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数学负数表示什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要点(一)
一、负数的由来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二、正数的定义
以前学过的16,2000,3,6.3,…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8
例如:+6,+2000,+3,+6.3等(也可以省去“+”号)。
8
三、负数的定义
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注意:小于0的数是负数,大于0的数是正数;0站在负数和正数中间,是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⑵ 怎么理解负数
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一个负数总是某个正数的相反数。
负数用负号(Minus Sign,即相当于减号)“-”和一个正数标记,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数。于是,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便成了负数。
一个负数是其绝对值的相反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负数。 就是指1的前面角一横,比没一横的小(就是你比我小)。
负数减负数(如:-1-(-2)):就像奥特曼遇到怪兽就把他打死了,剩下1个人。 负数减正数(如:-1-2):奥特曼去打怪兽,自然就被奥特曼打死了,被它给降服了,所以加了一个好人,-3. 注:奥特曼指“-2”,怪兽指“-1”。
⑶ 负数的引入 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活中的负数有哪些
负数的引入: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产生的。
负数的意义:表示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
生活中的负数:
负数可以广泛应用于温度、楼层、海拔、水位、盈利、增产/减产、支出/收入、得分/扣分等等的这些方面中。
(3)小学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怎么讲扩展阅读: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着名的中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并给出名为“正负术”的算法.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其着作《九章算术注》中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小棍形状的计数工具)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横为十,竖为个)
“正负术”是正负术加减法则。其中有一段话是“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实他就是加减法则,以现代算式为例,可以将这段话解释如下:
“同名相除”,即同号两数相减时,括号前为被减数的符号,括号内为被减数的绝对值减去减数的绝对值。例如:
(+5)-(-3)=+(5+3)
(-5)-(-3)=-(5-3)
“异名相益”,即异号两数相减时,括号前为被减数的符号,括号内为被减数的绝对值加上减数的绝对值。例如:
(+5)-(-3)=+(5+3)
(-5)-(+3)=-(5+3)
“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即0减正为负,0减负得正。例如:
0-(+3)=-3
0-(-3)=+3
史料证明:追溯到两百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负数,并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例如,在古代商业活动中,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欠为负.在古代农业活动中,以增产为正,减产为负。中国人使用负数在世界上是首创。
⑷ 小学对负数有哪些认识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第5页“练习一”的第1-4题。
学情分析:
《负数的初步认识》(2011版课标之前教材称为《认识负数》)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仅出现在五年级上册的1-5页中。纵观苏教版小学数学12册教材内容,对于负数这一知识之前没有,之后也没有涉及,仅此5页组成一个单薄的独立的单元。在五年级之前,学生接触的数都是正数和0,对于负数是个陌生的概念,但在学生的生活里已经埋有“负数”的种子,比如电梯里面有﹣1层,冬天的温度会出现负多少摄氏度等。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和量一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负数产生的背景,在现实生活中的体会负数存在意义;
2.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数和负数表达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可以用“0”为中间量的不同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文化的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
2.用正数、负数及“0”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数一数”和“量一量”的过程中孕育负数的种子
师:同学们,请看投影,(出示华罗庚照片)认识他吗?(有的学生说认识,有的学生说不认识)
师:(出示“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食品包装袋,(点击放大)包装袋上有这样的一个标记(闪烁500±2g,点击缩小图形)这里的500±2g是什么意思呢?同桌一起讨论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这里的500指的是标准重量,包装袋包装的食品比500多2g或比500少2g都是合格的,为什么呢?因为包装时通常会有误差,比500多2g或少2g这个误差是合理的误差,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不是合理的误差,明白吗?
师:下面是质检员拿出5袋这样的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出示表格)你认为这几袋食品都合格吗?为什么?(学生说)
师:好,同学们,对于负数,今天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板贴完整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步深入地去研究!
师: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教材中对于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的教学是一种直接的告知,对于为什么可以省略不写,对于这样的一个知识点,我通过“分一分”的练习,当数字8究竟该放在正数的圈内,还是负数的圈内?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明晰,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