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做好复课后的衔接数学

如何做好复课后的衔接数学

发布时间:2023-02-21 01:18:02

A.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知识间的衔接教学

学生在小学阶段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定义、法则、公式、例题的识记,在做题中模仿的因素较多,严重忽视了知识的形成,忽视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教学,导致学生进入初中成绩大幅下滑,甚至会出现对中学数学学习的不适应。我感觉到要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正确的利用好六年级的新课标教材新人教社六年级教材重心放在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过渡上,这就要求教六年级数学的教师,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要充分认识新课标、新理念的具体要求;二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中小学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三要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数学教学的艺术和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亲和力。更要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树立一种大数学意识。
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延伸。 在学习新知识时,初中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问题“代数”的解法要比“算术”解法好处,帮助学生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把“未知”上升到与“已知”平等的地位,培养“方程化”思想。
3.教学方法的衔接与提升。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注重的是观察、操作、等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学要加强培养学生探究、归纳、猜想、证明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创设数学情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把证明看作数学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且把数学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指点,一切教学都围绕数学活动展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般地,只要我们从挖掘教材、内容的衔接与延伸、方法的衔接与提升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稳步提升。

B. 浅谈初高中的数学衔接

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做好衔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初高中的数学衔接问题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做好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1、高一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中的作用

2、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 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 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近年来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以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别

现行高中数学课本(必修本),与初中数学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至严谨;从定量到定性。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 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再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1.教材的变化:内容多并且抽象、逻辑性强

首先,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直接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在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了突变,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映射、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逻辑关系等,概念多而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论证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其次,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且有中考试卷的难度作保障;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2.升学考试要求不同下的教法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强记解题方法和步骤,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如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内容容量大,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

从升学考看,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取得中考好成绩。而高考要求则不同,有的高中教师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类型和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造成了轻过程、轻概念理解重题量的情形,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的变化

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由于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他们上课注意听讲,缺乏积极思维,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而课后,也不看书,接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着解题,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虽然不少高一教师介绍并强调了高中数学的学法调整,但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成习惯,有的同学特别是女生不敢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高一阶段课目多负担重,突出的就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不会灵活运用,高一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不会做题,或者说能做作业但考试不会,在数学上花了最多的时间去做练习,但收效不大。

4、学生学习能力的脱节。

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初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几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几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低。从数学思想方法看,初中数学对其要求不高,如高中所重点要求的四大数学思想要求很低,象每年中考和期末考暴露出数学形结合意识较差。

三、主要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这些能力、思想方法也正是高考命题的要求。

1、教师明确要求:高一数学教师应在开学初,要通过听介绍、摸底测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认知结构;同时要立足于高中大纲和教材,特别要分析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高一第一学期内容的特点,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函数等,从内容、结构、过程、方法、思想等角度考虑学生的困难。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同时应该明确高考对高一内容的相应要求,着重应该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基本方法思想等,而不是单纯的题型甚至数量。

(1)找准衔接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运用联系的观点提示新知,使学生不仅能顺利接受新知,而且能够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问题,可以研究得到新知识,比如函数的定义的讲解,可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回顾,再运用映射的观念给这些函数以新的解释,在些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又使学生认识得以深化,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

(2)做好“衔接点”教材的处理工作。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时,应先详细复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然后疳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联系起来进行解决,而一元二次不等式又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在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中几乎处处可见,另外,二次函数不但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龙头”函数,弄清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对以后的学习指、对函数及三角函数图象的研究到“半两拨千斤”的功效。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无须作为新知识。重点处理,以便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对于在提法上予以突出。例如函数的概念,在初中组给出了用“变量”描述的经验型的定义,而在高中则从“映射”的高度给出一个理论型的定义。但后者并不摈弃前者,而是把前者作为何供对比,有待深入认识的对象。

C.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做好衔接的首要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也能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降低了要求。如二次函数在初中降低了要求,十字相乘法等已基本不提,使得高一学生只要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把繁琐的求根公式搬出来,这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麻烦。为此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立足于高中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处理和知识铺垫,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4.高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的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老师转,无需深入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高一学生往往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调整的时间。这些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高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衔接好学习方法:
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勤作笔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整洁、独立思考以及全面细致的思考问题等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所谓捕捉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提出的设问或自己在预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去思考。
5.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困难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总之,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和解决初高中衔接教育,使得我们师生都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D. 浅谈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学校 张汉忠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跨进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但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对数学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一些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造成学生、家长的苦恼。在这个转折关头, 如何做到小学到中学数学学习的自如衔接, 保证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就自己的认识谈一些体会。 一. 产生衔接不当的主要原因 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我们中小学教师教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小学的数学知识少、内容浅、难度低、知识面窄。教材的坡度缓,直观性强,易于模仿掌握。而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宽,比较抽象,也触及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较复杂的空间立体图形等,教材还突出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下子转过弯来,理解并掌握教材,决非易事。例如:小学数学中数的部分只涉及了自然数和分数的有关知识,而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增加了“负数”,有理数的计算有了符号的变化,对学生注意力的分配要求明显变高了。接踵而至的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知识有了一些抽象思维的要求,部分学生更是丢三拉四,无从下手.进入八年级又引入了无理数、实数概念,与其相关的综合题也越来越复杂。 2.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周课时多,每课时安排的内容少,难度小。老师对难点、重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学生可以反复的练习,从而各个击破,效果极佳。甚至有的小学生老师对学生是一步一步“护着走,甚至抱着走,嚼着喂”,以至于学生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而初中的数学周课时少,每课时安排的内容多,且运用灵活,难度大,教学进度快,无法反复讲练。教师只是通过设问、设导、设陷、设变进行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去思考,去解答,并逐渐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灵活,注重对知识运用的归纳和总结,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换句话说,初中生由老师引路,学生自己走路。 3. 学生的思维方式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依赖机械记忆,很多知识是通过背诵来获取的。初中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当然仍有一些机械性的记忆)。目前的小学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识是通过图片、表格来给出的,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而初中教材的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有些知识往往通过类比、归纳给出,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深入探究。这些对七年级新生而言,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4. 中、小学老师交流与沟通方面。中小学教学相对封闭,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具体教学目标,很少有中学教师主动去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更不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不少初中数学老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经常是“望数兴叹”,他们只会列方程解,而不会用算术法分析解答,常常埋怨:“现在的小学怎么会这样?知识点教得那么死板,到了初中扭都扭不过来。”小学教师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去想我目前教什么,学生以后会学什么,也很少去想怎样把现在和以后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总认为: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对学生的提问有问必答,我们都是他们心目中的知心人,初中教师怎能用学校教学中出现的个别现象来否定我们的小学教学。试想在这种状况下,“衔接”的问题又从何谈起? 二.加强衔接教育的策略 在当今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脱节问题已经凸显,从关心学生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数学教育阵地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明确育人目标,改变教学观念,多角度、多层面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1. 教学内容的衔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有很多衔接知识点。现在的数学体系分成了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从一年级一直贯穿到九年级,涉及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但相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初中各章节内容是从初中的客观需求出发,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与衔接。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和更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出错、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和比较,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建立中小学数学知识网络。 2. 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而言,内容拓宽,知识深化,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增加了许多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对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而言,有些内容如绝对值、相反数等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保持住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3.学习方法的衔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往往重说数,轻探究。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听课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课后巩固、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勤思、深思、善思和反思,并将这些好的学习方法渗透到自己“凝神、动笔、思索、质疑”的每一个环节中。 4. 明确育人目标,改变教学观念。义务教育阶段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做为一个整体,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全盘考虑的育人目标,中小学老师都应当清楚,我们的教学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因而,小学老师要克服短期行为,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常看看课标中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与标准要求。初中老师也应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体系,从小学生原有的思维方法出发,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不埋怨,不推卸责任,结合学生的差异,寻找一种既有利于分类推进,又不伤害基础教差的学生自尊心的教学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缓冲期”让学生逐步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必要时中小学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低年级的老师更应该自觉、主动地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一起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衔接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方法措施。 总之,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方能帮助学生平稳度过中小学的衔接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使紧张、难忘的中小学学习阶段成为学生培养人格、塑造人生的重要阶段.

E. 如何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1、加强课标和教材的解读,处理好三个学段知识的衔接关系

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同时,小学的数学教学要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灵魂。要使学生有清晰的数学观念,有全面的,牢固的,结成网络的数学知识,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现实数学,数学的探究学习,数学的发展性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当然,初中教师也面临艰巨的任务,因此,每一位中小学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尤其是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七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第三学段最少的,也是最简单的基础知识,比如有理数是第一二学段所学数的拓展;整式的加减是第二学段代数初步知识的延伸;一元一次方程是前一学段简易方程的稍复杂形式;图形的初步认识是前两学段几何的初步认识的总结。课标将三个学段所学的知识分为四大块,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综合应用。在每一个学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作为七年级的数学教师就应该把握各学段各个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有利于把握所教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力求将每个学段每个知识点讲到位,又不给学生增加相应的难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中小学教师间的交流,促进中小学教师教法的有效衔接

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平时交流较少,而在有条件的地区已经施行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模式,较好的解决了前两学段和第三学段教师间教法的衔接关系,学生在一所学校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新课改以来教材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农村中小学虽然没有这样的条件,但在方法上应该有较大的转变,而现实是小学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强化练习,迫使学生死记硬背,被动的接受,而不去过多的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上了中学由于课程教学容量的增多

不会有大量的时间供我们数学教师去反复强化某一知识点,和训练某一个教学内容,这样就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太适应,而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致使学生学习成绩大幅的下滑,这样只有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交流沟通,在前两学段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去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而我们七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还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应多给学生指导,培养转变思维习惯,特别是符号感和空间观念应多训练,这样才能在七年级上平稳过渡,为八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衔接教学的探索

一是使学生增强课堂意识。要求学生做到:(1)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2)上课后,立即进入学习状态,谨防走神,听不懂时作个记号,继续听,不钻牛角尖。(3)智商较高的同学,听课要有超前意识,不能只满足于跟着老师走,要有未语先知的本领。其次,训练学生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这样既有利于听课时思想集中,手脑并用,又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更是复习时与教材配合的重要依据,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所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特别在学生还不自觉、不习惯的初期,更要来点“强制”措施,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从中尝到甜头,进而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同时,立足于用数学学科本身魅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无疑能对增强课堂意识起到促进作用。

二是使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首先教会学生对知识进行正确划分,自编复习提纲,归纳出知识要点。但必须注意,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是在初期教师可适当示范。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解题进行复习。具体做法是,在作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可选一些综合性的,具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示范,通过例题渗透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复推敲题意,细心观察已知和未知,留心挖掘出字里行间的'隐含条件,还要注意排除一些多余条件,切不可匆匆动手乱套公式或企图投机取巧。要养成做完题进行总结的良好习惯,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上属于哪一类?解题的思路、方法、过程如何?争取每做一题都有新的启发,这样既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规律,又可拓宽解题思路,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是使学生通过解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为了排除学生思维定式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1)立足于新课标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适度加快教学节奏,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快节奏教学;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小学教师不要把内容讲得太死,可以适度说明这些内容到初中学习时是有所变化的。

(3) 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小学数学的概括性不如初中数学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归纳,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特别是用方程来解。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4)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衔接模式

一、树立衔接的观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相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材体系更加系统、科学,各学段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合理衔接就更为重要。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尤其是中小学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认真阅读小学数学教材,对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切实加强本地中小学街接教研活动,中学数学教师通过听小学高年级的课,主动跟小学高年级的教师相互交流,了解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树立中小学数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小学毕业生到了初中以后,感到一切都很自然,数学课堂依然是那么有趣,这样还怕我们的学生学不好数学吗?

二、加强内容上的衔接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知识网络。小学和初中有很多衔接点,如小学过的正数和零就是初中所学的非负数,小学中的点、线,图形,公式到初中仍然沿用。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更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因此,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必须牢牢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找出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数学的乘法法则的不同点,仅在于需确定积的符号,而讲解的重点则应放在符号法则上。又如,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引入讲解等,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再通过比较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不同与联系。

三、加强教法上的衔接

初中教师的教学,绝大多数是循环制。九年级的课堂教学和七年级的课堂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七年级的教师转变角色。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的优点,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初一新生在小学听质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如果刚一进人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

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以后酌情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的总结说明。

F. 教育科研浅谈如何做好小初数学教学衔接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许多学生在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很好,但到了初中后其数学成绩却每况愈下,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究其原因: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教材知识结构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能力要求提高了,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一部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九十多分下降到六、七十分,甚至五、六十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降低学生小初数学学习过渡期“坡度”,帮助学生轻松度过“小初衔接”难关,值得我们各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师的思考,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小学教师要做好送接工作,为学生升入初中后能更好地好学习发展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半独立探索式”和“独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的培养。何为“半独立探索式”学习方式?也就是教材每一部分知识都有其重点、难点。教师在研究如何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还要研究一下学生怎样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去探索、去研究。何为“独立探索式” 学习方式?也就是对于教材中,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掌握这些知识。小学教师要相信学生,适当地“放一放”,学会放手。 二、注重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着重预习,指导学生自学。预习是学生自学的开始,在小学阶段往往不那么重视,因此,到了初中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了也只是将教材内容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开始注重学生的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 2、让学生专心听讲,乐于思考。我们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要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教师经常提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想,会思考、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及时思维能力。 3、及时小结,温故知新。学习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学习”、“保持”、“再现”三个阶段,而保持和再现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如何去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呢?一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小结,及时再现当天或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积累资料进行整理复习的能力,如将平时作业、单元测试中技巧性强的、易错的题目及时收集成册,便于复习时参考,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初中教师则要做好承接工作。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 由于刚上初中的学生年龄尚小,所学课程及压力陡然增加,加之初中的授课老师多、班额大,不像小学那样随时接受老师的监管,面对一下子很难适应、影响学习兴趣和信心,缺少前进的动力的学生,初中老师应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通过谈心、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需求,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他们生活得舒心,学得开心,以便平稳渡过这段“衔接期”,以更加积极上进的姿态去面对初中生活。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在处理数学问题时,要再现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

G.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的过渡及衔接

不少小学数学学霸到了初中成绩都会遭遇“滑铁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初中 数学 学习 方法 和小学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属于“填鸭式” 教育 ,1+1就是等于2,而到了初中知识层面更广,更注重数学原理的学习,所以,原来的学习方法就不能适用初中生学习了,那么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的过渡及衔接呢?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的过渡及衔接

一、转变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数学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记忆型:这种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大量做题,然后记背做过的题,考试时靠记忆解题。这种学生用记忆代替思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当他们进入初中后,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增多,难度明显增大,难以理解也记不住,因此,这种学生很快就出现学习困难,成绩一落千丈。

2.模仿型:这种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模仿老师讲的例题和做过的练习题,考试时用模仿类型题的方法解题。这种学生训练出来的是模仿性思维,思维能力提升甚少,当他们升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的题型太多,千变万化,他们已经很难模仿,学习很累,事倍功半,成绩自然不理想。

3.思维型:这种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思考、寻找知识与题目的联系,通过做通做透一题,学会一片题。考试时活用知识解题,这种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升入高中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既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又能轻松考高分。

由此可知,小学升入初中后,不能再用记忆、模仿的 思维方式 学习,必须转变学习习惯。

二、思维模式

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明显加宽,难度明显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自然增强。这些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① 理性思维 能力

② 逆向思维 能力

③ 多角度思维能力

④ 抽象问题的思维能力

⑤ 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

⑥ 陌生问题的思维能力

学生如果不具备这些思维能力,学习肯定会受影响,轻者学习跟不上,重者会导致厌学。而这些思维,全部都可以通过训练提升。

三、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

有人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大量做题,有错必改,经常复习。就是要“头悬梁,锥刺股”,要和疲劳顽强抵抗,用刻苦与之抗争。对于这种做法,专家认为:“精神诚可贵,效果未必好”。因为学习本身是一门科学,讲究技术、方法和技巧。真正学习好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不用怎么花时间就可以学得很好。因此,小升初的学生必须开始掌握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深入知识的本质,了解知识的联系和规律,做到融会贯通;

② 做题时要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通过做题善于 总结 ,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③ 主动学习,超前思维,对于书本的例题,在老师未讲之前提前思考,在老师讲时与之对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四、做好小升初数学衔接

第一,从知识能做好小升初数学衔接学习的必要性力上来看,小学学得太“浮”(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对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小学老师要负一定的责任)。如前所述,小学学习注重感性的形象思维,但是从初中开始,对数学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就开始加强了。如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的第二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和第三单元《字母表示数》,引入负数、数轴和字母后,分类讨论的思想就随之而来,很多时候答案不再唯一,这与小学的学习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另外,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基本功——计算能力很欠缺,进入初一上第二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学习后,计算能力跟不上,作业和考试经常计算出错,弄得自己焦头烂额,信心大大受损,接下来的第三单元《字母表示数》对探究能力要求又高,学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这两单元学下来,信心彻底被摧垮,后面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

第二,从学习习惯和方法上来看,小学生在答题规范和专题总结方面普遍欠缺很多。小学对答题规范要求很低,学奥数几乎不要求,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很善于“凑答案”,但要写出严密的推理过程却“难如登天”。但是,从初中开始,对答题规范的要求“突然”提高很多,如果没有提前的规范,学习成绩自然会大受影响。

就学习方法而言,只是跟着老师走,完全不够。自己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改错。这些方法小学完全可以不要,但是到了初中,不掌握这些方法,学习会比较吃力,相反,用好了这些方法,学习起来会“如鱼得水”。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的过渡及衔接

想要学好初中数学,必须要围绕着课前、课上和课后来展开,这些方法虽然有些老调重弹但是确实是一些好的方法,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地看看。

1、课前

课前需要预习,预习需要我们去把接下来要上的内容整体上看一遍,然后找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自己无法很好理解的内容,分别做上不同的标记,以便在上课的时候针对自己的问题去认真听课与重点理解。

2、课上

在上课的时候不太可能整节课都集中精神,这时候就更显现出我们 课前预习 的重要性了。我们需要在上课的时候集中精神听讲预习中所遇到的重点与难点,尽量地在课堂上去理解吸收。同时也可以看看老师讲的重点与自己课前预习所确定的重点是否一致。另外,对于老师重点讲解的东西需要做下相应的笔记,以便之后复习用。

3、课后

课后的复习一定要及时跟上,不仅当天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在之后的几天里也应该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同时可以跟上一些练习进行检测与巩固。如果复习的时候发现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的去询问老师或是其他同学,将其弄懂。

课前课上及课后三个步骤环环相扣,一定要把每一步都做到位,这样初中阶段就能打下很好的数学基础,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的过渡及衔接相关 文章 :

1. 小升初衔接,做到这些就够了

2.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3. 各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大全

4. 新初一数学课程介绍与学习方法指导

5. 小升初如何适应初中学习与生活

6.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7. 升学前的衔接班到底该不该上?看看别人怎么说

8.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

9.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哪些改进措施

10. 初中生应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H.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衔接

小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会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知识难度增大,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初中教师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使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能快速适应初中的学习非常重要。本文以初中数学为例,分析了做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过渡和衔接的策略。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的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此特殊时期,多数学生会感觉不适应。与小学相比初中的科目增加了,教师随之增加了。学生从小就适应了老师管理的模式,现在却要在短时间内接受八九个老师的讲课方式,会不知道怎么办,非常困惑。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变得消极怠慢,导致成绩无法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数学是学习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帮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根据初中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小学多年的学习,学生必定形成了一些学习方法或者习惯,对于这些良好的习惯,应该继续保持,比如上课时坐姿端正、回答问题积极、声音响亮等,这些都是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进入初中后,除了这些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要保持之外,还需要养成新的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更多地思考。小学数学课比较简单,因此,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但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学习难度和学生任务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教师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那么学生就很难有效地预习,即使有预习的也是粗略地看一眼课本,不会思考,找不到问题所在,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所以,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要尽早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刚开始不要布置太多的预习题目,等学生都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后,再布置一些题目,慢慢过渡到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容易。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相比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的内容更多,难度更大。况且数学是连续性非常大的一门学科,在课堂上必须专心听讲,把握住课堂所讲内容,如果课堂上开小差,一节课听不懂,连锁效应就会导致以后每节课都是糊里糊涂的,成绩便会急速下降。另外,应当要求学生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多问几个问什么,加深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规范作业,强化训练。
小学一般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进入初中之后,教师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让学生重视过程,规范解题步骤。教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板书时要规范,以身作则,用自己规范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二是严格要求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规范解题步骤的重要性,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4.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数学是一门知识容量相当大的学科,数学公式、定理、原则相当多,再加上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智力因素发育尚未成熟,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容易忘记之前学过的知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通过不断回顾,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习惯。
二、教学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中后,学生会学到很多比小学数学更抽象的内容,例如小学时只是简单的平面几何,而进入到初中之后则会涉及更抽象的立体几何,还需要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和图形联想,加入适当的辅助线解决各种问题,这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数学老师要学会循序渐进,利用层次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当前的学习状况。首先,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讲解即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现在正在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梳理和构建起基础的知识点脉络。讲现有知识时适当回顾小学的知识,尤其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当重点比较和区别。例如,如图1所示,△ADE和△ABC的相似比是1:2,那么两者的面积比是多少?一些学生认为两者的面积比就应当是两者的相似比,混淆了两者的含义。其次,在讲解时,教师要注重讲解某个定理或者公式是如何证明的,并对证明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前人对现有知识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教师应适当地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展,例如在讲到一道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解答,在答案的设置上老师不应该设定所谓的“正确答案”,只要学生证明过程是正确的,那么就应当承认学生的解题方式。第四,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考核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这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学生共同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着重讲解。另外,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错题本,专门记录一些以往的错误并定期复习,从而使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老师讲解之后,再次看错题本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这种随时进行反思的行为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并在反思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解题思路。
三、兼顾小学内容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突然增加,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初中知识的讲授,忽略了修补小学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之间的断层。在讲授初中知识时,教师应该注意兼顾小学的知识内容,以小学知识为导入,通过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初中知识。
四、结语
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学习任务会加重,且所处的环境将变化,再加上升学的压力,学生在短时间内要处理好各种问题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上,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过程的严密性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有关问题,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密切中小学数学之间的联系,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中小学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

I. 如何抓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初一新生从小学升入中学,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任课教师,对中学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中小学数学不仅有连续性而且有阶段性,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区别,前后不能自然的衔接起来,因此,初一年级的师生就有一个怎样从小学数学教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适应过程.在这一时期里,教师如能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照顾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基础,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因势利导,承前启后做好转化工作,就可以有效地缩短这个适应期,从而及早进入中学数学教学的正常阶段,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赢得时间,打好基础.反之,若任其自然或采取一些违反教学规律的做法,就会使得学生长期不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以致使部分学生进了中学却进不了“中学数学之门”,出现早期的“分化”现象,无法保证中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怎样抓好中小学衔接呢?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初一学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是体力,智力不断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注意占优势,且注意力不集中,即使集中了,也不易持久,行为中情感色彩浓,对有好......(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好复课后的衔接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