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小学数学典型课例有哪些

小学数学典型课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05 20:21:35

Ⅰ 小学数学课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Ⅱ 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

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

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 不一样的学科课型方法是不一样的,根据课程的变化课型也是需要改变的,小学数学学科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下面看看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

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1

小学数学的13种课型分别是:

1、概念教学;

2、 计算教学;

3、规律性质教学;

4、解决问题教学;

5、图形与测量教学;

6、 统计教学;

7、“图形的运动”教学;

8、“图形与位置”教学;

9、可能性教学;

10、综合与实践教学;

11、 练习课;

12、复习课;

13、达标评研课。

一、概念教学基本流程

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构建了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适当外延,深化概念

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 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和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基础之后,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经历独立观察思考、小组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形成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3、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作为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小学生会对新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因此,教师要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让小组选代表借助素材,介绍自己组的成果。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争辩,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使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正确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共同揭示出概念。

4、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目的是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应用概念的问题时,要注重创设情境,在丰富的素材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相对完整及其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概念学习的科学研究过程。

当然,根据具体的概念,有时在第三个环节总结出概念之后,还要结合概念的外延做进一步探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如 “三角形”概念的外延,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在学习了三角形概念的内涵是“由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封闭图形”之后,还要适当对三角形概念的外延做介绍,以期深化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个结构不是机械和僵硬的,要因人、因材、因时等客观因素而合理、灵活运用,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删、穿插、渗合。

二、计算教学基本流程

计算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表述如下: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新课程将计算教学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导入阶段,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这种需要能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和学习新算法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

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出各种算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观点去思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快乐。给不同层面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同时教师也有了了解学生思维特点的机会,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把多种多样的算法呈现出来后,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多种算法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比较、反思和感悟各种算法,或同意或反驳,在交流中甄别,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教师不应强调算法全面化,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身需求的解题方法,书上有的未必要全部展示出来,

书上没有的,学生如能自己发现,并且确有创意和价值,一定要充分肯定,然后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算法。教师如果一直放任学生这样低层次的算法,而不帮他抽象出基本算法,那么学生的思维将永远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他后续的学习将带来较大的障碍。在此过程必须把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一并要求。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在计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同时也要着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促进其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使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和具体数据时能选用比较灵活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及时指导,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

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不同的'练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计算教学还可以如下设计: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明算理、会算法、懂优化(重点)——总结方法(法则)——练习设计(围绕算理设计,尊重教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算法的应用、不宜过多)

三、规律性质教学基本流程

探索规律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用如下图示来表述:

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探索规律教学内容看起来多是研究数、式的变化规律,数、形的排列规律等,比较抽象和符号化,其实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把生活问题,通过学生的理解转化成数学问题,

这是思维的抽象,也是数学化的过程。在教学时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典范的研究素材,既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研究的氛围,又使学生探究的问题清晰明了。

2、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探索规律是一个不断探究、发展思维的过程。探索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得规律,还包括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建立并形成研究意识,而研究意识主要包括猜想、举证、分类研究、确定研究范围、寻找和梳理研究材料等,其中猜想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

3、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学生通过几个例子所发现的规律是不严密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自的发现和验证进行交流讨论,对猜想的正确与否进行事实举证。本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代表性的素材,

并引导学生注意0和1等特殊情况。这个过程,是一个从特殊问题出发,归纳和抽象出普遍规律的概括提升过程,要为学生提供表述和实践的机会,并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严密的表述规律,把学生的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4、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规律掌握之后,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主动运用这些规律去探索和解决更为广泛的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应用规律的练习既要涉及到数学问题,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特别是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导课环节中创设的情境中蕴含的其他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2

数学课的类型:

一、新授课

数学与代数

概念课、计算课(口算、笔算、脱式计算)、解决问题课等

图形与几何

单位概念课、图形概念课、公式推导课、解决问题课等

统计与可能性

一般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认识,如《认识条形统计图》,还有可能性相关知识

数学广角

类似培优课的专题课,如三年级数学上册《重叠问题》

综合与实践

如: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字编码》课

二、练习讲评课

课本习题课、数学练习册讲评课、试卷讲评课

三、复习课

单元复习课、期中复习课、期末复习课

小学数学13种课型及课例3

小学数学课型分为哪几类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其中最重要的课型是新授课,每一类课型又可按学习内容不同分为若干种类型,如新授课可分为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应用题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等。我们要把握各种课型的概念作用,如:

新授课是指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形成新的数学能力为主的课型。这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

练习课是新授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本训练的教学活动。它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可以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逐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新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

Ⅲ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可以帮助 一年级数学 老师们更好地掌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为一年级数学老师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教学案例分析(上)

一、教学内容: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 方法 。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分类》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逛超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超市购物吧!生:(非常开心地)耶!

课件一:(动画)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商品整齐的放在柜台上,同学们愉快的在超市里购物。

师: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啊?

生1:超市的商品真多呀。

生2:超市的商品摆放的很整齐。

师:超市的商品是怎么样摆放的呢?

生3: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

师:你们说得真好。

师:同学们,像你们说的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呀,我们叫做分类,板书:分类。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教学案例分析(中)

二、小组活动,单一分类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类吗?

生:(大声地)能!

师:把学具袋的东西倒出来,把这些分分类。比一比,看谁找得准。(学生活动)师:现在我们有几个小组了,可每个小组缺个组长,请每个组赶紧选出一个最爱发言、声音响亮的同学当组长。(学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长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有些什么?

师:你们小组的名字想好了吗?

生:我们组的东西有各种图形,就叫图形类吧。

师: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小组的这些东西还能再分类吗?(动手操作)师:我们来参观一下各小组分类的情况。请各小组的小组长给大家介绍你们组是怎么分的,其他小朋友可以 说说 你们的看法。

第二组:我们组分的是数字卡片。

第三组:我们把单根的、成捆小棒放在一起,分的是小棒。

生:老师,我们第一组还可以把这些图形按是否是立体图形分成正方体是一类、三角形、圆形是一类。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三、活动,巩固分类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按立体图形分成正方体、按平面图形分成三角形形圆形都是把同一类物品进行分类,分得比较细,现在看你们每个桌上都有一把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铅笔再分一分。

a.请同桌合作,先观察,然后一边分一边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b.同桌合作分铅笔。

(教师巡视,指导。)

C.汇报。

问:哪组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是把花色放在一起,红色放在一起……(即按颜色分)

生2:我们是把有橡皮头放在一起,没橡皮头放在一起。(按有没有橡皮头分)生3:我们是把用过的放在一起,没用过放在一起。(按有没有使用过分)生4:我们是把笔杆是圆柱形放在一起,六边形的放在一起。(按笔杆的形状分)……

四、举例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将同一种物品——铅笔进行了分类。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分类的情况?

生1:有,妈妈把我衣柜的衣服按不同季节分类存放,方便我找衣服。

生2:我把书、本子分类整理,我想拿语文书时就不用翻来翻去,一下子就能找到它。

生3:水果店的老板把水果分类便于做生意。

生4:……

师:看来,分类摆放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教学案例分析(下)

五、课堂作业设计

师:你能用这节课学的知识完成练习6中的1~6题吗?

生:能。(略)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实践作业

1、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2、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反思 :

一、创设问题情景,初步感受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 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所以,我非常重视起始课上环节的设计与处理。因为这一环节设计得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便很容易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Ⅳ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有哪些

《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x0dx0a 教学内容x0dx0a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1~4题。x0dx0a 教学目标:x0dx0a 1.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x0dx0a 2. 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的好习惯。x0dx0a 教学过程:x0dx0a 一.复习旧知。x0dx0a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x0dx0a 二.新授课。x0dx0a 1.出示例4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得到右边的三角形。x0dx0a 4_x0dx0a 2_x0dx0a 6_ 3_x0dx0a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x0dx0a 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x0dx0a 2. 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x0dx0a 教师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x0dx0a 3 : 6 = 2 : 4x0dx0a 外项x0dx0a 内项x0dx0a 提问:你能说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x0dx0a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x0dx0a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x0dx0a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些比例有什么规律?x0dx0a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一下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在这些比例中也同样存在。x0dx0a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这一规律。x0dx0a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x0dx0a 。x0dx0a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x0dx0a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x0dx0a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请说一说外项和内项。x0dx0a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是什么关系?x0dx0a 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根据比例基本性质)x0dx0a 4.教学“试一试”。x0dx0a 先让学生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并说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分别是几,再分别计算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正确。 x0dx0a 三.巩固练习。x0dx0a 做“练一练”。x0dx0a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判断四个数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这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把者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数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x0dx0a 四.达标检测:x0dx0a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没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比例式。x0dx0a 6:9=9:12 0.6:0.2= : x0dx0a : =6:4 0.6:0.2= : x0dx0a (2)、下面各组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x0dx0a 2、3、4、5 、 、 、 x0dx0a 五.全课小结。x0dx0a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呢?x0dx0a 六.布置作业。x0dx0a 练习十第2、3、4题。x0dx0a 第二课时x0dx0a 教学内容:x0dx0a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的5~8题。和思考题。 x0dx0a 教学目标:x0dx0a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x0dx0a 2.使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比例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x0dx0a 教学过程x0dx0a 一. 复习旧知x0dx0a 1. 提问: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x0dx0a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x0dx0a 4_3=2_1.5 =X_4=1_2x0dx0a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 吗?x0dx0a 3. 引入新课。x0dx0a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x0dx0a 二. 教学新课。x0dx0a 1. 出示例5.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x0dx0a 提问:题中“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x0dx0a 使学生明白了所谓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说,放大前后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的。x0dx0a 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组成哪些比例?x0dx0a 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x0dx0a 请同学们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x0dx0a 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x0dx0a 让学生尝试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x0dx0a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x0dx0a 13.5:6=X:4x0dx0a 6X=13.5×4 第一步计算依据是什么?x0dx0a 6X=54x0dx0a X=x0dx0a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厘米。x0dx0a 解答后教师说明:【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x0dx0a 2教学“试一试”。x0dx0a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追问学生解题时的思考过程。x0dx0a 三. 巩固练习。x0dx0a 1. 做“练一练”x0dx0a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适当的追问学生思考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x0dx0a 2. 做“思考题”x0dx0a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所谓“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就是说“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推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所以另一个内项应该是的倒数.x0dx0a 四.达标检测:x0dx0a (1)填空x0dx0a 1)( )叫做解比例。x0dx0a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根据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项。x0dx0a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0.6,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 )x0dx0a 4)把、0.5、20%、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x0dx0a (2)、解比例x0dx0a 五.全课小结x0dx0a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x0dx0a 六. 布置作业。x0dx0a 课本练习十第6、7、8三题。

Ⅳ 急求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几个数学教学案例的反思与启示

程广文1 宋乃庆2

(1. 泉州师范学院 教务处,福建 泉州 362000;2. 西南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1〕这个观点从两个方面得来:第一,教学理论应该是一种“形而下”的理论,教学理论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离开了这个前提的“理论”不能称之为“教学理论”;第二,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唯一来源,而案例则是数学教学实践的摹写,摹写案例的目的在于把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教育学问题突出出来,以便更清楚地认识问题本质。不难明白,这两个方面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果。以下四个案例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层次上的特征,同时也从一定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者关于这四个阶段的观点和思考。我们对它们进行反思,目的在于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舒尔曼说过,“案例并非是简单地对一个教学事件的报告,称其为案例是因为在于提出一项理论主张……”〔2〕四个案例中有三个是从数学课堂第一线收集来的,另一个则来自课堂实录。这些案例虽然是个别的,但是它们所反映出的数学教学特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只要走进数学课堂就可以看到案例中的情境。

一、教学主体: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而忘却学生的存在

案例1:“分式”概念教学

〔开始上课之前〕

T:〔板书〕根据题目意思列出代数式:

甲2小时做x个零件,乙每小时比甲少做6个零件。

1. 乙每小时做 个零件;

2. 甲乙合作小时共做 个零件;

3. 甲用m小时可做 个零件;

4. 甲做60个零件需 小时;

5. 甲乙合作y个零件需 小时。

§ 9.1 分式

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

〔开始上课〕

T:我们看填空题。(全班一起回答。)

(1)x-6;(2);(3)mx;

(4);(5)。

T:观察这五个答案,上述五个答案中(4)、(5)与前三个答案有什么不一样?

S1:(4)、(5)中有分数线。

T:中也有分数线。

S2:分母中含有字母。

T:对了,主要是分母含有字母。

T:像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做分式。

(板书:分式定义)。

T:在课堂本子上,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S:(开始做作业)

(注:T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Sk表示第K个学生;S表示全班学生。)

这节课主要是对分式概念进行教学。在教学进行之前,教师精心地设计了一个工程问题为分式教学进行铺垫。这个铺垫对分式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铺垫后的教学有两个关键之处:第一是教师的提问,“T:观察这五个答案,上述五个答案中(4)、(5)与前三个答案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是教师对S2的回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后继处理(教学)。而恰恰在这两个关键之处教师都“忘记了学生”。例如,教师的第一个提问,试图让学生从“(1)x-6;(2);(3)mx;(4);
(5)”这样五个代数式中区别出分式来,但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已经“不由自主”地区别了,说(4)、(5)“与前三个答案有什么不一样”,这样提出问题使得提问的价值大为降低。首先要求学生从形式上辨别出“分式”,并且是采取比较的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出发点非常好,但是作为以区别分式为出发点的比较应让学生自己采用分类的方法区别开来。换句话说,如果教师让学生先观察这五个代数式然后进行分类紧接着做比较从而让学生把分式的根本特征概括出来,这样分式概念的教学前的铺垫就发挥了充分作用。把本该由学生思考的东西却由教师代为思考了,那么教师为谁而教?学生在哪里?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当S2把教师希望提的问题的答案“分母中含有字母”说出之后,教师立即给出分式的定义并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学生知道了教师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大部分学生都清楚了问题所在。更何况,还不能真正清楚S2的答案是否表明S2对问题的认识,从S1的回答足以看出这一点,更不能断定整个班级的其他60多个学生的情况了。此处,足见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已经“迫不及待”等候着学生的答案了,似乎显得教师提出问题就是为了这个答案而已,而忘记了作为教学过程的目的在于使得全班学生都达到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数学教学中以数学操作代替数学理解

案例2:“表达式”例题教学

例:已知x=,y=3-2t,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

教师这样开始教学:题目要求我们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那么,第一步,我们可以从式子x=中得到(1+t)x=1-t。整理,得t(1+x)=1-x。从中求出t,得t=。第二步,将这个t=代入y=3-2t中,得y=3-2×。整理,得y=。这样这个题目就算讲解完了。

上述数学解题教学,教师是直接“讲解”“数学理解的表达形式”,而不是“讲解”“数学理解”本身。这种形式的教学是一种“数学操作”,是一种操作性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是具有生成意义的,没有生成意义的教学充其量算是一种“训练”。不可否认,数学教学首要的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但是知识的掌握并非绝对地要通过“训练”方式才能掌握,何况数学是思而至知的学问,它的学习和掌握需要理解,没有理解的“训练”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数学知识。如果教师从问题的结论开始和学生一起分析,从什么是“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这一问题开始,让学生对这句话的数学语义理解了,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途径。懂了“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就可以理解“x=”和“y=3-2t”,进而理解“t=”,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教学方式:数学课堂上出现形式化教学

案例3:“三角形中位线”课录节选〔3〕

T:同学们,今天上第36节课——三角形的中位线(边讲边板书,学生记在作业本上)。1. 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师板书学生记。)请同学们先看书,再齐读。(全班齐读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师在黑板上画△ABC,如图1)

图1

T:请指出△ABC的中位线。

S1:在AB上找到中点D,在AC上找到中点E,连接DE。DE就是△ABC的中位线。

T:同学们,S1说得对吗?

S(齐答):对!

T:三角形的中位线是直线,是射线,还是线段呢?请S2回答。

S2:线段。

T: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

S2:是一条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

T:讲得好。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是三角形两边的中点。除了DE,还有哪些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呢?请S3回答。

S3:有。还有BC的中点与其他任一边上的中点的连线。

(师在图1上作EF,DF。)

T:对了,DF、EF也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55页上的第一行,这里说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不同,请问:不同在哪里?(见S4举手。)请S4回答。

S4:中线是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T:对了,虽然它们都是线段,但它们连接的点不同。中位线是连接两边中点的线段,而中线是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边画图2,边说明。)

图2

这是一节概念课教学。如果说概念的认知顺序是先“过程”再“对象”的话,那么在这节课中,“中位线”概念的教学顺序则只有“对象”没有“过程”。概念的认知顺序需要有过程性,原因在于“概念在过程阶段表现为一系列的固定步骤,具有操作性,相对直观,容易仿效学会”。〔4〕从教学片段看,教学仅仅停留在“对象”——中位线的定义上,而缺乏“过程”。关于中位线定义,教师教学有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让学生“读”中位线的定义,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并且“教师板书学生记”,然后“请同学们先看书,再齐读”,“全班齐读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时教师“在黑板上画”;第二个阶段是“识”,让学生根据“读”来识别三角形中哪条线段是中位线,在教学中教师“请S2指出△ABC的中位线”;第三个阶段是“辨”,让学生根据“读”和“识”的结果和感受辨别中位线和中线的区别,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提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是直线,是射线,还是线段呢”和“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55页上的第一行,这里说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不同,请问不同在哪里”。教学停留在中位线定义的文字上,没有从中位线的形成着手,也没有把中位线在几何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清楚。三角形中位线在几何题证明中中点的作用最大,教学中若强调中点比强调定义的文字和形式更节约时间也更能把重点突出出来,教学还更清晰。

四、教学结果:对数学理解中的自动化行为缺乏教育学反思

案例4:“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例:一批面粉10包,每包标准重量为25 kg,通过称量,发现这10包与标准线位置的差如下表:

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与标准线位置差
+1
-0.5
-1.5
+0.75
-0.25
+1.5
-1
+0.5
0
+0.5

求这批面粉的总重量。

教师的讲解如下。

解:求代数和

(+1)+(-0.5)+(-1.5)+(0.75)+(-0.25)+(+1.5)+(-1)+(+0.5)+0+(+0.5)=1,我们可以求得总重量就是:

25×10+1=251(kg)。

这是一节初中一年级数学课中的一部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整道题的求解无懈可击。但是在实际课堂上这里有两个地方教师没有向学生交代清楚:第一是例题中表格里的正负号的意义。正号表示超过标准重量的意思,(+1)就是表示超出标准重量1 kg,也就是这包面粉的重量为26 kg;负号表示低于标准重量的意思,(-1)就表示低于标准重量1 kg,也就是这包面粉重量为24 kg。这也能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的理解,并且是结合实际意义进行理解。所以,这个解释很重要。第二是例题讲解中对“25×10+1=251(kg)”中“25×10”的理解。“25×10”是一个抽象的算式,25 kg是一个观念中的重量,因此教师应该把这一点向初一的学生讲解清楚,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做到。本人在课堂上就抽了三个学生询问了一下,没有学生知道这是为什么。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在该学科上有一定专业化程度的人进行教学工作。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十分明确的,没有一定的相对于所教学的内容而言层次较高的知识做准备的教师是无法在这个层次上进行该学科的教学的,数学教学尤为如此。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对数学的理解就越具有高度的自动化,从而使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不理解,甚至不理解学生。例如,我们常常听到一线的教师这样说,我讲得最清楚不过了,他就是听不懂,他就是做不来题目。同一个数学问题,对教师理解起来容易,但对学生理解起来太难;在教师看来是那样的显而易见,但对学生来说却很艰难。所以很多时候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好好反思一下。

注释:

〔1〕顾泠沅:《教学任务的变革》,《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0期。

〔2〕Shulman,L.S. Just in case:Reflections on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 In J.Colbert,K.Trimble,& P.Desberg(Eds.),The case for ecation:Contemporary approaches for using case methods,(P11). Boston:Allyn & Bacon,1996.

〔3〕宋阳、王梦荣等:《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课堂实录选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106页。

〔4〕李士锜:《PME:数学教育心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责任编辑:李 冰)

Ⅵ 小学数学四年级特色课程有哪些方面

小学数学四年级特色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奇的数学
1.巧算24点
2.奇妙的数——完全数
3.角谷猜想
二、生活中的数学
4.古诗文中的数学
5.日历中的数学
6.奇妙的剪纸
三、动手做数学
7.我们来烙饼
8.抢数游戏
9.我的计算我做主
10.我的简算最厉害
四、数学智力游戏
11.七巧板拼贴
12.神奇的纸带
13.有趣的火柴棒
14.抢数游戏趣题妙解赏析
15.搭配问题
16.统筹安排时间
17.名题趣题赏析
以上就是这几个方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Ⅶ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3篇_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老师们多看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对教学很有用的,借鉴他人优秀的作品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归根到底,大家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成绩。被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篇1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 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如>。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如>。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和,=,=,因为<,所以<。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

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

生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吃和平均分给6个人吃,当然是分给5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了)

师:(表扬了生8,并准备进行小结)

生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

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

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

……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 经验 ,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同伴们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经过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 学习经验 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以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大组汇报,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进行了有序的梳理,通过分类、举例、转化、联系、深究……等活动,将课本中结构严谨的规则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便于学生长久储存和随时提取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各种类型、方法及其来源,不是堆砌而成的“知识山”,而是形成井然有序的“知识链”。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商讨,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Ⅷ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案例_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数学 教育 越来越关注学习过程,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案例篇1: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和 经验 ,尝试探索解决新问题,并积极思维,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时要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经过独立思考,艰辛的探索,成功的愉悦,从小培养他们探索,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和创造才能。鉴于此,在设计此环节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在发现了单根不够减时,就打开一捆和3单根合起来再减这一单一的思考 方法 ,而是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23—7=16,但当你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小棒,对学生说“用小棒来摆一摆,好吗?”摆完了和你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在学生汇报方法时,也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抽象的算理,而且让学生比较得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通过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也同时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这基本理念。我没有统一强制算法择优,而是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去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案例篇2:
教“总价=单价X数量”的前三天至一个星期,教师就布置学生调查商店、饭店、地摊等地点的各种商品的价格,了解如何算总价。上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 报告 单价情况。有的学生说,一只钢笔是10.5元;有的说,地摊上的气球1元买3个……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告自己的调查情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尽情地投入,为计算公式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单价表示的多样性,是教师难以一时说清的,而学生在自己的调查中却轻而易举地弄懂了。这正是“问题解决”所追求的教学情境。

再如学生学习了四则计算后,就可以创设商品购买的情景,让学生 说说 怎样购买物品最合理;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一些旅游点的价格,然后制定一份最精简的旅游计划。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后,可以请学生在家里设计一些家电的外壳包装的材料等。有一教师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几种设计方案。当学生接触这道题时,积极性十分高涨。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的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大面积减小面积等求面积的方法进行选择,看着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这样,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又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点(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案例篇3:
有一位教师在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

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 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

看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案例"的人还关注了: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 小学生数学减负案例

3. 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反思

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案例

5. 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Ⅸ 小学数学小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小课题有以下内容:

1、在小学数学几何画板课件的应用研究。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作业盒子”辅助教学的实验。

3、交互式教学一体机在小学高段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基于儿童立场建构“有温度”的小学数学课堂策略研究。

5、同课异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研究。

1、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黄金分割。

2、数学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3、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4、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

5、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6、数学灵感的培养。

7、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8、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典型课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