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一年级上册数学还剩下多少课件

一年级上册数学还剩下多少课件

发布时间:2022-11-28 11:23:58

‘壹’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 《还剩下多少》 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还剩下多少(减法的认识)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与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
2.能列出、读出减法算式,并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
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口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示果树图,让学生观察图,读取图中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去描述这些信息。
二.体会减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笑笑看到了什么/
2.根据图,提出问题,并引出减法
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苹果?
你怎么知道是3个。从图中看出来。 比5个少2个是3个。
从5个中去掉2个,可以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5-2=3中间的
符号是减号,算式读作5减2等于3. 表示有5个苹果,去掉2个
还剩3个。
3用圆片代替果子摆一摆,先摆5个圆片表示什么,
再拿走2个表示什么,最后剩下3个表示什么/?
换个算式5-4=1 摆一摆
4. 还剩下几块饼干?说一说,数一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原来有多少块,搬走了几块,还剩多少?
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列出算式。
5-2=3 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5.你能象这样说出几个减法算式并读出来吗?
6.寻找身边的减法问题
小朋友认识了减法,能不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减法问题呢?
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算一算书P27
学生先划去圆圈,再列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试一试
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图意,弄清搬走几个?用什么
方法计算,再列式计算。
3. 看算式,说一说
出示4-1=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说一说这道算式可以表示
什么?
四.拓展延伸
完成练一练第2题
最后两道开放题要求图要和算式相对应。
多请不同答案的学生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课堂小结
回首这一节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减法的认识
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
5-2=3 读作5减2等于3.

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3到6.

‘贰’ 还剩下多少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教学的《还剩下多少》是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一节概念课—认识减法。减法和加法一样,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如剩余、减少、比较等。本节课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减法运算,但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这些原型,并已经初步感觉到“从一个整体中拿走或去掉一个或多个物体,数量在减少”这一现象,只是仍处在实物感知阶段。本节课开始就是要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减法计算,并初步探索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次教学,我紧密围绕体会减法意义来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情境感受---出示两幅情境图,先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图中画的是什么?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先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把这个故事和同桌说一说,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学生语言表达比较完整,如: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下来了2个苹果,树上还剩3个苹果 ;地上原来有5块奶酪,小老鼠拿走2块,地上还剩3快奶酪。这样交流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叙述的过程中感知减法意义。
2、实物操作---你能把图中的意思用小棒摆出来吗?第一次摆小棒是教师叙述,学生操作,全班同学摆完后,又请一个学生台前展示。有了第一次的基础,第二次摆小棒就放手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摆。学生兴趣浓厚,乐于动手,又一次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了减法意义。
3、符号表达---在探究“还剩下几块奶酪”的计算方法时我提问:除了用数数的方法,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还剩下3块奶酪吗?学生迫不及待地在练习本上画起来。学生选取的图形 多种多样,在这里展示几种。
在学生对减法意义有了多次体会后,我又鼓励学生尝试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两个故事情境,学生自然而然的写出了减法算式5-2=3,此时我再介绍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情境图,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减法的含义。

‘叁’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以下我为大家介绍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一、教学内容

数学乐园(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83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1、走数学迷宫。

2、对口令、拍拍手。

3、小邮递员。

4、排排坐比反应。

5、采花蜜练判断。

6、看图列式。

7、思维拓展。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水彩笔、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实践活动课

老师:同学们,数学乐园开园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做游戏吗?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置悬念,带入一种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流程

(一)走数学迷宫

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A、说数。

老师:远处走来一群数字宝宝,认识它们就请大声读出来!

B、用数。

老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吗?

C、找数。

启发学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

小结:是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D、排数。(课件出示:迷宫图)

老师:到数学乐园去的路很多,让我们跟着小白兔由入口进入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米老鼠和唐老鸭会分别在两个出口处迎接我们呢!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笔在答题纸上画出不同路线。比一比看哪组想的最多,展示设计路线最多的作业纸,进行奖励。

E、找规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老师:同学们,不管按照哪种路线走,怎样才能确保不迷路顺利走出迷宫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用数、找数、排数几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好数学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对口令、拍拍手

老师: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学乐园,这里有很多小动物想与我们一起玩呢!让我们跟着小猴淘淘一起来玩第一个游戏。

A、对口令。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问:我出几?你对几?几和几组成几?

B、拍拍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对于计算加减法很有帮助。通过对口令、拍手游戏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小小邮递员

老师:同学们看,谁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乐园?你们能帮帮邮递员叔叔把信投进信箱里吗?

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投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

1、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乐声中分组走上讲台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所以一年级的口算重在练习他们的速度快和准确性。这个游戏,即要求学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学生必须送对,侧重了对这两方面的训练。】

(四)排排坐

全班起立。从前往后报数,老师提问:

1、请这一组的前面3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3个小朋友拍四下手。

老师:这句话里两个“3”,含义一样吗?“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

2、请从前往后数第1个、第3个、第5个、第7个小朋友站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3、请从后往前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们组有女生几人?有男生几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从前往后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了基数、序数的概念,教学生加以区别。通过“从前数第2个”和“从后数第2个”地对比,让学生了解数数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时,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都是求和,但题型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练习教学生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五)采花蜜(课件出示动画图)

老师:草地上有很多鲜花,蜜蜂正忙着采蜜呢!如果算式没有问题,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飞走了。它们都能顺利采走花蜜吗?

5+3+2=108+2—1=55—4—1=05—3+2=10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符号,明确运算步骤,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看图列式(课件出示动画图)

先引导全班学生说图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A、白兔图(加法:6+2=8)

B、天鹅图(减法:7—3=4)

C、松鼠图(一图四式:5+3=83+5=88—5=38—3=5)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的描述一个数学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基础。】

(七)思维拓展

老师:同学们,聪明屋的小博士在等着我们呢?他出了一个思考题来考考大家,你能解答它吗?

提示学生从最下面的空思考,从较小的数思考。

三、活动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好吗?

【设计意图:常见的数学游戏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而我设计的整堂课的.游戏活动融知识性、思维性和创造性于趣味之中,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兴趣盎然。】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在“数学乐园”的一系列活动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实践中培养同学们初步分析数据,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

教学难点:

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具准备:

1、教具:课件、门票(算式卡片)、迷宫图、信箱、通关密码卡。

2、学具:迷宫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进入乐园

师:今天是个好天气,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有没有兴趣?

生:有。

(课件出示数学乐园大门的图片,图中出现一个米奇和米妮在欢迎小朋友们。)

师: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门口了,谁在欢迎我们呢?赶紧坐上环园列车出发吧!

二、智慧屋——对口令

(课件出示数学乐园的地图,图上小车行驶到达第一站——智慧屋。喜羊羊说:“你们会对口令吗?”)

师:第一站到了。对口令,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就说一个关于它的组成。说的时候还要用手指比出来。

师:几和几组成8?

师:请4个同学先给大家示范一下,谁愿意?2个同学为一组。

师请2组同学上台示范。

师:看着他们已经通过这一关了,你们是不是也想快点通过这一关呢?

生:想。

师:那赶紧进入游戏吧!

(课件依次出示6、9、10这几个数字。)

生生同桌合作对口令。

三、快乐城堡——排排坐

1、老师发指令: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小车从第一站开往第二战——排排坐。)

师:到达第二站了。这一关叫做“排排坐”。怎么玩呢?

师:现在请每列同学报数。记清楚自己是第几。

师在其中一列示范。

(课件出示数字2。)

师:同学们的前面在哪边?后面呢?现在请这一排的同学挺清楚老师的口令。请从前往后第2位同学站起来。请前面2为同学站起来。

生起立,其他同学数一数。

2、学生发指令:

(课件出示数字3、4、5。以及文字:请从前往后第位同学站起来;请前面位同学站起来。)

师:现在,老师请小帮手们试着用屏幕上的数来发指令吧。发指令的同学可以随意请一组同学听口令。

学生发指令,其他同学根据指令起立。

四、闯迷宫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小车从第三站开往“迷宫”。)

师:现在我们到了迷宫,仔细观察发现,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要怎么走呢?

(课件出示:“按1,2,3,……9的顺序走。”)

师:没人桌子上都放着一张迷宫图,你想怎么走就把它画出来,每人只能走一次,也就是只能画一条路线。

生动手“闯迷宫”,师请4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黑板上的同学走的路线各不相同,你们还有不同的么?

师:走出迷宫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的同学都找到了迷宫的出口,都是好样的。这里面肯定有跟刚才那些走法不同的同学,下课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师:刚才在走迷宫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只要我们按照从1到9的顺序,就不会迷路了。迷宫有两个出口,从1号出口出来的同学拿上你们的门票站在左边。从2号出口出来的同学站在右边。

学生按要求分成两队。

五、迷你邮局和活动大厅——送信或投球

1、送信: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小车分成了两辆,一辆开往“迷你邮局”。)

师:欢迎来到“迷你邮局”!刚才邮局局长跟老师说他们最近邮递员太少了,还有很多信件还没送,你们愿意帮助他来当一回小小邮递员吗?

生:愿意!

师:讲台上有4个邮箱,请同学们看看门票背面的算式,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几号信箱。在送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遵守秩序的好孩子。

师请1个学生当裁判,给送对的孩子发放第三张通关密码卡。

2、投球: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另一辆小车开往“活动大厅”。)

师:我们现在正在“活动大厅”,比赛马上要开始了!

比赛规则:所有队员分成男女两组比赛,每人投1个球,推荐1个队员来记录。

生开始投球比赛。

师:大家都投完球了,现在两小队比一比记录卡,小组讨论,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小组讨论完汇报。

六、离开乐园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两辆小车都驶向乐园出口。)

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马上要离开数学乐园,出口到了。

(课件出示乐园出口图。)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在数学乐园逛了一圈,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

总结:

离开数学乐园还真有点舍不得呢!数学乐园让你们运用所学的数学本领解决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可以是数学乐园,希望今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乐园,好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作业

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肆’ 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多少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话,如果还剩多少教案,这个要根据你具体的学习的进度来进行分析,那么如果你比如说你学到了第二单元,那么剩下的教案就是整本书所有单元教案减去两个单元教案,就是剩下的交换单元,所以说关键还是看你到底学了哪些教案,那么剩下的就是能够用总的教案减去已经学习的教案用减法算出来的,所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

‘伍’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教学反思

组内研讨课,依据课时进度,我展示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册的第三单元的《还剩下多少》一课。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4、继续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这一节课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所以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的研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的了解,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减法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我给一个班上完一节课后,感到课程设计的并不合理,内容有一点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特别的重视,所以整节课都是那么的满,没有一丝空隙。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做了改变。具体的两种教学设计我在课后又做了对比,详细如下。

第一次上课,首先情境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到果园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展示;一棵果树(一共有5个苹果,文字的形式表现),学生充分表述这一数学信息,然后动画演示掉下来了2个苹果,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信息。然后再次利用形象的小老鼠偷奶酪的课件情境,继续让学生体验减法。仍然是不出示奶酪的块数而是用文字表示。让学生结合文字和演示的动画解决,还剩下几块奶酪?这两个情境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说,出现了掉下来、去掉、落了等词语,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继续观察,并逐步的叙述,掉下来的2个苹果,是从5个里面掉下来的,5就变少了,树上的苹果是剩下的,剩下的也比5少。在这一环节中,突出总数,让学生感受到从总数中去掉或减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剩下的。孩子直观的体会到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然后在认一认、画一画的活动中继续理解问题,抽象出算式。最后,让孩子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孩子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嘴巴说,能让学生充分交流算法,体验运算策略多样化,然后再利用课件显示出答案,验证孩子们的结果。但在上课中,总感到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有一点多,教学重难点不能突出也不好突破,有一点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疲于奔命。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也需要培养。

经过思考,我将课件及教学内容相应的稍微做了一下改变,教学目标更明确细节,将重难点进行分散。在第一课时重点教学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提出减法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所看到的数学问题;通过总结、交流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将减法的运算方法的学习放在了第二课时。具体是这样的,在第一节课以连环画的形式直接呈现出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交流;看到苹果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2个,在演示过程中,孩子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还剩下几个苹果?发现剩下的苹果比原来的苹果数少,掉下来的也比原来的少,观察中,体会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出示第二个情境,当笑笑戴着苹果去淘气家玩时,淘气为同学准备的蛋糕却被小老鼠偷走了一部分,引出第二个情境,结合生动的课件,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在孩子发现自己有新的收获时,我在练一练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减法问题,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减法问题。完成了一部分教学目标。学生从中体验到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再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它。但是在解决问题中遇到了计算上的麻烦,到底该如何计算出结果呢?带着个问题,来学习第二课时,这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我感到这样的效果更好。

组内研讨课,依据课时进度,我展示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册的第三单元的《还剩下多少》一课。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4、继续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这一节课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所以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的研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的了解,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减法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我给一个班上完一节课后,感到课程设计的并不合理,内容有一点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特别的重视,所以整节课都是那么的满,没有一丝空隙。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做了改变。具体的两种教学设计我在课后又做了对比,详细如下。

第一次上课,首先情境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到果园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展示;一棵果树(一共有5个苹果,文字的形式表现),学生充分表述这一数学信息,然后动画演示掉下来了2个苹果,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信息。然后再次利用形象的小老鼠偷奶酪的课件情境,继续让学生体验减法。仍然是不出示奶酪的块数而是用文字表示。让学生结合文字和演示的动画解决,还剩下几块奶酪?这两个情境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说,出现了掉下来、去掉、落了等词语,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继续观察,并逐步的叙述,掉下来的2个苹果,是从5个里面掉下来的,5就变少了,树上的苹果是剩下的,剩下的也比5少。在这一环节中,突出总数,让学生感受到从总数中去掉或减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剩下的。孩子直观的体会到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然后在认一认、画一画的活动中继续理解问题,抽象出算式。最后,让孩子说“是如何算出得数的?”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孩子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嘴巴说,能让学生充分交流算法,体验运算策略多样化,然后再利用课件显示出答案,验证孩子们的结果。但在上课中,总感到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有一点多,教学重难点不能突出也不好突破,有一点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疲于奔命。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也需要培养。

经过思考,我将课件及教学内容相应的稍微做了一下改变,教学目标更明确细节,将重难点进行分散。在第一课时重点教学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提出减法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所看到的数学问题;通过总结、交流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将减法的运算方法的学习放在了第二课时。具体是这样的,在第一节课以连环画的形式直接呈现出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交流;看到苹果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2个,在演示过程中,孩子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还剩下几个苹果?发现剩下的苹果比原来的苹果数少,掉下来的也比原来的少,观察中,体会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出示第二个情境,当笑笑戴着苹果去淘气家玩时,淘气为同学准备的蛋糕却被小老鼠偷走了一部分,引出第二个情境,结合生动的课件,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在孩子发现自己有新的收获时,我在练一练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减法问题,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减法问题。完成了一部分教学目标。学生从中体验到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再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它。但是在解决问题中遇到了计算上的麻烦,到底该如何计算出结果呢?带着个问题,来学习第二课时,这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我感到这样的效果更好。

‘陆’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教学反思

《还剩下多少》是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这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堂导入上,演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在树上贴了3个绿色的苹果和2个红色的苹果。教师再把2个红色的苹果拿走,然后让学生说出老师演示的过程,并提问:拿走了2个是从几个里面拿的?现在树上还剩几个?这时候学生的情绪高涨,大多数的孩子纷纷举手,我班的黄曼霏竟说,“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下3个。”还没来的及表扬,阙文尖说,“老师,可以用减法来解决。”冷健茏说,“可以写成5-2=3。”孩子们的回答是我意想不到的,于是引出“减法”, 认识了减号。我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易懂、有趣,并且为学好新知识铺好路。
2.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和完整的提一个问题了,并且知道用减法来解决。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在说中学,玩中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在“练一练”第1题中,通过学生边说图意,边用手势比划,再写出算式的过程,在第2题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写算式的过程,既让每个孩子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又让学生充分感受、认识减法的含义和算法。
本节课上还存在着不足:
1.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个个跃跃欲试,但是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尚未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急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导致课堂秩序有点混乱,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与交流的习惯。
2.在教学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大部分学生,而忽视了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量给他们提供机会,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都不能完整的表述,对刚入学的孩子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柒’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ppt课件

请到这里下载:《还剩下多少》课件 密码:5tbp

‘捌’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课件

导语: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课件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课件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知识是在学生学习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作为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学生要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知识并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鼓励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理解其含义及运算顺序,学会计算方法,使学生全面领会掌握连加连减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团结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学会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标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设计了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算式卡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口算。(课件出示口算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因此对10以内加减法做适当的口算练习是有必要的。通过以开火车的口算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如:师:“小火车呀,开呀开起来,开到哪里去?”生:“开到我这来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连加

(1)课件演示P72页主题图;

(2)学生观察情景图,完整说图意,并提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交流:草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这时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

(4)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式,再指名口答。

(5)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出示:5+2+1=

(6)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数相加,今天的算式是三个数相加,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连加。板书:连加。

(7)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①学生同桌摆小棒研究连加计算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②学生代表演示摆法和算法。

③提问:想一想5+2+1先算( )加( )得( ),再用( )加( )等于( )。教师相应板书计算步骤。

④小结:三个数连加,先用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第三个数。

(8)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

2.教学连减

(1)课件演示P72主题图;

(2)学生仔细观察图,完整说图意,并提数学问题。

(3)学生尝试练习后再汇报结果,老师板书:8-2-2=

(4)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连减。板书:连减。

(5)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连减的计算方法。

①学生同桌摆小棒研究连减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②请学生代表汇报摆法和算法;

③出示想一想:8-2-2先算( )减( )得( ),再用( )减( )等于( )。教师相应板书计算步骤。

④小结:三个数连减,先用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6)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3.巩固练习

①学生编2道连加、2道连减算式,学生分组练习。

②教科书P72“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三、游戏:

请同学上台表演,引导学生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3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游戏活动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拓展提高

1.猜一猜: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学生计算7道题,每一题的计算结果连起来就是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

(7532754)4+1+2= 9-1-3= 7-3-1= 9-3-4= 2+4+1= 8-2-1= 10-2-4=

2.开放题。笔记本每本3元,橡皮擦每块1元,圆珠笔每支3元,套尺每副2元。如果你买了其中的三种物品,算一算,要用多少钱?小红有10元钱,买了其中两样物品,还剩多少钱?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1.学生谈谈这一节课学会了什么?

2.拓展延伸:学生说一说有关连加、连减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妈妈买了10个苹果,我们家星期一吃了2个苹果,星期二吃了3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说一说有关连加、连减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总结。

‘玖’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 三 单元、课题 还剩下多少 总课时第 14 课时
教学内容: 还剩下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2、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 =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2+3=5 5—1=4 5—3=2

‘拾’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4、继续提高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这一节课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所以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的研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的了解,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减法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我给一个班上完一节课后,感到课程设计的并不合理,内容有一点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特别的重视,所以整节课都是那么的满,没有一丝空隙。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上册数学还剩下多少课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