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数学教育的问题
幼儿数学教育的问题
幼儿教学阶段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不同阶段的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不同,因此教学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比如幼儿学教学,需要侧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逻辑思维。本文内容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问题。
有的孩子天生对数字敏感,有的孩子天生对汉字敏感,还有的孩子对律动敏感,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自身条件是不同,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凭着自己的想法强迫孩子去学习和勉强孩子接受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和支持孩子自主的学习,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涂过解决幼儿数学的教育问题呢,专家有几点建议:
1、 让孩子学好数学对思维有益
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与学好数学没有关系,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数学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幼儿阶段正式思维能力发展的时期,学好数学对其发展有良好的影响,所以幼儿学习数学的时候,家长不仅仅要让他学会数数,还要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字的含义和计算的意义。
2、 让幼儿尽早接触数学
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能力旺盛的时期,孩子好奇心强,学习精力旺盛,接受力和模仿力也强,所以要在孩子尽早的接触数学,接触数字并理解,有助于以后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研究发现:幼儿掌握初级数字概念是在22个月左右;幼儿的计算能力发展关键期在36个月;而能进行抽象运算和综合能力开始形成是在5岁左右。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来正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培养。如果错过这些关键时期,就会影响幼儿的数学能力。
3、 数学不是只背数只算题
很多家长认为,数学就是按照数字的顺序把它记住,充其量就是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对生活中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所以孩子只要会背数会算题就可以了。这是对数学认识的一个误区。数只是一种量的标志,是一种属概念的符号,要让孩子理解真正的数字的意义,孩子自然就记住数字的顺利和逻辑关系了。学习数学是锻炼人的思维最好的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在培养孩子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计算同时适时的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实物的理解中去。其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和数字。
加里宁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它将影响人在生活处事中的逻辑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严谨的,是不可有一丝马虎大意的,所以它也将培养幼儿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处事风格,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1、当前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分析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特殊阶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的规定,创新教学方式,认真分析当前的问题,了解缠身问题的根源所在。
1、1忽视了幼儿的发展特点。一些幼儿园教学中,为了简化数学教学过程,多采用的是教师说教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口头传授知识为主,但是忽视了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很多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听讲的效率低,且幼儿对世界的认知较少,在学习中对简单的,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接受较快,一些抽象的,没有经验的内容和知识,幼儿的接受能力较慢,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1、2数学教学活动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脱离。幼儿园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不相关联,教师讲到一些教学内容,幼儿不能理解,陌生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幼儿来讲,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是至关重要的,且数学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幼儿每天的生活中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字和数学,如果能从幼儿的生活实际中寻求数学案例,幼儿的学习兴趣能有提升,也能让数学教育为生活服务。
1、3教学设计创新力不足。幼儿处于成长阶段,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数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当前一些幼儿教学中忽视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教学实践中目标设定太大,内容空懂,与幼儿阶段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教学的创新性不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幼儿自主操作的材料少,难以借助材料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内容,影响到幼儿的理解。
2、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应对措施
2、1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年纪较小,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对较差,具象思维较抽象思维发达。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幼儿的特点,以幼儿为本,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借助幼儿的好奇心理,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注意数学教学时间的把控,提升学习的效率。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让幼儿自主讨论交流,或者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幼儿思考。在掌握幼儿学习特点和兴趣点后,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数学教学的内容,才能提升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2、2将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相联系。对幼儿来讲,遇到自己喜欢的或者是熟悉的事物,都会有较强烈的兴趣,融入度较高。但是幼儿的社会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了解的生活常识不多,在数学教学中要很好地融入实际,需要做好课程教学的设计。在数学教学之前,可以让教师带领幼儿感受生活,了解实际的内容,真实体验生活,在体验的过程中观察,课堂教学之前幼儿有了认知基础,这样教师讲解和幼儿的具体操作环节中,都有了一定的经验。
2、3创新数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幼儿园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光,在幼儿学习阶段,要做好幼儿的智力开发,为后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同时,除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的内容,学会借助道具开展教学活动,如多使用积木、玩具和图片等,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数学类的启蒙歌曲,如《数鸭子》《两只老虎》等,创新教学的模式。
2、4利用数学绘本教学。绘本中有丰富的数学元素,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幼儿数学学习效果,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可以合理加以利用。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些童话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具象化,融入到学生所了解的生活情境或者是动画情境中,让幼儿在阅读、讨论中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并学会在数学中加以应用。
综上所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幼儿的特点,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结合,了解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
B. 幼儿园怎么进行数学教育好
导语: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新价值
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由于数学是抽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关键在于让幼儿亲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真实地与物体打交道,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解决问题不再是解答简单的应用题。数学正在成为孩子自我锻炼成长的工具,因为他需要这些工具。它们的意义直接来自于应用中的经验。”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三、引起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一)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三)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四、常用的幼儿数学教学方法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运用各种材料(纽扣、信核)进行计数: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片(或硬纸片)、积木等比较核认识几何形体,进行形体的拆拼、分合;亲手拨动玩具钟盘上的长、短针,以获得关于正点、半点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儿期各年龄班儿童的数学教学都应充分地运用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儿童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类别。运用操作法应强调几点:1.明确操作目的。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3.给予儿童充分的操作时间。4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应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4.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5.讨论操作的结果。6.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戏法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
3.运用各种感观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发展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
4.口头数学教学游戏。对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较为突出。
5.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
6.数学智力游戏。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
(三)比较法
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对物体之间的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进行着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因而,比较又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要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使幼儿细致地观察到物体的数量或形状特征,在充分观察基础上,再进行数或形方面的比较。2.尽量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比较。3.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幼儿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4.在运用重叠、并放、连续等比较形式时应有意识地指导儿童理解对应(配对)的含义并掌握正确进行对应的技能。5.比较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班儿童的具体水平来确定。
(四)启发探索法
主要通过教师的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通过提问来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儿童通过积极的思维,独立地去探索并获取新地知识。
(五)讲解演示法
这是一种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地方法,就是边讲解边演示。
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必须突出重点。2.讲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准确。3.演示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幼儿数学教学的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这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幼儿中、后期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幼儿运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两种促进幼儿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
C. 简述幼儿数学教育应考虑的基本要求
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是指在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毫无疑问,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以下的教育原则,就是在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基础上,结合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提出的。
一、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幼儿的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幼儿每天接触的各种事物都会和数、量、形有关。比如,他们说到自己几岁了,就要涉及数;和别的幼儿比身高,实际上就是量的比较;在搭积木时,就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幼儿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来加以解决。比如,幼儿要知道家里有几个人,就需进行计数,在拿取东西时,幼儿总希望拿“多多”、拿“大的”,这就需要判别多和少、大和小等数量关系。总之,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来解决,都可以变成幼儿学习数学的机会。
另方面,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看,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儿童就很难理解。现实生活为儿童提供了通向抽象数学知识的桥梁。举例来说,有些儿童不能理解加减运算的抽象意义,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只不过没有把这种“生活中的数学”和“学校里的数学”联系起来。如果教师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教儿童,而是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借助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完全能够使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如让儿童在游戏角中做商店买卖的游戏,甚至请家长带儿童到商店去购物,给儿童自己计算钱物的机会,可以使儿童认识到抽象的加减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帮助儿童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数学教育要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具体地应表现在:
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我们给幼儿的学习内容,不应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应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例如,在教数的组成的知识时,可以引入幼儿日常生活中分东西的事情,让幼儿分各种东西,这样他们就会感到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接受数的组成的概念。
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数学。数学教育除了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教学外,更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教育。例如,在分点心时,就可引导幼儿注意,有多少点心,有多少小朋友,可以怎样分,等等。
此外,数学教育联系幼儿的生活,还要引导幼儿用数学,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例如,幼儿园中饲养小动物,可以引导幼儿去测量小动物的生长。在游戏活动中,也可创设情境,让幼儿用数学,例如在商店游戏中让幼儿学习买东西,计算商品的价格等等。这些实际上正是一种隐含的数学学习活动。幼儿常常在不自觉之中,就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D. 幼儿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导语:有些幼儿园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机制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以下是有关幼儿数学教育的几点想法,以期能提高幼儿教师组织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宜
幼儿教育阶段属于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教学必须是简易的、直观的内容。根据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术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那些以幼儿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掌握的难易适中的教学内容。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性思维,要借助于具体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数学教学尤其要做到这点。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不能随意增加教材份量,以免让幼儿感觉难度大,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内容也不能过于简单,太简单提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生活性。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幼儿所熟知,也容易被幼儿理解。比如,在数字教学方面,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页码,房子上的门牌号码等。
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有用的,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此外,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系统性。应该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进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幼儿数学教学。如数的教学,刚开始让幼儿认识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然后可以适当的让幼儿接触加法和减法。
二、幼儿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自觉观察的习惯,在通过积极思考,获得粗浅的'认识。如,安排幼儿玩商店买卖活动时,要牵涉到钱币的兑换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运用了加减运算,并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数学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特点,所以教师在选择幼儿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知识水平,在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上,适当的增加一点内容,让幼儿去探究,才能获得成功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会问一些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周围的每一个数学教学资源,幼儿吃点心、水果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轮流来进行分配,可以让他们进行运算以及等分等思维。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家位于第几层第几间,班级在第几层,操场在班级的哪个方向,能使幼儿区分方向、了解序数。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周围的生活实际来渗透教学,这样能让幼儿轻松地获得知识又能使幼儿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幼儿数学教学中要贯彻游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幼儿爱玩,爱游戏,因此应充分利用游戏,让幼儿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到本领,发展智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知识本身很枯燥,要运用游戏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游戏要精心设计,应该根据幼儿特点,选择一些幼儿容易理解又能让幼儿掌握知识的游戏活动,游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握好,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解决出现的数量关系。这样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不仅能获得游戏的答案,还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游戏的设计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过分注意游戏中的花样,而忽视学习数学的内容。游戏的设计要始终围绕一个目的,就是要促进幼儿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游戏教师也要做出评价。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教师要仔细观察,表现好的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并讲给其他小朋友听,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实际操作中进行幼儿数学教学
着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对儿童来说,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从自身内部构建数学关系的。”即是说儿童是通过摆弄物体和操作实物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的。皮亚杰的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幼儿好动,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要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的空间,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操作材料的存放地,如积木、天平、七巧板等。当幼儿操作这些东西时,教师可以发问,你可以用这些东西做什么,你怎样去做。
如幼儿用积木搭了一个平台,教师可以问:“这些积木除了能搭平台外,还能做什么,做给我看看?”教师不能简单的告诉幼儿方法,要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反复操作,试验。当幼儿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后,教师给予鼓励与支持并作出相应的指导。
再如,教幼儿认识时钟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时钟的结构,整体上感知,然后用画笔画出钟表,在画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区分时针和分针,并了解它们的作用。不断地让幼儿变化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教幼儿认识时间。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幼儿很快学会了认识时钟。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使幼儿在形象中主动去发现、探索,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但是操作不是随心所欲的,有些教师认为操作材料越多越好,越接近生活越好,越新奇越好,这些认识是带有偏见的,教师要建立对操作的正确认识。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应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通俗易懂的知识,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资源,适当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E. 中班幼儿数概念与运算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摘要 幼儿园阶段的数学主要是培养幼儿最基本的数学素养和对数学的兴趣,使其初步掌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逐步培养幼儿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一种数学的思维习惯。在幼儿园中我们应如何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素养
F. 幼儿教师该如何轻松开展幼儿数学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意味着数学活动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会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是幼儿数学领域的教育内容。由于现实生活离不开量、形、数、时间、空间等数学内容,因此,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也正好顺应了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主动获取相关的数学经验,真实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那么,如何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呢?
一、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一)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如果把理性的数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音乐游戏《乘火车》,可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号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快速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进行查票,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这位不仅满足了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能促进幼儿更准确、迅速地加深了对序数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运用以游戏激发兴趣的策略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年龄越小的,应该以直观地、带有情节性的、能把幼儿带入角色的游戏为主。例如“送小动物回家”、“停车场”等活动。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应选用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抽象的、有更多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
(二)开展区角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作不同选择。而根据活动需要创设的区角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带领幼儿到教学区里进行分类教学,逐一出示图形宝宝请幼儿摆摆,玩玩,观察其特征,然后请幼儿按要求把同一类型的宝宝领回家,如:A,形状一样的;B,颜色一样的;C,大小一样的;幼儿可分组进行,可个别进行。通过开展区角活动,使抽象的知识变成感知的形象,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幼儿发现数学的奥妙
动手操作则是最好、最直接的认知过程,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机械记忆,不会灵活运用。如果让幼儿的数学活动中每人都有一份操作学具,不仅能使每位孩子都获得练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在操作过程中,要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的进行操作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材料,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活动兴趣。如:在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我不仅提供各种颜色的水果卡片,各种颜色的玩具,还提供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各种颜色的瓶盖和各种颜色豆子让他们颜色的标记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反复摆弄,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乐的喜悦中。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操作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发现数学的奥妙。
三、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在大班的《生活中的数字》教学中,通过活动的准备,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所看到的数字并了解这些数字的用途,从而引发了活动的高潮,可见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确实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离不开的数字,如:家里的电话号码需要数字、家里的门牌号码需要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离不开数字;又如:经常吃的食品袋上有数字,那是生产日期很重要,超市中的货架上有数字,那是物品的价格也很重要,每个汽车上有车牌号码,银行卡上也有很多的数字等等,孩子们回答的很多,他们找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数字,同时也认识到了生活中一些数字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活动,也让我明白数学内容应从逻辑性向生活化转变,这是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的基础。
四、创设新奇有趣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创设新奇有趣的环境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向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索兴趣和认知倾向的环境条件。如在“比多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2个盒子和9辆小汽车,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要将这9辆汽车分别装在两个盒子里,可以怎么分?在幼儿给出答案后,教师又从相反方向提问:在两个盒子里,分别装上几辆和几辆合起来才是9辆?既让幼儿思考9可以分成几和几,也让幼儿思考几和几合起才是9,从相逆的角度提出问题,促使幼儿同时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数学,并且利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和培养幼儿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不再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是一种很好玩、喜欢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戏。
G. 幼儿园中班数学学习的注意点有哪些
幼儿园中班数学:操作学习 操作学习是学习幼儿数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也被成为动手操作。操作学习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此按,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数学的感性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将操作材料的作用彻底发挥,让幼儿在数学材料的辅助下能够掌握各种数学知识。例如认识图形,老师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图形,引导孩子去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让他们主动发现各个图形之间的差异。只有多动手动脑,才能更好发展幼儿的认知与动作协调。 幼儿园中班数学:循序渐进 幼儿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心急。每一次的数学学习都应该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逐渐过渡,这才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只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对于这方面,家长要让幼儿进行有层次的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且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幼儿园中班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并且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在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其中,至慧学堂通过情景式flash课件和专业教具,逐步引导孩子走出单纯的知识记忆,在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孩子轻松获得观察性思维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这段期间是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家长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学习方法,让孩子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并逐渐提高。
H.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和有效方法
导语:幼儿数学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教育课题摆在幼儿教师的面前。数学在幼儿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幼儿阶段给孩子最恰当的数学教育,我们一直在探讨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新价值
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由于数学是抽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的关键在于让幼儿亲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真实地与物体打交道,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解决问题不再是解答简单的应用题。数学正在成为孩子自我锻炼成长的工具,因为他需要这些工具。它们的意义直接来自于应用中的经验。”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
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三、引起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一)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三)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四、常用的幼儿数学教学方法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运用各种材料(纽扣、信核)进行计数: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片(或硬纸片)、积木等比较核认识几何形体,进行形体的拆拼、分合;亲手拨动玩具钟盘上的长、短针,以获得关于正点、半点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儿期各年龄班儿童的数学教学都应充分地运用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儿童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类别。
运用操作法应强调几点:1.明确操作目的。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3.给予儿童充分的操作时间。4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应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4.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5.讨论操作的结果。6.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戏法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
3.运用各种感观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发展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
4.口头数学教学游戏。对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较为突出。
5.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
6.数学智力游戏。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
(三)比较法
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对物体之间的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进行着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因而,比较又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要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使幼儿细致地观察到物体的数量或形状特征,在充分观察基础上,再进行数或形方面的比较。2.尽量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比较。3.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幼儿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4.在运用重叠、并放、连续等比较形式时应有意识地指导儿童理解对应(配对)的含义并掌握正确进行对应的技能。5.比较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班儿童的具体水平来确定。
(四)启发探索法
主要通过教师的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通过提问来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儿童通过积极的思维,独立地去探索并获取新地知识。
(五)讲解演示法
这是一种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地方法,就是边讲解边演示。
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必须突出重点。2.讲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准确。3.演示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幼儿数学教学的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这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幼儿中、后期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幼儿运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两种促进幼儿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
I. 幼儿数学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发展幼儿思维结构的原则。2.操作性、探索性的原则。3.小组操作活动的系统性、层次性原则。4.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5.综合运用多种指导策略的原则。6.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7.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J.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通过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数学概念。
2、通过游戏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教育
只有在幼儿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
4、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数学教育
儿童学习的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
5、通过激发幼儿的思维来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应该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儿童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答案。
6、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来进行数学教育
应该通过提供幼儿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7、通过语言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
8、通过讨论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10)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扩展阅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讲解演示法、寻找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感受数学美,使儿童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渗透数形结合,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的探究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