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如何体现趣味性教学过程

数学如何体现趣味性教学过程

发布时间:2022-12-26 22:05:19

‘壹’ 如何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一、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例如,在教“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先对学生是否会数、会写11~20各数进行了摸底。我发给每人10张小正方形纸片,让他们在纸片上分别写出11~20各数。通过摸底,了解到全班所有的学生都会写这些数。面对这种现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会11~20各数的组成上。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20根小棍和2根皮筋,让他们进行了以下操作:
1.每人把自己的直尺竖着平放在桌面的中间,直尺的右边摆出10根小棍。然后让他们把10根小棍绑成一捆,把这捆小棍放在直尺的左边,通过操作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0。
2.让学生添上一根,把这根放在直尺的右边,表示一共有11根小棍。这时让学生举起自己写的“11”的数字卡片,然后对着实物讨论“11”左边的1表示什么,右边的1表示什么,明确“1l”的组成。接着仍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其他各数。
3.学习到“20”这个数时,出现了凑够10个l根的情况,我让学生先想想该怎么办。当每个学生又动手把10个l根捆成了一捆以后,我组织大家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①这捆小棍放在哪边?这两捆小棍表示多少?②“20”怎么写?为什么左边写2,右边写0?③右边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不行?通过实际操作和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20”这个数的认识。
这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摆实物,把他们的口、眼、手等各种器官都调动了起来,促进了脑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既轻松又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
二、形式新颖的练习方式
要把学生获得的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多练。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就会厌烦,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根据巴甫洛夫发现的大脑兴奋规律,我采用多种感官参与的方法。如在组织学生做口算练习时,除了大家常用的视算、听算和对口令外,我还设计了“打手势算”和“悄悄算”两种口算练习方法。
“打手势算”和“悄悄算”的具体做法及好处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数学》中的第(二)部分里已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三、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火车、接力赛、评选优秀邮递员和夺红旗等。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做法上稍加改变,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如书上有这样的问题:“下面的题对的画√,错的画×。”我在黑板上贴一幅红十字图画,让学生戴上红袖章,当“数学医院”的医生。这活动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治病”,为被评上“好大夫”而感到自豪。
据心理学研究,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利用这一规律,做游戏时,我画一个山头,山头上贴着一面红旗,两名同学从左右两边同时进行口算比赛,优胜者得到红旗。或从左右两边画上楼梯,楼梯顶上蹲着一只老鼠,让两名学生分别戴上黑猫、白猫的头饰,进行口算比赛,看谁先捉到老鼠。在分组进行接力赛时,我在每份题上画了一个跑步姿势的男孩或女孩,以小组为单位,传这份题,一人做一道,哪组先做完并且全对获胜。一面红旗,一个动物韵头饰,—幅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加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人人争先恐后地参加做数学游戏。

‘贰’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

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挖掘教材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赋予数学知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应用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同时教师要敢于“突破”现行教材束缚,根据学生实际,改编教材,优化学习材料。
二、贴近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创设自然生动的情境,提高趣味性,点亮数学课堂。利用学生爱好游戏的天性创新学习方式,不仅学生学习快乐,效果好,也锻炼了学生之间协作探究能力。

‘叁’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趣味教学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是有难度的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鉴于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小学儿童思维有很大具体形象性的矛盾,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困难的。对部分学生来说,会造成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觉得学数学“苦不堪言”。
二、“趣味语言”对于解决数学学科抽象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够发达这一矛盾的意义 苏联着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安全感,活跃课堂气氛。能弥补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呆板,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三、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尽量有趣味性
1.打比方
(1)教学口十口=10时,教师这样比方:“‘两个窗户后面藏着’许多神奇的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看谁找得多,谁的本领大?”当学生无序说出各种答案之后、教师又比方说:“谁能像体育老师一样给这些算式排排队?”
(2)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算完竖式而忘了写横式得数的现象,教师就这样提醒学生:“做竖式计算,就像到菜市场买菜,做完竖式相当于买好菜,最后写全横式上的得数相当于把菜带回家,大家可千万别只顾买菜却不把菜带回家。”
2.贴近生活的描述
(1)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右手力气大,小数点向右移动,就扩大;左手力气小,小数点向左移动就缩小。
(2)“那我有个问题:这个“0”可够孤单的呀!你们正数没有0,你们负数也没有0!那这样说,0算正数,还是负数?
(3)学习“乘法分配律”时,一部分学生会写成(37 42)×2=37×2 42,常常把42忘记乘2。老师引导:括号里面的数是姐妹俩,括号外面的这个数是妈妈,姐姐爱妈妈,妹妹也爱妈妈,所以姐妹俩见到妈妈都要拥抱。
(4)课本上有要孩子填写的()和□,“括号先生”和“方框先生”的美名让孩子们在有亲近感的同时,还有责任感。可是千万要认真做题,填错了,“括号先生”和“方框先生”可要拉肚子了。学习图画和表格应用题,孩子们热心地称“?”为“问号先生”。
3.利用语文资源
(1)《循环小数》的导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讲了两遍后)你们也可以讲吗?
(2)《平行与垂直》提问:“古诗中‘大漠孤烟直’和‘两岸青山相对出’分别描述了一种数学现象,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你们想到了什么?”
4.幽默的调侃
(1)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课桌上既有筷子又有碗,但老师不是请同学们来吃饭的,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做一个夹玻璃球的小游戏。
(2)发现学生东张西望,提醒“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还可以提示点名:×同志,×大人,×英雄,×大侠,而不直呼其名。
发现学生打瞌睡,问“你梦见吃什么了?味道怎样?”
5.用反证处理学生的错误
(1)生:我觉得哪位失球最少,就该让哪位主罚,??师: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罚点球的成绩是罚一个球,可踢飞了。我的失球数是1,最小,那个点球倒该我去罚了不成?
(2)在练习长度单位时,男教师出了一题:“老师的身高为1.7( )”。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抢答:“1.7厘米”。教师怒道:“我在你眼里竟如此渺小。我可是一个大丈夫啊!”
6.借题发挥
(1)老师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表示出1/2,可有个学生却折出了1/4,老师并没有责骂她,而是借题发挥,积极地评价了这个学生:老师要感谢你呀,你的想法真是太有创意了!你不仅想到了用折纸的方法可以表示1/2,还超前学会了如何表示1/4,真不错!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学学她?来,动手试试你们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这里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也激励了其他学生。
(2)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正当师生讨论激烈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小朋友,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
7.故意用错单位
放学回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饭桌上吃饭,可一不小心咬到一颗石子,马小哈那颗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磕掉了,鲜血直流,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医院跑!哈哈哈,你信吗?
8.讲故事
教学一题多种解时,老师可给学生讲故事:从前,在一村子里有个叫山娃的儿童为地主放羊,山娃很聪明,地主想苛扣他的工钱,便出了一道自认为很难的题(出示应用题)让山娃做出来,每做出一种解法给三个月的工钱,山娃不仅得到了应得的一年的工钱,还多得了三个月工钱,你来试试看,能得到多少

‘肆’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谈谈个人看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挖掘教材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赋予数学知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应用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同时教师要敢于“突破”现行教材束缚,根据学生实际,改编教材,优化学习材料。如:小学数学中的一道例题:“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教学时我把问题改为:“看了6天后有没有看完?”这就变成了一道开放题。学生在解答时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这样一改,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开拓了学生思维,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落到了实处。
二、贴近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创设自然生动的情境,提高趣味性,点亮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课时,我把课堂设置在操场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出不同的方向,玩辨别方向的游戏。在这以前,个别同学方向感很差,方位很模糊,但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互相启发和帮助,很快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由此可见,利用小学生爱好游戏的天性创新学习方式,不仅学生学习快乐,效果好,也锻炼了学生之间协作探究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组织有效探究
一是组织有效探究活动
1、灵活采用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临时以自愿组合的探究、既定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等。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种方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进行,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
2、引领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的参与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探究环境,指导探究方法,引领、促进学生学习小组内部交流与互动。其次,教师应鼓励小组之间进行对话,并为这种交往、协作提供条件。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好全班学生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在演示与观察、表达与倾听、质疑与争论、反驳与支持中得到收获。
二是建立有效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怎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开放性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注意:一是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二是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三是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指导学习活动。
三是捕捉有效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或补充一种算法、或提出一种疑意等。这时,放弃既定环节教学,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装作未见,又显然有悖于“据学而教”的理念。每每遇此,教师常常进退两难。一个真诚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会果断地调整教学任务,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点,并加以放大。因为他们相信,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资源是一闪而过的,抓不住就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
四、因材因生施教,注重激趣促效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以生为本,因材定教施教,在教学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激趣促收实效,除了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小结的:“(出示小黑板:一瓶汽水,甲喝了整瓶的一半,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分数知识表述这道题吗?当同学们回答完甲喝了1/2,乙喝了1/4,丙喝了1/8后,我再追问:这瓶水还剩多少?谁喝得多?谁喝得少?为什么?当学生不能回答时,我就说这些知识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课后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地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是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而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古人说:“授鱼不如授渔”也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伍’ 浅谈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在教学中加入生活素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搜集身边和生活中的例子再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设计了“跳蚤市场”的活动。在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币学具和一个玩具,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购物的情景,学生可以卖掉自己的玩具,去买自己喜欢的其他同学的玩具。通过“买卖”玩具的活动,孩子们认识了币,学会了简单的使用币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在课堂上,使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是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学习变得有乐趣。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全部调动不起来,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礼物游戏,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请长打开礼物箱,将本组的礼物平均分给组里的4个同学。学生分完后发现:8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2支;9块橡皮,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2块,多了1块;11个本子,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2个,多了3个……这个活动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1,有时多3呢?这样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这样,学生开始思考、讨论,学生的心中对“余数”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用实际生活的例子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三、在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改革提倡课堂教学师生的民主平等。师生共同参与创设和谐课堂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投入更能体现师生的民主平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融入教学活动,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抽出一张“2”字牌,并问:“谁和我是好朋友,我们一起组成10?”学生则举出“8”的字牌,并抢答:“我和你是好朋友,2和8组成10。
”随后,我再换一张字牌找朋友。找完以后,又请一名同学任意抽出1张牌,同上面一样,边问,边答,边出牌,慢慢把游戏由师生找朋友拓展到生生找朋友,使得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因为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了教学活动,所以他们显得特别兴奋,师生一起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充满了民主的气氛,因此而显得和谐生动,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陆’ 如何增加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

一、设计有趣的故事,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距离成功就不远了。”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习数学。在导入方法中,讲故事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数学课堂上导入一则有趣的故事,能瞬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发挥想象力,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一步激发出来,让他们比较自然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导入新课时,笔者设计了“唐僧分饼”的故事。某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4个人走进一家餐馆,唐僧点了3张同样大小的油饼,采用以下的方法分给三个徒弟。
第一张饼平均分成2块,取出1块分给猪八戒;第二张饼平均分成4块,取出2块分给沙和尚;第三张饼平均分成8块,取出4块分给孙悟空。猪八戒看到这种分配方法后连说不平等,他说大师兄拿到了4块,沙和尚拿到了2块,而自己只拿到了1块,分法不公平。接下来,同学们围绕唐僧的分配方法进行讨论,究竟公平不公平。然后组织学生采用涂色的方法,对比数字大小,归纳分数的基本特点。

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为例,上课前,笔者为学生讲了阿基米德测量皇冠体积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早以前,古希腊一位国王让身边的金匠为他定制了一顶黄金皇冠。皇冠制作比较精细,重量与国王给的金子重量一致。但是有人告诉国王皇冠可能掺了假,黄金用白银代替。这时,国王叫住了阿基米德,让他想法测量皇冠体积,从而确定皇冠的真假。由于皇冠外形是不规则的,如何测量出体积呢?这个问题难住了阿基米德。某天,阿基米德到城里的一处浴池洗澡,身体进入浴缸后,浴缸里的水位上升,离开浴缸后,浴缸水位下降;反反复复地进出,浴缸水位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他从这一现象中得到启示,于是知道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你们知道阿基米德测量皇冠的方法是什么吗?为了找到答案,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内容吧。教学前引入这则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积极性也得到了激发,他们积极讨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二、动手操作,增强新课教学环节的趣味性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人的身上有两件宝贝,一件是大脑,另一件是双手;其中大脑可以思考,双手可以做工。学数学既不是为了解决几道题,也不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是开发学生智力,帮助他们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情参与教学,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探究、猜测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鼓励他们去实践和体会,从而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后,书中又安排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践课。上课之前,笔者给学生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布置任务时,让学生选择部分橡皮泥、薯仔、石头等不规则物体,设计测量体积的方案。在课堂教学时,为他们讲述了阿基米德为国王测量皇冠体积的故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途径。比如测量橡皮泥体积时,有的学生把不规则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形状,有的学生用橡皮泥压板将其制作成长方体形状,还有的学生把皮泥塞到杯子中,使其成为规则形状……这些测量方法都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出来的,学生既感受到了喜悦,也体验到了乐趣。接下来,笔者让学生用装满水的水杯测量薯仔体积。学生采用了很多方法,有的动手测量、计算等,有的寻求排水法测体积的特点。通过这次教学,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动手操作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再也不会认为数学是枯燥的;相反,数学教学包含了认真观察、反复实践、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环节,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渗透数学文化,增强知识拓展环节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数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学习和研究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既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自觉学习。
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测量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剪刀、直尺等工具拼剪图纸,把不熟悉的图形拼剪成熟悉的图形,而后计算面积。与此同时,为学生讲述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出入相补法”,对《九章算术》中的各种图形面积测算公式进行验证,让学生明白转化方法是自古以来比较有效的方法。
在学生懂得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后,还可以为他们介绍《张邱建算经》着作中的“百钱买百鸡”问题和明朝的“百僧分馒头”等问题;在学生明白了“解方程”原理后,给出“李白打酒”问题和古希腊“丢番图的墓志铭”问题。这些数学题有较强的趣味性,直到现在还在民间流传,有的数学题还被收录在数学教材上。

‘柒’ 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其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都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一味不遗余力地教学生进行计算、推理、题型讲解和训练,恨不得让学生多学一点,可是花了很多工夫,下了很大力气,结果却收效甚微,学生还是觉得数学很难,甚至觉得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数学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一、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十分有利的。要注意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这样做,教师提出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动手动脑结对议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要重视建立宝贵的师生共同见解的气氛。另外,要适当的鼓励学生。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体验时,就会增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结果,利用学习成果反馈作用是很有成效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为差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创造条件,创造一种善意的环境,激发他的兴趣和提高他的积极性,这样差生的自信心就增强了,上课不再担心、紧张,对学习也就感到愉快了。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抽象,逻辑性强的数学学习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也就更易于接受了。

二、善于运用多种趣味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迎合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因事制宜,充分挖掘教具、实物、知识本身或某些生活情节蕴藏的魅力,让学生去领会数学内容的真谛,激励学生去探索发现。

(1)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

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是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教学中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动手,多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常常让学生们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等等实物,让他们加深对这些物体数学特性的认识。

(2)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

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据心理学研究,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了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

(3)新颖的练习方式

要把学生获得的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多练。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就会厌烦,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打比赛等多种形式发挥身体各种器官的感觉能力,加深器官感知度,成为身体各器官都共知共晓的事物,延长记忆的保持时间。总之,练习的方式要多样新颖。

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

“生活数学”强调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取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捌’ 在数学课中如何实现有趣教学设计

怎样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教学设计(预案)
我的第一次作业是作为小学教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值得重视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不愿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一、课前悬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垂直和平行引入部分,我先拿出两根铅笔几次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谁能猜一猜,这时学生看见地两根铅笔上都有想上来试一试,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当指名学生再来试一试后,我马上提问:为什么老师的几次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形成的图形不一样?,大家想知道吗?这时学生想学习新知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现行通用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大量的直观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 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长方体的6个面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目前,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率高。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知识,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实践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基础,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操作实践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体验和探索。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用割、补、拼的方法你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并推导出公式吗?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有的学生用剪的方法学把三角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此操作过程中,我允许学生互议互帮,自己巡视指导,学生通过大胆的尝试,探索推导过程,这过程既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也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练习练习课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学习过圆的周长和面积后,为了使计算的过程看起来更清晰,我提醒学生要在每个算式的前面做一个标记,如:计算圆的周长时就在周长算式的前面写上字母C,计算面积时就在面积算式的前面写上字母S。这时班里一个调皮的学生脱口而出:CS!(反恐精英简称CS,是一种枪战类的电游名称,讲究迅速敏捷和勇于进攻。)教室里一片哄笑,正要批评他时,我突然转换了思维的角度说:对!就是‘CS’,一场计算的战斗,比比看谁能在这场战斗中少中枪弹,顺利过关,大获全胜。听了我的这句话,孩子们个个兴奋不已,就连那几个平时上课不太积极的男生也迅速认真地投入了计算的CS战斗之中,板演的学生做完练习题目之后并没有马上回到座位上,而是在对自己的计算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CS的比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成了快乐。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玖’ 如何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

一、重视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还应做到“到位不越位”,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建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1、首先是激发与保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关爱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比如,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时,在每小组的学生中安排一个神秘的学习小伙伴(用布蒙上的米老鼠玩具),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进入学习。
2、再次是尊重和扶持。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
数学年会参评论文
2
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师生共同建立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同等参与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机会。如:在三年级上册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教师创设了下面的生活问题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长带了30元活动费到超市里采购商品,准备举办庆祝会。超市里每千克香蕉3元,糖果每千克5元,彩纸3元一张,瓜子每千克2元,气球每个0.1元,彩带每条0.5元。问题一:如果班长买2千克香蕉、5张彩纸、1千克瓜子、20个气球、8条彩带,班长带的钱够吗?还剩几元钱?问题二:在不超过30元的条件下,你认为怎样买比较好?问题三:如果班长希望购买的物品数量尽可能多,你能提出什么合理的建议?对于问题一,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二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可让小组合作、讨论、自由选择,得到合理的购物方案;问题三,可作恰当的点拨说明“购买的物品数量尽可能多”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其含义,进行自由创作。
二、在玩中学习,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情境地创设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体现学习过程的活动化,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而游戏恰好为这种数学活动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练习课中,游戏的运用更为广泛,诸如青蛙过河、巧编手势、智力闯关、学唱儿歌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我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练习课上,便大胆抛开教材所准备的一些练习,放手让同桌相互出题,以手势表示出每道题得数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参与练习。学生个个表现踊跃,表现出十分的兴趣,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手势,促进了个性化的学习。又如在一节练习课上则用学唱儿歌做练习的游戏方式,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拾’ 如何进行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小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的形成意义重大,因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抵触情绪,同时空间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又尚不成熟,对于一些基本数学理论的接受显得比较困难,这些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正因如此,关于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在三塘小学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余载,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数学课是逻辑性强、抽象而枯燥的课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如何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趣味性。那么,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的趣味性呢?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新颖激趣的导入中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所谓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所谓富有情趣,就是指生动有趣,有幽默效果,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上一段。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经过一座荒山野岭,身体已筋疲力尽,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孙悟空想:这样下去,可要把师父饿坏的。不一会儿,悟空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桃子,贪吃的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未等悟空站稳脚,就抢了几个,刚想往嘴里塞,悟空说:‘八戒,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吃。’八戒说:‘行’。悟空说:‘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连想都不想,就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知道是几吗?悟空又说:‘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左思右想也不会写。同学们能帮助八戒一下吗?请同学们把这个数写在纸上。”本例子是教师运用故事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这种小型故事,不但简单易懂,而且情趣浓厚,小学生特别感兴趣,更何况小学生具有好强的心理,认为八戒不会的自己肯定会。所以,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帮助八戒解决难题当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激发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正是符合了现在的新课改理念,在刚上课就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学生情景表演,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中来
导入只是为了一堂课拉开了序幕,要想让一节课充满趣味,保鲜下去,光靠巧妙别致地导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上添光增彩,才能让学生的心始终在课堂上。如我们学校李林艳老师在教学四年级数学“文具店”时,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分别扮演着小售货员和小顾客。同学们都演得很逼真、很兴奋,整个课堂立刻活跃起来。这样实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的经验主动探索,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转化为日常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竞赛、游戏等方式的练习巩固中来
如果说导入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奏,探究新课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发展,那么,练习巩固就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高潮。要把这个趣味性推向高潮,就要设计一些新奇刺激的练习巩固活动。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除法”练习巩固时,设计成模仿电视上经常出现的智力闯关竞赛,为了提高竞争的氛围,我特意把全班同学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命名为“快男组”和“超女组”进行闯关竞赛。这样一设计,学生的兴趣就空前地提高了许多,每一组员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竞赛当中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如我们学校林小菇老师在进行教学“确定位置”的练习巩固时,设计成找小朋友的游戏,林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着位置的卡片,由学生找一找“你的小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游戏则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内容于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反应快,学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向更高潮。
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幽默、激励性的教学语言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想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重要的创造工具。”因此,教师适时适度地运用好语言的幽默性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但也不可随意。教学幽默性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比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条腿,请你算一算,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后,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是始终算不出结果。有个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某老师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并站了起来。“现在,鸡和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 X 2 =168(条)”学生齐答。“跟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条)”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同学欢叫着。“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该说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位老师采取了比较幽默有趣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总数少了2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腿,因此有11只兔子。学生理解起来就化难为易啦。又如我在教学时,发现有个别同学在开小差,我就说:“我发现有个别学生‘不入戏’,我们一起来‘重播’刚才的内容,好不好?”此时,全班哄堂大笑,笑声把这些开小差的学生引入课堂,又让他们感觉不到老师直面的批评,避免产生抵触的情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五、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中来
在过去的教学中,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看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图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具有直观、简明、形象、生动的特点,这些教学方式可以集中初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样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更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实践的缺陷和弊端。虽然教材中有多种形式探究和实践活动,但实际在课堂上运用得则非常少。这种重成绩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相当大程度地造成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和激情。知识源自生活,教师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多关注生活,多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将书本和现实结合,强调课本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师局限于课本说教,不善于结合身边事件和社会现实,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对抗心理。坦然面对现实,从生活和现实中的问题出发,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教学有模,教无定模,贵在得模”教育是一种事业,事业需要忠诚,需要奉献;教育更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带着这样一种信念,我将不懈把趣味性教学融入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我相信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微笑!

阅读全文

与数学如何体现趣味性教学过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