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② 人文精神对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重塑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养
静静爱教育
05月23日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深厚情结以及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弥补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生活,重塑人文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人性、理性、超越性”是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的价值。数学是一门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是人类文化系统的构建。本文主要针对数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阐述,展现历史发展中数学体现的文化精神。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学科,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包含了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以及社会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特征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下,教育上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小学数学中的教学情节和生活化的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包含了人文精神的概念。
1.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增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情感。当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程度的情结,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数学课堂上,成绩也会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九九乘法运算时,让学生熟练地背下口诀后,再通过简单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记忆的知识点,让学生从数学中找寻到成就感和存在感。 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乘法表的来源,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今天,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成分。数学中包含深刻的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潜在的魅力。
2.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的感受数学,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根据小学生实际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形象化的事物更容易理解,而抽象性的知识往往会给他们的理解认知造成阻碍。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也能体现数学中的人文情怀。
比如,带领学生去逛街购物、出行旅游等,从中让学生把有关数学的知识给罗列出来,然后在班级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总结,这样生活化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4],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的全面性,在实践中证明数学的各个用途。
3.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思维,从实践中探究数学的乐趣。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也能体现出人文精神中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情怀。教师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学习实践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群体之间进行问题的有效探讨。比如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地下凋落了多少片花瓣等等,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对于数字运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1.学生主体性被忽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单方面的讲解知识让学生主体创造性受到了限制。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取自我讲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教学之间缺少了互通交流性,忽视了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讲授的内容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
2.数学学习情感受到影响
数学的评价方式比较固定,现代教育中大多都是以考试来对教学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思维过于固定,这样会降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没有将数学其中的魅力给予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学科的欣赏力不够,导致学习投入的精力不够,从而造成学生成绩下降,人文精神的本质作用没有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发挥应有的效果。
3.数学教学偏离生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重的在意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学的内容就是应对考试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渐渐地偏离了生活。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升职间有固定的联系,所以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成绩,偏离了教育的意义,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教育不是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人文精神对于教学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塑
1.引导学生多方位认识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情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常的价值观。学会认识社会和生活,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和多样化的灵活思维能力。比如,在学生学习自然数的时候,教师引出《道德经》中的知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抽象难懂的知识更加通俗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引申出来的魅力。其次,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结合生活中一些美丽富有文化元素的图案为学生去串联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文化中的几何美。从而加强生活和人、人和数学之间的交流。
2.将课堂引导到教学中
首先要从观念上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融入生活中现实的场景,带着疑问求解的眼光和情感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用学习的心和数学进行交流。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自然,从自然中发现数学的知识,树枝和花瓣中存在的数列问题,以及细数田野里所有的植株数量等,都能让学生从观察自然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也锻炼了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结语
人文精神中折射出的科学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重塑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在数学的课堂上看到更多人性的魅力,推动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③ 小学数学文化的核心概念
十个核心概念有:
①数感、
②符号意识、
③空间观念、
④几何直观、
⑤数据分析观念、
⑥运算能力、
⑦推理能力、
⑧模型思想、
⑨应用意识、
⑩创新意识。
④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哪些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如下:
1、数感
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间观念
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4、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5、数据分析观念
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⑤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摘要】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学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是传播文化和培养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采取如下策略: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进行愉悦的人文互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大力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本文就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做一探讨。
一、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1)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来参与其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一个学生如果感到课堂气氛是自由和随意的,他就会觉得很有安全感,会心情舒畅,就会按自己选定的目标不断进取。(2)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有缺点的回答要在肯定学生部分回答正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从而使学生在心里肯定自己。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把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当作最终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记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态度等。钱学森曾说:“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科学应与人文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数学教学。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课堂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把下面的偶数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的形式。8=()+(),10=()+(),12=()+()……当学生解答完之后,我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除了2和4以外)都能写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例举很多,我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接着,我告诉学生:“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这就是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人称它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领先水平,同学们要以陈景润为榜样,勇于攀登数学高峰。”这样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深受启发,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现实,知识与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价值,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三、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适时适当地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类的科研和科技成果,或及时地将具有时代气息的数学信息呈现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关注自我生存,关注自然和社会,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我播放了动画故事(七巧板的由来):宋朝有个叫黄伯恩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成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良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进成只有七块板,由它拼图,演变成了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还给它起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此故事贴近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知道了七巧板的来历,了解了七巧板从生活中来,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作进一步探究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创新能力。
四、进行愉悦的人文互动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学会助人。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上的闪光点,有机地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老师首先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去调查,要求算出调查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走下位置自由讨论、调查。题目要求出示后,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纷纷走下位置找同学来调查数据,神情专注而兴奋。过了几分钟,全班交流。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民主和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人文环境,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头脑,体现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激发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再次证明了“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窗口,而是一枝等待燃烧的火把。”相信学生在这种充满人文性的数学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
⑥ 在数学概念性教学中如何体现育人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早接触的数学知识,由于基础性内容较多,所以小学数学课本中含有很多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的教学很多都是建立在学生零基础的条件下进行的。数学本身是一个逻辑性强,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对其中一些概念的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就要充分考虑的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将难懂的数学概念,展示给学生,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独立的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完成其育人价值。
1.小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2.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系统性,数学学科严谨的逻辑决定了,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在:小学数学概念中就有所体现,往往每一个概念,都有紧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4.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
在与几位老师闲谈时,有位老师反映,他班里有位学生倚仗家中有的是钱(其父亲开了一个工厂)而不愿学习,竟然花钱雇用自己的同学为其完成作业。这不禁令我们想到一些不应该发生也是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学生为了弄到进网吧的钱而去敲诈、抢劫同学的财物,甚至伤害他人(包括自己亲人)的生命;某些人为了取得学位、晋级、晋职的需要而去剽窃他人的论文、着作、科研成果等等。通过种种表象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象与以往只重视理性知识教学、过分追求功利性而忽视人文教育的滋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民教育,要人文与科学并重,不能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既是人的两种基本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倾向,它们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当两轮共转,协同前进,当两翼共振,携手同飞时,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精辟的指出:没有科学和现代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跨;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没有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打就垮。
记得美国中学的一位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1]
因此,培养具有高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因此说,人文教育不是文科教育教学的专利,数学课程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思想,数学教学同样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文学通过文字描述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数学则是用一种独特的符号化语言来描述。这种语言的优越性无与伦比,主要表现在:其一、数学语言可以摆脱自然语言的多义性,用符号来表示科学概念,具有单一性、确定性,在推理过程中容易保持首尾一贯,不至于因发生歧义而造成逻辑混乱。其二、由于符号简洁明确,便于人们进行量的比较,对事物作出直接的判断,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清晰的数量分析。其三、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还表现在它能以特有的数学语言(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公理、模型理论等)对科学真理进行精确和简洁的表述。[2]
二、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随着社会的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交流与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数学以其成就(成果、方法、思想)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文化、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等领域,这种广泛的应用性,势必使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人、对自己、对生命有重新的认识,同时将不断丰富、深化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从这个层面来看,数学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人文内涵和深厚的人文教育价值。
三、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语言,也是自然与社会联系的一种工具。数学从思维的觉度,为人类文化提供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在提高人类科学素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促进人们有条理的思考,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数学修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高尚的文化素养。[3]
四、数学是一种艺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数学没有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在数学研究中,虽然有大量表面上看来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然而其中蕴含着内在的、深邃的、理性的艺术因素。如数学中的公理、定理等揭示了客观规律的和谐性、对称性、统一性、简洁性,就给人们以美感。当我们创造出一种简便的方法,做出一种简化的证明,找到一种新的成功应用时,就会在内心深处激起强烈的美感,同时美是数学中公认的一种评价标准。[4]
五、数学能赋予人的创造性。开拓、创新精神是现代人文科学的一个基本素质,现代社会越来越需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数学中对定理、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开拓创新精神,数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另外,数学课程中数学家们献身数学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均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
(三)
数学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文化的熏陶与素质的培养。把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与构建健康的人格渗透于数学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不是靠一次、两次的空泛说教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自觉性、经常性、渗透性等原则,深入探索数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和实施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体验、感悟人文思想的内涵,达到心灵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整合数学教学内容,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活动发生的中介。凡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加工和整合,使教材更加生动活泼,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富有人文内涵,以保证人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一、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整合,在体验数学价值中凸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新课程理念也强调:课程要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来的关注科学规律和法则回归为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由以科学为中心回归到以人为中心,即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5]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提炼生活中的素材,对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以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从而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价值。譬如:教学“白色污染(统计图表的活动课)”时,教师根据生活中塑料方便袋使用频率高,造成白色污染严重的社会现实,大胆、合理而巧妙的整合、改变教材,通过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里方便袋的使用情况(每天使用方便袋的个数,以小组为单位制成能说明一定问题的统计图表,发表自己的想法——方便袋使用后的处理方式及危害),——计算、描述(如果每个家庭每天用掉5个方便袋,1年每户可用多少方便袋?若平均每个方便袋的体积为2立方厘米,我校1000名学生的家庭1年用掉的方便袋的体积是多少?本校的操场的面积是2700平方米,这些方便袋在操场里能铺多高?)——想象、发散(假设按全国的家庭计算又会怎样?我们身边还有那些严重的污染?)等一列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统计图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深深地体验、感悟到生活中的小事,稍不注意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地球资源造成破坏,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学生通过躬身自省,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时,都要看一看是否威胁到其他生命,从而使学生更加懂得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二、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优势互补中凸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挖掘不同学科间的联结点、融合点和耦合点及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不同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以增强数学教学的活力,让数学的天空更加广阔和绚丽。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利用学生在美术手工课上学习轴对称图形剪纸时积累的知识因势利导,让学生做一幅剪纸作品,学生在折、画、剪等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最后从数学的角度概括、抽象出其特征。这里,教师没有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抽象的讲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而是抓住数学与美术两学科的联结点和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将数学课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崭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民族自豪感得以增强。
构建人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性教育活动的实施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让学生受到理性教育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文阳光的沐浴,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活动的保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是人,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主、获得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变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师生关系为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合作伙伴的关系,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想的就让其自己想,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就让其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就让其自己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赞许、宽容及满腔爱心,使学生的身心完全处于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让他们的激情得以绽放,个性得以张扬,进而更好地促进他们人格的长足进步与健全发展。
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的学习方式,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问题呈现的方式等等形式,积极地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其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即: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实践操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地、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来。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地、自觉地表述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学会倾听、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在不断修正和完善认识建构意义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是张扬个性、彰显生命体征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愿望的过程。
三、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力手段。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只重视理性知识而忽视情感,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单一取向的教学评价。这种片面性和功利性的评价束缚了学生发展的空间,是忽视学生个性成长的罪魁祸首。因此,建立一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存在,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优秀的个体,并对他们抱以积极的、热切的期望,从而确立多维的教学评价标准,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的潜能,真正做到“量体裁衣”。这就意味着教学评价必须由以往的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必须由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定量评价转变为既运用纸笔测试,又运用面谈、行为观察、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试等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泵” 的作用,进而凸现对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确立数学是一种文化的思想,并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和观念。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形成技能的同时,更能关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发展,唯有如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才会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1]张画《人文的阳光》[J].《沂蒙教育》2003年第3期第1页
2、[2]刘忠智 张晓霞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第20—21页
3、[3] 刘忠智 张晓霞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第22页
4、[4] 刘忠智 张晓霞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第22页
5、[5]郑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第15页
⑧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实现《课标》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
一、 大力营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性的课堂环境
二、 努力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1、挖掘数学中的人文因素
2、多学科融合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探索方向
3、古老的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独特亮点
三、采用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
2、设计人文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人文素养 途径 方法
正文: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然而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气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过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反映了目标导向的偏离,而且也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自身创造潜能的开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实现《课标》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
一、大力营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性的课堂环境
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部属来对待,不要忘记学生也是一个“人”,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一改过去无视学生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强求统一和指令多、指责多、框框多的做法,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⑨ 数学的人文意义
1.数学的道德价值
1)丰富的数学史料,具有唤醒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价值。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对数学科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数学家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我国在数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大约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从《九章算术》第八卷说明方程以后,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在明朝后期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文译本一部分出版之前,中国的几何早已在独立发展着;三角学的产生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天文学很发达。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
2)数学的广泛应用,具有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好数学的热情和责任感。数学是描述图式的强有力的工具;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从数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大。凡是涉及到量化模式的问题,就要用到数学。数学在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认为与数学无缘的领域,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现在也都成为数学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因此,揭示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领域的广泛性,可以大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能让其在掌握数学科学这一有力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并为现实服务的同时,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数学的心理价值
1)深刻的思维活动,具有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价值。数学活动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首先是辩证思维,数学辩证思维的特点在于认识概念和关系的变动性、两重性、矛盾性、同一性、相互联系及相互制约性。数学材料里充满着辩证法,数学思维活动的规律集中反映了辩证法的规律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发展和转化等观点的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里潜移默化地形成辩证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同时,在数学辩证思维的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大大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用全面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从而开阔思路,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数学的严谨和美感,具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完善心理结构的价值。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多个基本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智力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而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意向活动中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的总称。
⑩ 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包括哪些
1、抽象能力: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
2、逻辑推理:演绎推理是从大范围内成立的命题推断小范围内命题也成立,只能用来验证知识,不能用来发现新的知识。而归纳推理是通过条件预测结果、通过结果探究成因的推理,其结果是或然成立的,用于发现知识。
3、数学模型: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10)小学数学中哪些概念蕴含人文精神扩展阅读:
数学素养特点:
1、 在讨论问题时,习惯于强调定义(界定概念),强调问题存在的条件;
2、 在观察问题时,习惯于抓住其中的(函数)关系,在微观(局部)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全空间)考虑;
3、 在认识问题时,习惯于将已有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如对偶、相关、随机、泛涵、非线性、周期性、混沌等等概念广义化,用于认识现实中的问题。比如可以看出价格是商品的对偶,效益是公司的泛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