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应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地,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结构大致归纳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承接型。一般是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引导学生深入并指导解题,变为能力,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前后承接,脉络清晰,它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螺旋型。它主要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章节采用,如数列极限的“ε-N”定义,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不等式的证明,轨迹方程的求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知识与能力紧密衔接、交替上升,通过举一反三、环环紧扣,逐步升华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第三种是辐射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方位思维,通过筛选归纳使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种形式多在复习课中采用,如三角变换、数列、复数及立几中点到平面的距离等。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讲函数概念时,第一节课主要是讲清概念,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采取归纳讲授法为主;讲利用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
②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
数学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的思维可以充分得到放飞,能力可以充分得到培养。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怎样让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呢,本人在学习新课标和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次、把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兴趣。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中学数学课堂,让学生自行探究、研讨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的最佳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以几何级数激增。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老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但自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指导学生自学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又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只有在平时课中坚持这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多次强调: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对此做了具体细致的阐述。那么,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呢?第一、感受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数学课堂中,再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教学更具活力。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第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回归。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还应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并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情景,让学生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从而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教师能善于利用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③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
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这就意味着课程实施在教学层面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那么,要改变传统教学只顾及部分学生的情况。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思维,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使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满足其需要和层次的个性化素材;最后,个性化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在不断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符合其认识风格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语言掌握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作为文化,它同样具有文化所具有的脉络性、背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研究的定义、性质、法则、概念等有层次地用简练的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这样,通过语言的锤炼可达到思维的严密。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
例如: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以下三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1)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①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②三角函数线;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⑤三解函数的诱导公式等。可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是整个三角部分的基石,它贯穿于与三角有关的各部分内容并起着关键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当语言描述准确时,思维也就严密了。
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切忌剥夺不完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口。实践证明:坚持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利于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有利于正确理解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从而使学生智力得到锻炼。
总之,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和研究,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正确地引导学习过程,既当好学导者,又当好导学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个性品质,增长智慧和才干。
④ 2022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好数学的信心。
3、完善了课程内容结构。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4、强化了学业质量指导。各学科结合课程内容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广度,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设置教学提示,增加教学和评价案例,强化“如何教”的具体指导。
⑤ 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
谈谈新课改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中学教科书(数学)
》
,其功能在于力图体现数学课
程的功能,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它指出实验中学
教科书的使用者,只有弄清中学教科书与《数学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
清中学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
判断中学教科书的结构和价值,
才
能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实验中学教科书的各种新设计实施数
学教学。
因为,
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
旨,
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的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首先,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数学课程改
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使数学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在教学中,教师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这需要我们改
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综观目前流行的
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
作用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基于目前大班额的班级教学的组织体系下,
“双主模
式”是最符合实际的。因此,主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
其次,
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教师来说教发现比教死记更困难,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在适当的教学条件下象数学家那样自己支发现真理比死记那
些不理解其来源、
意义和联系的命题和证明的现成体系更容易些。
而忽视学生的
认知特点,
从一般到特殊、
从抽象到具体的教材方式只适合于作参考资料,
而不
适合作为教师的教材,
更不适合作为学生的学材。
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但只有在丰富的、
典型的、
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
分析、
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尽可能让学生从探索和发现中
获得数学知识。
第三,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活动的主
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
、
“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
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
认知特点,
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学生遇到具
体问题时,
首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
选择什么算法解决,
然后再算出具体结
果。
有些问题的解决是唯一的,
有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多种方法,
为学生提适
当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有助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不
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发现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
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
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
其最为显着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里的“独创”
,不只是看
创造的结果,
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
创造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术
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四,数学实验教科书充分注意了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学习方式的新探索,
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⑥ 新课标新在哪里:解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总目标五大变化
“课程内容”修改
泉州市教科所教研员 张白翎
数学课标(2011年版)核心理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目标五大变化
一、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二、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针对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对于情感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针对学科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课程内容”的修改
数学新课标将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新课标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四个部分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如,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上略有调整,分别是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原来是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对基本事实规定更清晰,不再使用“公理”这个词;增强了“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条理性,进一步阐述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强调了几何证明表述方式的多样性。统计与概率减少了概率的部分内容,使得三个学段的层次更加清晰,表达更加准确。综合与实践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的和内涵。
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⑦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贯彻新课标的指导作用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教学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新课标教学在我国神州大地上如 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就给高中数学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对教学方 式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积极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就成 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教学观念;多媒体;素质高中时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所要接 受的大学教学水平高低,所以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 重视。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高中数学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突破,才能更 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 在我国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中,一直都是把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作为主体来开展教学 工作,主要依靠教师在讲台上将课本内容向学生进行直接灌输,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 者直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其实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认识误区,以这样的方 式开展教学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更加注重的是教学工作 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一定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核心。例如,当 我们学习到一个新的公式或者概念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任教老师一定不要急切地直接给出最后 的结论和结果,而是要采用一种引导帮助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且给出一定合 理的推理过程,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介入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同样 也可以充分将多媒体技术资源利用起来,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来。众所周知,多媒体具 有内容丰富、信息前沿和方式新颖等多种优势。而这些特点恰恰符合新课标中对教学工作要有 创新的要求,所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介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例 如,当我们讲解“勾股定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对课本上内容的简单讲解, 往往就会让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不够,从而很难清晰地掌握其各 种应用,学习效果也不好。如果能够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图形、动画以及声音媒体等多 种途径一同加入到对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无疑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会让学生更容易 掌握和理解课堂内容。
三、提高任教老师的素质水平
一个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这门课程开展的 好坏。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就对我们的高中数学任教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使我们的高中 数学老师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就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课前认真备课。如果有 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任课老师一定要对第二天所讲的内容做充分的分析 和思考,尤其是疑难点问题。(2)课中重点讲解。每堂课内容是丰富的,但是作为老师,一 定要学会精简,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耗费大把时间来讲解,要做到有所取舍,重点知识要详细 解析,力求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消化。(3)课后认真总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一定要做到对每天课上讲解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有足够认识,分析原因,并寻
⑧ 如何理解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运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考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⑨ 如何把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一、把握细节,细化知识要点
知识,本是琐碎之点,对于各类问题知识点的细致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严谨的思维,无论是生活上,还是考试中都能应对较为细微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地将知识点细致的讲解与练习,仔细剖析其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提醒学生们平常不仔细的做题习惯,以便于应对考试中的题目“陷阱”。数学知识中的细节要点主要表现为图形的特点,比如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条件,中心对称,轴对称知识;公式的应用条件,比如二元一次方程两个根的判断;切线定理的具体应用,都是学生需要把握的细节,也是知识的要点。
二、灵活教学方法,善于应用知识要点
对于知识要点的现实应用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但一般的老师会认为数学这种理论性偏强的学科更适合将知识要点在课堂上言传身授比较实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之中会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压力与负担,而将数学知识要点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更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将知识要点应用到实际中去,可以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三、提高效率,归纳总结知识要点
对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数学的关键环节,学生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夯实,这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变换各种学习方法。老师要做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注重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在做题之中能灵活运用。比如,几何图形的证明与运算中有关于边与角的关系有许多琐碎的知识点;关于平行四边形类题型的解答步骤;辅助线的添加;三角形中心的应用;中位线定理的应用等等,这些知识点,稍不注意就容易忘掉或混淆,老师应帮助学生,以具体的题目为依托,整理出各类问题的知识要要点。
四、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更能吸引学生们认真学习,对于数学知识要点的着重把握还需各位一线老师的不懈钻研与分享。本文只是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知识点的把握进行简要阐述,更深的学问还有待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⑩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版课标除了坚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的观点之外,还明确提出:“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的论述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做了很好的铺垫,提升了人们(特别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2022年版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凸显了数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2022年版课标阐述了核心素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具体表现,不仅继承了2011年版课标“核心词”的合理内核,还从内涵上将核心素养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表现贯通,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一致性和阶段性表达。
2022年版课标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将总目标的三个方面分解为四个学段的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基于不同学段的内容要求,融入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的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