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导语: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从小学生当前的身心特点出发,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一、充分发挥学生潜在能力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使他们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十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又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组合交流)中创造出了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又如:在教十几减七时,让学生当一回售货员,从15个苹果里卖出7个,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得到多种拿法,由此创造出了各种计算“15-7”的方法。再如:在学统计时,我让学生用彩色卡纸,分组合作剪五角星。因为颜色很多,我让他们按颜色整理统计,师生的评价按红五角星6个、黄五角星5个、蓝五角星4个、紫五角星3个,这样的顺序分类整理学生作品,在这时,学生们提出了比多比少、最多最少、一共多少等问题,有一个学生冒出:我发现它们像幸运星的非数学的回答,这正是学生思维精彩的意外事故。课后,还可以让学生统计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让他们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课上只有教师一个人说话,学生被动回答,或者不回答的状况。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这样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学圆的知识时,我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孩子们情绪高涨,想法很多,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我看到有一组学生,用篮球在画圆,他们在画圆时,用手心紧按篮球,却怎么都画不好。还有一组学生,只用了一根悠悠球的绳子,就画好了。看着学生们在自己想办法,虽然有些着急,但当他们画好时,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你就会深深的被触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
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教学注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辅导者。
例如:在教数的比较时,我采用游戏及鼓励的言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时,我加入了学生的游戏中,和学生一块进行比较、猜测,让学生先写一个两位数,而我写一个三位数,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写一个三位数,而我写一个四位数,进行比较……依此类推,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来寻找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也找到比较两个位数不同的大小的初步规律。然后再让学生们在猜数中,比较同位数的大小,总结出数的'比较规律,从而实现了本课的目标,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学。
四、设计具有开放性的作业
开放性作业灵活性较强,而且答案不唯一,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所以说数学开放题有利于改变学生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应用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范围和教学内容适度安排,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题目。
例如: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把含盐16%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把盐水中的盐变多——加盐,让盐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由此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1)需加多少盐?(2)需要蒸发多少水?从而使问题思路明朗化。当加盐的时候,盐水中水的重量不变,当蒸发水时,盐水中盐的重量不变。学生的思维在这时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最后得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习题让他们自己去解答,正好给他们创设了一种探索的感受意境,让他们在解题中感受到乐趣无穷。他们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愉快地学习,调动内在潜能,主动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因此,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愉快地学习,以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Ⅱ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一、课前精心准备
如果做一件事情要达到运筹帷幄,那就要在做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必须进行课前的准备,也就是要备课。学期初,要进行全册的备课,然后进行单元备课,然后到课时备课。备课是有方法可寻的,我们首先要精通课标和教材,根据教参和名家教案,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梳理,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中习题的设计,我们根据习题,去巩固学习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制定补救措施。例如,学习完简便运算后,我为学生设计一些题型。
这些题型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针对性的训练,能够起到巩固和检测知识的效果。 我们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那么就为课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前的准备时,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作好学习新课的铺垫。
二、课中自主探究
一堂课中,我们通常要经历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课堂总结、学生练习和反思等教学环节。对于新知的学习也是课堂重点要做的,我们课堂中树立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通常是让学生根据提出的要求,先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然后再由老师做点拨,直到学生能得出结论或解决某一问题。
例如,学习长方形的表面积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自主进行长方体面的分类,然后交流学习情况,就能得出一般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最终找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特殊方法。这样课堂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再加上教师的恰当的点拨,学生就很清楚课堂中学习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比以前教师全盘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的效果更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作为老师就应发展学生的能力,把学生能做到的事交给学生做,做不好的,让他们互助学习,最后做不好,老师再进行引导,直到学生能掌握。
三、学后检测训练
学生学完新知以后,要加强知识点的练习巩固。数学也是一样,通过检测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进行消化和延伸。这样在检测训练中,除了要有针对性,另外还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时代气息。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扎实,视野更开阔。数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当堂的检测练习也应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样我们的练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下次课再进行汇报和交流。
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我给学生布置的练习题是一些实物,了解1升和1毫升有多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这样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刻,等到下节课带到课堂中交流。如果学生对1升和1毫升了解了,就会在实际中能寻找的到,不了解就可以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些东西,数学知识靠的是理解,这样才能正确的判断。在联系中进行实际应用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四、注重数学体验
数学学习不是要的一个结果,其更重要的就是学习过程,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升数学的价值,并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数学的学习体验,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面变广,学习兴趣变浓,学习方式多样化,最终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先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然后作为课堂的学具使用,这样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要经历自己的思考,与家长进行合作才有可能做好,这样学生就进行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我们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时分秒代表的含义就会更加明确了,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才算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设计有关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并学会合作,从而体验学数学的过程。
总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验学习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灵魂
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样创境入课,像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联系促进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新旧联系,启动思维;创设问题,激发思维;探索新知,发展思维;巧设练习,深化思维。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
2.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课堂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因此,要特别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
三、练习要精,以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是高效课堂的立足点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果,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像这样的练习,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Ⅲ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在整个青少年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技巧,并加以运用。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教育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能力。
三、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评价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活动之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快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当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他们才会愿意学习。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和欣赏学生的进步,让孩子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心。学生评价是使学生不断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地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总之,把握教学任务,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善于运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重点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教材,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Ⅳ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如何打造的
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解答问题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没有语文、科学类科目的课堂那么生动有趣,课堂效率相应也在下降。因此,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我们教育中面临的首要任务。
1.有效预习,以自学探索新知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学习,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预习是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拥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配合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预习是学生先自学将要讲授的知识,是帮助学生探索新知的拐杖。预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预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必须到位。因此,在课前我都会把预习问题布置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便为高校课堂作好铺垫。
2.新颖导入,以兴趣引发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因此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在导入新课时,我多采用表演游戏、编讲故事、制造悬念、创造情景等方法,使学生情趣盎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课件出示)今年暑假小明要到美丽的苏州去。因为这样既可以领略苏州的旖旎风光,又可以顺便看望住在那儿的姑姑。于是他打电话与姑姑联系:姑姑说:“我连续上班3天要休息一天。”姑夫说:“我连续上班5天要休息一天。”小明一家人决定想趁姑姑和姑夫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们,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接待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姑姑和姑夫他们俩,我想我班同学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谁愿意帮他们选一选呢?(同时屏幕上打出姑姑和姑夫的对话和一张八月份的日历) 这样创境入课,使课的第一锤就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重视实践,以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某些创造来自直觉思维,有时心血来潮,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更多的想法是在热烈地互动氛围中和相互议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的,。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回忆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根据知识迁移来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转化成学过图形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在操作、观察、讨论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这样的操作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现欲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既使高效课堂落到了实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精心设计习题,以练来发展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我认为 :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精典练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 ,巩固性也强。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设计了“采摘智慧果”这一种游戏。把每一道练习题安排每个智慧果里,学生每做对一道题,智慧果就会落下来,送给大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5.重视总结,以活跃来拓宽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课堂总结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我在教学中注意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让他们体会数学的奥妙、历代数学家的伟大。如:在教学完时分秒的认识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阅读任务“在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钟表时,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时间的?”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
总之,构建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课堂上应该是让每个学生自主地成长,人人参与,人人有进步,这样课堂上才会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洋溢着师生之间和谐与温馨,使和谐高效课堂成为教育教学一个全新的亮点。
Ⅳ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导语: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学生的兴趣点,情景导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未形成,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往往就是他们的兴趣,所以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们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才可能出现爱学、乐学的学习状态。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节课的开始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也能够很快被分散,结合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注意每节课的导入环节,力争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始就马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热得要命,师徒四人口渴难忍。于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便去找解渴的东西,走了一会,八戒不愿再走,就往地上一坐,正巧看到地里有一个大西瓜!悟空对八戒说:“把西瓜拿回去师徒每人吃四分之一。”贪吃的八戒想:西瓜是我先看到的,我应该多吃一点。他就对悟空说:“大师兄,我想吃五分之一。”悟空哈哈大笑说:“那就分给你五分之一吧!”八戒心里很高兴,他想5比4大,我吃的一定比你们多!可是到了吃西瓜的时候,八戒惊呆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今天学习分数比较大小后,就知道了。
这样导入很快就能把学生吸引进来,进而产生急欲一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针对学生困惑点,探究导学
现代科学教育提倡“探究”,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之前对于教学内容的预设,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从对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究获得,这样学生不只是学到了,而且还是学会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问才能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质疑,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能够很好地成为探究知识的一个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热情。
如,在进行“通过圆的周长求直径”这一问题学习时,就可以联系生活中学生熟知的情境来质疑:“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干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教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
这样既吸引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把问号装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进而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教师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弊端,进而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依赖心理,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索者。
三、运用学生兴奋点,实践导练
一节高效的课堂最好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发挥与尊重。据此,教师应该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预设;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实践智慧以及驾驭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结合学情最大化地激励学生的参与,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如在教学人民币时,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一幅商品图,问学生:“有你们想买的东西吗?需要多少钱?”这时,学生都举起了手。接下来的课中,我又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买和卖,在购物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学生初步认识了商品的价钱,学会了简单的购物,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立足学生发展点,反馈导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想问题,肯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推动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学习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先用纸条做一个长方形纸框。然后问做这个纸框要用几根多长的纸条。让学生想想相对的两根纸条长短怎样?所有纸条的长度总和怎样计算?计算纸条长度总和有几种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简单。这一系列问题,迫使学生生活在“思”的海洋中,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借助动手、动脑、动口积极思维,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们需要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让学生继续提出问题。可以把它的条件变成多余的或不足的,可以让它的解法是多样化的,也可以答案是不唯一的。无论是条件性开放题,策略性开放题,还是结论性开放题,都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以获得经验和认识上的提升。
总之,把握住四十五分钟的有限时间,结合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课堂是时代赋予小学教学的新要求。作为小学教师要结合学情和学科实际,不断地去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尚未发展成熟,对于他们来说,数学繁杂琐碎的知识点并不简单,因此创设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学习情景来讲解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因为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而不喜欢学习数学。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下手,充分利用小学生所在年龄段特有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建立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从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熟记数学知识。
比如,讲授分类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分类?”“分类应该依据什么?”等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准备长短不同、颜色不同的粉笔和铅笔,要求学生按小组讨论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这时候他们会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进行分类,按颜色分类、按长短分类、按笔的类型分类等等,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将自己组的分类给同学们看并加以说明,如此交流,学生将会互相学习,拓宽思维,同时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将大大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从学生本身出发,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人而教。人与人的差异是本身就存在的,包括先天的差异,后天对知识的积累程度、理解程度的差异。这都是导致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原因,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既定的目标。而是要因人而教,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
对于“学困生”要尤其深入了解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了解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改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关注点放在每个学生进步了多少,而不是哪些学生学习好。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适当地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三、从师生关系入手,建立良好的师生双边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内容上是传递和接受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赏的关系。因此,在教学生活中,教师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根据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学生才会从心底愿意跟随教师学习,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从教学手段入手,构建多媒体学习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推进,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被推崇。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节约教师在课堂上大量板书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更多具象的东西。根据小学生所在年龄段,由于认知观念尚未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对一切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疑问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抓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通过多媒体将知识更具象地传递给学生。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有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能够扩充课堂的信息量,以提高课堂效率,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
对学生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往往可以多种感官并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更容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东西,久而久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相应地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从学生内心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
学习自然是一件重复性较强、持久性强、较为辛苦的事情。小学生的抗压能力、内心的承受能力较弱,解决困难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学习中,往往会因为学习的枯燥无味、重复性强、知识点的繁琐难懂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上文也提到人生来不同,因此,人与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当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对于同样的计算题,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学会了并能很快计算出答案,而有的学生一节课都算不出答案,如果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是不可行的。教师应当关心并帮助学生,比如,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找到他们眼中的难点,单独对他们进行辅导交流。
也就是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如此,学生才不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学习知识。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让他们享受同等的表扬与批评,不以最好为标准,而应当以更好为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让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
Ⅵ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导语:现阶段已经进入课改的深水区,打造高效的课堂业已是老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建立有效率的课堂,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稳步地提升。因此,打造高效的课堂非常有必要。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找到接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最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加快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
1、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现代教育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因此,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是教师基本的素质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灯塔,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2、丰富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越来越多,更新也越来越快,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很快就会被淘汰。有了丰富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才有深度、有广度,课堂才能深入浅出,洋洋洒洒、左右逢源,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才能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
3、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叶澜教授有一句着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可以使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可以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二、兴趣入手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比其他理科知识抽象,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氛围,设计一些具有诱惑力的问题,努力把数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时,为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然后出示我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按要求完成我的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了扇形统计图。
通过具体的这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再如:在教学“数的世界”一课时,为更好的理解倍数和因数关系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我设计这样的活动。教师发放写着学生自己学号的卡片。
4号同学:我是4,是我的倍数的请到我这边来。
7号同学:我是7,是我的倍数的请到我这边来。
9号同学:我是9,是我的因数请过来。
30号同学:我是30,我的因数,请举手。
……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轻松的总结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这样的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探索,而且还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学习效率自然也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设法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合作探究是提高课堂效果的的新看点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内容时,在学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小组探究:
①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形中的哪个部分?
②展开后图形的各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③如何计算能知道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
④求“要用多少”纸板其实是求什么?
学生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也在交流中汇聚与成熟。学生自己探索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三种:①.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②.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一组一组地计算再乘2;③.三种不同的面各先计算出一个面再加起来乘2。这种真切开放的交流给学生带来的是最直接的心灵震撼与思想启迪。从而学生找到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再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我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帮我将一个梯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看哪一小组办法最好?学生立刻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进行推导。很快得出以下几种办法:
①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是梯形的面积。
②可以将梯形的上底延伸到一个顶点,就变成了一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梯形的面积。
③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和就是梯形的面积。
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的数学思想,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结语
如何打造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积累经验,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越来越新、越来越有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得以进步和发展。
Ⅶ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导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一、艺术地进行教学
教学需要艺术性,从而激发学生鲜活的思维。清空预设,静候生成。这种“无案而课”,定位于学生的当堂生成,而不是教学结构的完整展示。公开课对于老师而言承载了太多,愈要展示老师的预设,愈容易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态势。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这种理念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具备深厚教学功底的,当老师一味要成绩的时候,学生和老师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到底在课堂上展示多种方法重要,还是找到一类题的通法重要?都不是。
当学生回到家还愿意做数学题,体验攻克难关带来的成功喜悦时,比什么都重要。如此,我们为什么还吝啬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对学生我们能做的除了信任还是信任,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语言便是这艺术生活中的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他教学时应该具有演员的艺术气质,不是简单地传授讲解知识,而是艺术地再现知识。教师的语言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构成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语言即表现教师“善言”,“善道”又是获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二、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
一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文本,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烂熟于心,方能驾驭课堂;
二备目标:课堂的高效性来自于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只有制定明确的目标,课堂才能有的放矢;
三备提问:巧妙提问能激起学生探究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应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同时还要预料到学生的提问;
四备板书:板书是教学的精华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提纲挈领,巧于设计;
五备练习:练习既是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的拓展,精巧的练习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必须认真选择;
六备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层次的把握、学情的分析是课堂成功的关键,目标设置、提问设计、练习的选择均应视学生情况而定。
三、教师讲课中要做到“五有”
一脑中有“纲”――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熟悉所教年级、学科的要求,又要了解相邻年级的要求;
二胸中有“本”――深入解读教材文本,只有先“披文入情”然后才能“情动而辞发”进行教学预设;
三目中有“人”――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四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有所预料和掌握;
五手中有“法”――要因课、因学生制宜,设计好教法和学法。
四、利用生活情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新的教学大纲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既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易懂,又达到让学生利用生活接近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曾经听过一节课,课题是五年级下册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节课我听过很多次,自己也上过,唯独老师的讲授内容让我记忆深刻。在讲述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之后,是韦恩图的介绍,在这个环节,周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韦恩图,而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游戏:有8张卡片和两个圈,这8张卡片分别是1、2、3、4、5、10、15、20,把这8张卡片分别放到两个圈里,而这两个圈里分别摆放15的因数和20的因数,8张卡片和两个圈都用吸铁石粘在黑板上。游戏规则说清楚以后,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做一做。
刚开始两位同学都井然有序,很快速地拿了卡片就往对应的圈里摆放,到黑板上只剩一张卡片5的时候,两位同学的手同时抓住了这张卡片,谁都不肯放。因为这张卡片两位同学都需要,它既是15的因数又是20的因数,两个圆圈里都需要它,可是只有一张卡片啊,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开始思考:既然只有一张卡片,那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卡片5既出现在15的因数的圈里,又出现在20的因数的圈里呢?
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开始讨论,立即就有同学提出:“可以把两个圆圈相互靠近,当靠近到出现有一部分交叉时就停止移动。”“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15和20有公因数,这样做,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就可以看作它们共同拥有的因数。”“那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表示的意思应该是什么?这里面应该放什么数字?”“表示的意思是15和20的公因数,这张卡片5就应该放在这里。”“这个交叉的部分只有5一张卡片吗?”“不是,卡片1也应该放在这里,因为它也是15和20的公因数。”“那其他没有交叉的部分呢?”“就是各自放15和20独有的因数。”
最终,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之间,韦恩图就这样展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讲授,而是通过一个游戏,利用只有一张卡片5的矛盾,通过学生自己的建构过程得到韦恩图。很明显,这位老师属于陶行知先生口中的第三种老师――教学生学,这与数学新课标所说的: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内容是一致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尝试,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不是灌输式地把书本内容教给学生。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教师的意义应该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当学生走出了学校,没有了老师在身边,他仍然能够运用学习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总之,教学要不拘一格,独具艺术性,讲求艺术的备课方法,利用利用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追求从学会到会学、爱学的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一、全面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要想达到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才能够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
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活动时主要依靠的是以往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的,所以教师要想保证新知识传授的有效性首先要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认知水平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够制定最初的教学目标。教师制定的新目标不可以超过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认知水平,否则学生的知识掌握就会出现断层现象,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可以低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认知水平,否则就会发生教师重复讲述学生学过知识的现象,这两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能力、教学质量,反而会拉低教学效率,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消极情绪。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生活情景拉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掌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因素,包括兴趣爱好以及情绪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求知欲,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够创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学生的认知冲突,给予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载体,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态度。事实证明,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远远比单调的讲课有效得多,如果仅仅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不仅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所以,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以往教学方法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时教师要汲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将其融人自己的教学模式中。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小组合作竞赛以及课外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归纳和总结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直观向学生讲述其中的知识和道理,通过种种形式使学生热爱数学学习,并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比如,在学生学习正方体的容积、体积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动手制作正方体、长方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使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和思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灵活多变的课堂学习中收获快乐,也能在感受快乐的同时获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有效应用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据有关调查显示,自发学习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打造,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重复利用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抓取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并适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此外,在考核评定的环节,应优化考核标准,弱化成绩评定标准,尽量从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以“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同一物体在学生眼里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和评断,在不同描述出现的时候,教师应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从创新思维方面给予他们肯定,再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这样必然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Ⅷ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导语:高效课堂即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大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有效教学。
在实践中,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师生关系:改变教师原有的“唯我独尊”的课堂地位,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打造出生动和谐的课堂。
2.教师的课堂作用: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也可以说要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学活动。
3.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往往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要打造高效的课堂,首要的任务是要改变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待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学生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所教学科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应有引导性和层次性,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的学生思考,使所有的学生都被教学内容吸引,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先决条件,学生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自然会乐于学习,当然也就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2.减少机械化教学程序,加强科学化导学实践。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或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坑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3.广泛采取激励措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让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全班比赛,又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或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强化学数学、用数学的观念,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不断加强的内容。类似的活动还有:在“元、角、分”的认知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等。
综上,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力争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Ⅸ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导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标,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学目标作为指引。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工作。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维目标,既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应得到有效发展。此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妥当处理数学整体目标与每节课具体教学目标的关系。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课的目标设定为例。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2)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长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3)初步认识什么是米,什么是厘米,即对米和厘米有清晰的概念。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情感目标:(1)学生逐步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2)逐步意识合作的意义。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教师进一步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这无疑为高效课堂打造做好充分准备。
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是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如果学生的数学兴趣没有得到深度发掘,课堂教学将毫无生气可言,更谈不上高效课堂的构建。
因此,数学教师应设计能瞬间将学生兴趣点燃的导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一课的导入为例,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谜语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请你猜猜它是谁?谜语说完,教师让学生努力猜猜这位好朋友是谁。家里有闹钟的同学一下猜出这位好朋友是闹钟了。教师继续说:“同学们非常聪明,那想不想学习时间呢?”基于时间这个概念较为抽象,于是,教师拿出一个大钟,让学生形象认识分针、时针、秒针,以明确时间的概念。实践证明,谜语为学生喜爱的切入方式。因此,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时,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的导入,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石。
三、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为高效课堂做好保证
经研究发现,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关注时间不会持续很久。因此,数学教师应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维持学生对事物的关注度。以下笔者从提供数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保证工作。
1.提供数学探究,突出学生主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需要用探索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同时,有研究表明,学生渴望有机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种愿望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非常强烈。因此,提供数学探究机会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学完条形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供学生探究:(1)假设教师需要统计六年级各个班的学生总人数,应该选择何种统计方式?请说出选择该种统计方式的理由。(2)假设让你调查班上同学的兴趣爱好,并分析哪种爱好人数最多,请问应该选择何种统计方式,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学生通过探究,不断得出各种统计图形的特点,并分析出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分别适合运用于哪种方面的统计。
2.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数学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数学能力容易得到大幅度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负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为了引出负数的概念,首先举例。如学校的小卖部,11月份赚了2300元,12月份却亏了500元;本学期班上新转来10名学生,又转走了10名学生。教师一开始明确这些由相反词语和具体数量结合起来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用数学方式表示这些量。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学生举出更多类似的.相反意义的量,并积极尝试用数学方式展现出来。提前预习的同学发现,可以用“―”表示负数,用到教师的实例就是表示转出去的10名同学;可以用“+”号表示正数,用到教师的实例就是表示转进来的10名学生。
3.引进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够理解。但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进多媒体技术,将难点化解,以直观形式呈现数学内容。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引进还有利于数学教学形式的丰富。这些对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是非常有利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突出“物体在不同角度观察下形状是不一样的”这个知识点,教师引进多媒体进行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同一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这些依据观察者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借助多媒体进行图形展示,学生很难理解物体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总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前进。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仅仅传授知识的高效课堂是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的,教师更应以技能传授为主,教会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并有所创新和发展。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师应补充“知识能量”,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做好十分准备,以让自身在数学教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定科学合理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心理及数学学科特征,既要有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准确定位,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的物体图片,让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总结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揭示高和底的意义。此案例抓住了本课重点,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了它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探索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通过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这样使目标具体、明确。
二、精心设计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依据自身经验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教师检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有效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生探索,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用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并引入课题,然后要求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再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恰当选用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既要熟练掌握投影、视频、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应用,又要重视挂图、标本等传统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运用传统的“米尺”进行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1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短,教学效果会更直观,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会更感性。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所以,我们在选用教学手段的时候,应注重一个“实”和一个“适”字,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得有兴致,有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六、及时反思教学成效
新课程强调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结构、时间安排等。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查学生作业、看学生操作等途径,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断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养成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反思的习惯,才能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只要在自己平时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Ⅹ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技巧
导语: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高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高效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实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真心关爱学生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教师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一种本能,而喜欢学差生更是一种境界。怎么与学差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心细去帮助他;上课时,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其次要帮助他们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课上可以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以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当他违反纪律时,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与他反目为仇,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
“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孔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本。古人说“高效方能为师”,故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准确定位知识目标,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要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孔子说: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
三、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复习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有趣的导入,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让学生欣赏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也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导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2.设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课前准备好小黑板或口算卡片或多媒体等材料,通过让学生看,使其明确自学什么内容,分几步自学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围绕例题,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计算的方法和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可以用比赛方式进行,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交流反馈,检测学习目标。
教师在学生交流反馈后及时给出两三个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创造了暴露问题的机会,训练和诊断的目的同时达到了。
4.当堂练习,培养能力。
通过当堂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规范解题的习惯。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
四、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学习用品摆放有序,课堂作业本簿课前分发到位,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有效数学教学的基础保障。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