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初中数学学第四章第一节正弦和余弦 第一课时正弦 怎样引入为好
你干嘛一定要按照书上的那样去教呢? 书上的现在的学生80%都能看懂
正弦余弦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就要牵扯进来了。
学直角三角形的时候 你就应该延伸下 特别是对他们熟悉的,30度,45度,60度角的求法
让他们用对边和斜边的比值算一下 做几个大小不一样角度一样的三角形 让他们用勾股定理
求出别的边来后再算下对边和别的边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实例其实就在你身边
数学本身就包含自己在内的。别的什么花架子都中看不中用。
⑵ 谁能详细讲解数学中的正弦、余弦、正切、反切、反正弦、反余弦怎么求 我只要方法,不要结果。
你可以先从三角形开始。比如在直角三角形里,假设某个角为A,则sinA就等于A所对应的边比上斜边。cosA就是A的临边比上斜边。tanA就是A所对应的边比上A的临边。cotA就是A的临边比上A所对应的边。cscA就是1/sinA。secA就是1/cosA。然后等到角扩展到0到90°之外,就根据这些函数的周期性解就好了。
⑶ 如何学好数学中的正弦余弦
基础理论学起:在学习数学前首先应该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学习,因为数学的每一个理论或者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前一个基础理论为前提的,是环环相扣的理论链的关系。带着这种观点去学习也就不必去死记硬背一些定理、推理之类的知识了,学习起来自然就显得更加容易了!避免眼高手低:
数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熟悉、理解基础理论概念只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最终的目的还是用于实际的操作中,或者说用于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所以要勤于做题练习,坚决避免眼高手低的学习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也不例外!四大思维模式 :数学体系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做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有机结合,用已知数值通过函数的方式和方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未知待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情况的方式加以讨论并解析出问题的不同情况的答案!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或许天生就有对数学这方面有很大的兴趣,能快乐的学习数学。如果对数学不感兴趣,笔者认为也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培养:激发孩子求知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孩子思维多元化。探索求知精神:
做好以上四步,你就能轻轻松松的学好数学了。如何由“好”到“精”呢?这就需要探索求知精神了。每个人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都是不同的,在学习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当你对困难的求知欲超过别人的时候,你在精神上就超过了对方,这是一种学习数学的境界!勤奋成就人才:每一个成功都是三分靠的上天“注定”,而七分靠的还是“打拼”。即使再有头脑,再有数学天赋的人,如果一味的在学习中懒惰,在数学方面也不会有很大的作为;而一些即使平平的人,在勤奋的督促下也能做到一番作为。勤奋是成功的阶梯!
⑷ 数学正弦 余弦 正切公式
是高中么?我们上课的课件里面的1.诱导公式
sin(-a)=-sin(a)
cos(-a)=cos(a)
sin(2π-a)=cos(a)
cos(2π-a)=sin(a)
sin(2π+a)=cos(a)
cos(2π+a)=-sin(a)
sin(π-a)=sin(a)
cos(π-a)=-cos(a)
sin(π+a)=-sin(a)
cos(π+a)=-cos(a)
tgA=tanA=sinAcosA
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sin(a+b)=sin(a)cos(b)+cos(α)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sin(a-b)=sin(a)cos(b)-cos(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3.和差化积公式
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6�1sin(b)=2cos(a+b2)sin(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4.积化和差公式 (上面公式反过来就得到了)
sin(a)sin(b)=-12�6�6[cos(a+b)-cos(a-b)]
cos(a)cos(b)=12�6�6[cos(a+b)+cos(a-b)]
sin(a)cos(b)=12�6�6[sin(a+b)+sin(a-b)]
5.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6.半角公式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7.万能公式
sin(a)=2tan(a2)1+tan2(a2)
cos(a)=1-tan2(a2)1+tan2(a2)
tan(a)=2tan(a2)1-tan2(a2)
8.其它公式(推导出来的 )
a�6�6sin(a)+b�6�6cos(a)=a2+b2sin(a+c) 其中 tan(c)=ba
a�6�6sin(a)-b�6�6cos(a)=a2+b2cos(a-c) 其中 tan(c)=ab
1+sin(a)=(sin(a2)+cos(a2))2
1-sin(a)=(sin(a2)-cos(a2))2
csc(a)=1sin(a)
sec(a)=1c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