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教师教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⑴采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乒乓球式的教学。
⑵教师随意性语言过多,一堂课好像总在讲话,过于忙碌。
⑶提出的问题琐碎,无思考价值。
⑷活动要求不明确
学生学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不知要求,无合作意识,更无合作内需。
⑵学生的语言表达半句话或不完整。
⑶有人听课不善于表达。
2、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明显不足
⑴教师一甩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回答。
⑵学生探索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命令汇报。
⑶探索的结果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而是教师总结出来。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问题。
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最好的途径,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倚重于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课堂中学生自主思考机会少,机械练习、重复练习、低效甚至无效练习多,而有变化的、有层次、有思维含量的综合性练习少等现象仍普遍存在。
4、课堂教学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
我们的课就内容教学,教师很少考虑数学思想方法,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如果确实熟悉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教师设计教学很有帮助。一位名人曾说过:“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并使其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将是设计21世纪数学课程的突破口”。 可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使学生终生受益。难怪说,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教育价值观偏离
若干年来,我们的教师有这样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我的班级,我的学生只要考试分数上去了,我的学生就是人才,我就是佼佼者。由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导致教学中有的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固然,靠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很有可能提高分数,但扪心自问,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吗?这一点需要我们及管理者深思。
三、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如:语文教学,只注重学生学生字、生词、解词、分段落、中心大意,把一课搞得支离破碎,严重淡化甚至不顾及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数学教学就更为严重,用大量的时间讲列题,帮习题,就题讲题,总认为只要学生会解题了,学生就学会了,学好了。有的应用题学生即是做了几十道也仅仅是仿照例题的模式机械的模仿,比着葫芦画葫芦,不知其所以然。
四、只注重知识的结论,不注重能力的形成过程
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告诉学生面积公式,而不讲解公式的来由。讲应用题教学,见多是加,见少是减,见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另一个数就是除法应用题。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乘法应用题等等。此类讲法的老师大有人在,久而久之,学生只学了些死记硬背的本领,应付考试的本领。
五、不是教法适应学生,而是学生适应教法
有的老师一辈子就一种教法,教的学生一级又一级,适应我这种教法的就是好学生,不适应者就为差学生。很少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去认真地考虑一下: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教学怎样改革才更有成效,怎样改革才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应该从学生为主和全面发展的角度
六、教学中扼杀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不是没有个人看法的,更不是没有标新立异的。而是我们的教师把这些学生给扼杀了。老师讲了课,学生问老师了,“老师,你这种方法我不理解,我这种解法行吗?”。看我们的老师是如何回答学生的:不要钻牛角尖,看老师怎样做就行了。面对这样的回答,谁还敢标新立异?
七、教学中有师道尊严的现象
有些老师把自己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把学生看成和自己是平等的人看待。学生学习有困难时,不是鼓励他而是嘲笑和挖苦。有的甚至打骂学生,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八、不承认学生在发展中有差异,以至于教学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部分学生会的就要求全体学生都会,经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该讲的我都讲了,别人会了怎么就你不会。而且面对家长,面对社会去理直气壮地说。殊不知,学生在发展中是有差异的。
九、对素质教育片面理解
表现形式是一节课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有提问,有讨论,有一题多变。仔细一想,学生学到了什么?培养了学生些什么能力?真有些归纳不出。
十、所用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基本是机械的模仿
多年来,受教材的限制和约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例题十练习”,使本来很有趣的数学学习成了十分枯燥、繁杂的计算和习题演练,加之教师满足于现已熟悉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而不再对新知识感兴趣,结果往往停滞在高原期而裹足不前。
㈡ 小学数学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符合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2、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3、表述准确、具体,准确使用刻画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教学内容
1、能驾驭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2、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性的。
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注意本学科与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4、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2、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3、教学节奏适当,时空分配合理,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4、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
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
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教师行为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学生行为
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教学效果
1、大多数 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特色
1、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中有独具创新的教学设计,其效果显着。
2、设计的教学方案有独具特色的主题或立意。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个人教学艺术风格。
教师素质
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并合理优化。
3、善于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随机调控能力强.
4、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
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
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
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
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
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
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在
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节观摩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
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
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
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
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问题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 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
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
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
问的方式去“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
有真正动起来。就像涂长顺老师说的,由原来的“填鸭子”到现在的“问鸭子”了。
问题四:评价形式失真,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啪,啪,表扬他!”“棒,
棒,你真棒!”的表扬声。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
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这些学生
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
,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是适当的。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了,更有些教师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回答也不敢马上加以纠正,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表扬的“迷失”,就会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主要是未能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而造成的。
望采纳 谢谢
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因此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的数学探究和合作活动却存在着一些盲目与困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暴露了对新理念解读有偏差,甚至走进了误区,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在探究学习中没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探究学习成了强加给学生的行为过程。
2、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而不进行监控,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时不敢指导,怕戴上“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帽子;有的教师即使指导了,但也把握不好介入的时机和程度
3、注重探究学习的行为过程,忽视思维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有结构的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描述探究的步骤,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探究。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确动手做了,结论也顺利得出了。但是这样的动手操作是不是就是数学探究呢?有些学生从头到尾都很开心,参与热情很高,可学生所获得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数学课不是让学生开开心心就算了。
通过思考,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探究学习氛围。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记得在2005年3月,我接到原教研室主任唐瑞祥老师给我布置的一个任务,在全区上一节公开课。活动主题是:“老教材,体现新理念”,课题是《圆锥的体积》。接到任务时,我非常高兴,同时也感到有压力。高兴的是,又有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有压力、是怎样才能上好这节公开课呢?既要有新意,又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这之前我听了好几节《圆锥的体积》的公开课。教学设计都很常规化,那就是先认识圆锥,再通过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得出是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最后通过做实验,从圆锥里装沙向圆柱里倒,三次刚好倒满,从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思路的教学设计都大同小异。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般在教学这节课时,都能顺利地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什么突然要去比较圆柱、圆锥体积的大小?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不得而知,做这个实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一个数学活动,根本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这篇文章作者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就解决了我思考的这个问题,这是我先前无意中在《中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非常惊奇,惊奇的是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教师,虽然我不记得他的姓名,但我真的佩服那位教师的独特创意。想到这里,我心里又一沉,如果我按照那位教师设计的环节去上这节公开课,感觉好象有抄袭之嫌。但又想,把优秀教师的成果运用到我的教学中,也正是向那位教师学习的表现。所以最后借用了那位教师所设计的环节,在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圆锥的体积》教学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知。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由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相等, 长方形的短边和直角三角形的底相等。教师问: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说: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接着分别以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得到了一个圆柱和圆锥,请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观察后说出两者是等底等高,教师接着设疑:请你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呢? 图如下:
由于前面的比较面积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是1/2的关系,也有的学生通过空间的想象猜想是1/3的关系,还有的学生猜想是1/4的关系,到底是1/2的关系,1/3的关系,还是1/4的关系呢?再让学生利用手中给的材料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做实验来验证的必要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趣味性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就会产生求知欲。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理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刚才我说的《圆锥体的体积》这节课的设计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这一过程。通过这个案例让我思考了很多,特别是探究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探究学习中,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去探究,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心甘情愿的跟教师的思路走。这让我想起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教师是卖拐人,学生充当了买拐人的角色。
2、教师的合理的“导”、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
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探究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探究都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的拓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领会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思维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合理的“导”是学生探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前不久,校区研讨课中,我校黄辉老师上了一节《三角形内角和》,这节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我觉得很成功,很好的体现了教师“导”的关键性作用。首先教师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创设三者争论谁的内角和大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再让学生猜测三角形谁的内角和大?到底谁的猜测对呢?先用实际测量来验证一下。由于测量工具有误差或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得到的结果是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度。老师再问:除了测量,你还有别的办法来验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学生想到了撕拼、折叠的方法。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接着教师追问一句:同学们,你们看到了180度,联想到了什么呢?同学回答说:看到180度,我们想到了180度组成的是一条直线。就是教师的这一追问,让学生把新知和旧知产生了联系,从而在撕拼和折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拼或者折叠成为一条直线,从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一追问,我想学生根本就没有探究的方向,而是在那儿冥思苦想,即使想到了通过撕拼或折叠,但是学生仍然无法有意识的去撕拼或折叠成一条直线,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
还记得我曾经在武汉市优质课比赛中听过的三节数学课,课题都是《圆的周长》,三节课都是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通过直观,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那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有两节课是让学生通过测量实物的周长和直径,再让学生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从而得出,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但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我要问: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呢?为什么一定要去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呢?作为教师,我有这样的疑惑。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没有胆量提出质疑而已。而在另外一节课中,教师合理的“导”,正解决了这样一个疑问。教师也是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什么有关系?学生通过直观,猜想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教师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实物的周长和直径,把数据填入表格。教师问: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怎么的关系呢?教师说明,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一般是研究它们的“和的关系、差的关系、乘积的关系和相除的倍数关系”这四种。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相加、相减、相乘,不存在一定的规律。而在计算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时,得出了一定的规律: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研究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存在着倍数关系。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探究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探究学习的成效。
3、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时间。
探究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有时,我们看到有很多探究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虽然给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但是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草草收场,这样就必然会降低探究学习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探究学习的成效,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教学中如果要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应该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理智选择。只有正确地理解探究性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
以上我简单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探索,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和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怎样的问题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言堂”怎样处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起到调控作用?下面我就谈谈这几个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合作过程的随意性。组内成员的合作实质是貌合神离,学生各抒己见,却听不到同伴的声音。因此,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最后,组内代表发言,也只能代表部分同学的想法。这样的合作,从形式上看热闹非凡,但是,从实际效果考虑,却很难让人赞同。由此看来合作学习,应该有合作的计划和步骤、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合作学习也应该有一定的合作规则。
2、选择问题的随意性,忽视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问题。
什么问题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当个体遇到没有办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存在分歧时,才会有强烈的与人合作的愿望,才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见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却少之又少。大多数讨论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迎合合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可以说、可以聊的话题而已。如,有些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班级中举手的学生有很多,但是,老师完全无视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坚持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像这样的合作交流,除了浪费时间,还能收到什么成效呢?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是用“新”与“旧”的方法来评价,即一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否贯穿于整节课中。由于受到这种思想的误导,结果有的教师就把不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也非要学生合作不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度”一定要把握好,既不能什么问题都合作学习,也不能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让教师简单传授了。
3、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 “ 小组讨论 ” 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相对照,更为恰当的作法是首先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而只是在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时才依据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并以此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和辩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没有处理小组合作与学生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个别学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只是当听众。另一种情况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课堂秩序极为混乱。合作学习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大家的智慧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 “ 一言堂 ” 高得多。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二是学会分享。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这正如肖伯纳说:“如果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是一人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一人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则变成了一人两种思想。”同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四人小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则每个人都学习到四种方法,还可以选择最好的方法。三是加强激励机制。对于后进生,我们要打开他的话盒子,给他们更多的机会,用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用积极、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大胆发言。
5、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没有进行及时调控
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但是当前合作学习教师调控不当的几种表现:
1 、低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自己的理解作为标准,代替学生的理解。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几分钟后提问学生,见没人回答,老师就认为没有学生理解了,结果就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
2 、过早提示问题的重点、难点和矛盾,使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的低层面上。如“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节教学中,老师经过拿出长 5 厘米 宽 3 厘米 的纸板推导出它的面积是 5 ×3=15 平方厘米,接着老师提出问题: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何关系?老师不是采用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采取自问自答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低层面上。
当然,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其他的误区,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对策,对这些误区亮起红灯。使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使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
㈤ 小学数学课怎么评,从哪些方面评
小学数学评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看教学思路设计
写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②、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①、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②、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②、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③、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④、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