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一年级数学听算如何培养

一年级数学听算如何培养

发布时间:2023-02-13 04:04:34

Ⅰ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说既要口,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这就是研究口算的价值所在。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可见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
口算也常常称为心算,是不借助任可计算工具,直接通过脑想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2~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口算速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数学逻辑智能又包含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针对低年级学生如何提高注意力、瞬时记忆力。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兴趣,培养学生口算习惯。
3、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4、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5、探索口算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原则
1、稳抓稳打,循序渐进的原则。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起点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
学生的层次不同,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3、以生为主体,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直观演示,建立数感,形成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数字卡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再看看数字卡及点子图,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要十分重视算理教学,通过说理训练,方法会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3、科学合理设计训练方法,提高口算正确率。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口算训练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训练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看算式精力不集中,读得慢、读错了。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了“只记算式不计算”的活动,用PPT制成课件,口算卡以各种形式从学

Ⅱ 一年级如何提高口算能力

1.熟练十以内加减法。一年级孩子的口算技巧,首先孩子要会背十以内加减法的口诀,这是一年级必须掌握的口算技巧。

通过熟练十以内的加减法,让孩子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就像背诵乘法口诀表一样,通过背诵口诀表让孩子先走进数学大门。

比如2和5组成7,孩子通过口诀表和计算题就能知道2+5=7。

例如9可以分成5和4,通过计算题,孩子就能学会9-5=4。

孩子学会并熟练十以内加减法,是孩子学习数学的第一道门槛,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多鼓励孩子学习。

父母不可心急,批评、打骂都只会让孩子从心底讨厌口算,甚至讨厌数学!

2.读算训练。让孩子读题可以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长期的读算训练可以让孩子不再背加法口诀,而是灵活运用,读算训练是一年级必须掌握的口算技巧之二。

读算训练要求孩子大声读出来题,而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以及开始思考题的答案。

读算需要充分调动各感官互相配合。读算时需要孩子用到眼睛、耳朵、大脑和嘴巴,将这些器官调动起来,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听力、记忆力。这样通过读算训练,孩子的口、眼、耳、脑配合好了,才能提高口算能力。

3.多写多练。想要提高口算技巧,一定需要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每天坚持做题,父母可以提供多种方式的数学习题,应该让孩子保持兴趣,坚持练习。

一年级口算技巧是建立在孩子熟练掌握的前提下,而熟练掌握则需要大量的训练。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应该保持多样化,让孩子有兴趣的去做题。

大宝刚学数学时,不会背口诀,算的不准确,所以她很抵触做数学题。但是奶奶不断耐心教她,鼓励她。一周之后,她做十以内的加法,算的又准又快!就是因为,奶奶一直鼓励她多做题,她做的又快又准时,就提高了她学数学的兴趣!

每天坚持至少给孩子做十分钟的数学题,持之以恒。

一年级的口算技巧基本上就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当孩子们熟练掌握十以内加减法后,可以配合凑十法和破十法这些高级技巧帮助一年级孩子提高口算技巧。

Ⅲ 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数学倾听能力

一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有的孩子没有进行过学前教育,还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因此不会听课,我校爱的教育学生行动准则中“我要静静地倾听别人的谈话,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对学生“倾听”的习惯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年级的老师把课堂习惯培养的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会倾听,用心细听”,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是“明确目标---倾听方法训练----优化倾听方法----及时评价”四大步骤。
一、操作程序
(一)给学生明确目标: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不强,他们对学习目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从正面引导,学生才会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可能。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耐心的倾听,更要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所以我们首先要为学生明确目标:
1、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注意力集中,听清老师或同学说的每一句话。
2、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说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
3、要细心。对他人提出的意见,要细心地进行选择,不能盲目地接受。4、要虚心。当别人提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要能虚心接受。如果对方观点正确,要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小朋友违反了规则,老师应轻轻地“嘘”一声来提醒他。
(二)训练措施:
1、倾听方法的要点:
主要是“坐”、“观”、“点”。
(1)“坐”是倾听的基础, 即坐姿。课堂上老师要告诉学生臀部坐正,两腿自然放在桌下,
两臂自然放在桌上。特别是一年级入学的新生, 要按此要求到位。
(2)“观”是倾听的保证。即当别人讲话时,
需要注意地看着对方。这样做对于锻炼倾听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很有帮助。
(3)“点”是关键。即学生在倾听时, 在思考的基础上善于把对方的内容归纳成要点,
整理成有条理的内容。这样可提高倾听的效果。
2、正确的姿势——倾听的保证
其一,倾听发言。当发言者对面自己时,眼睛要注视发言者;否则,就目视前方,不发言同学的脸。
其二,倾听读书。听老师或同学读书,眼睛不能离开课本,在心里跟读,即
“别人读一遍,我也读一遍”。
其三,有效回应。听同学发言时,若听懂了对方的话或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做一个苦脸状或者举手询问、纠正都可以。
3、复述和转述——最有效的途径
(1)教师说题目,让学生听算;
(2)教师讲解到关键处,让学生重讲;
(3)学生回答某一问题后,让其它学生复述一遍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听懂教师的教学语言,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优化倾听方法
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告诉孩子你要认真听讲,他是很难理解其中所含的意思的。要与孩子一起分享了“聪”字,告诉孩子要做一名聪明的孩子应该把身体所有的宝贝用起来才算好。为了让自己的耳朵听得更仔细,必须请眼睛来帮忙,耳朵只会注意倾听眼睛看到的地方。听到了还得用上脑子来思考,这样才更有效。
1、学会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简洁、明了、富有童趣。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设计的问题是:“在那里?有些什么?分别有几个?”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懂老师的要求。
2、学会专注倾听同伴的讲话。
与其你把知识传授给他,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学习,而同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课上应培养孩子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通过交流、汇报等形式学习新知。如在认识物体一课上,让同桌两人共同研究几种物体总结出特点后,再与前后的同学进行交流。在汇报时,可以问孩子们“刚才你的同桌发现了哪些特点?”以促其倾听习惯的养成。
3、倾听十分钟
每天分享十分钟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需要感谢的事情来说给大家听。在别人表述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的特别认真,看的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通过这个小环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
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表情反馈学生听课的质量,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也能从互相倾听交流的过程中,
碰撞出更多的思路或观点。
二、模式特征
(一) 操作的灵活性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灵活。尤其明确目标与训练方法,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调整教学设计。
(二) 自主创新性
1、表现在各方面学生
通过各种形式的倾听习惯的培养,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真正成了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其间,他们的倾听意识就在萌生,倾听思维就会冒出火花,倾听精神会逐步树立,倾听能力在悄悄形成。
2、平等的师生关系
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创设了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教师从行为上、心理上、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充分的支持,鼓励,帮助。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合作伙伴,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朋友。
三、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有价值,教师都应该给予不同的鼓励,毕竟那是孩子们动了一番脑筋的“杰作”。评价形式要多样化。把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和自评等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把敢于提问当作一种需求,逐步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我能动性人格的形成。在“听”的培养中,我们老师毫不吝惜自己赞扬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你连他重点需要强读的地方都听出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
四、注意的事项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让学生认真倾听,我们老师自己首先要俯下身子认真倾听。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让学生认真倾听,我们老师自己首先要俯下身子认真倾听。
1、当学生发言时,老师要带头倾听,决不做其它事情,也不随意打断他们。
2、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们老师会微笑地看着他们,轻轻地点一点头,或者爱抚地摸一摸他们的头,使学生感到老师在认真地听他们说话,重视他们的发言。这样,学生才会以老师为榜样自觉地学习倾听。
3、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们老师会微笑地看着他们,轻轻地点一点头,或者爱抚地摸一摸他们的头,使学生感到老师在认真地听他们说话,重视他们的发言。这样,学生才会以老师为榜样自觉地学习倾听。
4、用自身素质吸引学生倾听。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总之,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要让学生具有倾听能力并养成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倾听方法,引导学生长期训练。让我们用心唤醒孩子倾听的耳朵,让我们的课堂因为专注的倾听而更加精彩!

Ⅳ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孩子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让家长比较操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上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数学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家长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家长最好是通过在小超市买菜,最好是10块钱以内的,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运算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很好的认识钱财,对于孩子一年级下册的钱财学习有了提前的预习。

Ⅳ 小学一年级计算能力很差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数学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数学能力又不像语文能力可以从阅读培养,英语可以通过听英文儿歌看英文绘本学习,那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呢?

其实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设疑,激发孩子的思维。

孩子们都具有好奇、质疑、求知欲望,根据这一特征,在生活中涉及到有关数学的问题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给孩子机会让他思考应该如何计算,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维。

当然,刚开始,孩子的数学思维肯定是模糊的,家长在不断地设疑过程中,会让孩子有一种感觉,数学是一个可以方便解决问题的东西,只要孩子保持这个好奇心,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引导了。

2、创境,给孩子营造思考空间

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孩子习的重要的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孩子主动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孩子区分"元、角、分"时,设置当时具体情境,让学生孩子售货、购物、算钱、找钱。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不会感到枯燥,而是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心里真实体验到学习有用的数学。

3、引导发现,促进营造思维空间

思维是从发现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起点,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动力一。发现问题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白问题实质,只有问题弄明白了,思维活动才有一定方向。明确问题就要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它需要把问题加以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时,家长要扮演的角色,同样是需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有意识的告诉孩子如何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

成长保 数理逻辑思维训练课程,针对4-12岁孩子,培养空间位置、图形推理及空间几何等六大思维能力。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让孩子出类拔萃。

Ⅵ 开题报告一年级数学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多方位训练可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口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即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一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在没有多媒体等先进的电化教学器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制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手脑并用 直观操作 建立表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性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数一数身边物体,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9+3的表象建立,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3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3个中拿1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2个,一共12个。”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当场奖励给他一朵小红星表示对他的奖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看到8,就想8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8+4=?,9+2=?……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二、巧妙设计训练方法,夯实口算基础
基础训练是进行一切复杂口算的根基和前提,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总是机械重复地进行训练,也会使学生逐渐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厌倦,激发不起练习的兴趣,也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法。我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 1、视算听算结合的训练法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2、形式多样的兴趣训练法 ⑴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⑵开火车摘苹果。
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训练时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棵树,然后将苹果形状的口算卡片用磁铁贴在树上当苹果,以开火车形式谁算对了就可以将苹果摘下来归自己所有,以摘苹果多的小组获胜,集体上光荣榜。
⑶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八道题,每小组出八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算得又快又对就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Ⅶ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很关键的时刻,是为学好高年级数学知识打基础的时候。那么,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 讲清算理、理清算理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老师必须先让学生讲清楚算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课堂上让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讲算理,很浪费时间,但这时间是值得花,花得有价值。
一定要学生学会讲它们的区别,即算理。可以用编故事来说算理,当然,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不容忽视。只要他们说的符合,都值得鼓励。如图1,可以引导他们说:学校买来19个篮球,借出去3个,还剩下几个没借?并知道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剩下几个没借?就是从原来的总数19个减去借出去的3个,是用减法计算。如图2,当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部分学生都会表达出图意,都会用双手表示把两边的乌龟数量合起来,是用加法计算。学生还会编故事:有4只乌龟在赛跑,后来又有3只参加,一共有多少只乌龟?就是把它们(4和3)加起来。如果学生不懂算理,面对这样的题目,简直无从下手,只能靠猜,靠蒙了。如果让他们慢慢学着讲算理,理清算理,课堂上多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是怎么想的?他们都很愿意用编故事的形式说,这就是讲算理,理清算理的一个过程。他们看到同类的题目,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准确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二、 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强化口算
口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花时少,速度快,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考试的时候,通常会有十分钟的口算题,这就要求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必须要快,同时又要求了准确率。所以平时对学生的口算训练也变的很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听写本”(其实就是单行本),在上课前的两三分钟,我会说口算题,如:15-6=、12-7=、9+4=……他们就在“听写本”写上所听到的口算题,并写出得数。当然这对个别学生是有困难,但坚持一段时间,他们是会有进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相应地把题目改变一下形式,即适当增加难度。例如:17-()=8、15-()=7、12-()=5……学生也可以充当老师的角色,同桌(最好就是有“一帮一”搭配那样)之间可以出题目“听写”,然后互相评价。现在刚好学到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我就会出有关这类型的题目给他们“听写”,并鼓励他们自己出题考自己或同学。这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督促,而且在他们出题目的过程又是一个新的思考过程,慢慢地他们的数感会增强,口算能力会得到提升。
三、 训练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特别愿意去做,而且做得也不错。学习也一样,学生有兴趣,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就会学得特别认真,特别配合。人们都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先从他们的兴趣入手,使学生感到计算是很有趣的,是一种数字游戏,可以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解决问题和困难。所以设计的情境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数学情境生活化、儿童化、趣味化。具我了解到,很多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玩一种叫“陀螺”的玩具,我在上课时就会设计一些有关这“陀螺”的情境:今天,老师在商场看到了一些非常漂亮、战斗力特别强的“陀螺”,红色有12个,蓝色20个,白色7个,你们能根据老师的话,提一些有关(加法的)数学的问题,并解决它吗?学生一听到是他们喜欢的“陀螺”,脑筋就转得特别快,也就对数学计算提起了兴趣,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解决,并动脑筋编一些自己有兴趣的题目来练习和巩固,使计算能力有所提高。另外,“开火车”、“找朋友”、“邮递员叔叔送信”、“送小动物回家”等形式的练习也可以用到课堂上,视算、听算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另外,我觉得题目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应该要有针对性地训练,重点部分重点练,经常出错的经常练。并掌握其中的计算技巧和方法。对个别的学生有特别的辅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个别的学生对写字很马虎,经常会把“0”写得象“6”,“4”写得象“9”,这也影响了计算准确性,所以严格要求他们的书写习惯也很重要。
以上只是我在计算教学方面的一点点体会,当然,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所谓“欲速则不达”,老师要有恒心、耐心,才能有所收获

Ⅷ 一年级算数应该怎么教

一年级数学算术怎么教?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只有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1、严格训练,培训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是否“又快又对”。即平常所说的:计算是否迅速、正确。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养成仔细检查,认真核对的习惯。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从培养书写开始的,在计算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正确的书写数字和数学运算符号。反复提醒学生计算后要认真的进行检查,养成他们自觉检查,有错必改的习惯。比如,我班有个很聪明的孩子叫张志成,思维敏捷,书写工整且速度不错。每次课堂作业总是他第一个完成,但往往会有一两个计算错误。经过我的观察和分析,是他总想争这“第一个”完成的“荣誉”,做完后从不检查,所以常常粗枝大叶,甚至在竖式上是对的,而在横式上面不写答案或是答案写错。我因势利导,鼓励他要“又快又对”,每次完成后都给他泼泼“冷水”,督促他认真检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还根据不同学生的犯错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帮助他们修正自己的错误习惯。
2、创设儿童化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理解计算算理

一年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决定了我们在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具体的形象化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儿童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儿童化思维,多做“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这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知和具有的生活经验来充分理解计算算理。例如我在讲解8加5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说出了不同的算理。有用10+5-2=13的,有用(8+2)+3=1 3的,还有用5+5+3=13的。我充分肯定他们的想法,分别拿出8个红色小球和5个白色小球,让他们上台向大家演示自己算理的思维过程。这样,解决了很多同学的思维定势,使他们掌握了不同的方法,数学体验和教学生成都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3、通过视算和昕算强化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而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口算具有形式活、容量大、速度快、费时少的特点和优势。在口算训练中要经常变换口算形式,视算和听算充分结合,交替使用,通过眼算、耳听、脑记、脑算、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生成,锻炼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在口算训练中要根据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老师表扬的性格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算竞赛。我采用了“抢着算”、“小组算”、“同桌算”、“接力算”等竞赛方式,让学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达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又生成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2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创设趣味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引趣、激趣和诱思,而情境创设是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的面孔,正如教育家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我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图片画面,创设故事情境并提出问题:“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忍,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片瓜地,孙悟空买了4个西瓜回来准备师徒四人每人吃一个,可是猪八戒跑过来对师傅说:‘师傅!师傅!还是我来分吧!’师傅同意了他的请求,猪八戒想先尝尝再分,可他吃了一块又一块,不一会就把分西瓜的事忘了,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完了!现在还有没有西瓜了?”学生听得很认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师又问:“一个西瓜也没有用数字几来表示呢?”生答:“0。”师又问:“0个西瓜3个人来分怎样列算式呢?”生很自然地说出0÷3=0。师再引导:“那0÷7、0÷100、0÷5000呢?”“0个西瓜能让0个人来分吗?”“当然不能了,那样没有任何意义。”也就顺利地引导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为以下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性,易于促进兴趣的产生,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的特点,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而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突出主体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以动促思,加深印象,唤起学生兴趣。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图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开始是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学到了一种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数学听算如何培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