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有哪些绝妙的数学证明

有哪些绝妙的数学证明

发布时间:2023-01-17 13:20:45

Ⅰ 解数学证明题的技巧有哪些

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 正向思维

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 逆向思维

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

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 正逆结合

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

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三、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四、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五、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六、证明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七、证明线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

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八、证明两角的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

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九、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项定理即射影定理。

5.与圆有关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

6.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十、证明四点共圆

1.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顶点共圆。

2.外角等于内对角的四边形内接于圆。

3.同底边等顶角的三角形的顶点共圆(顶角在底边的同侧)。

4.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5.到顶点距离相等的各点共圆。

Ⅱ 在数学中有哪些比较经典而且奇妙的证明方法

1931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提出一条震惊学术界的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该定理指出,我们目前的数学系统中,必定存在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的定理。该定理一出,就粉碎了数学家几千年的梦想——即建立完善的数学系统,从一些基本的公理出发,推导出一切数学的定理和公式。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指出:该系统不存在,因为其中一定存在,我们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东西”,也就是数学系统不可能是完备的,至少它的完备性和相容性不能同时得到满足。

Ⅲ 寻求所有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

证明命题的方法:
大多数命题都取下面两种形式中的一种:
“若P,则Q”
P=>Q
“P,当且仅当Q”
P<=>Q
要证后一种。我们先证“P蕴涵Q”再证“Q蕴涵P”即可。
而证明“P蕴涵Q”通常有三种方法:
1。最直接的方法是,假设P使真的在设法去推导Q是真的。这里不必担心P是假的的情况。因为“P蕴涵Q”自然是真的。(这涉及蕴涵的概念,相信你是清楚的)
2。第二种方法是写出它的逆否“(非Q)蕴涵(非P)”然后证明它。
这时我们假定(非Q)是真的,然后设法推证非P是真的。
3。归谬法。(反证法就是归谬法!!!)
想真正弄清反证法,我们还得做些准备。
先看看什么是矛盾吧,它的定义是精确的。
观察P与(非P)这个命题。用真值表。
P
非P
P与(非P)
T
F
F
F
T
F
我们发现,无论P是T还是F,命题P与(非P)永远是F.这时我们说P与(非P)是一个矛盾。
再看一个真值表,讨论P与(非Q).
P
Q
非Q
P与(非Q)
非[P与(非Q)]
P蕴涵Q
T
T
F
F
T
T
T
F
T
T
F
F
F
T
F
F
T
T
F
F
T
F
T
T
我们发现非[P与(非Q)]和P蕴涵Q同T同F,他们是逻辑等价的。
现在我们可以讨论反证法了。
运用反证法。假设P和非Q都是真的。然后寻找一个矛盾。由此断定我们的假设是假的。即“非[P与(非Q)]”是真的。而这与
“P蕴涵Q
”等价。从而证明了P蕴涵Q真。
具体的证明需要运用具体数学知识,以上只是最一般的方法以及逻辑原理。

Ⅳ 数学证明题的八种方法是什么

数学证明题的八种方法:

1、分析综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从题目要你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推理。看看结论是要证明角相等,还是边相等。

结合题意选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考虑用这种方法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成证明其他的结论,通常缺少的条件会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条件和题目中出现,这时再把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很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

2、逆推法从结论出发寻求证明方法。如2004年第15题是不等式证明题,该题只要应用不等式证明的一般步骤就能解决问题:即从结论出发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推出结论。

3、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公式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无穷多个数。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要反来复去地体会,才能跳出千变万化的数字关系的泥堆里。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公式过程需要的步骤,使学生能够迅速顺利地掌握公式。

Ⅳ 解数学证明题的技巧有哪些

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 正向思维

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 逆向思维

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

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 正逆结合

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

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三、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四、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五、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六、证明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七、证明线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

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八、证明两角的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

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九、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项定理即射影定理。

5.与圆有关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

6.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十、证明四点共圆

1.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顶点共圆。

2.外角等于内对角的四边形内接于圆。

3.同底边等顶角的三角形的顶点共圆(顶角在底边的同侧)。

4.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5.到顶点距离相等的各点共圆。

Ⅵ 声称超好证明结果花费三百年写满五百页的数学证明是什么

人们常用冰山上的一角,来形容在海里的浮冰淹没在水下的那巨大体积。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只露出一个简单的表面,而在背后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机理。

怀尔斯因为证明费马大定律,获得了1996年的沃尔夫奖。按照他的贡献,他理应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但是菲尔兹奖有一个规定,只奖励年龄低于40岁的数学家。很可惜,安德鲁怀尔斯已经超过这个界限了。但是他的贡献太伟大了,所以菲尔兹奖的评选委员会决定给他一枚银牌,这也是有史以来第1枚银牌,而且也是最后一枚银牌。从含金量来说,这枚银牌比很多金牌含金量都高。

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大自然的语言!安德鲁怀尔斯生于1953年的英国,他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怀尔斯在10岁的时候就被费马大定律所吸引,所以他选择了从事数学作为终身职业。数学中所蕴含的优雅与哲理,超过了所有的粗浅哲学。如果你有孩子,可以培养一下他对数学的兴趣,这对人生极有帮助。以下这2套书,适合从3到14岁的孩子。这套适合学龄前儿童培养逻辑思维,作为孩子进入数学王国的入门读物。

Ⅶ 你见过最巧妙的数学证明是什么

应该是勾股定理,因为这个证明的方法是运用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它切割成五个小方块,这样的话就能证明勾股定理。

Ⅷ 非常神奇的数学结论有哪些

1、存在无理数的无理数次方是有理数吗?
废话,肯定存在。例如,我们来考虑
很明显很明显
等于2是有理数了;
但是对于更一般的情况下判断任意给一个无理数的无理数次方是有理数还是非常难的,目前没有更有效的方法。
2、圆周率
圆周率本身是无理数,而且更神奇的是你的生日、银行卡号、学号、身份证号等可能就包含在圆周率中的某一段中;
但是这还不是更神奇的事情。更神奇的地方是和概率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应该是18世纪法国数学家蒲丰的投针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假设在平坦的地面上画着间距为单位1的平行线,把一根长度为单位1的针随机扔在地上,问这根针与地面的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为多少。答案非常出乎意料的是
,这个用到微积分的知识。
但是这还不是更神奇的事情。更神奇的是,
,这个级数的每一项都是有理分式,无数个有理数求和却不是有理数而是无理数,并且这个无理数还和有关,它居然等于!当然这个公式对于下面这些公式来说还是弱爆了。
韦达给出了一个超漂亮的式子:

沃利斯也不甘示弱:

更有史上最天才的拉马努金给出的(这个等式规律性非常强有木有):

等等等等有几吨这种美感与智慧并存的结论!!!
这还不是更神奇的事情,更神奇的地方等待着面前的你去发掘!
3、存在一个不等式,它的解在平面上的分布图形长的和该不等式一模一样!!
这个我是在顾森的博客上看到的:2001年,在介绍一种全新的方程图象绘制算法时,塔珀(Jeff Tupper)构造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不等式:
对于某个n,图象在0<=x<=106,n<=y<=n+17的范围内它的解的分布图形是:

有木有长的一模一样!!有木有长的一模一样!!
4、在有些空间中,收敛序列可能不止收敛于一个点!
在潜意识里,任给一个收敛序列,它的收敛点只有一个,比如给一个序列它的通项为
,它只收敛于自然底数e。然而在我们的宇宙中,收敛并不是这么简单,以上序列之所以只收敛于一个点是因为它是限制在实数空间中,除了实数空间,宇宙还包含了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空间。在拓扑学中对于收敛的定义是这样:对于数列{Xn}来说,当n足够大时,x的每一个领域都包含着Xn,那么x就是Xn的收敛点。所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平庸空间中的任何序列都收敛,更奇葩的是还收敛于这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点,由此还可以推出任何序列都收敛自身中的任何一个点,多么不可思议!
5、给一个简单的猜想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一个问题:从任给一个正整数开始,如果这个数是偶数,把它除以2;如果是奇数,则乘以3再加1,依次下去进行有限步,最后一定等于1。
这个操作起来蛮简单,但是至今无人能证明,透露一下它的难度和“1+1”是一样的!关于这个猜想有一个很逗的事情,它的广为人知离不开日本的一位数学家角谷,所以该猜想也称角谷猜想(尽管这不是角谷提出来的,所以这个猜想有很多名字科拉兹猜想、叙拉古猜想、哈斯算法、乌拉姆问题and so on。。。。。说白了,你要是对传播这个猜想有比较大的贡献也可以以你的名字命名,最后名字太多了,国际统一将它称为3x+1问题了,所以错过了一次以自己名字命名问题的机会哈哈哈哈哈哈),当时角谷拿到这个问题后,前鼓后捣地搞出了一些名堂,然后就带着自己的这些成果奔到美国常春藤作报告。然后常春藤的师生听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还没人能解决,于是信心满满的都去搞这个去了,然而几个月过去他们师生还在沉迷这个问题,其它研究也不做,美国开始胡思乱想认为这个问题是拖慢国家数学进程的毒瘤于是禁止研究它了,于是这股热流在美国渐渐消减,现在关注的人也不多了。

Ⅸ 请问,高中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谢谢!

.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两个实数大小顺序和运算性质的直接应用,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差法)和商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商法)。 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3.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4.反证法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从正面证不好说清楚,可以从正难则反的角度考虑,即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 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的启迪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换元形式。(1)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当所给条件较复杂,一个变量不易用另一个变量表示,这时可考虑三角代换,将两个变量都有同一个参数表示。此法如果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实施的三角代换方法有:①若x2+y2=1,可设x=cosθ,y=sinθ;②若x2+y2≤1,可设x=rcosθ,y=rsinθ(0≤r≤1);③对于含有的不等式,由于|x|≤1,可设x=cosθ;④若x+y+z=xyz,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知,可设x=taaA,y=tanB,z=tanC,其中A+B+C=π。(2)增量换元法:在对称式(任意交换两个字母,代数式不变)和给定字母顺序(如a>b>c等)的不等式,考虑用增量法进行换元,其目的是通过换元达到减元,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a+b=1,可以用a=1-t,b=t或a=1/2+t,b=1/2-t进行换元。 6.放缩法放缩法是要证明不等式A<B成立不容易,而借助一个或多个中间变量通过适当的放大或缩小达到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有:(1)不等式的传递性;(2)等量加不等量为不等量;(3)同分子(分母)异分母(分子)的两个分式大小的比较。常用的放缩技巧有:①舍掉(或加进)一些项;②在分式中放大或缩小分子或分母;③应用均值不等式进行放缩。

Ⅹ 有哪些数学证明非常有趣

数学上的难题很多很多,有很多数学难题几百年都没有得到解决。而数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冲锋,以求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提出是富有意义的,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也是极富意义的。下面列了几个猜想,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


哥德巴赫猜想

等级:五颗星,数学王冠上的钻石;

内容: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进展: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


黎曼猜想

等级:五颗星,巍峨山峰,屹立不倒;

内容:黎曼函数的所有的非平凡零点,实部都是1/2。1859年,黎曼被选为了柏林科学院的通信院士,之后他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题为“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这篇只有短短八页的论文就是黎曼猜想的“诞生地”。

进展:大于等于五维的庞加莱猜想被斯蒂芬·斯梅尔证明;四维的庞加莱猜想被迈克尔·弗里德曼证明;三维的庞加莱猜想被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于2002-2003年证明。他们分别获得1966年,1986年和2006年菲尔兹奖。2006年8月,有着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授予了佩雷尔曼,以表彰他在几何学上的贡献。一枚印有阿基米德浮雕头像的奖章和约1.35万美元的奖金,同样被拒之门外。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没有路费来领奖”。


以上即是我所熟悉了解的几个世界的着名数学难题,也期待大家介绍一下其他的数学难题!

(转自头条号-数学经纬网)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绝妙的数学证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