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类玩教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数学类玩教具对你有什么启发

发布时间:2022-12-23 17:39:28

1. 如何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对于理工科来说,数学很重要,如果你读研或读博更会发现数学很重要,我一直在学数学,本科、硕士都是数学专业的,后来才跨学科的,身边的人到提过说我的逻辑性还可以,但个人感觉越学越不会,不会的知识特别多。培养一个好的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但个人觉得这肯定不是一个短期的事,要长期来看,也要看你现在所处的学习阶段。


本硕博提高逻辑性思维方法

如果你在读本科或研究生,而且数学专业的,恭喜你,数学之庞大,超乎你的想象,分支太多了,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概率论、凸分析、凸优化.....,这时你的重心不在于做题考试了,要了解学科归类,哪些是基础理论,哪些是应用理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一步尝试能否扩展创新,如果题主是在这个学习阶段,那么我觉得不用刻意培养逻辑性,只要学好每一门学科,自然而然你就培养出来了。

如果非数学专业的,我个人觉得其他专业更注重应用性,学习你能用到的数学知识,但要学通,想培养逻辑性,你只用用公式、定理是不行的,要知道为什么,理解到位,懂的多了,自然逻辑性就上来了。

总之吧,要学透,注意关联,分类,最重要的是思考,没事就想为什么,想通了慢慢的就好了。

2. 大班数学区玩教具有什么特点

功能性强,操作性强。大班数学区玩教具特点有。
1、功能性强,教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物化”,为幼儿提供了表象思维所需要的具体形象,一个教具有多种功能,可以重复使用。
2、操作性强 幼儿能轻松取出学具,自由摆弄、组合、拼搭,对幼儿吸引力强。

3. 数学给了你有什么启示

数学给我带来了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遇到事情不放弃坚持下去的毅力。数学虽然在表面上在很多人的现实生活里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实数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带给了我快乐,和同学们的美好时光。还有经验,职场的规则还有为人师表的道德精神。

4. 玩教具使用效果怎么写

使用玩教具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情景感受,如让幼儿戴上头饰,使其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使幼儿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增强和发展了幼儿自身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有效使用玩教具,既陶冶了幼儿情操,又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使用玩教具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情景感受,如让幼儿戴上头饰,使其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使幼儿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增强和发展了幼儿自身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策略

以玩教具促使幼儿积极参与。美丽的春天来了,喜欢吹动小风车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小风车转转”的游戏材料。游戏规则是幼儿吹动风车,当风车停止转动时,风车上的指针指向转盘上的那个数字即是幼儿答题的题号。

转动的风车、不确定的数字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答题的形式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最初,教师根据幼儿数学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定时更换题卡内容,但时间一久,他们不免觉得有些单调。

5. 幼儿玩教具培养幼儿什么目标

自制玩教具对每个幼儿教师来说都不陌生,它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既可以运用与教育教学,又可以对孩子进行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利用废物避免污染,充分利用它们来进行环保小制作。让幼儿懂得节约能源、关注环保,同时在小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合作精神,这些,将对他们今后的环境行为的正确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进行玩教具制作呢?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对玩教具制作的认识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教学或辅助教学的用品,它是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需求,对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改造、组合,重新进行玩具制作的产物。针对教师们以往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自制玩教具工作,其结果只是教师被动地制作几件玩具,而作品往往也缺少针对性、教育性、创新性、安全性和精美性。对此我园开展了园本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园教师认识到自制玩教具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自制玩教具与商品玩具相比,具有及时性、针对性、灵活性、感染性等独特的价值与特点。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空间的大小而设定玩具的大小,根据幼儿的需求量而决定制作的数量,并根据幼儿的情况对玩教具及时进行修正,使其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从而教师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走出去,引进来,拓宽教师玩教具制作的设计思路
为了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自制玩教具特点,丰富教师对玩教具制作的设计思路,拓宽教师的视野,激发教师的创作灵感。我园教师多次去参观学习他园的经验,并带回大量的新信息、图文资料等。组织教师观看研讨,并针对玩教具的可玩性安全性创新性精美耐用教育功能等方面多次研讨,使教师在研讨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改进,设计能力得到加强。例如我园制作的水果拼盘,就是老师们在参观玩教具展评时,看到用纸浆制作的玩具十二生肖,突发灵感,回来后用废旧报纸和幼儿一起制作水果拼盘,幼儿十分喜欢。
三、在教育实践中针对性地设计玩教具
我园自制玩教具大都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可用于科学、语言、音乐、健康等教育领域。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各种直观层面的玩教具设计有助于展示抽象的科学原理,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如《有趣的跑道》,教师在教具的制作中,跑道采用棉面、毛线面、石子面、光滑面,让幼儿在进行赛车比赛中,理解摩擦力与车速度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幼儿感知赛车,更有助于幼儿发展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直观层面的替代性设计能帮助幼儿进行数概念的学习。例如玩教具《益智迷宫》,就是幼儿画册中的走迷宫,老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添加不同的教育内容,发挥不同的功效,就体现了玩教具的多功能性。也就是说大班、中班、小班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游戏。如小班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沿着15的顺序走,中班的幼儿游戏时可以沿着110的顺序走,大班的幼儿游戏时可以沿着单双数的顺序或者得数是几的顺序走。经过不断交流、反思和总结,我园教师在玩教具的结构设计上有了更大创新。如教师们制作的《多功能智慧树》,此玩教具融知识性、操作性、趣味性、多功能性、观赏性为一体,加深了孩子们对数字的认识及对加减法的理解,再通过故事形式进行引导,使幼儿学习更富有趣味性。

6. 幼儿园玩教具怎样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在我们班上,能力较强的幼儿爱提问问题、爱动脑筋,老师一提问就积极地举手,而能力较弱的幼儿平时就比较不爱说话,别人在玩玩具时他们总是走来走去,老师交代完成任务的速度也总比别人慢半拍,上课不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于是,我采取了一些办法,主动提问他们,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如在数学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椭圆形》中,在认识图形名称的环节中,我请了这些上课不主动举手的小朋友起来回答问题,因为幼儿已掌握图形名称,这一环节只是巩固复习,所以请他们来回答这个问题是想引导他们要更主动地参与活动。当他们回答正确后,我马上表扬他们“今天你的表现非常棒!回答对了,下次自己举手回答问题就更厉害了!”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多说,逐渐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后来的活动中,这几个幼儿已经能够较为主动的举手发言。如:在手工活动《黏贴:神奇的树叶》的教学中,我示范了用树叶黏贴了一只猫头鹰,我的“杰作”刚完成,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想黏贴什么,连那几个幼儿也很积极地举手,告诉大家他们想要黏贴什么。后来在活动过程中,我特意关注了这几个幼儿,他们真的黏贴了他们想要的图像出来。 二、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的主动学习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但幼儿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条理地观察。如:在主题活动《蔬菜从哪里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的基地,然后分发图片,先以游戏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无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蔬菜,先在大脑上留下蔬菜的整体印象,再通过凭借图片去参观“菜园(蔬菜的生长过程)”。在参观之前,我提出问题,“等会参观完后,邹老师要请你们来说说,蔬菜是怎么来的?”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通过图片和菜园两个情境让幼儿明白蔬菜是由园地,种子,浇水,施肥,除草等这几个重要过程而来的。在参观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参观的情境,还很积极主动地观察蔬菜的由来。(虽然是农村的孩子,但是没有特意的引导,幼儿还是很缺乏这方面的认知)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7. 读《数学教育走进幼儿生活的探索与研究》有感

看了这本书后,让我对如何去探索与研究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学到了很多的方法和经验,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抓住机会,抓住教育的契机。下面针对与自己有点联系的几方面进行总结。

例如:书中讲到的,日常生活渗透法。它指的是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多接触数学,抓住时机向幼儿渗透数学教育。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溶剂,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这就是说,从数学发展史看,人们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与客观世界接触,从而把客观世界中关于数与形的关系反映到头脑中,就逐渐形成了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产与生活,是对生产与生活活动中解决数与形问题的一种经验总结。由此看来,日常生活渗透法应该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最佳方法。

例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例如天气预报活动、值日生活动、区角活动、游戏活动等,为幼儿创设一系列接触数学、感受数学的机会,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地构建数学经验。以区角活动来说,大班教师就可以将创设自然角的任务交给幼儿,

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农村,可以说,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宝贵的知识源泉,大自然中数与量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芦苇地、庄稼地、灌木丛中无不蕴涵着数与量,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一年四季中出现的不同自然变化,这些都是可以为孩子所学习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带领孩子走向自然,让孩子在自然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和数的运算。在学习点数时,我们引导孩子点数池塘里的蝌蚪、荷花;采摘野花、捡落叶,使孩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摘桑子、猜田螺等游戏感知数的组成与加减,了解分类和排序的方法,从而使幼儿了解数与大自然界的关系。带孩子去秋游时,让孩子来到成片的田地中,这在无形中又让他们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很多的知识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还比如:自然中成片的田块、川流不息的河流、错落有致的 、成片的树林、竹林、灌木丛也成了我们掌握方位的最好去处,孩子们在灌木丛中玩捉迷藏、抓敌人的游戏,掌握了里、外的关系,在小河里戏水、摸鱼、捉虾,了解了上下的关系;在田埂上利用田埂玩跳上跳下的游戏,了解了前后、左右的关系,知道了宽与窄……自然中不仅包含着数,隐藏着形,还存在着时间概念,时间概念的掌握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带领孩子投身与自然的怀抱,在自然中观赏日出、日落,感受季节的变迁,了解四季的轮换。

如案例:捡树叶

活动来源:户外活动——幼儿自发地比较自己手中捡到树叶的多少。

产生的兴趣:秋天一到,幼儿园里的几棵香樟树的树叶就撒满了校园,带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们就自发的对捡树叶产生了兴趣,收集的树叶越来越多,于是同伴间就产生了比一比谁捡的树叶多的想法。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利用对应的方法感知比较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落叶多的时候开展活动。幼儿有简单的比多比少的经验。

活动经验:

(1)、幼儿自发游戏:幼儿都会对秋天满地的落叶产生兴趣。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去捡落叶,这时他们也回对彼此捡到落叶的多少进行比较。老师就要观察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遇到的问题,及时介入引导。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纷纷捡起落叶摆弄,教师在一旁静静观察。有的孩子将许多叶子串在一起,有的将叶子一片一片地摞起来,有的把叶子堆成一堆,还有的把叶子放在树坑里。随着手边的树叶越来越多,有的孩子自发地产生了比一比谁树叶多的想法。一开始他们想用点数的方法比较,但由于点数能力有限,数来数去总数不清,而每个孩子又都认为自己捡得最多,谁也说服不了谁。几个孩子为此争执起来。教师此时介入引导。

师:“你们是怎么比谁多谁少的?”

幼:“我数叶子,可是数不清。”

师:“那我们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呢?”(幼儿摇头。)

师:“我们把自己手里的小树叶排成一队再比一比好不好?大家都从墙根这开始排。”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并置的方法比较树叶多少。

教师先请一个幼儿将自己的叶子从墙根开始一个一个摆开,排成一队,又请另一个幼儿把自己的叶子放在摆开的叶子下面。一一对齐,排成另一队,请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看出来谁多谁少了吗?”

幼:“我的多,我的多。”

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我的队排得长。”

幼:“婷婷排的队长,她的树叶多,家家的短就少。”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叶子排得长,就说明叶子多,叶子排得短,就说明叶子少。”

(3)、教师引导并支持更多的幼儿反复运用并置法比较多少一样多。

师:“你们看婷婷和家家可真多,你们的树叶有他们多吗?”

教师帮助幼儿排列树叶,引导幼儿从墙根开始一一对应地摆放树叶。

幼:“我的多。”

幼:“我们的一样多。”

教学感悟:

来源于幼儿需求的活动结果,才能真正作用于幼儿的实践中。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天生对自然就有探索的欲望。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更易激发幼儿兴趣,有利于幼儿自主地建构经验。老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在幼儿探索自然时更要出现得适时、适宜,真正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就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确定它们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以及哪个多和哪个少。学会对应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还在于掌握对应是幼儿学习计数用至理解数概念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准备。因为计数活动的过程,就是把要数的那个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建立起一一对应的过程。

总之,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尤其对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自然环境为我们的孩子学习数学与探索数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例如:晨来园中,来的孩子的多少,就让孩子知道了一个量;男生多少,女生多少,就让孩子知道了多与少,甚至学会比多比少的感念。如在常规喝水、洗手时让幼儿明白1个小朋友用1个杯子、1块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杯子一样多。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来就会多出一个杯子、一块毛巾。在进餐时通过分勺子让孩子感知一一对应的方法。如:分手工纸或画纸,老师便请每组一个幼儿先数一数自己组的人再按自己组的人数数出相应的纸张并分发给每个幼儿。这其中也感知到数与量的对应。

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案例:我来发餐具

活动背景:

对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可以开始学做值日例如,值日生每天三餐前都要做擦桌、发餐具等餐前的准备工作。在以往这些值日工作都是由老师或保育员代替了,其实在这其中,我们就失去了很多教育的时机,其中很多的教育价值白白的流失掉了。基于教育的认真思考,发现其中的很多教育价值可以充分的挖掘,于是就有了由值日探索到发餐具的方法。

产生的兴趣:

幼儿升入大班,听说可以像小学生那样当值日生,非常的高兴,争先恐后的报名,教师就创设了相应的互动墙,支持鼓励幼儿选择做值日的时间,满足幼儿的需求。

活动目标:

1、引导并鼓励幼儿大胆探索运用“点数、群数、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做值日中出现的问题。

2、引导幼儿愿意借鉴同伴经验尝试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已有的数学经验。

2、准备足够的餐具。

3、设计的表格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用问题引导法引发幼儿思考并在操作中探索。

当老师把餐具拿到班上后,对孩子们说:“今天你们就是小值日生了。你们要想办法把餐具发给每一位小朋友,使他们都有餐具使用。”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发,而是把“怎样发才能使小朋友都有餐具使用”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们,给他们一个思考的空间和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2、教师运用结果反馈法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孩子们首先感到,这一堆餐具需要进行分类。他们把餐具分成饭碗、汤碗、勺子三大类,并且由郁佳宁同学发饭碗,赵宇同学发汤碗,谢嘉欣同学发勺子。郁佳宁同学一边看桌子一边发饭碗。赵宇同学也模仿着发起了汤碗。这时老师问谢嘉欣同学:“你想怎么发勺子?”她说发三把勺子。老师奇怪地问:“为什么?”她说不上来。旁边的小朋友告诉她,每人发一把勺子就够了。于是她们按照自己已有的经验发完了餐具。老师检查后发现,有的桌发了4只饭碗,有的发了5只饭碗,还有的只发了3只饭碗。老师问孩子:“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发?”郁佳宁同学说:“我数了椅子,没有椅子的就没有小朋友,就不发。”赵宇同学说:“我看郁佳宁同学发几只饭碗,我就发几个汤碗。”谢嘉欣同学说:“我发对了吗?”孩子们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从孩子们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他们采取的是一一对应、点数的方法。在发餐具过程中可以听到孩子们在高声数着:“1、2、3、4、5。”但是,当老师为孩子们盛饭时,问题出现了,有的桌上缺饭碗,也有的桌上缺汤碗。此时,老师没有代替孩子们去纠正错误,而是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桌上会缺饭碗缺汤碗?下次再发时,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小朋友都有餐具使用?”不断地实践,又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失误的教训,孩子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就逐步提高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提出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数数小朋友人数、数数椅子、数一个发一个等。

3、启发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引导幼儿运用“点数”“群数”“一一对应”等方式按小朋友人数发放餐具。

教师设计表格贴在值日生专栏中,让幼儿记录自己探索的方式,同伴间可通过表格的记录进行经验交流。

运用经验:

教师将以往由保育员老师发放教具的任务交给幼儿去做,幼儿在完成这项任务时,能将做值日生工作中建构的经验迁移到发放各种玩教具的活动中。

教学感悟:

幼儿学习数学的初步概念,首先要从动手操作活动开始。而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就蕴涵着很多数学教育的时机。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幼儿做值日生的机会,对幼儿渗透数学教育。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运用的问题引导法和结果反馈法给幼儿搭建了运用多种方式发放餐具的台阶,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白了“怎样发餐具才能让每位小朋友都有”“为什么要数”等问题。教师的等待为幼儿大胆探索提供了空间,教师设计的表格起到了帮助幼儿梳理经验的作用。教师的有效引导,最终使幼儿在学习做值日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了运用点数、群数、一一对应的方法计数物体数量和分配物品的能力。

例如: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玩得轻松、玩得愉快。

在我们中班时开设了一个迷你小卖部,孩子们非常的喜欢,当孩子们走进琳琅满目的小卖部时,各种格样的商品让孩子眼花缭乱,而数学知识在小卖部中的运用更为显着,我们引导着孩子根据自己所带的钱合理的选择商品。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中班幼儿喜欢户外活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户外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玩数学。

幼儿在户外可以更多地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速度与方位。例如,通过攀登大型玩具体会方位;通过爬楼梯体会速度以及上、下方位;通过排队感知前后、左右等。

看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利用生活资源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时刻留意身边可利用的资源,从观察、了解幼儿入手,满足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利用生活和游戏为幼儿创设更多的学习资源,使幼儿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有用;不断引导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数学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在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数学类玩教具对你有什么启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