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浅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数学

浅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数学

发布时间:2023-01-04 07:01:51

1.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善于运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知过程从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到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的教,学生才会有感情的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让学生找到规律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游戏活动,这样新颖别致,饶有趣味,能把课堂气氛再次引向高潮。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情感因素的有机参与,做到以情为动力,以理为依托,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二、重视数学教学的非语言艺术
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做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是对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重要补充形式。教学非语言艺术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达到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数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表达是在真实、自然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思考数学问题,透彻领悟数学知识。
由于数学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相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数学教师更需要注重非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利用身体语言传递方式,则能在总体上加强教学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科学性,加深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从而促进他们对教师传递信息的深刻理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时候,一个眼神、表情或者一个手势等无声语言能充分反映出教师的气质和人格,也会深深地印在学生心目之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非语言表达形式,常用的有脸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教师的面部表情常常是学生最关注的地方。板着面孔的老师,会令学生感觉压抑、恐慌。温和可亲的教师,却又会有神奇的教育功能。有人说教师的微笑是阳光可以温暖学生冰冻的心灵;教师的微笑是春风,可以催开学生心灵的蓓蕾;教师的微笑是栈桥,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教师的微笑是天使,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所以教师要学会恰当地利用面部表情,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表情必须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切忌扭捏作态、矫揉造作、表里不一。
三、抓住契机营造数学教学的高潮
一堂好课,常常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到两次高潮,教师若能设计富有高潮的开头或结尾,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参加活动要分蛋糕、苹果、矿泉水等,然后富有激情地说:“今天,我们要帮助丁丁和当当分这些东西,你们愿意吗?”在认识分数之后,通过幼儿、成年人头部占身高分数的变化,体会到成长的奥秘,人体科学的奥秘。新颖别致的多媒体课件,简洁明快的语言,创设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学习气氛进入高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营造教学高潮是一种艺术,需要深层的教学基本功、对教材要深透理解、对教学方法要娴熟运用、对学生心理要确切把握、对课堂调度要举重若轻,才能得到推波助澜、因势弄潮的功夫。
总之,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课堂教学需要艺术的研讨,对于教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永恒课题,任何一个表情、提问、操作、练习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得认真揣摩,每个细节都可以反映出执教者的教育教学思想,都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上的落实。

2. 怎样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1、创设的情境应有真实性
有效的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情境,只有真实的情境才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这种真实的任务,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才能使学生产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心态,进而激发学习的动力。如:在一堂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课中,老师在桌子上摆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硬胶棒、积木(积木中有长方体、正方体)。老师先由学生介绍每种立体图形的形状,让学生再次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印象。这时老师开始表演魔术:先出示一张白纸,遮住桌子,隔一会再让学生观察:“咦,白纸上怎么变出了长方形!”老师就问: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变出长方形的吗?由于学生有盖印泥的经验,孩子们纷纷说出方法:拿长方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往白纸上按一下,白纸就会有长方形了。老师问:长方体能变出长方形,为什么不是别的图形呢?“因为长方体的下面是长方形”这样学生对长方体、长方形的区分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老师让学生自己表演,把自己玩的心得介绍给其他同学,这样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将图形的知识已经潜移默化的掌握了。
2、创设的情境应有思考性
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想探究,并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所以要作到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会问,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的目的。比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先播放课件(一个小朋友在喂5只鸡,先跑来了2只鸡,又跑来了1只。)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你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这样比起老师直接问“有几只小鸡”更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思考的欲望。然后再问学生:“你们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我想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想办法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解决办法又处于群体思考的“最近发展区”里,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三、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它才会乐于学习。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让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课堂评价中我主要采用了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如:你真行、你真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多彩的视觉刺激评价:如:小组比赛在黑板上评红旗、添笑脸、奖励五角星等;还有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还是有难度的,是正确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教师的表扬语言,我们的评价确实要以鼓励为主,但更要注意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学生的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相关评价。
四、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练习时要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
1、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感
老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所以练习题既要有基础的题,也要有发展思维的题,要利于学生的提高。

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它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具体如下:

①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问:“图上画得是什么,写得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②让学生认真独立地观看,分组讨论和交流,并汇报和交流获取的信息。

2.小组协作 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具体如下:

①个人或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采取讨论、实验、等方法自觉矫正错误,逐步得出结论。

②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指导解题策略。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31页“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当学生发现小汽车的价钱不知道时,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发现必须先求“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者教师的点拨,让学生根据“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这个信息可以算出一辆小汽车的价钱,再根据一辆小汽车的价钱和第二个信息“想买5辆小汽车”就可以求应付多少钱。对于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3.交流评价 解决问题

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具体如下:

①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

②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③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4.巩固方法 拓展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同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体如下:

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好练习。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

②学生人人完成基础题的练习,低等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综合题,中等生在完成综合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提高题,优等生三种练习都完成。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55页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3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应该怎样解答。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看图题“左边小兔有18只,右边小狗有3只,小狗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进行巩固练习,还可以设计在多个信息中解决“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教师注意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4. 如何进行数学有效教学

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 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 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 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 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 教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一、关注学生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 展.因此,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数 学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首先,就发展的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通俗地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 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 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其次,就发展的 方式而言,包含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 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 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简言之,即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有效组织、 有效引导、 有效合作. 再次,从发展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 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 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 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最后,就学生发展的过程而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 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 想方设法 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发展,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也就是 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有效与否,不仅要从教师的教角度,更要 从学生的学角度出发,要把立足点建立在学生身上,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切合实际。虽然教学设计从形式和方法的层面上来说 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必 须依据教材特点,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预期的教 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 学过程 也就是提倡 , 用教材教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 。 是一个载体, 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 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 活动的科学内涵。 用教材不等于拘泥于教材,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 生的实际,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再创造 ,实现教材由点向线,由线向面, 由二维向三维的转换,真正做到用实、 、用活、用好教材。教材中有些情境不一 定适合各个地区的孩子。教材中的动物对去过动物园的城里孩子很熟悉,而农村 的孩子则对家禽更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任何优质的教学设计总是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关联。 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源自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传授与 接受的关系, 忽视或淡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使学生厌学、 怕学, 学生学的痛苦, 教师教的辛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 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当然,教 师在创设情境时,也应遵循现实性、有意义性和富有挑战性的原则,需明确情境 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科学适度地进行情境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情关爱每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 对于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多激励、多关怀,正确对待他们在知识方面的错 误,帮助他们走出误区,使他们树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主动参与数学教 学活动,实现情商促进智商的目标。 四、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 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 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 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 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 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 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数学教学 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鉴定和研究功能,以保障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这样,通过评价过程的不断反 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教中所存在的问题。 使教师的教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提高。激励功能主要指被评价者通 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起发扬优 点、 克服缺点、 不断改进教和学, 驱动他们的内部活力, 调动起教和学的积极性。 这是评价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的关键。改进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的原因,通过评 价及时获得有关教和学的反馈信息, 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 好的地方得到强化, 缺点和不足得到纠正,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 的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鉴定功 能主要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教学的结果进行价值的判断。 通 过评价来比较、区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确定学生水平和教 学有效性的证据,以便制定周密的计划进行指导和培养。另外,评价的结果也可 作为评定等级的证据,为教育管理服务。研究功能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 种工具,通过评价不断地明确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应选择的手段和程序,为教 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遵循学生的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处理学习材料,选 择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5. 谈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谈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不会再感到陌生。

摘要: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合,不能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本文作者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做法,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能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探究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合,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课堂教学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益不高。笔者就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一、精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时采用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动力和欲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后,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才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小数性质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写出三个数“2、20、200”,然后问学生这三个数字相等吗?学生当然会说不相等,这时教师引出问题,问哪个学生能在这三个数后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让这三个数相等?通过这个问题能将学生的精力吸引到教学的内容上,还会让学生对此产生疑问和兴趣。学生会想出各种答案,有的说: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进一步发问:哪个同学能在这三个数后加上一个相同的单位名称后将三个数稍作变化让他们再相等呢?有的学生回答:2米=2.0米=2.00米……教师继续问:你的回答中2米、2.0米、2.00米这三个数量是相同的,但是2、2.0、2.00这三个数是不是相同呢?为什么?通过这个的问题情境,会给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极大兴趣,有了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极大提高。

二、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问题探究开始学习,教师围绕问题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学习,让探究问题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探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不但要掌握课本的数学知识,还要开发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教学问题,让学生逐一去解答,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目前已经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是怎样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呢?学生回答: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计算面积;同学们现在会计算三角形面积吗?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方格的方法算面积;教师再问:如果要测量一块很大的三角形面积,用数方格的形式不方便,同学们用什么好方法测量三角形面积呢?学生回答:用计算的方法求面积;此时,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能不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你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它呢?通过这几个有序的连续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向教学内容的目标逐步靠近,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去探究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带着问题训练,开发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小学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当学习了一堂新知识后,需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一些数学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效益、解题能力培养意义不大。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研究问题”去做练习题,这样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达到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又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小数乘法法则后,需要做题练习巩固,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两个数相乘69*53=3657这个积,来探究:如果积里有一位小数,那么两个乘数可能是什么数?(整数、小数),如果积里有三位小数,那么两个乘数又可能是什么数呢?给学生设置一定难度的思维障碍,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数学习题进行多解练习,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小学乘法有一个深度理解。

四、紧贴生活教学,增强数学运用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不会再感到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小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实例,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统计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要统计全班40个人的体重的总和,怎样在几分钟之内算出来,如何进行测算或估算?学生们开始发表意见。甲:可以统计每一个人的体重,再相加求和即可;乙:甲说的太麻烦,可以测一个人的体重再乘以40就可;丙:乙这样做的误差太大,可以找出4名同学,测算他们的平均数,再乘以40,这样算的误差小,比较准确。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东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2]谢荣.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策略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

6. 试论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说起有效性,对于参加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师来说,是个常谈的话题。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下面,我就自身的理解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俗话说“国无君,民亦乱”,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能成就大业。1、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记得以前,我每次上课都站在讲台上,从不走到学生中,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老师老是站在高高的地方……”听了这几句话,我恍然大悟,经过反思,我终于走进了学生中,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2、设置合理的作业,全面开动思维。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设置作业时,我将繁杂的教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这样完成的质量好,学生的兴趣高。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题:“请你回家,将家中的苹果平均分给你的家人”,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分说明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同时,在评价作业时,也应时常鼓励学生,也许正是作业本中的一句赞扬的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起了孩子们学习的风帆。一个学习较差的孩子,在一次作业中,把一道较难的题目做对了,我不但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表扬,还在他的作业本上,画上一张笑脸,同时,加上了一句话:“你做得真棒,继续努力,老师期盼着你的成功”。就这样,这位孩子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中,学习认真刻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引导、导向。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时,我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商店”,同时让学生准备一定的“钱”(用彩纸代替);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扮收银员(或服务员),其他同学扮购物者,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2、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我事先准备好实物―10枝铅笔,让学生自己先去数、去分,然后在小组内共同分,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而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3、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采用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及插图等,让学生整体性的认识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再如:在教学“厘米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等,借实际的东西初步了解,再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阅读全文

与浅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