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学区角材料应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
一、可操作性
材料提供的大部分是属于半成品,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半成品做成一个完整的成品。
二、引导性
引导性与可操作性紧密相连,半成品的摆放明确了材料的操作范围和创造程度,也就是引导幼儿将半成品制成成品。
三、层次性
1、同一年龄阶段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能力不同,孩子所对应的需求不同。在区角活动里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相应的材料。
四、丰富性
1、材料的多样性:可以让孩子在各种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挥想象力,提高思维创造能力,理解事物多样性,不断认识世界。
2、数量的充足性:提供足够数量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自由选择需要。
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还应该配合家长正确引导幼儿的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心智同步成长。
② 幼儿园大班数学能锻炼幼儿的什么能力
《巧虎数学大闯关&九九乘法组》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Kqpnn2jvFeSfUe7kFLWvTg
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③ 如何投放大班数学活动区材料
④ 数学区可以培养幼儿什么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记录能力,观察和学习的能力等等
⑤ 幼儿数学区对幼儿的好处
数学区角活动具有教学属性,但相较集体教学活动而言,它独立、分散,更加自由,白主,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时既要尊重幼儿,又不能放任自流,数学区角活动通常会将数学目标物化于有层次多样化的材料之中,将数学核心经验渗透于操作活动之中。在数学区角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个别操作,教师则要注重观察,在了解幼儿的数学经验、操作水平和其他情况的基础上,以间接指导为主,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区角活动因为由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操作,因此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为此,教师不能急于要求幼儿统一达到某一活动目标,或过多过早地干预,参与幼儿的活动,但也不能袖手旁观,任凭幼儿随意活动。教师要陪伴在旁,注意观察。教师的陪伴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教师陪伴时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判断幼儿的发展现状与数学认知水平,以及时调整策略,给予幼儿更适宜、个性化的指导。
在串项链“活动中,小班幼儿尤其希望有数师的陪件。一是因为小班初期幼儿发展水平有民,尚未形成类“概念,不知道如何进行归类,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实物作为归类标记,给予幼儿提示,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相同持征'的意识,进而形成初步的“类意识。二是因为有教师陪伴,小班幼儿会玩得相对持久些,并乐意将串好的项链向教师展示,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喜悦。三是因为小班幼儿串项链的兴趣浓厚,但目的性、计划性不强,他们往往只满足于串的动作,偶尔会根据喜好选择某种颜色或形状的木珠,但过程中可能会随时更换、不断改。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因此数学区的目的一般都是从刚开始的感知到最后的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序列性、层次性、独特性和整体性。注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全面发展,同时要把握目标性原则、游戏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操作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让小班数学区角活动真正的灵活起来。
⑥ 学前班数学区角意义及目的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决定了幼儿知识的习得不是从动作所指向的客体中产生的,而是从动作本身产生出来的,是来自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为的协调。《纲要》中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提供自由去玩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等,日常的集体教学在满足教师高效率的同时,已满足不了幼儿的个体需要。因此数学角的设置正好延续和补充了集体数学教学中的不足,提供了个体活动的需要和机会。
而大班又是幼小衔接的关键一年,数学活动也显得更加突出,其目的不只是让幼儿学习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孩子在学习传统的读写等知识的同时,需要掌握更高效的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引导大班幼儿在区角中进行数学活动,就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参与数活动的独立性、合作性,使数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将数学角和数学活动二者有机的整合,发挥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大班幼儿形成主动学习的品质呢?首先我们来再认识一下区角中进行数学活动的特点:
一、 材料广泛、新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丰富多彩,适合其年龄特征。
但在平时的集体数学教学中所需准备的材料量比较大,所以通常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当我们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会马上产生“还是这个”的抱怨。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而数学角中操作材料的准备则相对的量比较小,来源就相对较多,如请幼儿帮助收集、自已家的废旧物……甚至是孩子们带来的玩具等等都可以成为数学角的操作材料。因此投放材料更能做到丰富、多样、趣味,做到适时、适量、适宜。
二、形式丰富、多变,能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在以往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育的组织形式大多为全班性的集体教育。这种形式,教育目标整齐划一, 全班幼儿按照一个目标进行学习,却没有考虑各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认知需要,这往往造成一部分幼儿“吃不饱”,一部分幼儿“吃不了”,从而抑制和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妨碍和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利用区角学习数学,形式分散化,满足了幼儿“动作”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在活动中感知物体,动作中操作数与量的关系。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的逻辑思维发展,促进数概念从直观水平向抽象概括水平发展,实现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可以让老师从“教”孩子学数学变成让孩子“玩”数学,达成幼儿的主动发展。
三、时间充足、自由,能促使幼儿间交互影响
我们知道集体数学教学中无可避免的是能力强的幼儿过早地完成操作,而能力弱的幼儿则未完成甚至无法完成,这就造成一个时间差。而数学角的设置正好顺应了这个时间差,能力强的幼儿可进行再尝试来“等待”能力弱的幼儿,在“等待”的过程中又使自己得到更深层的锻炼;能力弱的幼儿则在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再尝试时完成初步操作,形成一种和谐的互补氛围。
其实无论是在早上来园、课余时间或是餐后时间,幼儿都可在数学角中充分感知操作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概念。充裕的时间使数学角具备了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幼儿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并借助幼儿行为的信息反馈,师幼之间,同伴之间形成互动,使学习保持新鲜活力。
其次在阐释了其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一、 设置环境,呈现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
(1)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让幼儿玩得轻松自由。
为了能使幼儿更多地体验到愉快感和成功感,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即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它是开展区角活动的前提,只有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幼儿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鼓励的眼神、微笑的面容、及时的示意等,都让幼儿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从而产生自信,更加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2)功能多样的区角布置引导孩子自由探索。
开放的环境布置有利于孩子在随手可得中自由地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并且分不同功能区域向全体幼儿开放,供其自主选择:a、游戏类益智活动,旨在激发游戏兴趣,促进多向思维和培养数学活动的能力。如:恐龙棋、智取牙签、三个矮人捉巨人、变异魔术区、会变的小尺、扑克游戏、走迷宫等;b、定期主题内容,将教学目标分层落实,逐个解决难点,促进幼儿均衡发展。如:主题中不适宜大面积指导的练习,像找相同(倒置卡片)、投骰子、玩具店、火柴棒变变变、仿画及数的组合、简单看图运算等等。
二、 投放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需要,通过幼儿尝试与各类变异材料的摆弄,积累新的发现,与材料充分互动。准备的材料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品种多样化:材料不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成为数学环境的材料,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沙、水、土等;成品类材料:算式卡片、木珠、计算器、七巧板、扑克、算盘、时钟模型、棋类等;辅助类材料:剪刀、纸、彩笔、橡皮泥、操作板、沙盘等;废旧物品类材料:塑料泡沫、布条 、线头、塑料空瓶、包装盒、贝壳、火柴棒等。
(2)数量充足:提供的各类材料能满足数人同时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环境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具有层次性:提供的材料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地、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创设的“量的守恒”数学环境中,既有探索长度守恒的材料 ,又有探索量的守恒、面积体积守恒、液体守恒的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 。
三、 随机指导,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数学活动,老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随机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可作为活动的介绍者,向幼儿讲解活动中的游戏规则与玩法;有时,可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可以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了解幼儿对各种数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时,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幼儿讨论在数学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或解决的办法;有时,仅仅作为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动的旁观者。但不管是哪一种身份,我们都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发现不同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我们要允许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一点一滴地建构起数的感性认识,启发幼儿尝试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不怕困难耐心实践,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正如陈鹤琴先生倡导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班数学区角是一个丰富有层次的大舞台,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大班幼儿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拓展思路及进行有效性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