为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共同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搭桥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
2、 在搭桥过程中尝试与同伴配合,探索合作的方法。
活动准备:
薯条桶、小汽车、图示、PPT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初步感知合作的重要性。
1、师: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玩具。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薯片桶)我的这辆汽车要从这边的起点到那边的终点,可是中间被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怎么办?
2、 请个别幼儿展示
3、教师小结:我的小汽车终于从起点到达了终点,是因为好多人用手支撑着来搭这座桥,桥才能变得更长,汽车才会走得更远。
二、通过亲身体验,发现搭桥存在的问题
1、幼儿分组尝试
师:现在请7个小朋友为一组试一试、
2、说说搭桥时存在的问题
3、教师讲述正确的搭桥方法
师:如果想让小汽车快快的到达终点,就首先要把桥接好,而且开汽车的站在一边,搭桥的小朋友手扶好桥,站在另一边。
4、幼儿再次搭桥
三、提出新要求,尝试合作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1、介绍游戏任务,幼儿尝试搭桥,开小汽车
师:刚才我们用6根桥顺利的让小汽车到达了终点,那现在这儿只有3根桥,你们觉得小汽车能到达终点吗?
2、请4名幼儿尝试搭桥
教师小结:最后面的小朋友往前移,看见前面没有桥以后赶紧补上。
3、分3组,请每组幼儿商量搭桥,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利用团结协作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合作的?
教师小结:这么多人一起努力、合作,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老师希望小朋友以后也能一起合作,相互配合,让我们的世界也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反思:
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谈谈我的体会:
从我的目标定位来看,孩子在活动中基本还是达到了设定的活动目标的。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中班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把桥搭好后的那种喜悦的心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在搭桥的过程中,我都是让幼儿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让幼儿自由选择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
当然我也发现在活动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
1、活动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关注到每位幼儿,尽量给每一位幼儿回答的机会,不要只关注到举手的幼儿。
2、有几个小朋友被玩具吸引住了,我没有用很有效的方法把他们的精力转移过来。
3、活动中自身语言还不够精炼,处理决定谁来开汽车的方法还应多推敲。
4、 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没有做到多方面的考虑,对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考虑更全面。
㈣ 数学题聪聪家住在六楼,他从一楼到二楼要走18级台阶,各楼间台阶一样多,请问聪
㈤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七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1~3题,口算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做练习,复习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
二、练习:
1、口算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30+8= 40+3= 55-5= 90+9=
45-5= 60+6= 48-8= 70+2=
80+6= 77-7= 24-4= 50+3=
26-6= 48-8= 80+4= 31-1=
2、完成练习八1~3题。
(1)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根据要求在括号里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①所填数中,哪个数最接近100?
②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
(2)第2题: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数的题。
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
学生拿出数字卡片,在小组中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3)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比较大小的题。
帮小蜜蜂回家,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①大于60的数有哪些?
②小于60的数有哪些?
三、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40、63、70、19、29、36、38 19、29、36、38、40、63、70
课后小记:
课题八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4~8题。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做练习,完成练习八余下的练习。
二、完成练习:
1、第4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根据小青蛙说的话,估计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虫。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1)教师提出要求:统一计时,完成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3、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教师读题,学生明确要求。一个学生说:“有40个学生,3个老师。”教师提出问题:“每人一瓶矿泉水,45瓶够吗?”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思考:要知道45瓶矿泉水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怎样算?
(3)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按照数的顺序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5、第8题:这是一个游戏形式的估数的题。
估一估,猜一猜。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带学生猜一个数。
(2)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该项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练习
40+3=43(人)43<45
课后小记: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课型:实践活动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进行初步的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写出得出做的表;学生:数位板,小圆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一下: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3、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
二、学生活动:
1、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2、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
(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
(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教师提出要求: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
每组4名小朋友3名在数位板上摆圆片,1名小朋友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
3、全班一起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引导学生讨论一下问题:
(1)为什么两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十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十20?
(2)记录摆出的数是需要注意什么?
(3)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
4、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好,四个人合作,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
学生分组活动:分别用3、4、5、6、7、8、9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5、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
6、教师根据学生写出来的数列出下表,让学生观察表中哪些数是用1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哪些是用2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
0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
40414243444545474849
50515253545556575859
60616263646566676869
70717273747576777879
80818283848586878889
90919293949596979899
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
0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
40414243444545474849
50515253545556575859
60616263646566676869
70717273747576777879
80818283848586878889
90919293949596979899
课后小记:
数字:数字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
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
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
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
(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四、板书设计:
分类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
按颜色来分一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一样的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5、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师: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还有哪些是这些形状的?
三、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找朋友: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4名小演员分别扮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如生: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响应)
2、摸一摸:请各小组将桌上的物品重新装到盒子里,盖上,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摸,“看谁摸得准”。
3、数图形:电脑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灯片,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在这幅图里,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填在这张表里。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4、搭一搭: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儿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得。你们愿意吗?看看桌上的学具,可以先讨论一下,你们组里想搭什么?然后开始动手设计吧!
5、汇报:城堡、火车、楼房……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课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小朋友们再见!
㈥ 幼儿园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来源
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曲富有儿童情趣,整个乐曲贯穿了小鸡的孵化过程,诱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产生持久投入音乐活动的热情,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从感受入手、运用图谱、用具体的情境将孩子自然地带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引导孩子来感受小鸡出壳时喜悦,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中欢快的基调,体验小鸡出壳时的喜悦。
活动准备
歌曲的图谱,请配班教师伴奏。
活动过程
1.熟悉音乐旋律。
幼儿听《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进入活动室,跟着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2.理解歌词内容,分句学唱歌曲。
①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出示一个大蛋:“谁会在里面呢?我们来听一听。”
活动评析: 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提问式的导入,由此制造的悬念更能诱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②分句出示图谱,理解歌词。
重点提问: 是怎么样一只小鸡?
小鸡是怎么唱歌的?
师:谁在里面啊?
师:老师用好听的声音请小鸡走出来。(边演唱第一句“小小蛋儿把门开,走出一只小鸡来”,边演示图谱。)
师:这只小鸡长得什么样?(辅助提问:小鸡的身上长着什么?)
师:这只小鸡是“毛茸茸呀胖乎乎。”(教师边唱边做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鸡是怎么唱歌的?(出示相应的图谱。)我们和小鸡一起高兴地唱起来。
活动评析: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借助图谱,让幼儿帮助幼儿理解、分句记忆歌词。图谱也经过精心的设计,首先将小小蛋儿拉开,走出一只小鸡来,十分形象,同时整个图谱也划分出了音乐的乐句,暗含着节奏。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①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我们用好听的歌声一起请小鸡走出来。”
②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小鸡出壳时的喜悦,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③分组演唱歌曲。
④集体演唱,引导幼儿做出“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鸡神态。
活动评析: 在孩子学唱歌曲时,不生硬地要求一遍又一遍演唱,而是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请小鸡从蛋宝宝里走出来,引导孩子演唱,生动有趣,同时让孩子获得成功感。演唱的形式也有所变化,从集体到分组再到集体,孩子也有了倾听、表现和提升的机会。
4.幼儿有兴趣地演唱歌曲。
①幼儿配上身体动作演唱歌曲。
师:“我们也来学小鸡从蛋壳里面钻出来,先蹲下来做一个蛋宝宝。”
②幼儿随老师唱鸭宝宝的歌。
教师提问: 还有谁也是从蛋里面走出来的?
小鸭子是怎么唱歌的?“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唱起来。”
活动评析: 通过有趣的小鸡出壳的表演,幼儿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表现蛋宝宝和小鸡,发挥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在小班的歌词创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用少数的替换词来取代原歌词中的相应词汇,以减轻幼儿语言表达的负担。
5结束:请从蛋宝宝里走出来的小鸡和小鸭一起去外面玩吧!
活动延伸: 幼儿创编从蛋里孵出来的其他动物宝宝的歌。
活动反思: 每个音乐活动的氛围都应符合音乐本身的情绪特点。《小小蛋儿把门开》欢快愉悦,教师的情感投入以及情绪反应也是很重要的。我首先以饱满、向上的情感投入活动,用活泼欢快的语言来引导,唱出了小鸡的高兴和喜悦,影响幼儿,感染幼儿,幼儿情绪活跃,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流畅的审美过程。在音乐活动中,过多的语言和生硬的指令会破坏音乐活动的流畅性。在尽量减少生硬的语言同时注意语言的'简约,使音乐活动流畅。让孩子在音乐情境中想象与探索、表演小鸡出壳时的动作姿态、感受乐曲欢快的情调、在韵律活动中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等,这些都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因此活动前的前期经验准备也很重要。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激发阅读兴趣,讨论阅读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图书,瞧!(出示一本大图书)请大家想一想,
应该怎样翻看图书?
启发幼儿回忆看图书顺口溜:先看封面想书名,再按页码依次看。
(1)我们先来看封面,书名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书名的?
(2)看完封面看哪里呢?页码在什么地方?(请幼儿找出页码的位置)
(3)翻到第一页,里面有许多画和字,应该怎么看呢?(按1、2、3依次看)
2、让幼儿自由阅读,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给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你们看,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都看得清楚,特地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书。看!一本本平平整整的,书角一点儿都没有翘起来。请你们呆会儿也轻轻翻看,保护好图书,行吗?”
3、教师逐一提问与幼儿展开讨论:
(1)这本书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开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从第一幅画中你能看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聪聪、眯眯、板凳狗各扮演什么角色?
(3)聪聪怎么啦?他可能会哪儿不舒服呢?
(4)板凳狗医生怎么做?听诊器移到什么地方,聪聪“哎哟哎哟”地叫?
(5)让幼儿观察:板凳狗哪里做错了?(听诊器的用法)
(6)让幼儿在自己身上指出肚子、胃、胸、肩、背的位置。
(7)眯眯护士是怎么给聪聪打针的?对不对?你知道打针的步骤吗?(模仿一下)
(8)眯眯护士找什么?(酒精棉花)聪聪怎么了?躲哪儿了?
4、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医院游戏”的故事。
5、组织
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观察和阅读能力。
2、以“医院游戏”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阅读和讨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难点
1、重点: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
2、难点:学习从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找到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
活动准备大图书1本;小图书20本。
游戏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游戏准备
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
游戏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学习小鱼游,为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1.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
2.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
三、第一次游戏。
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夫要来捕鱼喽!
2.师幼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3.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果
刚才这几条小鱼为什么会被渔夫捕到呢?(点评游戏中幼儿的个别行为,通过“小鱼不能游出池塘,否则会渴死的”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小鱼怎样才可以保护好自己不让渔夫抓到呢?(引出当幼儿将要被捕到时可以蹲下,表示游到深水区逃走了)
4.再次游戏
四、第二次游戏。
玩法1.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大鱼大鱼游游游……”当教师说到“X人来变鱼儿游时”,幼儿迅速按相应数量组合,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
玩法2.每个幼儿分别头戴红、黄、蓝不同颜色的鱼头饰,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当教师说到“变成大鱼游游游”时,幼儿迅速按头饰相同颜色组合变成大鱼,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或者可以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渔网捕不同颜色的鱼)
小网络:渔夫,泛指捕鱼的人,包括渔民,属第一级产业的职业。渔夫每次捕鱼时要使用一些工具,再拿到市场贩卖。
活动目标:
1、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故事内容,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朋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帽子一顶、ppt、
幼儿经验准备---有帮助朋友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天气好冷呀,小熊要出门了他会带上什么让自己暖和起来?
幼:帽子、围巾、手套
教:对,帽子、围巾、手套这些东西都可以让我们暖和起来。
(出示帽子)我们一起看看小熊带的是一顶怎样的帽子?(漂亮、暖和)
小熊最最喜欢的,就是它的这顶红帽子啦!(出示红帽子)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出示ppt1
1今天,小熊又带着它心爱的帽子出门了。咦,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录音)风好大呀,把小熊的毛也吹了起来,树也刮歪了(小结语)
2、小熊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可着急了。它跺着脚,大声地叫着:“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小熊着急时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
3、心爱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怎么办呀?
小结:这可是小熊最心爱的帽子,小熊想请朋友帮助他一起找回帽子。
出示ppt2、ppt3
4、走着,走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熊遇到了谁?(小青蛙)小熊看到小青蛙它会对小青蛙说什么?(放录音,请个别幼儿回答)你听的真仔细/你说的真有礼貌,小熊说:“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它可真有礼貌呀(点击小青蛙,播放声音:好的,我们边走边找吧)
教:我们来数数呀,现在有几只小动物在找帽子呀!幼:2。
教:有朋友帮助可真好呀!
教:呀,又来了一只小动物,(出示图片4局部),你们猜会是谁呢?
幼:小狐狸、小猫(出示图片4全部)它和小狐狸一样,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是它喜欢待在树上,头上长着两个小丫丫。
5、教:猜猜看,小熊会对小松鼠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幼:请你找一找帽子好吗!愿意帮我找帽子吗!
教:你们说的真好呀!你们也很有礼貌!
6、现在我们来学学小熊,它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
(幼儿模仿小熊的摸样,重复短句“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哎,小松鼠好像没有听到,我们再大点声说一遍!(你们在说什么?能用好听的声音再说一遍吗?)
7、教:(点击小动物们,播放声音:好的,我们边走边找吧)
教:我们再来数数呀,现在一起找帽子的小动物有几只啦?
幼:3只
教:是呀。一起找帽子的好朋友又变多啦!
8、小动物们边走边找,看,那是什么?(出现帽子)终于找到了帽子,可是帽子里多了什么呀?小鸡把帽子当什么了?它们在帽子里感到怎么样?(暖和、舒服)
小熊会把帽子拿回去吗?为什么?
小结:小熊看到小鸡待在自己的帽子做成的窝里,又舒服又暖和,于是它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小鸡,可是,小熊没有了帽子,可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帮小熊想办法)
来瞧瞧小伙伴们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出示最后一页)
教师小结:小伙伴们又给小熊找了一顶树叶帽子,小熊又有了一顶新帽子,好朋友们一起互相帮助高兴呀!
三、完整欣赏故事
现在,我们一起来和小手印做好朋友,捏着小手印,边听边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幼儿注意画面之间的关系。
2.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引发独创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二)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乐于发现与创新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每人一本图书《宝贝动动——刷一刷》。
(二)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刷这个字。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己阅读图书。
教师告诉幼儿书的名字,让幼儿自己阅读一遍。指导幼儿正确地翻阅图书。(重在阅读画面)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书,并提出一些问题,以帮助幼儿观察和讨论画面的内容,让幼儿串连前后画面,从而对“刷一刷”充满兴趣。
1.帮助幼儿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意思:皮鞋用什么刷,为什么?锅子用什么刷?黑板用什么刷?……引导幼儿看图,激发孩子兴趣,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
2.太阳、大白鹅、烟囱、秋风都刷出了什么?你还发现别的东西也会“刷”吗?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
3.请幼儿想出更多会“刷”的“粉刷匠——雪花也有洁白的刷子,小草也有碧绿的刷子……
(三)请幼儿继续看书,一步步地让幼儿根据问题来翻看每幅画面。
1.咦,皮鞋怎么变亮了?呀,奶奶用什么刷锅子?……。
2.让幼儿来表演每个情节,感受表现的动作与情感。
(四)围绕阅读重点讨论。
1.你喜欢《刷一刷》这本书里的小朋友吗?(引导孩子说劳动的快乐与收获,创造与趣味)
2.一起做一做“认认说说”,鼓励孩子说一说。
(五)归纳阅读内容。
幼儿再翻阅一遍图书,教师带领幼儿边翻书边讲故事。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让幼儿认识刷子的外形结构及其用途,加深幼儿对“刷”的了解。
艺术:通过让幼儿欣赏歌曲《小小粉刷匠》想象自己刷房子的故事。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翻阅图书,激发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为幼儿准备一些“刷子” (道具)进行表演游戏。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看一些故事书,教给幼儿正确阅读图书的方法,激发幼儿早期阅读。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发生的事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按声音提示,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准备: PPT、蛋糕、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啊呜"。"啊呜"会是什么呢?(老虎)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啊呜"是什么?
师:在森林里生活着四位好朋友,他们是谁?(小兔、小猴、小猫和小熊)师:咦,小朋友你能告诉我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吗?(长耳朵,白白的)那那只长长的尾巴的是谁呢?(小猴)小兔子旁边出除了小猴还有谁?(小熊)小熊又是什么样的呢?(黑乎乎的)那小熊旁边的还有谁呀?(小花猫)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二、理解故事,大胆联想:
1、讲述故事开始:
师:有一天,这四位好朋友一起来到森林里玩,他们来到一幢小房子前,突然听到房子里传来"啊呜",啊呜会是什么呢?。
2、大胆联想猜测:
小兔跑去看了看,害怕地逃回来说:"啊呜是圆圆的",什么东西会是圆圆的呢?
师:小兔子说:没关系没关系,让我去看看吧!于是小兔子轻轻地走到小房子前往里看来看,害怕的跑了回来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啊呜"是圆圆的。
师:小朋友,你见过的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呀?(苹果、西瓜、甜甜圈、气球、太阳等)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圆圆的东西哦!你们看:圆圆的皮球、圆圆的西瓜、圆圆的脸盆。
小猴跑去看了看,害怕地逃回来说:"啊呜是白白的",什么东西会是白白的呢?
师:小兔子都去看过了,它说"啊呜"是圆圆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听听小猴说"啊呜"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听故事吧!
师:小猴说:小兔子你去看过了,我也要去看看。于是小猴轻轻地走到小房子前往门缝里看了看,害怕的跑了回来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啊呜是白白的。
师:咦,小朋友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白白的呢?(白云、牙齿、白纸、墙壁、牛奶、颜料、橡皮泥等)今天王老师也带了白白的东西哦!我们一起看看:白白的小羊、白白的包子、白白的鹅。
小猫跑去看了看,害怕地逃回来说:"啊呜是红红的",什么东西会是红红的呢?
师:小朋友你还记得小兔子说"啊呜"是什么吗?(圆圆的)刚刚小猴说"啊呜"是白白的。接下来谁又回去看"啊呜"了?那我们接下来一起继续听故事吧!
师:小猫说:小兔子小猴你们都去看过了,我也要去看看。于是小猫鼓起勇气走到小房子前往门缝里看了看,害怕的跑了回来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啊呜是红红的。
师:咦,小朋友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红红的呢?(苹果、血、国旗、草莓、颜料、橡皮泥等)今天郭老师也带了红红的东西哦!我们一起看看:红红的西红柿、红红的樱桃、红红的灯笼。
3、欣赏故事结尾:
勇敢的小熊决定到屋子里去看看。圆圆的、白白的、红红的,原来是一只蛋糕呀!
师:咦,四位好朋友里只有谁没去看过啦?(小熊)嗯,这次小熊就说:小兔子、小猴、小猫你们只在房子外面看,我要到房子里去看看。于是小熊大摇大摆的走到小房子,"蹦"的一声小熊走进了房子里,可是过了很久很久很久,小熊都没有出来,她的好朋友就在想小熊会不会被那个"啊呜"吃掉了。
师:小朋友你还记得那个"啊呜"吗?小兔子说"啊呜"是圆圆的,小猴说"啊呜"是白白的,小猫说"啊呜"是红红的。现在你们猜猜看:啊呜是什么呢?(你们过生日的时候要吃的)师:哦,原来"啊呜"是好吃的蛋糕,啊呜可怕吗?不可怕,现在你们就知道小熊为什么不出来了吧?原来小熊仔房子里吃起了好吃的蛋糕了,它把它的好朋友也请进房子吃起了好吃的蛋糕哦!
三、根据提示,操作体验:
1、播放"啊呜"声,听听、数数吃了几口蛋糕,播放课件验证。
师:小朋友你们想吃蛋糕吗?今天王老师也带蛋糕来了,你看。可是吃个蛋糕又要求的哦,当你听到一声"啊呜",你就要"啊呜"吃一口蛋糕,当你听到两声"啊呜"、"啊呜",你就要吃两口蛋糕。
2、幼儿人手1份"蛋糕",根据声音提示,"吃"相应次数蛋糕。
集中操作:吃蛋糕鼓励幼儿将听到的声音次数,用自己的小手在蛋糕上用力戳出洞洞来。
小结:听到几次声音,就"吃"几口,要不多也不少哦!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蛋糕,先轻你找找蛋糕上的洞洞,然后听听声音,用手指来吃吃蛋糕。
设计意图:
啊呜>这个故事风趣幽默,从过程到结尾一波三折,让人看了觉得跌宕起伏。"啊呜"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始终围绕在我们耳边。从小兔、小猴和小猫三个小动物那里得到的答案是"怪物,"而结果却是"大蛋糕。答案虽然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想知道"啊呜到底是什么东西"就得猜。3-4岁的年龄段幼儿最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猜测的同时,老师有意思的引导幼儿用故事中"让我看看,啊我是什么"……的句子来表达,让想象和语言表达一起发展。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尝试根据提示猜测"啊呜是什么""还能想什么"。
2、学习运用固定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幼儿阅读故事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绘本《啊呜》、各式蛋糕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发出"啊呜"的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在哪里听到过的?
2、导入故事:小朋友,今天这个故事也和"啊呜"有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指导认知:教师结合图画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第一幅图,引起第一次猜测。
桌子上有个什么东西呀?(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要求表述清晰、响亮)
2、教师讲故事:4个动物都很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于是大家决定再仔细看一看。
3、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述故事:
小兔说:"让我看看。""不得了,桌子上有个啊呜,脑袋又大又圆!"
--小兔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东西又圆又大?
4、观察第四、五幅图,讲述故事:小猴说:"让我看看。"真的,啊呜的脸雪白雪白的!"
--小猴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东西是雪白雪白的?
5、观察第六、七幅图,讲述故事:小猫说:"让我看看。""嗬,啊呜的眼睛血红血红的!"
--小猫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东西是血红血红的?
6、观察第七、八、九、十、十一幅图,讲述故事:大家纷纷说:"啊呜,啊呜真吓人!"小熊听了说:"我不怕,进去看看。"说着就一脚把门踢开,走了进去。等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出来,大家有些担心了:"咦,小熊怎么不出来了?"
7、观察第十三幅图(小熊一个人正在吃蛋糕)
--小熊在干什么?桌子上放的是什么?原来"啊呜"是什么?
--蛋糕上有什么?
--刚才小兔说的"脑袋又大又圆"是什么?
--小猫说的"血红血红的"是什么?
讲述故事:原来不是"啊呜",是奶油大蛋糕!小熊一个人正在啊呜,啊呜,吃个不停。啊,真好吃!
(三)复习巩固:完整讲述故事
㈦ 聪聪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他随便想一个非零的有理数,把这个数平方,再加上这个数,
这个用方程很容易的。把这个数平方,再加上这个数相当于把这个数乘以这个数加1倍。除以这个数,就剩下了这个数加1,再减去这个数就剩1了
㈧ 幼儿园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指歌》
【教材分析】
手指谣它是能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手部各技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手指歌》这一个歌谣操作难度较浅,让孩子们五个手指点点、敲敲,让孩子们这样的游戏中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
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几个指头!
师:对,我们的小手有五个手指,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二、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一)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我们的手指可以跟我们做游戏,今天老师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手指的儿歌,听听看儿歌中的手指宝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点点点、敲敲敲、捏捏捏、挠挠挠、拍拍拍”)
2、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几个手指点点点?几个手指敲敲敲?几个手指捏捏捏?几个手指挠挠挠?几个手指拍拍拍?
(二)学习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1、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刚刚我们已经听过了儿歌,也看了手指游戏,我们再来听一遍,会念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这个手指游戏。
2、幼儿表演儿歌。
先集体后个别(教师做适当的帮助)
3、完整的朗诵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三、小结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手指游戏《手指歌》,可以一边念一边拍,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念一念,拍一拍,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在家里也可找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戏呢,下次老师带我们小朋友再来玩!
附儿歌《手指歌》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
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双手对拍)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发现,并学习用语言××和××不一样进行讲述。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较好的分辨事物之间的不同。
难点: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讲述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不一样。
活动准备
1、相关卡片、图书
2、幼儿操作纸、笔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操作卡片,发现不同。
1、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说说)。
“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二、 逐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教师:“每一样的东西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和××不一样)
三、 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1、请幼儿用“××和××”不一样的句式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帮助幼儿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
四、 观察同伴,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1、教师:“你和你边上的小朋友长的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五、 幼儿操作:
1、请幼儿把图片中不一样的东西圈出来。
2、并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伴进行讲述。
设计背景:
幼儿的一日活动离不开生活活动,而生活活动对于小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得认真对待,所以我便设计了《扣钮扣》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知道衣服上有衣领、衣袖、系扣眼和拉链。
2、 学习穿衣服和系扣子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系扣子的方法;难点:强调扣纽扣的时候要先将衣服放整齐,才不会导致扣错。
活动准备:
收集各类衣物,如:学生制服、礼服、医生制服、娃娃衣服等等。
活动过程:
1、老师穿一套平时不穿的衣服,如医生制服,问幼儿;有谁知道老师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
2、拿出收集的衣服请幼儿猜猜这样的衣服是谁穿的?好不好看?喜欢吗?
3、问幼儿会不会自己穿衣服?并教给幼儿系扣子、拉拉链的方法:系扣子时扣子和扣眼要一一对齐好后,再从上往下扣好,拉拉链时,先将拉链头套好并握住,再将拉链往上拉。
4、让幼儿动手试试:自己穿衣服,自己系扣子、拉拉链。
5、请幼儿尝试:帮助对方穿衣服、系扣子、拉拉链。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学习扣纽扣,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完成任务,目标基本达到。以下是我的反思的几点不足:1、教师对个别幼儿关注不够。2、教师提要求的时候,应该重点强调扣纽扣的时候要先将衣服放整齐,才不会导致个别幼儿扣错。
通过自理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体现了玩中学。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激发阅读兴趣,讨论阅读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图书,瞧!(出示一本大图书)请大家想一想,
应该怎样翻看图书?
启发幼儿回忆看图书顺口溜:先看封面想书名,再按页码依次看。
(1)我们先来看封面,书名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书名的?
(2)看完封面看哪里呢?页码在什么地方?(请幼儿找出页码的位置)
(3)翻到第一页,里面有许多画和字,应该怎么看呢?(按1、2、3依次看)
2、让幼儿自由阅读,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给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你们看,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都看得清楚,特地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书。看!一本本平平整整的,书角一点儿都没有翘起来。请你们呆会儿也轻轻翻看,保护好图书,行吗?”
3、教师逐一提问与幼儿展开讨论:
(1)这本书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开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从第一幅画中你能看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聪聪、眯眯、板凳狗各扮演什么角色?
(3)聪聪怎么啦?他可能会哪儿不舒服呢?
(4)板凳狗医生怎么做?听诊器移到什么地方,聪聪“哎哟哎哟”地叫?
(5)让幼儿观察:板凳狗哪里做错了?(听诊器的用法)
(6)让幼儿在自己身上指出肚子、胃、胸、肩、背的位置。
(7)眯眯护士是怎么给聪聪打针的?对不对?你知道打针的步骤吗?(模仿一下)
(8)眯眯护士找什么?(酒精棉花)聪聪怎么了?躲哪儿了?
4、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医院游戏”的故事。
5、组织
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观察和阅读能力。
2、以“医院游戏”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阅读和讨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难点
1、重点: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
2、难点:学习从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找到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
活动准备大图书1本;小图书20本。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亲自动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述蚂蚁的形状、颜色和身体特征。
3、从小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蚂蚁挂图、放大镜、小棒、盆、小碟、投影仪、蚂蚁、小透明盖等。
活动过程:
1、激趣:
幼儿观察投影仪上面的蚂蚁,“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让你们看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小蚂蚁)
2、比赛捉蚂蚁:
让幼儿从大盆里用小棒把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再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让蚂蚁不会爬出来。
“你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小蚂蚁,你们想不想和它们玩呀?那好,咱们做个游戏,比赛捉蚂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胆大,把盆里的小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捉好之后还要想办法不让蚂蚁爬出来。”(用透明盖盖住)
3、观察蚂蚁: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捉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小不小呀?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眼睛、口、足…?)“我们现在再把小蚂蚁放回去。”
4、看挂图,分析挂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说说自己看到的蚂蚁和挂图上的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我们都观察了,现在我们来看一只大蚂蚁,你们想不想看呀?”
教师出示挂图:
“看看刚才你们捉到的蚂蚁和教师图上的这只蚂蚁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谁能看出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头、胸、腹三部分)
“我们再看一看,蚂蚁头上都有什么呀!”(眼睛、口、触角)
“你们知道小蚂蚁的触角是干什么的吗?”(两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消息,就像我们说话一样。)
“蚂蚁身体上还有什么?”(足,一共有三对)
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5、游戏《小蚂蚁搬豆》
“好了,我们今天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小蚂蚁的知识,你们表现的都这么好,想不想玩一个游戏呀?”
幼儿扮成小蚂蚁站分成两组:钻过山洞,跑到小河边,跳过小河,爬到小豆豆那里,拿一个豆跑回起点。
幼儿进行比赛,看哪组搬的最快。
教师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游戏反复玩几遍。
结束:今天我们认识了小蚂蚁还做了游戏,你们高不高兴呀?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小蚂蚁,送它们回家吧!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的眼中,1可以像铅笔,也可以像火箭;2可以像鸭子,也可以像大白鹅……这些数字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多么的神奇和有趣呀!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光用小嘴巴数数并不难,可如何让他们正确的认识数字并会手口一致地数数呢?于是,我结合动动板教学,在幼儿认识数字1、2、3的基础上,设计本次活动,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插一插、数一数、比一比等多种方法认识数字4、5,增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正确辨认数字4、5,学习按数字取相应的棋子。
2、增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正确辨认数字4、5,会手口一致地点数。
难点:了解4、5的实际意义,并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
活动准备:
动动板、棋子; 教师演示板,1—5的数字卡片; 音乐。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数字1、2、3
1、“请小朋友听音乐取动动板。”
2、游戏“1、2、3拍拍手”。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拍手(教师可灵活的将拍手改成拍腿、拍头、拍肩……)
3、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幼儿复习1、2、3。“数字1像什么?请在动动板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插上一个红色的棋子宝宝。”(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复习2、3)
第二环节:认识数字4和5
1、认识数字4。
①教师在演示板上贴4个棋子:“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棋子宝宝?”(带幼儿一起点数棋子,教师注意正确的示范)
②提问:“说一说数字4像什么?”“伸出你的小手指描一描。”(教师带领幼儿书空练习数字“4”,加深幼儿印象。)
③讨论:“说一说,4还可以表示什么?”(如:4个苹果、4辆汽车等,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并注意指导幼儿数量词的使用)。
④小结:“小朋友,4可以表示生活中所有数量是4的事物。”“现在请你在动动板第4行数字4的后面,插上4个黄色的棋子宝宝。”(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给完成操作的孩子击掌鼓励。)
2、相同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数字5。
第三环节:游戏“看谁插的快”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认识了2个数字宝宝4和5,现在我们和他们玩个游戏好吗?”
2、交代游戏方法:“老师手里有1—5的数字卡,当老师出示数字几,小朋友就在动动板上插上几个棋子宝宝,颜色可自选!看谁插的又对又快!”
3、幼儿游戏。(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自我检查,培养幼儿独立完成操作并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对做得快、做得对的幼儿以击掌或贴红点的方法给予鼓励)。
4、送棋子宝宝回家,听音乐收动动板。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带领小朋友读一读身边的数字;
2、在区域中投放数字点卡,让幼儿继续操作;
3、家园合作: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认一认周围的数字,巩固对数字1—5的掌握。
㈨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五、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上、下的位置。
2、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活动重点:能够以一物体作为参照物,区分物体所在上下的位置关系。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小猫在哪里》 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积木、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猫妈妈有六个孩子,今天猫妈妈出去给孩子们钓鱼,等妈妈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小猫宝宝都不见了,猫妈妈非常着急,我们一起来帮猫妈妈找找小猫。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猫妈妈小猫在什么地方?(要求幼儿讲清楚小猫在某某东西的上面还是下面。)
3、教师带领全班幼儿一起面熟小猫躲藏的位置。
二、引导幼儿以桌子为参照物区别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着这些玩具,并用报纸遮好)猫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给你们送来许许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么玩具?(带领幼儿说说玩具名称)。
2、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里? (让幼儿自由说说)
3、桌子上面有什么玩具?桌子下面有房者什么玩具呢?(引导幼儿一一说出物体的位置)
4、同样形式,教师先后出示娃娃、小兔子、积木、小鸡等玩具,分别放在桌子上或桌子下。反复练习:某物在桌子上面,某物在桌子下面。
三、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上面,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下面。
活动目标 :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2、学会区分上下。
3、能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水杯、球、玩具架一个、玩具娃娃2个、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藏猫猫”,引出主题。
(1)教师事先布置场景:一张桌子,桌上放一个玩具娃娃,桌下一个玩具娃娃,并用布盖住。
(2)请幼儿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儿猜测。)
(3)教师小结:一个娃娃藏在桌上,一个娃娃藏在桌下。
2、通过游戏“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师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请个别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师幼共同检验结果。
3、通过游戏“我会放玩具”,进一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师展示玩具架,和幼儿一同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师对幼儿的玩具摆放结果,进行检验。
4、自由取玩具,学会区分上下。
请幼儿从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一教师处,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5、感知活动室内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励幼儿发现活动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排队玩滑梯,引导幼儿说出谁在滑梯上面?谁在滑梯下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
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
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二、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三、操作活动: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四、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的方位可以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完成学习内容,说出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引导生观察图,指出小兔,小熊所处的位置
1.引导幼儿用上下个说一句话
二.引导生观察树上树下各有什么动物?
引导生有树上`````树下练习对话
三.巩固新知说说图中的`小动物都在什么位置小鸟……..
小朋友…….
鸭子……
四.知识拓展,引导幼儿说话天上有…..
地上有….
五.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设计意图
在区角游戏中,观察到幼儿们在语言角交流:“洋洋,你帮我拿下小兔?”“小兔在哪里?”“在那里。”幼儿间简单的交谈我发现了幼儿们对于方位有些不清楚。于是,设计本次“认识上和下”的活动,《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丰富幼儿空间方位的辨识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体验寻找上下方位的乐趣。
2.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会使用上、下方位词。
3.能正确分辨上、下方位。
重点难点
1.重点: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2.难点:能将从树上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从树下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认识森林的动物,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2.物质材料:餐桌,树,房子,各种食品,小动物。
3.环境创设:创设“森林音乐会”环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以收到邀请函的口吻邀请幼儿参加森林音乐会。
师:今天姜老师收到了森林音乐会的邀请函,邀请函上说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去吧!(幼儿随老师一起从走廊上进入活动室。)好,请小朋友们找一只动物和它做朋友,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下来!(地上贴有小动物图标,幼儿席地而坐。)
二、认识嘉宾,感知方位。
(一)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师:森林音乐会开始了,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吧!(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随音乐一起来做动作。)
幼:“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边唱小羊叫声时,手部动作上咩咩,下咩咩,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二)幼儿以客体为中心认识上和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前来参加,瞧,树上有只猴子!看,树下有谁呀?
幼:树下有条毛毛虫。
师:你的眼睛真亮,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真棒!好,我们在来看看这边小鸟在哪里?
幼:小鸟在树上。
师:小兔又在哪里呢?。
师:小兔在树下。
(三)幼儿自由找寻小动物们所在的方位。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们一起来听音乐会!请小朋友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哦!
幼:(幼儿自由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好!请找完小动物的小朋友们悄悄回来,舒服地坐下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幼儿间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三、欢送嘉宾,巩固方位。
(一)出示房子,分辨上、下方位。
师: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会有些累了,这里有间房子,这栋房子分有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房间。请将在树上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请将在树下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幼:(幼儿送小动物到房间里休息。)
(二)师幼共检验。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楼上房间里休息的有:小鸟、小猴、猫头鹰......在楼下房间里休息的有:小兔、小狗、小熊、毛毛虫......你们大家同意吗?
幼:同意!(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四、美味餐点,巩固方位。
(一)幼儿观察餐桌的上面和下面的物品,再次巩固上和下。
师:听完好听的音乐会,肚子是不是有些饿了?看看餐桌上有什么?
幼:蛋糕、水果、饼干......
师:蛋糕在哪里?(教师从桌子上将蛋糕拿起来给幼儿看看后立刻放回桌子上,用动作提示幼儿。)
幼:蛋糕在桌子上。
师:哦,桌子上有这么多好吃的,那桌子下有什么?(桌子下有椅子。)好,我们一起坐下来品尝美味的餐点吧!
五、分享交流,结束部分。
师:吃完好吃的,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还有谁也来参加吧!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智力游戏“动物躲猫猫”。
2.园外延伸:亲子活动,在家练习上下方位。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认识依靠行动,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森林音乐会”情景,让幼儿们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幼儿们首先从听音乐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然后找寻小动物认识上和下,再到送小动物去房间休息巩固上和下,最后品尝餐点经验提升等循序渐进认识方位,在整个过程中用游戏贯穿始终,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也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指导思想一致,真正做到课程游戏化。
活动目标:
1、能去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并会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
感知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图一幅、桌子一张、床单一张。
2、图片: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看谁最快。让幼儿初步感知上下。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他的名字叫做看谁最快: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放在桌子上,小手放在椅子下,小手放在小脚下,小手放在小腿上。
(二)用“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学会用上下方位词,表达物体的上下关系。
1、师:看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高兴,有几个动物朋友也想来跟我们小朋友玩儿游戏,看看都有谁来了?(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
2、师:他们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捉迷藏”。它们要把自己藏起来,让小朋友们找一找到它们都藏在在哪里了!
3、师:游戏开始了。我们一起数五下:1…3…5。(教师揭开桌面上的布),引导幼儿说出动物们分别藏到了哪里?
4、教师小结:小猴、小鸟藏到了桌子上面,小兔和小狗藏到了桌子下面。
(三)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师:现在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要回家了,我们要跟他们说什么?(再见)哎呀!糟糕!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出示大树背景图),怎么办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师:小猴子它住在什么哪里呀?(引导语:树上还是树下)小兔子呢?(树下面)谁来把她们送回来呀?
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家?(小狗和小鸟)她们的家住在哪里呢?(引导语:树上还是树下)
4、师小结:小猴子住在树上面,小兔住在树下面,可是有小鸟和小狗还没找到家,小朋友还帮助小鸟和小狗找到家好吗?
(四)操作:送小狗和小鸟回家。
1、教师发放操作纸,幼儿操作。
2、师:小鸟的家也在树上面,小狗的家住在树下面。你们真棒,都是爱帮助别人的人,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家。小动物让我谢谢你们,还叫我带了礼物给你们。(奖励幼儿贴纸)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上下》是学前班中班数学课本的一个内容,只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对上下的空间方位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生日快乐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贴图、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画有柜子的A4纸、水果贴纸)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的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一特点,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游戏、操作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上、下方位。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受上下空间方位;
难点:能清楚的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给大树爷爷过生日;
教师课件出示大树图片,相继出示老鹰、小兔、小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鹰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一)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观察课件,比较小动物的位置,用语言准确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鹰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儿注意,引出活动主题;
(二)引导幼儿认识上、下方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说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师播放歌曲、与幼儿一起唱生日歌,为大树爷爷庆祝生日;
(二)认识上、下
1、观察课件,准确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儿观察,说出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运用实物,以具体的形象向幼儿展示上、下方位,易于幼儿理解。
(三)游戏:鼻子、眼睛、嘴巴
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2、指名让幼儿上台汇报,检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
1、幼儿摆放实物,把大树爷爷的生日礼物放到柜子里;
2、个别幼儿到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把这些礼物分别放在什么地方。加强、巩固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认识上下
学习内容:
学习教科书第9页,认识上、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辩别空间方位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掌握方向上、下以及谁在谁上,谁在谁下的方向。
学习重点:
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
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设计思路:
首先对话引出课题,再通过课件体会主题图上下的含义,并理解以谁为准的上下关系。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和我门做个小游戏。对话:
“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你们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2.打开书,把第1页空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理解上下含义,并理解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的上下含义。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4.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二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上下的理解并找出生活中的上下例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把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教师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六、板书:
㈩ 幼儿园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题——朋友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
2、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小秘密,体验和朋友倾诉、倾听的乐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有个秘密告诉你》。
2、将广告纸卷成筒状,做成传话筒,两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秘密
1、你知道什么是秘密吗?原来秘密就是放在心里,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2、我有一个秘密,你们猜猜是什么秘密?那就是“我最喜欢你们了”。
3、盼盼和妞妞是好朋友,她们也有个秘密,我们一起来听听她们的秘密是什么?
二、盼盼和妞妞的秘密。
1、听故事磁带一遍。
2、提问:
(1)、晚上,盼盼等到妞妞的电话了吗?为什么?
(2)、盼盼和妞妞的秘密是什么?
(3)、盼盼和妞妞的秘密就是电话号码。他们为什么都想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朋友?(她俩在幼儿园里讲不完的话,回到家以后和,还想和好朋友讲话。知道了电话号码,她们说可以经常和好朋友讲话了。)
三、我的秘密。
1、你有秘密吗?你的秘密是什么?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送到我的耳朵里?
2、个别幼儿通过传话筒将悄悄话送到教师耳朵里,教师表示为他保密。
3、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朋友吗?请幼儿两两结伴借助传话筒将秘密轻轻地告诉朋友。
4、谁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大家?
四、鼓励幼儿经常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自己的秘密引出活动主题,先让幼儿猜测我的秘密是什么,从而让幼儿理解秘密就是: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从而解决的活动难点。这一环节的展开还充分地调动起了幼儿的兴趣,更好地为开展活动做下了铺垫。在理解故事环节中,我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捕捉故事中的关键词及句,理解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倾诉秘密,从而解决活动重点。最后一环节,我设定了说悄悄话的形式,请他们说一说心里的秘密,让全体幼儿有说话的机会,着重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敢说、能说、有机会说。让幼儿在与同伴交流、诉说的过程中,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更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春天来到时柳树发芽变绿。
活动准备:
选择好有柳树的地方。
活动重点难点:
认真观察柳树的外形特征,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变绿。
活动地点:
户外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院子里柳树边,请幼儿围拢在柳树边,说:“小朋友,你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树?”
2、观察柳树。
①教师请幼儿摸一摸柳树的树干,说一说柳树的树干摸上去是怎样的?
②请幼儿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③请幼儿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柳树发芽了,有嫩绿的小芽孢)请幼儿想一想,小芽会变成什么?(柳树叶)。
④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枝在风中飘动像什么?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⑤让幼儿抱抱柳树,和柳树做个朋友。
3、讨论柳树什么时候发芽,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总结: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激发阅读兴趣,讨论阅读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图书,瞧!(出示一本大图书)请大家想一想,
应该怎样翻看图书?
启发幼儿回忆看图书顺口溜:先看封面想书名,再按页码依次看。
(1)我们先来看封面,书名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书名的?
(2)看完封面看哪里呢?页码在什么地方?(请幼儿找出页码的位置)
(3)翻到第一页,里面有许多画和字,应该怎么看呢?(按1、2、3依次看)
2、让幼儿自由阅读,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给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你们看,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都看得清楚,特地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书。看!一本本平平整整的,书角一点儿都没有翘起来。请你们呆会儿也轻轻翻看,保护好图书,行吗?”
3、教师逐一提问与幼儿展开讨论:
(1)这本书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开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从第一幅画中你能看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聪聪、眯眯、板凳狗各扮演什么角色?
(3)聪聪怎么啦?他可能会哪儿不舒服呢?
(4)板凳狗医生怎么做?听诊器移到什么地方,聪聪“哎哟哎哟”地叫?
(5)让幼儿观察:板凳狗哪里做错了?(听诊器的用法)
(6)让幼儿在自己身上指出肚子、胃、胸、肩、背的位置。
(7)眯眯护士是怎么给聪聪打针的?对不对?你知道打针的步骤吗?(模仿一下)
(8)眯眯护士找什么?(酒精棉花)聪聪怎么了?躲哪儿了?
4、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医院游戏”的故事。
5、组织
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观察和阅读能力。
2、以“医院游戏”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阅读和讨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难点
1、重点: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
2、难点:学习从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找到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
活动准备大图书1本;小图书20本。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有节奏地念这首儿歌。学习理解“快乐、愉快、高兴”词的共同意思。
2、学习用短句表达如:“你是谁呀?”体验学习故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一双小红鞋,印有小鞋的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双小红鞋,激起幼儿兴趣。
2、师:这双小红鞋被一只小花狗买走了,后来发生了许多许多事,你想知道吗?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
4、教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5、请幼儿给自己的小鞋涂上红色。
6、展示幼儿的作品。
附:快乐的小红鞋
小花狗买回一双小红鞋,红帮、红底、红丝带。朋友们都有说,小花狗的红鞋真漂亮。
小花狗穿上小红鞋,抬起头,挺起胸,背过手,迈着方步走了起来。朋友们又说,小花狗,真神气。
突然,小花狗大踏步地走进绿草地,他脚上的小红鞋踩倒了一片又一片青青的小草,踩坏了一朵又一朵鲜艳的野花。
朋友们说:“小花狗,你不该踩坏小草和野花!”
小花狗不好意思地说:“这……这……”他费了好大劲才从草地里走出来,可是,脚下却发出一阵“咯咯咯”的笑声。
第二天,小花狗想去看望小花猫,他又穿上了他的小红鞋,可是,小红鞋却带着他一直向一棵苹果树走去,而且,不费什么力气就走到了树上。又把树枝“咔嚓咔嚓”踩断了许多,红红的苹果也掉了一地。
朋友们又说:“小花狗,你怎么能把树枝都踩断呢?”
小花狗气坏了,他跳下树来,刚想脱下小红鞋,可是,小红鞋又带着小花狗走进了小河,走进了烂泥塘。一会儿,清清的小河被搅浑了,小红鞋也变成了一双又脏又破的鞋。
小花狗再也不喜欢小红鞋了,他把小红鞋扔进了烂草堆,和朋友们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了。
躺在烂草堆里的小红鞋,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他看看身上的污泥,想想好朋友小花狗,心里好难过。
这时,小红鞋突然觉得一个什么东西掉进了他的鞋坑儿,还扑棱棱地在动。
小红鞋问:“你是谁呀?”
“我是一只小红鸟,天太冷了,让我在这里暖和暖和吧。”
看着冻得发抖的小红鸟,小红鞋急忙合上鞋帮、鞋、像给小红鸟盖上了被子。一会儿,小红鸟暖和过来,又过了一会儿,小红鸟甜甜地睡着了。小红鸟觉得有小红鸟做伴,这一夜过得非常愉快。
可是,就在天快亮的时候,小红鞋发现小红鸟不见了。他抬头看看天空,想不到自己也像小红鸟一样飞了起来。飞起来的小红鞋高兴极了。带着他首先飞进绿草地,一棵棵青草,一朵朵野花,就像变魔术一样站了起来。草地又绿了,像碧绿的地;花儿更多了,像五彩的花园。
小红鞋想:这样的地方真美。他吹着口哨,又走进小河,像一艘小船在河上驶过。驶过的地方,小河变得清清亮亮,小鲤鱼一条一条起来,向小红鞋招手。
小红鞋向小鲤鱼招招手,又离开了小河,飞上苹果树,他用自己的红丝带绑好一杆杆被他踩断的树枝。奇怪,他的红丝带总也用不完,用了一条,还有一条。一会儿,苹果树就系满了红丝带,像许多鲜艳的红头绳,在微风里飘动。
过了几天,小花狗发现自己的家园比原来更美丽了,他急忙唤回那些和他一起搬走的朋友。朋友们都觉得奇怪,可是,谁也说不出这是谁干的。他们找呀找,到了挂在树上的红丝带,这是小红鞋的红丝带呀!可是,他找遍了绿草地,也没见到小红鞋的影子。只是,每天天快亮时,他们都会看到天边有两朵红色的云彩在轻轻飘动,那是小红鞋吗?云彩旁边还有一颗亮闪闪的星星,那是什么呢?
小花狗和他的朋友们又搬回来住了,他们真想念快乐的小红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