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计算概率
概率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不会发生的概率为0,一定会发生的概率是100%,也可以说是1.例如抛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50%,筛子每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六分之一,这些概率值通过直觉和经验就能想出来。虽然我们知道实验几次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但试验次数很多时,出现的频率就会接近概率值,无穷次时,频率就会等于概率。
通过直观和经验就能知道概率的几个基本命题,也可以说是公理,苏联的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总结了3条概率公理。
1. 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小于0
2. 集合中的事件必有一件发生,则发生的概率之和等于1
3. 集合中事件互相不容,没有交集,则发生至少一个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概率之和
这3个公理不需记忆,应用时也不需刻意用,用直觉和经验靠算术思维就能想出概率计算方法。
通过这3个公理也可以推导出6个定理,也不需记忆,甚至不需要知道。
概率计算不像方程应用,简单地分别考虑每个数值含义列出等式,然后变换方程就能求解。列概率算式无法这样做,那些概率定理和概率公式以及写法,如:贝叶斯公式 P(A|B)=P(B|A)*P(A)/P(B) ,对列出概率算式帮助不大,也无法降低分析和推理难度,也就是说概率知识的公理化意义不大。概率计算时,只需按算术思维,按直觉和经验直接列出算式,然后进行四则运算即可。简单的场合,可以直接列出一个算式就可以算出概率值,在稍微复杂的场合需要分别列出几个算式,然后再去转换,这些复杂场合的概率算法常见的有频次算法,集合对应算法,和反向算法。
B. 概率是怎么计算的
P(A)=A所含样本点数/总体所含样本点数。实用中经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
定理:设A、B是互不相容事件(AB=φ),则:
P(A∪B)=P(A)+P(B)
推论1:设A1、 A2、…、 An互不相容,则:P(A1+A2+...+ An)= P(A1) +P(A2) +…+ P(An)
推论2:设A1、 A2、…、 An构成完备事件组,则:P(A1+A2+...+An)=1
(2)数学中的概率怎么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已知事件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P(A|B)
条件概率计算公式:
当P(A)>0,P(B|A)=P(AB)/P(A)
当P(B)>0,P(A|B)=P(AB)/P(B)
乘法公式
P(AB)=P(A)×P(B|A)=P(B)×P(A|B)
推广:P(ABC)=P(A)P(B|A)P(C|AB)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概率计算
C. 初中数学几种求概率的方法,可以收藏
一、列表法求概率:列表法的应用场合: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二、树状图法求概率: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概率是度量偶然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假如经过多次重复试验(用X代表),偶然事件(用A代表)出现了若干次(用Y代表)。以X作分母,Y作分子,形成了数值(用P代表)。在多次试验中,P相对稳定在某一数值上,P就称为A出现的概率。如偶然事件的概率是通过长期观察或大量重复试验来确定,则这种概率为统计概率或经验概率。
D. 概率的基本公式大全
概率的基本公式大全:
1、条件概率:P(B|A)=P(AB)/P(A);
2、贝叶斯公式:P(Bi|A)=P(A|Bi)P(Bi)/∑nj=1P(A|Bj)P(Bj);
3、全概率公式:P(A)=P(A|B1)P(B1)+P(A|B2)P(B2)+...+P(A|Bn)P(Bn);
4、乘法定理:P(AB)=P(B|A)P(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着重基本概念的阐释,同时,在设定的数学程度内,力求做到论述严谨。书中精选了百余道习题,并在书末附有提示与解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数学系的概率统计课程教材,也可供具有相当数学准备(初等微积分及少量矩阵知识)的读者自修之用。
E. 高中数学概率计算法则
高中数学概率计算法则主要为概率的加法法则
概率的加法法则为:
推论1:设A1、 A2、…、 An互不相容,则:P(A1+A2+...+ An)= P(A1) +P(A2) +…+ P(An)
推论2:设A1、 A2、…、 An构成完备事件组,则:P(A1+A2+...+An)=1
推论3:若B包含A,则P(B-A)= P(B)-P(A)
推论4(广义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有P(A∪B)=P(A)+P(B)-P(AB)
以上公式就被称为全概率公式。
F. 初中数学中的概率怎么计算
您好。P(A)=A所含样本点数/总体所含样本点数。实用中经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
G. 概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P(AB)=P(A)P(B/A)=P(B)P(A/B)
条件概率表示为:P(A|B),读作“在B的条件下A的概率”。条件概率可以用决策树进行计算。条件概率的谬论是假设 P(A|B) 大致等于 P(B|A)。
数学家John Allen Paulos 在他的《数学盲》一书中指出医生、律师以及其他受过很好教育的非统计学家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错误可以通过用实数而不是概率来描述数据的方法来避免。
(7)数学中的概率怎么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统计独立性
当且仅当两个随机事件A与B满足
P(A∩B)=P(A)P(B)
的时候,它们才是统计独立的,这样联合概率可以表示为各自概率的简单乘积。
同样,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与B有
P(A|B)=P(A)
以及
P(B|A)=P(B)
换句话说,如果A与B是相互独立的,那么A在B这个前提下的条件概率就是A自身的概率;同样,B在A的前提下的条件概率就是B自身的概率。
2、互斥性
当且仅当A与B满足
P(A∩B)=0
且P(A)≠0,P(B)≠0
的时候,A与B是互斥的。
因此,
P(A|B)=0
P(B|A)=0
换句话说,如果B已经发生,由于A不能和B在同一场合下发生,那么A发生的概率为零;同样,如果A已经发生,那么B发生的概率为零。
H. 初中概率怎么算
概率是初中数学的常考知识点,考题难度不大,但总有一部分同学因为粗心、因为混淆概念等等的小错误就丢了分数。所以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概率的加法
定理:设A、B是互不相容事件(AB=φ),则:P(A∪B)=P(A)+P(B)。
推论1:设A1、 A2、…、 An互不相容,则:P(A1+A2+...+ An)= P(A1) +P(A2) +…+ P(An。
推论2:设A1、 A2、…、 An构成完备事件组,则:P(A1+A2+...+An)=1。
推论3: P(A)+1-P(A),A为事件A的对立事件。
推论4:若B包含A,则P(B-A)= P(B)-P(A)。
推论5(广义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有P(A∪B)=P(A)+P(B)-P(AB)。
2、乘法公式
P(AB)=P(A)×P(B|A)=P(B)×P(A|B);
推广:P(ABC)=P(A)P(B|A)P(C|AB)。
一、列表法求概率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二、树状图法求概率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I. 概率公式怎么计算
概率=符合条件的数目/总数目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的公式很多,不知道你要哪个方面的:
1.P(Φ)=0. 性质2(有限可加性).当n个事件A1,…,An两两互不相容时: P(A1∪...∪An)=P(A1)+...+P(An). _ 性质3.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P(非A). 性质4.当事件A,B满足A包含于B时:P(BnA)=P(B)-P(A),P(A)≤P(B). 性质5.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 性质6.对任意两个事件A和B,P(B-A)=P(B)-P(AB). 性质7(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和B,P(A∪B)=P(A)+P(B)-P(A∩B). (注:A后的数字1,2,...,n都表示下标.)
更多公式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