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8条知识点是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3.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二、除法的验算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1书的总页数 ÷ 看的天数 = 每天看的页数 ②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搜集的节数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肯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第二单元:认数一、相识整千数 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2.数位依次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数 位 顺 序 表
…… ( 万 )位 ( 千 )位 ( 百 )位 ( 十 )位 ( 个 )位
3.读数与写数都要从高位起。读数与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二、相识几千几百几十几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先把整百、整千数看作几个百、几个千再相加减,事实上也就是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三、数的大小比拟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可以先比拟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假如位数一样,就比拟最高位(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假如千位上的数一样,再比拟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最高位的后面一位,假如是0-4则用四舍法,假如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一、概念: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_千克_做单位。千克用字母_Kg表示,称比拟轻的物品,常用_克 做单位。克用字母_g_表示。(可以用天平测量。)净含量:是指包装袋(瓶)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二、千克与克的互化:1千克=1000克 三、重量的大小比拟:先统一单位,再比拟大小。四、千克与克的简洁应用一杯水的总重量 - 空杯的重量 = 杯内水的重量每袋面包的重量×面包的袋数=面包的总重量 第四单元:加与减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满十进1,再把得数加起来。2.检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用再加一遍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估算进展检验。3.须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结果再添一样个数的0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1.不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再把结果加起来。2.退位减法:应先从各位减起,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十位再与十位相减。
3.须要退位的整千、整百数减整百数:将0前面的数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出得数,再添上一样个数的0。三、加减法各局部名称之间的关系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 被减数-差 差= 被减数-减数与 = 加数+另一个加数 一个加数 = 与 - 另一个加数四、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思索方法:(1)从条件动身。依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2)从问题动身,依据要解决的问题须要什么条件,看条件是否具备,如不具备,先求出间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2、数量关系式 ①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②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或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③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④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⑤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廉价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⑥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一、24时计时法的相识1、24时计时法,一昼夜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转了两圈,即24时,用24时表示钟面上的各个时刻。2、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的相互转化:一般记时法 24时记时法凌晨1时 ———————— 1时早晨5时 ———————— 5时上午8时 ———————— 8时中午12时 ————------- 12时下午1时 ———————— 13时
下午2时 ———————— 14时晚上6时 ———————— 18时晚上7时 ———————— 19时晚上8时 ———————— 20时晚上9时 ———————— 21时深夜12时 ———————— 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一般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先去掉关键词,中午12时前的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要加上12时。24时计时法改写成一般计时法:先加关键词,中午12时前的时刻不变,超过12时的时刻要减去12时。二、求经过时间 1、完毕的时刻 — 开场的时刻= 经过的时间 (或 到达的时刻 — 动身的时刻= 经过时间)开场的时刻 + 经过的时间 = 完毕的时刻 完毕的时刻 —经过的时间= 开场的时刻 2、开场时刻与完毕时刻不在同一天内,可以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求经过时间:先求出第一天经过的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3、火车时刻表:表格中横着的两个时刻相减就是求火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斜着的两个时刻相减就是求火车运行的经过时间。竖着的时刻不能相减。[第六单元 长方形与正方形]一、特征: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二、周长: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与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与长方形的周长= 长×2 + 宽×2 =(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2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2 — 宽 = 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三、拼与分的应用:1、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小棒拼出一个长方形,长与宽各是几厘米?
2、用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重合的边越少,拼成的图形周长越长。把几个小正方形排一排,拼成的图形周长最长。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小。例:用4、6、8、9、10、12、1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长与宽各是几厘米?3、把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后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先画出简易图,再计算)4、将一个周长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同样大小、同样形态的长方形。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三、操作题:1、在一个长方形里剪(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2、设计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共有( )种,长与宽分别是 。 3、李大爷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菜地长20米,宽15米,李大爷至少要围多长的篱笆才行? [第七单元 乘法]一、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与估算1、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2、1与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4、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展计算。如497×7≈3500)二、两步连乘的应用题:1、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2、一个来回=2次 一趟=2次 来回一次=2次3、(关于“大约)应用题:① 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精确数。→(=)② 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③ 条件与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八单元 视察物体 ]视察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就不一样,从一个位置视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物体的三个面。[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一、统计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二)画条形统计图统计二、可能性 1、‘不行能与肯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2、 请用“肯定、可能、不行能”来说一说。① 一 定:太阳肯定从东边升起;月亮肯定围着地球转;人肯定要喝水……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③ 不行能:太阳不行能从西边升起; 地球不行能围着月亮转……3、可能性:(1)可能性相等(差不多)(2)可能性大或小: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常常 、间或 、差不多)[第十单元 分数]一、“平均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二、比拟分数的大小。①分母一样,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②分子一样,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① 分母一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分子相加、减。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一样的分数。(如:1-=)本册数学书上重点题:第一单元:1.第4页第5题。 2.第5页第4、5题。 3.第6页第6、7、8、□题。 4.第8页第5题。 5.第10页第5、6题。 6.第11页第□题。7.第12页第4、5题。 8.第13页第7、8、9题。 9.第14~15页。第二单元:1.第18页,第7题。 2.第21页,第6、8题
⑵ 只表演唱歌或只表演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三(2)班参加文艺演出,每人至少参加一项表演.已知参加唱歌的有36人,参加跳舞的有24人,两项表演都参加的有12人.
(1)只参加唱歌的有多少人?
(2)只参加跳舞的有多少人?
(3)三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
(1)36-12=24(人)
答:只参加唱歌的有24人.
(2)24-12=12(人)
答:只参加跳舞的有12人.
(3)36+24-12
=60-12
=48(人)
答:三年级二班共有48人.
故答案为:
(1)24人;(2)12人;(3)48人.
VIP全场试卷免费下
更多本题试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323阅读
高考数学考点43排列与组合试题解读与变式(new)
108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单元试题(带答案)
368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试题(带答案)
1013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集合作业优化设计(附答案)
749阅读
全国六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139阅读
人教版数学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册9.1数学广角—集合C卷(考试)
108阅读
查看全部
题目
三(2)班参加文艺演出,每人至少参加一项表演.已知参加唱歌的有36人,参加跳舞的有24人,两项表演都参加的有12人.
(1)只参加唱歌的有多少人?
(2)只参加跳舞的有多少人?
(3)三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
⑶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1至6年级的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1、比多少2、比长短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2、比大小3、几和第几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2、6、7的分与合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解决问题5、8、9的知识6、8、9的分与合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解决问题9、10的认识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填()12、连加连减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2、写数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2、解决问题3、8、7、6加几4、解决问题5、5、4、3、2加几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1、20以内的数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3、认识图形4、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2、 十几减83、 十几减7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2、 读数、写数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2、 认识时间(2)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统计:1、统计2、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2、 总复习(2)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7、连减8、加减混合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点2、直角的认识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5的乘法口诀3、1、3、4的乘法口诀4、乘加乘减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2、倍数3、8的乘法口诀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表内乘法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4、观察物体5、统计6、综合练习(一)7、综合练习(二)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2、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2、 除法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2、 平移和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 解决问题(1)3、解决问题(2)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近似数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2、 两位数减两位数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4、 估算
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2、 统计图
第九单元找规律
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2、 总复习(2)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吨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2、 减法3、 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2、 平行四边形3、 周长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5、 估计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2、 时间的计算3、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2、 几分之几3、 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2、 可能性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2、 笔算除法(1)3、笔算除法(2)4、 笔算除法(3)
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2、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2、 24小时计时法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1)3、笔算乘法(2)
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 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3、亿以上数的认识(二)4、用计算器计算5、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2、直线射线和角(二)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一)3、笔算乘法(二)4、笔算乘法(三)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2、垂直与平行(二)3、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4、整理和复习(一)5、整理和复习(二)
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2、统计(二)3、统计(三)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2、合理安排(二)
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5、总复习——统计图(一)6、总复习——统计图(二)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2、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4、 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2、 位置与方向(2)3、位置与方向(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2、 加法结合律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 乘法分配律5、 减法的运算性质6、除法的运算性质7、 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法3、 小数的写法4、小数的性质5、 小数的大小比较6、小数点移动7、 生活中的小数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2、 三角形的特性(2)3、三角形的分类4、 三角形的内角和5、 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2、 数学广角(2)3、数学广角(3)
第九单元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2、小数乘小数3、积的近似值4、连乘、乘加、乘减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小数3、商的近似值4、循环小数5、连除、除加、除减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2、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梯形面积的计算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2、简易方程3、多边形的面积4、观察物体5、可能性6、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2、分数的意义(二)3、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约分(一)6、约分(二) 7、通分(一)8、通分(二)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0、整理和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图形的变换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分数乘法应用题3、 倒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分数除法应用题3、 比
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分数应用题
第四单元圆:1、 圆的认识2、 圆的周长和面积3、 扇形4、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应用题4、 纳税5、利息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 比例的应用
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2、 圆锥 3、 球
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2、 统计图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 数和数的运算2、 代数初步知识3、 应用题4、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 简单的统计
⑷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 学数 下载:470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⑸ 怎样下载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材说明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比如人们出行可选择的路线,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体育比赛中比赛场次的设定等,这些都需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本单元安排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关衣服的搭配问题,让学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动数字卡片找出不同的两位数的活动;在例2中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时的不同站位的活动;在例3中安排的是有关中国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时小组比赛的场次问题,在“做一做”中安排了三个小朋友抢占两把椅子的游戏。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不要提高要求。教师教学语言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也不要跟学生解释。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数学广角教学实录2
1.例1。
例1通过探讨衣服和裤子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上下装搭配的每种穿法需要两步来确定,一步是上装的选择,一步是下装的选择,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例1给出了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由小精灵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可以动手摆一摆,并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连线的体会:怎样连线比较清楚,而且可以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在这里给出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每件上装跟不同的下装搭配起来,这样就有两个连线图,另一种是将第一种连线中的两个图合并起来的综合连线。例1下面的“做一做”,通过两张可移动的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两位数,这里的两位数需由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两步来确定,让学生动手自己来完成。
教学例1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给出了不同的衣服,其中有几件上装和几件下装?然后提出问题:用这些衣服你可以搭配出几种不同的穿法来?在这里教师要说明每一种穿法都是由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组成的。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制作好衣服的小卡片),看看一共有几种穿法。接着让学生想怎样把各种穿法记录下来。引出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连线的体会。接着让每一个小组来汇报:你是怎样搭配的?怎样连线可以既明了又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你一共搭配出几种穿法?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连线方法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我们先确定一件上装,对这件上装与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连线,然后再进行另一件上装与下装的连线,这样就得到第一种连线方法(图一),说明只要有顺序的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在此基础上将两个连线图合并起来就可得出另一种连线方法(图二)。这里只要学生能掌握一种连线方法就行了!小结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做完后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结果,怎样记录可以保证不重不漏,给出记录的方法。
(图一)
(图二)
2.例2。
例2教学简单的排列,用3个数字卡片摆三位数,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三位数。例2给出两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不同三位数的情景图,引起学生思考:怎样记录更清楚呢?怎样记录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例2下面的“做一做”也属于排列,照相时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就是不同的排法。
教学例2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三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摆的时候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接下来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你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学生可能会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来摆,并记录下来;也有的会按照数位顺序来摆: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然后是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只要做到有顺序的记录,就可以保证不重不漏。教材在这里给出两个学生在做记录的情景图,并通过小精灵的比较引导出一个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的记录方法: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然后是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小结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这里可以安排小组活动,让三个同学来扮演角色,另一个同学记录。然后请几个同学说一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怎样有顺序的排?
这个例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例3。
例3通过探索4个队一共要踢多少场球,学习简单的组合。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是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例3是以中国队参加的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为背景,中国队所在的C组共有四个国家足球队,小组赛时每两个队踢一场比赛,看看一共要踢多少场。这里每场比赛只与哪两个队有关,与两个队的顺序无关。每两个队连一条线,就代表要踢一场比赛。这里也给出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把四个队摆成正方形,两两相连;另一种是一字摆开,每个队都与其他三个队相连。例3下面的“做一做”也属于组合,因为两个小朋友抢到座位的可能与顺序无关。
教学例3前,可以让学生准备好题中的四个小图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一下问题的背景,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先连一连,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看怎样连才能保证不重不漏。教师下去巡视时,可以适当加以引导。比如将四个小图标摆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怎样连线,如果一字摆开又可以怎样连线?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两个队之间要连几条线?为什么?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你是怎样连线的?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保证不重不漏的?一共要踢几场比赛?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两个小图标连一条线就代表着两个队要踢一场,每个队都要和其他的三个队踢一场,也就是每个小图标都要和其他的三个相连,分别给出正方形排列时的连线方法(图三)以及一字排列时的连线图(图四)。两种方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要求都掌握。例3下面的“做一做”可以安排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
(图三)
(图四)
4.关于练习二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3题是配合例1的习题。其中第1题要强调早餐的搭配是由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组成,可以让学生用连线来完成。第2题让学生先观察: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有几条路线(注意还可以从湖中划船过去),从百鸟园到猴山有几条路线。第3题可以让学生先做游戏,并记录结果。2、3题可以不要求连线。
第4、5、6题与例2是一样的,属于排列。其中4、5题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一下,实践过程中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不漏。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7、8、9题与例3是一样的,属于组合。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数学广角教学实录3
实践活动掷一掷
一、利用的数学知识
1.组合(两个骰子上的数字之和)
2.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每个骰子上可能的结果是1至6六个数,组成的和可能是2至12的所有数,不可能是1或13等数。)
3.可能性大小(组成的和是2至12中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二、活动步骤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
(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教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简单的组合(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者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
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
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
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3个,小熊说6个,小狗说7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
小朋友们回答能写6个。
请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三位数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1、2、3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先写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写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写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课本113页例2,小组讨论完成。
(三)拓展应用1、数字2、3、4、5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写完交流。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11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2、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激趣导入。
导语: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3、引导参与。
4、共同探究。
师:2002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
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
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5、一小组演示。
6、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8、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
9、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
10、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11、师生共同。
12、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13、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14、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15、老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16、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三、拓展练习。
提问: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讨论、汇报。
教学反思:
本单元练习课(4)
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2.“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掷一掷(五)
活动内容:课本118页和119页。
活动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三、活动过程:
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c8nhwW1IcFPe3EpPGBKjA
⑹ 小学三年级数学都学些什么详细点写出来谢谢!!!!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量:⑴1毫米、分米的认识;⑵千米的认识;⑶吨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⑴加法;⑵减法;⑶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四边形:⑴四边形;⑵平行四边形;⑶周长;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⑸估计.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时、分、秒:⑴秒的认识;⑵时间的计算;⑶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⑴口算乘法;⑵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⑴几分之一;⑵几分之几;⑶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⑴搭配问题;⑵可能性.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⑴口算除法;⑵笔算除法一;⑶笔算除法二;⑷笔算除法三.
第三单元统计:⑴简单的数据统计;⑵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⑴年、月、日;⑵24小时计时法.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⑴口算乘法;⑵笔算乘法一;⑶笔算乘法二.
第六单元面积:⑴面积和面积单位;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⑷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⑴认识小数;⑵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⑺ 教学三年级学习数学重点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2、减法:
(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加减法的验算: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四边形
1、四边形:
(1)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3、周长:
(1)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2)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估计:
(1)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包括周长)。
(2)能利用估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例1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除法的含义,并回顾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例2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能口算或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3、例3
(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对许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观察、分析过程,探索并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能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直接判断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正确性。
4、例4
(1)能灵活利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时、分、秒
1、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
(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活动(一):填一填、说一说
1、学会从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
2、在具体活动中学会记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3、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早睡早起等)。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1)能从具体情境中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3)能完成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笔算乘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知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理解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算法(包括不进位的、一次进位的、连续进位的、有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并能用估算结果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4)在正确掌握运算顺序的前提下,能正确完成包含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混合运算。
(5)能解决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探索规律的习题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1)在主题图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3)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整体1必须相同)。
(4)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整体1必须相同)。
(4)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能指出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利用图示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
(2)理解并掌握和是1或被减数是1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
(3)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性。
第八单元:可能性
1、通过具体活动,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意义,能根据生活经验对一些事物作出恰当的判断,并能用相关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3、利用活动让学生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经验正确判断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包括最大、最小)。
3、利用试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图解、连线、列表、计算等),并能解决比较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实践活动(二):掷一掷
1、在掷色子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种类是如何确定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怎样判断的。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⑻ 谁能帮忙下载这个文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课件
我发过去了。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