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对孩子的数学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呢?
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可以使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每节课都用一个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结果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实际上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具有客观性。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制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目标1是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2是中等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3是优等生达到的评价目标,这种做法有效的克服了教学目标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弹性化的特点。
二、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所以,课堂上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会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着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四、注重延缓评价的运用
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并且答案非常正确。而教师也兴奋地及时表扬学生。这样,一大批同学也许还没有想好,结果却出来了,这些学生地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过去,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课堂变成了只是优等生表现的舞台。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会马上予以否认。这种武断的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场面。当然,错的总是错的,关键是教师的评价不宜太早,要让学生说够说透,要引起学生间的争论。在教师没有作出评价之前,每个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五、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学会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所以,有的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在一节课中接二连三打给学生进行“小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虽然,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一节课中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就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学生会把很多的心思花在怎样得到奖励上,减少了倾听和思考的时间,而且还容易滋长“功利性”的心理。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课堂上应如何正确评价学生
正确评价学生,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单是一个等级,一个分数,而是要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呢?我认为,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中的一对法宝,教师只要能灵活的运用好他们,让他们在教学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就会达到双嬴的效果。
(一)表扬
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任何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成长中的学生,迫切的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肯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一句表扬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么?那么,赞美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而有的教师在课堂表扬学生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好"、"不错"成了口头禅。这样冰冷生硬的表扬,不仅缺乏个性,更谈不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又怎能让学生欢欣鼓舞呢?
2.鼓励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教师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赞美、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识字
8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说小金鱼在水里干什么?大多数同学受教材影响,给出了"小金鱼在吐泡泡"这一答案。而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回答:"有的小金鱼在捉迷藏,还有的小金鱼很调皮,它们给荷花姑娘挠痒痒,不信,你看荷花姑娘都禁不住笑了。"这样的回答,对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能可贵。如果像表扬其他回答一般的孩子一样说"你真棒",显然没有把他爱想象的优点挖掘出来,表扬的针对性明显不强。所以我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
(二)批评
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1.运用关切的语气,让学生感到温暖
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你就会用心去说服、教育学生。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才会接近你,理解你,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处处流露出对学生温暖的关怀和无私的爱,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说真话,接受你的批评指正。
2.运用和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到震撼
现代教育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一理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疑虑心较重的学生,我们可用提醒、启发或提问之类的语言与学生交谈,也可用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暗示性地批评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反应较快、脾气暴躁的学生,则可采用"商讨式"的语调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循序渐进,心平气和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3.运用灵活的语词,让学生感到诚服
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说话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先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不应该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的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发言做出恰当评价
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中心小学 唐才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学生发言的情况,笔者发现这样一些不太乐观的情况:有些学生课下能说会道,课堂上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有些学生与同伴交流时滔滔不绝,但面对老师的提问却只是点头与摇头;还有些学生低年级时能积极举手发言,到高年级时却越来越沉默寡言了。而且笔者还发现,在课堂上积极举手答问的,往往也就是那么几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除了与学生个性、师生关系、课堂气氛、问题难易程度等有密切关系外,与教师对他们曾经的发言、同学的发言做出怎样的评价,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化体验,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答问不能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要注重尊重和鼓励学生。但笔者发现,对于学生模棱两可的回答,或者说偏离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很多教师也大多采取含含糊糊、不置可否的态度。要么是不做任何评价,只一味地追求多元化,用“还有吗”来鼓励和继续下一位学生的回答,课堂上看似热闹、活跃,实则冷漠、简单。发言的学生和想发言的学生茫茫然分不清自己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不知究竟要怎么回答。要么就是清一色的表扬“你真棒”,甚至是夸大其辞地赞美“你真了不起”。这看似尊重鼓励了学生,让学生一时间兴奋不已、热血沸腾,可冷静下来一想,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棒在哪里、了不起在哪里,同样是雾里看花,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回答。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便成了牺牲品,他们在清楚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以后,在看透了老师的把戏以后,不再轻易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而然就变得沉默,更别说与同学进行交流,我们的课堂也随之变成少数活跃学生的课堂,变成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慢慢丧失最基本的工具性,逐渐缺乏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对学生来说,课堂上只要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就会十分迫切地想得到老师对他的评价,或肯定和表扬,或指导和建议。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点拨。这是责任,当然也是科学和艺术。可以说,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答问的恰当评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评价”谈一些看法。
一、评价要及时、具体
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所以,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我们的评价一定要及时。课堂上,当学生鼓足勇气回答完问题时,他其实是在等待老师的评价。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答问及时给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为我们的教学赢得最佳时机。当学生答得很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他对那一方面的知识就会记忆深刻。可以说,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教学知识的一次强化和巩固。而当学生答得不对时,及时评价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再思考能力,及时纠正。总之,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千万不要不置可否地让学生坐下,不给予任何评价和引导,这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混淆是非,同时觉得自己不被老师尊重。
同时,我们的评价要越具体越好。一些泛泛的表扬“你真棒”、“真好”,只能暂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棒、棒在哪、好在哪。长期泛泛的表扬,还容易养成孩子骄傲的习惯,听不得半点儿批评。
给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他们才清楚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才能够扬长避短,这样的评价也才能达到目的。如在表扬学生朗读课文好时,可以这样表扬:“她不仅勇敢,口齿还特别清楚,声音也响亮,读得非常地流畅,真不简单!我们能向她学习吗?”这样,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榜样。
二、评价要有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首先要欣赏其勇气,并善于捕捉其思维的火花,要善于、乐于表扬学生,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如:“你非常勇敢!”“你把别的同学说的记住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课堂中出错是难免的,见解也可能很稚嫩,但总有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所以,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不是很理想,我们也要先表扬他的优点,再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讲得很清楚,如果说得更简练一点儿,就好了!”“你读得很正确,如果能大声一点儿,那么大家都能听到你动听的声音了!”“虽然你说得不正确,但我还是佩服你的勇气!”??课堂上,我们还应使学生懂得评价和批评的艺术———先扬后抑。
三、评价要客观
我们可以毫不掩饰地惊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新思维,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精彩发言,但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与知识。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在呵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及时地、准确地、不含糊地、委婉地指出,并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很勇敢,但老师不赞成你的看法!”“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你忘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了!”“把课文内容都记住了,真不简单!如果能当成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那就是最好的复述!”??
B. 结合数学教学实际 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选择赞扬的语词时,要富有思想性,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做出适当的确切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是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一个轻微的手势或一个小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暗示”或一个“眼神”就能得到思想的沟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有的学生会产生害怕心理,用“勇敢些”、“我相信你”的语词比用“怎么那么胆小”、“你太紧张了”的语词更带有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和收获,反思当天的学习行为: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了那些学习目标?获得了那些进步?等等问题;每周六晚上反思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记录自己一周来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会、最满意的作业、单元知识总结、提出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自我评价、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等,星期一组织学生在班会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自己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平时备课时特别注意分层次,上课时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问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情做,并且都能基本完成;布置作业时更是分层布置,一般分A、B、C三类,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般C类学生是优等生,B类学生是中等生,A类是学习困难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的作业,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既避免了学生作业抄的现象,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信心和习惯,并且每个学生的作业我都很仔细的批改,并写一些激励性的批语,效果很好的。每次单元考查考试时,如果学生自己对考察结果不满意时,我就再次考察一次,试题模式基本和上次一样,这部分学生肯定第二次考查结果比第一次好很多,我就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这部分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我很喜欢看学生获得成功后的笑脸。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针对一些寻找规律、开放性的题目进行教学时,特别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时,主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从问题中发线规律并加以验证,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体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都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并随时观察记录。 总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才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C. 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1)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如: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作业情况、独创性等。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知识小结、小组活动、自我评价、提问以及日常观察、学生成长档案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3)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做数学”过程中暴露出的数学思维过程。
(4)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评价结果: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或等级)+评语(说明或建议)+成长档案材料。
D. 究竟应该如何对孩子的数学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
一是关注孩子的发展,注重多元化评价。
二是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三是关注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E.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一、多元评价的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数学学习的考查和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要求每位数学教师本着这个精神,从一个崭新的理念高度,运用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多角度、多侧面来考查和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从而激励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这学期我教的是三年级数学,结合我们的数学课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点,我努力在数学学习评价方面加强多元化的评价。
1、我对学生的评价
首先,从检测做起。从激发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出发,我在我们班有个新的规定:平时的每次小检测,对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上、中、下三个等次,允许学生自己选择检测难易不同程度的题目,并且让学生自己选择检测次数,以最好成绩的那次为平时成绩。在检测的方式上,我还运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如在口试方面,加强了口算测试,给以学生相应的口算能力等第。检测题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题目,从而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在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时,我提倡等第统计、分数评价与评语解释方法相结合。我尽可能对每位学生的考试结果作出分析和说明,从学习的意愿和态度、过程和方法、理解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特别是先肯定学生学习成功的方面,再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如在家校联系卡中的评语是这样的:“某某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他的计算书写端正,而且正确率很高。但他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继续努力!评定等级:优。”又比如一位学生善于语言表述,可是计算错误很多。我就这么给她下了评价:“你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思维非常活跃,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你不注意每次的计算,如果再细心些你的学习可能很棒!”,学生的课堂作业上经常会出现问题,我就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作相应的评语:(题目抄错的作业)可惜啊,解题的途径走对了,可是门牌号又忘记了,怎么能回的了家呢?(方法不对)瞧,字写得多好啊!可是把资料送到别人家了……学生在阅读了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后,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知道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2、学生评价我
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学生评价教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在课堂上,我非常愿意和学生一起比赛,一起活动,互相交流,评价,能体现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如:在教学中,我在板书时会漏写了一个单位名称,会写错某一个数字,学生都能马上纠正。这样,通过学生评价老师,培养了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的求知精神,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3.学生评价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如听完了同学的回答后,可引导学生评一评:“你的回答不够完整,男生应该是全年级的45%,要说出是谁做单位‘1 ’。”“你的这种解答方法是正确的,但还不够简便……” 在同学们的互评后,老师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既能赞赏别人的发言,又能客气地指出不足。在自主性的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欣赏自己、欣赏别人,学会了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了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了怎样向别人提建议等等。这样的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评价方式都无法取代的。教师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自我评价,比如在学习领域,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为自己的学习定好位,从而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我通过学生写数学小日记等来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反思。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会对自己最近的学习从课堂上、作业中,与同伴交往中、检测后等做出中肯的分析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内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能做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二、多元评价实施后的反思
我认为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开展多元评价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在学习方面,学生逐步改掉了胆怯、依赖的习惯,有了较强的表达能力,能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优点,敢说、敢想、敢问,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敢于指出老师乃至书本上的错误,敢于对他人的发言做评价和补充。同时,多远评价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了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业成绩显着。
其次,多元评价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研究证明,多元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而且促进了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及时调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表及时反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自评中有效的把课堂上学生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多元评价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实践证明:教学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学目的为中心的评价。课堂教学实施多元化评价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它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的发展。
F.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为了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我认为应该做到: 一、重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要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关注他们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查。对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乐意、能否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数学学习的兴趣等方面考查。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应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考查学生能否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二、建立开放、和谐、宽松的评价氛围。创设开放的评价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主体,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比如开展生动的自评互评活动,就可以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也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好地展开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清晰的评价轨迹。可以采用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口试、面试和笔试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 四、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需求。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地方,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对部分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在评价中要保证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学生在不同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看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多少,本节课比上节课进步了多少,使他们不断地树立学习自信心。
G. 如何对中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做了明确的界定,那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队,然后得出学生学习的结论,未免过于简单。因为教育的功能不在于区分、甄别学生的优劣,而是在于让在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学习能力程度不同的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知识的生长。
一、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完成实验几何到逻辑推理严格证明几何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几何结论都是通过学生通过动手验证得到的。我在上“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和“在同圆中弦、弦心距、弧、圆心角的关系”时,需要学生通过图形的运动,如翻折、旋转,来验证两个图形是否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能够利用手头的工具自制三角形纸片和圆形纸片,然后根据要求在图片上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分小组协作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要积极地给予肯定,对能与他人进行良好合作的行为要给予表扬。同时,对于本来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同学所取得的成就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充分肯定。如我班有一位同学A,在几次数学课的实验操作中都受到了我的表扬,于是他变得越来越喜欢数学、越来越喜欢动手,虽然数学考试成绩没有大的进步,却在劳技课上充分展现了他的动手天赋,并在学校的“巧巧手“比赛上得到了火箭比赛一等奖。后来他在提到自己取得的成就时说,其实他以前是一个很内向的人,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经常感到自卑,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从数学上的几次制作图形来验证几何结论时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增强了他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
二、及时肯定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闪光点
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知识的连续性要求较高。如果一位同学能背出一首唐诗,其他唐诗他不一定知晓;但如果一位学生会解一个方程,他就有可能会解这一类的方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位同学学习数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经常考试分数接近零分,但是我们教师在接受他反馈回来的信息时发现他某一道题会做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说明他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可能全都会解了。因为数学的特点就是这样的,它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初一年级教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我带的班级中的B同学是一位数学基础极差的学生,在小学时早已被数学的应用题、圆的知识弄得焦头烂额,而且在过去的考试中分数都是个位数。在一堂数学课上,在学生练习的环节,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B同学居然会解一道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不由得让我心中一喜。我又给了他几道简单的方程,他又做了出来,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在班级中大力表扬了B同学,在表扬的过程中,B的脸明显红了。如果以考试成绩做为表扬的依据的话,B也许轮不到表扬的份,但从这次表扬后,他解方程的兴趣明显增加了,虽然几何和应用题进步很慢,但是对于解方程和计算题,他有了心理的优势,即使到了初二年级以后的分式方程解得也很准确。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表扬其闪光点,特别应关注后进生,哪怕是他的一个灵光闪现,有可能就让你挖到了金矿。
三、采用灵活可变的评价方式
我带的第一届的两个班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较为靠后的,对学习基本上没有兴趣可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而要让他们有兴趣,就必须让他们体验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根据他们的基础,要在短时间取得学习成绩的突飞猛进,无异痴人说梦,所以我根据这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办法让他们能感受到真实的成就感。学生是很聪明的,他能准确地判断出老师的表扬是真实的还是空穴来风。在交作业方面,两个班的作业一向是残缺不全的,我采用对班级每一位同学的作业进行反馈的方式,对作业上交情况有好转的同学在数学课的课前两分钟予以表扬。这样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一方面找到了自尊,所以他们交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到后来几乎不存在不交作业的。在作业批改的评价上,对于做得很好的同学我会在作业结束的地方给予“优秀”、“A+”或“100分”等评价;对于做得不是很好的同学,暂时不给予其等级评价,而是让其在订正错题以后,同样给予其“优秀”、“A+”或“100分”等字样。这样,他们在体验了成功的愉悦后上交作业的积极性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另外在平时的单元测试中,对于成绩的界定方式上我也动了不少脑筋,对于没有达到合格或者优秀的同学,再给予其机会,让其充分思考,只要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搞懂未知的题目,一样可以达到合格或达到优秀。这一举措实施下来,深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的过程,就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总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不只是一种权力的表现,更重要的应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责任。采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可以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反之,不合适的评价方法却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其丧失学习的自信。所以评价的方法不仅要能体现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那么,作为教师必须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评价活动。
H. 如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多样化的评价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形成高效、统一的固定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因此,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表达想法,强化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建构数学知识。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新时代要求公民具有理性精神。数学学科是理性沟通与思考的重要工具。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独立思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I. 如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科学评价
一、多角度评价,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断进步。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多花样、多渠道、全面地评价学生又是鼓励学生爱学、乐学、我要学的手段之一。因此提倡评价学生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笼统。1、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应该特别注重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促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我让一位学生上黑板用竖式计算3.18+103.985,他写得很工整,很准确,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这位同学列的竖式真清楚!书写真工整!”再如,在教学笔算除法时,有位学生笔算完一道除法式题后,马上接着用乘法进行验算这道题,师即时给以评价:“**同学为了确保计算准确,他早就已经养成了验算的好习惯,太好了!”……等。2、针对学习方法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你真是个有心人,在生活中能认识这么多的图形,同学们都很佩服你。”“你通过前后联系,一下子就记住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办法真好。”“你画图的方法解答了这道题,这真是一个解题的好方法!”等。3、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新课标里要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目标,其中就包括“情感与态度”。如:在教学《你寄过贺卡吗?》一课时,当学生展示出自己的“环保倡议书”时,老师立即评价“你真是一名环保小卫士!”或“你真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的小公民!”再如: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等。4、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式学习的要求,在教学中巧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你们小组可真棒,想的办法最多。”“这个小组,有的拼,有的摆,有的贴,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多认真呀!”等。
二、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即时评价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当时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激励性的即时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课前准备了10道口算题,我提问了一名后进生,他只答对了4道。我即时评价:“你真了不起!一口气就把4道题全答对了!”再如:在教学名数改写时,我要求学生自己探索一道题: 1米5厘米=( )米,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同学回答道:“我只把5厘米除以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100,等于0.5米,再加上1米就是1.5米,所以1米5厘米=( 1.5 )米。”我笑了笑说:“你的想法好极了,如果你再细心点简直太完美了!”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总之,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三、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新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如案例:师::“两条射线一定能组成一个角”。这句话对吗?学生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时,同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师:(边说边画)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如果两条射线不是从一点引出的,就能组成一个角吗?
J.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还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数学学习评价就显得更加迫切。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其数学学习状况――进步、现状、发展趋势和需要得到的帮助等,以使得教师能够更科学地从事数学教学;评价绝不只是对不同的学生作横向比较,排名次。我们的评价观应当由“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转化。
一、要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掌握我们通常就看作业情况或上课发言等的情况,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集体意识;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是否具有合理性、灵活性、独立性。比如,数学解题过程的评价。按照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一般把解题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等4个阶段。这是针对解题过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题教学来说,还应当增加一个步骤,也是首要环节,即要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需要。对于“进入问题情境”环节,要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在承上启下中,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激起认知冲突。而对其余4个环节,教师的行为可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的要求去构思。一般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注意做到做好前3个环节,却容易忽视“回顾”环节。严格说来,回顾环节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例题教学目的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回顾环节来讲,除波利亚提出的几条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对解题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之中。
二、要及时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阐述如下: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存在着一种误区,那就是概念、法则、定理等一些是基础知识,而知识的运用是一种技能。其实这样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事实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研究新知的基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三、要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体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情感和态度包括: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数学学习,在小组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进行小组合作,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思考,从最佳的角度去选择答案,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严谨。
四、评价主体要多样化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我们过去偏向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应该是听从老师的话,这好象是天经地义的事,如今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本”,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旋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学生感觉是最真实的。由此可知学生的自评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而数学学习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他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小组内同学是最有发言权,因此学生的互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和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家长的评价影响力不可低估,由于家长对教学的不了解,他们的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报载有一所小学的老师为五年级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假期,如果你们一家人想到上海旅游,请制订三种旅游计划,分高、中、低三档,其中火车票、飞机票、宾馆住宿、各景点门票等费用,必须详细列出,最后根据家庭收入状况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显然,这样的题目很具有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是一道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业,结果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抱怨学校作业怪,结果有许多作业都是由学生家长包办。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老师、家长三者要缺一不可。在本案例中,家长如果对学校工作了解、支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亲自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会学习是终身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