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课题研究报告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数学教学总是与生活有所隔离,这样就使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也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在课题研究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因此我确立了小课题----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现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3、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5、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其数学意识及数学学习品质。
三、 课题研究原则:
1、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材的教学内容及呈现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去获得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讨论交流的机会,进而获得数学结论,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决定的。
2、实践性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一旦离开了学习实践,学生就不能成为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开放性
数学课堂生活化,就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新教材的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和用好开放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数学走进他们的生活,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课题探究的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产生数学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十分重视让学生归纳已有生活经验,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学生平时常见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再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做一下如“150÷44”一类的除法式题,当学生除不尽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数学问题自然产生,再学习“商的近似值”知识,适时地满足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
2、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知识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必须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从而探索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真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摸摸、拼拼、涂涂、量量,在“生活化”的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
3、走进生活,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2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这就必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行为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烙饼时,我就让他们回家观察妈妈平时是怎样做的,这样既容易学会知识又增长了他们的生活的经验。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的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及措施落实
在研究的初级阶段,我发现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两者还是有所隔离,学生还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知识,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称得上是真正有效的活动。因此,本阶段要通过研究,使教师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我的课堂有新的起色,无论拿到怎样一个内容都知道从生活中找寻它的模型。并引导老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课题的实践探索及措施落实:
首先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日时我们切生日蛋糕,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人→分→份(得到份)”,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分”。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其次联系“生活画面”,揭示规律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我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法”时,创设生活场面,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八分之八的圆,先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圆涂色(涂成不同的几份),然后把两个圆重叠,看一下两个圆的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再次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最后返回“生活天地”,广为沟通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生活数学的天地中求新、求美。
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加强了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降低了教学难度。
4、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5、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一年来,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这两方面。。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我的努力下,在“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生活化”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教师”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参与”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
第三,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以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教师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
2、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有应付思想,只求有,不求精,这样的态度需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3、探讨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难点。
4、学生层次不整齐,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如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得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5、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也是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八、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2、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
总之,该课题实施一年来,我觉得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了。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这就是我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Ⅱ 小学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增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举行本次数学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参赛学生
每班选4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比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20xx年5月16日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
2、竞赛地点:远程教室
五、竞赛形式
形式:笔试(4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出题教师:(各年级试卷不同)
一、二年级杨金秀三、四年级姜卫平五、六年级张心强
七、监考及阅卷教师监考:吴静
阅卷:一、二年级:陶世萍李尚美三年级:余忠文吴静四年级:吴果嫦杨振剑五年级:杨昌进欧文平杨顺旭六年级:李建平潘存平张云
八、奖项设置
一、二等奖:一至六年级分别取1名;三等奖:二年级取2名;三年级取2名;四年级取4名;五年级取6名;六年级取6名。
九、注意事项
1、各班数学老师负责选出参赛学生。
2、各年级出题教师出好试卷,并提供一份参考答案。
3、阅卷时间另行通知。
一、活动目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形成必要的运算技能。为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我校将于5月23日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活动。
二、具体时间:
5月23日周五下午第三节课(40分钟)。
三、竞赛地点:
多媒体教室。
四、命题原则:
以本册教材为主设口算、笔算、简算、脱式计算、解方程、解决问题等多种题型。
五、竞赛组织:
每班选出10名学生参加竞赛,监考工作由9日下午第三节课无课老师担任。
六、评奖方法:
以年级为单位选出参赛人数的40%.
七、具体安排:
1.各年级数学老师在5月22日前在班级中进行选拔测试。
2.5月22日中午前各年级数学老师把参赛的学生名单及竞赛试题上交至教研组长处。
3.试卷批改分工:
一年级:王生琴 王光琴 二年级:王生英 陈鸿娥 三年级:任文俊
四年级:牛淑红
五年级:杜波
六年级:马金龙
4.奖状填写:马金龙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况,极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我校决定举行全校性的计算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我校的校本研修进一步完善。
二、主办:
教导处
三、承办:
数学教研组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20XX年4月16日(周二)下午在学校教学楼前举行。
五、参加单位: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各班先自行组织预选,然后根据成绩每班选出15名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比赛。
六、决定名次的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是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按总分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学校将给与奖励和一定的奖品。
七、竞赛办法:
⑴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竞赛时各年级同时进行。
⑵本次竞赛的时间为60分钟。
⑶各年级组的老师必须按教导处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口算题:80道(每小题0.5分)笔算题:20道(每小题3分)
八、监考老师:
一年级:xx
二年级:xxx
三年级:xx
四年级:xxx
五年级:xx
六年级:xxx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xx年xx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xx年xx月xx日,星期四上午第三四节。
2、竞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竞赛形式
笔试,8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每个年级按成绩从高到低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
八、出题、监考、阅卷教师
出题:xx、xx。
监考:xx、xx。
阅卷:xx、xx。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更好地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依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本学期选择一、三年级数学开展数学竞赛活动。
本次学科竞赛活动,本着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学工作,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机会,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及好学上进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活动对象
数学学科竞赛活动:一、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
1、预赛。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全员参与,各年级组统一活动步骤、形式与内容,老师负责各自班级的竞赛辅导和预赛选拔工作。预赛时间自xx年xx月xx日——xx日,xx月中旬为班级积极备赛时间,训练的形式要创新,要活泼,要讲实效。
2、决赛:
(1)参赛对象:每班在预赛的基础上选拔10名选手参加本年级组相应项目的决赛。
(2)组织命题: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命题,统一采用闭卷和书写答卷形式。
(3)决赛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10:30—11:30一年级数学。下午2:30—4:00三年级数学。
(4)决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5)相关要求:
①相关教师12月21日前确定参赛选手名单及期中考试考号,上交给语、数教研组长,学生考号由学校统一编排。
②各参赛选手自带圆珠笔、铅笔、三角尺、橡皮等文具及草稿用纸提前5分钟入场。
③各班参赛人数仅限10人,为方便且支持竞赛的实施,不得随意增派或者有意少派。各班参赛选手由科任老师提前10分钟带领到赛场入口处列队静候。
四、竞赛内容
以本学期的内容为主。数学竞赛活动着重于检测学生对“双基”的掌握与运用,以“紧贴教材内容、凸显课标理念、注重实践应用”为特点,基础题约占60℅,拓展题约占40℅。
五、奖项设立
1、个人奖。活动共设个人奖63名。具体设立奖项如下:
一——三年级分别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2、团体奖。本次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团体奖(以各个代表队获得的团体总分从高向低排序确立团体奖的获得)。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我校特开展本次数学学科竞赛活动。目的在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竞赛了解我校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竞赛年级
一、三、五年级
四、竞赛时间
1、一年级:xx月xx日(星期xx)上午11:10-11:20进行计算大比拼。
2、三、五年级:xx月xx日(星期xx)上午8:30-10:10进行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竞赛,其中五年级在xx月xx日(星期四)上午10:10-11:30进行数学史演讲比赛。
3、请各年级提醒学生提前10分钟进场。
五、竞赛形式
(一)一年级组
竞赛类型:计算大比拼。
1、规则:共100道题,用时1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选8名学生参赛,根据测试成绩决定竞赛名次,奖励年级前十五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团体奖一、二名。
2、竞赛地点:一(1)班和一(2)班教室。
(二)三、五年级组
1、竞赛类型。三年级:趣味数学;五年级:应用意识,解决问题。
2、规则:
(1)题型分为计算题和填空题两大类,根据难易程度,试题数为20至25题之间,总分100分。题型分为计算题和填空题和能力提升题。计算题分值占20%,填空题分值占68%,能力提升题分值占12%。
(2)三、五年级各班推选8名选手参赛,按参赛学生总成绩÷参赛学生人数=班级均分(均分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各班成绩,根据测试成绩计算班级均分,按均分从高到低决定班级竞赛名次,并奖励年级前二十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团体奖一、二、三名。
竞赛地点:
三年级:三(1)班、三(2)班教室。
五年级:五(1)班、五(2)班教室。
3、五年级数学史演讲比赛方式及规则:
(1)各班推选一名选手代表本班参赛(演讲选手必须是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八个选手之一),要求脱稿讲述。
(2)可适当布置场景、配置音乐;可根据内容准备相应的服饰和道具;讲述时间为4至6分钟,不足或超时者,视情况按规则扣分。
(3)数学史演讲比赛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数学家等,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理解能力。
(4)选手最后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后的平均分,最后得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5)如果对背景音乐和PPT有特殊要求的,可自行播放。
口算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举办一二年级学生口算比赛,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口算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一二年级数学学科老师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
二、活动方式:
1、参赛对象:一二年级全体学生。
2、活动方式:口答方式和笔答考试二种形式,不得使用其他计算工具。考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10分钟)做对的题数。
3、活动地点:各班级
4、活动时间:3月21日(周四)
5、监考、阅卷安排:由一二年级数学教师监考并阅卷。
三、比赛规则及要求:
1、学生听统一信号,宣布比赛“开始”和“结束”。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结束信号响起应停止答题。
四、评选办法:
1、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
2、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答题的`数量进行评选。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组织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现制定本方案,望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一、组织领导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并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参加对象
二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竞赛具体安排
1、竞赛时间:四、五、六年级20xx年12月18日下午第一节课,二、三年级20xx年12月17日下午自习
2、形式:二、三年级口试;四、五、六年级每班选拔6名学生参加笔试。
3、时间:4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4、竞赛地点:
四、五、六年级在学校大会议室;二、三年级在各班教室。
五、组织管理
1、奖项设置:
个人奖:四至六年级按成绩从高到低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二、三年级各班评出三名优胜者。
团体奖:按各班平均分设团体奖,每个年级取第一名。
2、各年级组织教师安排
总负责:x 协调安排出题及组织六年级监考、阅卷
四年级负责:x 具体组织四年级监考、阅卷
五年级负责:x具体组织五年级监考、阅卷
3、阅卷时间、地点:
四、五、六年级老师交换阅卷。于12月18日下午第二节课分别在实验室和会议室集中阅卷,并把结果交到教研组长处。
4、组织人员要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xxxx年5月20日举行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口算与笔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竞赛时间:
5月20日下午一至三年级第二节课,四、五年级第一节课开始。
四、参赛对象及方式
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四、五年级进行数学综合知识比赛。每班选6名学生。
五、竞赛地点:
一至三年级在各班教室,四、五年级在多媒体教室。
六、竞赛内容:
数学教师按教学进度合理编制一至三相应年级的口算题100道,要求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灵活性、科学性。四、五年级的活动命题要体现难易结合(基础题占50%,难题占40%,挑战题占10%),体现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由南平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备选,教导处审核。
七、奖励办法:
按分数由高到低评出每个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八、本次活动要求:
1、活动负责人:胡莉
2、比赛监考:小学部数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导。
3、评卷:考试完小学部所有数学老师集体阅卷,各年级的教师交换改卷。
4、一至三年级答题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草稿纸,要求直接写出得数。
5、一至三年级100口算道题,竞赛时间为20分钟,严格按照竞赛时间答题。
6、四、五年级竞赛时间为90分钟。答题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九、监考、出卷及评卷教师名单:
出卷教师:
一年级:崔霞二年级:陈玉英
三年级:林茂芳四年级:王文娟
五年级:黄丽燕
评卷教师:
一年级:陈玉英二年级:崔霞
三年级:王文娟四年级:林茂芳、郑必珠
五年级:黄丽燕、胡莉
监考教师:
一年级:崔霞二年级:黄丽燕
三年级:陈玉英四年级:郑必珠
五年级:林茂芳
Ⅲ 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
关于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
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
(三)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一幅线描画。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
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
(二)引导探索
1、认识直线:
(1)认识直线的特征:
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以拉长吗"(可以)现在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教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如果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
(2)画直线:既然直线那么长,我们能把它全部画下来吗?学生回答:"不能"所以我们画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请同学们试着画一条直线。
(3)学生汇报交流画直线的工具、方法教师总结。
(4)判断直线(课件出示):请你认真观察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
(5)在生活中你见过直线吗?
2、认识线段:
(1)认识线段的特征: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物体的边是直的,但它有端点,那它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杨浦大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的照片。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一段叫线段(板书:线段)教师画一条线段。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线段和直线比较有什么相同点?(直)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得出线段的特点: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3、量线段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度,它可以用尺子等工具来测量。
请你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少长?先别忙着量,你先估计一下这本书有多长,把它写在旁边(教师请几位小朋友说估计的长度)那么它到底是几厘米呢?我们就动手量一量吧。
;Ⅳ 小学数学备课组的活动总结
一次精彩纷呈的活动结束了,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该好好写一份总结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备课组的活动总结(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
一、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本次数学集体备课,教师积极参加,无迟到早退的教师。参加活动的教师确实是带着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讨论热烈,效果很好。
二、集体备课程序安排紧凑实效。
首先主讲人备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时精案的设计思想。第二步让参与教师逐一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和抛出自己困惑的问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将进一步研究。最后,主持人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次集体备课的活动建议。
三、集体备课研讨扎实有效。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教材、教参、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因此,主讲的效果较好。参与研讨的教师对这一点比较肯定。
今后集体备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端正集体备课的态度,要潜进去。
2、切实加强教师的个人自备。不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做到的有自己的观点,就要先研究。
3、主讲人要提前确定自己要主备的课时精案内容,以利于其他教师提前自备,使集体研讨扎实有效。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正确部署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总的感受是辛苦而又快乐的。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真学习研讨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在每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老师们围坐一起研究如何将教材、教参的重点、难点同教研课题相结合,探讨教育教研的方向,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学生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毫无保留的地把自己好的设想与成功的教学方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特别是校内赛课,每一次的试上后,我们组的四个人都围坐在一起,针对每一次课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及常见问题进行教学研讨。每个人各抒己见,没有“代沟”,有的只是对新理念不同的理解,对一堂课不同的诠释,对老师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遗憾,对某个环节另一种方法的处理而再次构思。通过研讨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理论上有了明显提高。
三、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如何通过“精讲多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认真写教案,课前复备,课后反思。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次活动前,要求教师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出重难点,并设计合理方法来突破重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要精讲。如何让做到精讲呢?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由中心发言人先挖掘教材,而后针对备课中的关键处展开讨论,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措施,还要落实到实处。认真听取每位教师的发言,领会了教材的编者意图,对教材均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级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找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每节课不仅得到自己的满意,同时受到学生的喜欢。以此来做到精讲的问题要设计到位,讲课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
2、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
练习题是否精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练习题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质量,在内容上,不但要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在休息日多次去书店,寻找一些设计很好的练习题,再将平时容易出错的汇集起来,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中为了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平时的数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数》时,让学生们将动手实践操作与实际练习相结合,布置同学们折一折、画一画,学习《24时计时法》时,我们让学生每人制作了一张钟面,学生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更对两种计时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4 、其他工作
(1)、作业批改。上课容易,改错难。老师们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上课没时间改错,利用课间,或者中午早来改错,或者放学晚走一回,不辞辛苦,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所提高,实实在在的工作着。
(2)、出好单元测试卷。平时老师们各抒己见,认真讨论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每一单元的测试内容,出好单元测试卷。
(3)、听课。这学期老师们对听课的认识比以前有所提高,抽出时间多听课,多研究别人的教学好的特色,用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不过,我们也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备课组,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相信在我们良好的研讨氛围中,我们会不断进步!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进取向同行请教。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我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教师。我经常在办公室里与其他教师互相探讨教学上的各种教法,遇到的疑难杂症。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xxx取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忙他们找出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我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提高,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构成了良好的学风。
七、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善措施
应调动学生更大的进取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再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再提高一些,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善,不断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并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取探索,乐于教学。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今后的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小记。
2、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情感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进取实施高效课堂管理,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好批改记录,分类总结,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异常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提高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5、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全班的数学成绩哟了较大的提高,在期末统考中,数学科人均分58分,较上年度统考成绩提高了14分。本班学生的数学总体成绩差异很大,并出现“两头尖”的现象。这次统考中,最高分90分,最低分27分,最低分和最低分相差62分。
二、本学期教学改善措施
1、狠抓学风,由于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差,上课的时候仅有少部分学生比较认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还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教师,这样就影响了学习的信心。为此,找他们了解原因很重要,有些是不感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有些是存在某个知识的段层,跟不上就放弃了等等。这样的情景要跟他们多次交流,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忙他们,找出适合他们自我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我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提高,即使很小,也要及时地表扬他们,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构成良好的学风。
2、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分析综合本事,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本事,经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3、进取参加教研活动,并能经常听各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便、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
4、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不断反思教学,将公开课、优质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着我们的许多问题,重新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本事。
5、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提高,具备了什么本事。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1、全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偏科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数学学科索然寡味,没有自觉学习数学。
2、整体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计算本事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利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缺乏数学逻辑性、牵引性、层次性、深度和广度性;全班有一半的学生的计算本事差,小数四则运算本事很差,更有甚者,对整数的四则运算计算有误。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需要改善。我初次接触新教材,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结构不熟悉,缺乏对新教材小学数学的知识连贯性,结构性。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学习数学新理念,改变传统教法,在教中学,学中教,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分析本事,理解本事。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总体来说,取得的成绩还不梦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同时也相信自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做得更好。
紧张忙碌而又收获颇多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我们二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在继续推进 小组合作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标的理念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教好的效果。现将这一学期所作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学习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继续前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同时教师也只有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开学初我们低年级段的老师赴鄂尔多斯市中心小学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知道思想和教学理念。回来后我们几个教师就围坐在一起,又进行了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总体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进度,并且互相交流了各自对新教材带来的思考和建议,为顺利地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如来自北京刘教授等主持的讲座,张校长的授书仪式我们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能。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教学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活力,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教师的理念新了,我们的课堂活了,我们的学生乐了,当然,我们的老师也累了。老师们在使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发展。
二、善思考勇于实践,优化课堂教学
我组在每周二下午的地一节课进行集体备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共同研讨教案。 从交流准备稿、到集体商讨备课到平时的快餐式备课,老师们对全册教材的地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
我们组还多次进行磨课,《乘加乘减》《角的初步认识》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写教案,以组讨论商定,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同时,我们注重听随堂课,听课后认真评课: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俩位校长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大家互相友好提示,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在二年级数学组这个小家庭里我们一起交流、探讨,一起研究和实践,一起体验新课改所带来的新奇、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在这样一种浓浓的氛围中,教师的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得到了提高,渐渐地走向了成熟。
三、抓常规重基础,不松懈
1、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小组合作探讨,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2、抓好学生计算工作
我们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来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大屏幕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每天坚持进行口算笔算练习,就是我们组自编的一日一练。以形成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马虎粗心是学生经常犯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另外,我们每学期组织进行一次口算速算比赛,平均一分钟能达到20道题,通过每天的坚持口算训练,计算速度不错。我想,我们会坚持到底的。
四、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
二年级学生正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实物直观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知的积极性。所以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特别是对数的概念的建立,有的课题适合用课件教学,和实物模型。变静态为动态,如:《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我们就群策群力积极寻求资源,有的课题适合适合用模具,我们就去借,没有合适的大家就想方设法自制,效果也不错,并交流共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一学期来,在我们组各位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刻苦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技能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最优化等,都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短短的几个字让我们体会到,只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坚持不懈,我相信,我们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Ⅳ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课题的成果的简要说明怎么写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经验交流法、行动研究法、典型事例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等。
(二)课题操作的策略与措施
通过多种教研形式加强课题组成员和实验参与教师的理论学习,依托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的优势,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以“案例研究、教学反思”为载体,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切实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
Ⅵ 小学数学说课竞赛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说课竞赛活动方案范文(通用6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竞赛活动方案范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抓好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教师讲授“公开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及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广大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互学互助,共同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活动内容
公开课比赛是指教师本学期指定的一节公共课,接受评分小组和教师的评议。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按自己授课的进度进行,严谨挑选章节,不能影响正常授课计划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操作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为目标。
四、活动时间
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为依托,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课教学比赛活动。本学期具体时间为:5月份。
五、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
赛课评委会成员:罗书宝洪丽金王境周蔡健英符畅
钟心灵林立明曾祥辉吴爱莲梁杨波
六、实施办法
1、公开课人选
由科组推荐本组三名教师参加赛课。
2、公开课教学安排与组织观摩
(1)在每次进行公开课之前,各科组长要认真组织本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
(2)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应以教学大纲为准,按既定教学进度执行,时间为一个学时;
(3)在每次公开课前,由教导处通知宣传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4)公开课的时间、地点及其他教学要求,由教导处另行通知。
七、总结交流
教导处将对公开课进行摄像存档,并及时进行总结,争取形成一批有价值的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为广大教师加强教学交流,搭建一个有效的、借鉴与参考平台。
八、奖励办法
学期末,按照得分高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以适当的物资奖励。
苏州园林,公开课,公交车上,公共课,人人。
为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在全校开展赛课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在扎实推进教学新常规的基础上,开展赛课活动,聚焦课堂,促进教师教的行为转变和学生学的行为转变,建设高效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推学生的生命成长。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三、参赛对象
全校所有在职任课教师,40周岁以上的教师自愿参加。
四、活动方式
(一)全员晒课活动
参赛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学科
参赛内容:赛课内容由学校统一提供,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新常规的指导意见,有效结合多媒体,学为主的课堂。上课时间为35分钟。
五、评委安排:
赛课评委由学校中层及学科骨干教师代表组成。
六、赛课成果
各学科赛课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各若干名。
七、赛课相关事宜:
1、各学科教研组于10月30日前将各自的赛课安排表发送到邮箱xx;
2、赛课前一天公布赛课内,教师开放备课;
3、赛课前一小时抽取上课顺序;
4、赛课后教师要将教案、课件、教学反思,于当周时间发送到邮箱xx;
5.赛课教师自行安排人员拍摄课堂实录,并上传到数字化校园。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赛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为活动宗旨,坚持立足岗位,有机整合,突出重点,实在有效,力求特色的原则,扎实有序开展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和个性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聚焦课堂,凸显特色,推进高效课堂实践,同时提高每个年段的团队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
三、活动主题
落实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册教材目标体系以及单元目标设置学习目标,课堂学习过程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把学习目标落到实处。
四、赛课评委
待定,参赛教师不担任评委。
五、赛课对象及要求
1、中心本部的一至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教学点的学校派一个教师参赛即可,同年段成员必须协助备课。授课内容:必须是新课内容。
2、参赛老师于赛课的前一天上交授课导学案,一式五份。
3、数学组组长撰写赛课简报
4、数学教研员撰写活动小结。
六、赛课时间
初定4月12日下午(黄江平、陈克玮、黄开民)、4月19日下午(王文雄、陈津花)、4月26日下午(教学点的两位老师)。
请各年级段的数学老师(教学点的负责人)商讨确定参赛老师,并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备课。
七、评分要求
课堂教学评分占50%,学生测评占50%
八、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学两个多月的观摩课学习,教师们收获成长了很多,为了使观摩课发挥实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鼓励年轻教师学以致用,尽快成长,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决定举办本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二、参加对象:
35岁以下青年教师(音体美计和讲完观摩课的教师除外)
三、参赛形式:
赛课
四、具体安排:
1、报课时间: 提前一周(每周三前)将赛课的课题、时间、所用班级等详细信息报给教导处邵怡。
2、赛课时间:11、27—12、21。(11、28号排除,另外建议大家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第一节讲课,第二节评课。)
赛课地点:录播教室。
3、听课要求:同学科教师和35岁以下没课的教师参加。
评课要求:授课结束后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并填写评课记录表。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听课的老师需向李海棠助理请假。
4、课后把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评课研讨记录表等相关资料交给教导处邵怡,并把本节课的教案发布到神中网络研讨平台上。结束后将录播教室内东西摆放整齐,垃圾带走,黑板擦好,卫生收拾好。
5、授课时必须体现以下几方面:
(1) 课型:新授课、复习课、阅读课(语文)。
(2) 使用预习单,并体现预习单的反馈。
(3) 体现目标分层、任务(活动)分层、作业分层。
(4) 体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5) 灵活运用小组合作。
(6) 课前将教学设计打印出来发给评委。
注:本次活动计入考核的教学效果部分,一档教学效果加2分,二档教学效果加1分,不按学校要求进行教学的计0分。
一、活动目的。
为更好地落实上饶县教体局提出的.“以导学案、教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改革,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乡小学教师在“五案”工作要求的执行和使用实效,加快对新教学模式研究的步伐,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学科领域内如何具体落实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乡数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计划在全乡开展数学赛课活动。
二、参赛对象:
全乡数学教师。
三、比赛内容与形式。
1、内容:本学期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内容不限,课型不限。
2、形式。
(1)抽签:各选手根据自己所报年段抽取上课时间。
(2)赛课:选手按抽签的顺序现场赛课。
四、时间安排、地点:
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地点在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五、比赛评判。
六、项、评奖要求及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将根据参赛的人数设置一、二、三等奖,并发给相应的证书。
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炼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营造人人关注课堂、人人深入课堂、人人研究课堂的良好氛围。现结合我实际实际,特制订青年教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为宗旨,坚持立足岗位、全员参与,有机整合、突出重点,扎实有序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五周为一个活动周期,通过五周的时间,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引导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关注问题,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赛课活动涵盖全校青年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开课,让全员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
2、注重过程原则:赛课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走形式和做假课。
3、实事求是原则:赛课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立足实际,重视差异,关注发展,注重激励。
四、赛课对象:
全校所有30岁青年教师。
五、赛课要求:
1、赛课要求。以上课为主,必要时辅以说课、评课或教后反思等。下赛课的年级、课题、课型、准备时间、媒体的选用等可作统一要求,也可由青年教师自主选择最能展示自己水平与风采的课题来参赛。若教师本人对自己所上的课不满意,可以申请二度开课,评审小组进行复评,两次上课成绩取最高分,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2、评价办法。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赛课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评价标准,采用专家组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真实情况公正、公平、公开地实行签名评价,学校要组织教师以群众评委的身份参与听课评价。学校要将每位教师赛课评价结果写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档案。
3、结果表彰。赛课结果要根据参赛教师的表现,分项目、分等次设奖,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按一定比例择优推荐参加上一级赛课活动。学校将对组织赛课活动的先进教研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Ⅶ 小学数学教研课题总结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研究品味,集中研究力量突破研究难点,参考浙江省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我为你搜集到了以下的小学数学教研课题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研课题总结一
一、目的意义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在整体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
2、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在中高年级逐步形成一批优秀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应该能在数学学习、能力发展中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从而为数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3、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数学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要求
中年级以撰写数学小发现、小体会为主,把握好“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训练应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高年级撰写数学小试验、小调查为主,引导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数学学习引导讲发现、重创造。在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或者中,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敢于思考,善于发现,特别是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
2、、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方法重于知识、过程重于结论、思维重于记忆、长远重于眼前的评价思想,特别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与提炼,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3、引导部分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如节俭、环境、交通、运动、经济、实践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写出小调查、小报告。
4、引导学生读好《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数学大世界》等数学报刊杂志,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小发现或小试验或小调查,积极向学生报刊。
5、在适当时候,出一些数学小课题研究专辑,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出一些专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
小学数学教研课题总结二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小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四、实施策略
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①课前作业。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②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生活性原则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六、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维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动”。因此,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有效地开展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②“数学化”理论。
“数学化”理论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化”是学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学生的“数学化”的进程贯穿在其所经历的数学活动中,活动是学生“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③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七、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九、研究时间:20x年2月至20x年7月
第一阶段:准备
时间:20x年2月至20x年3月
主要工作:1、拟写工作
2、制定实验方案
3、落实分工
4、拟写准备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阶段:实施
时间:20x年3月至20x年4月
主要工作:1、召开会议
2、制定整体的研究计划
3、课题展示
4、阶段性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3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3篇时间:20x年4月至20x年7月
主要工作:1、课题展示
2、总结性报告及论文
十、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练习设计精编
4、论文
5、教案
6、个案分析
十一、研究组成员
课题组长:黄静
组员:高小贤蔡秋香李素娟
小学数学教研课题总结三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就内化于其中。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养成良#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
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三、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实际是潜意识在支配他,是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的渴望。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这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因此,在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操作步骤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培养目标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补充、完善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形成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行为标准,使学习习惯行为准则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从细节入手,把学习习惯的工作抓细,抓实,从分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内容的细化能够看出这一点。
4、创设良好的学习习惯氛围,从校内到校外,从课上到课下,教师都做了安排,时刻激励着小学生去做好。
5、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课前习惯
课前预习的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在重点内容下面标△,在有疑问的地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3篇文章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3篇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2863032312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课中习惯
1、专心上课的习惯
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
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
(1).课前做好准备,按要求摆放课本及文具。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善于合作的习惯:
基本要求:
合作前要独立思考,合作中要会交流与倾听,合作后要表述和反思。善于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学习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培养目标:
(1).乐于将个人的学习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2).与同学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看法,共同解决问题。
(3).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乐于承担组内分担的任务。
(4).学会赞许同伴,愿与他人一起分享合作的体验。
3、善于交流的习惯
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
(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4、勇于质疑的习惯: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
(1).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课后习惯
1、课后复习的习惯:
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培养目标: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2、完成作业的习惯:
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按时上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
(1).按时完成作业。
(2).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3).作业完成后及时放入书包中。
(4).作业发下后及时修改。
3、规范书写的习惯:
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
培养目标:
(1).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坐势端正。坐得自然,两脚放平,身板要直,头部略向前倾。
(3).执笔正确。五指并拢,斜握笔,手腕关节配合,按笔画发展的方向,上下左右灵活动转。
(4).全神贯注。两眼正视纸面,注意数字和文字的书写。
(5).卷面整洁。书写正确清楚,排列整齐。
4、多读勤记的习惯:
基本要求:多读好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读书姿势正确。倡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培养目标:
(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
(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边读边思考,敢于质问,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5、规律作息的习惯:
基本要求: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目标:
(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计划。
(2).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家庭和学校相结合。
3、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教师的点拨、引导相结合。
4、知识学习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评估手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就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践研究,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层次及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研究,进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发展探求,使其通过肯学、爱学、乐学、善学、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完善人格,成为和谐发展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