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怎样上数学课才能让课堂效率更高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对数学的学习不是十分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数学教学的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数学课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活泼,学生提不起兴趣。(2)搞“题海战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到充分发挥,每天为了做题而做题,心里挺压抑。(3)“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消化的时间和空间。(4)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重点不突出。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必须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营造一种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软环境。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为厌烦而形成的冷漠的师生关系,是不适应现代化教育,也无从谈保证上课效率的。
课程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我们所面对的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多变的现代型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应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重视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展现新的标准中,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重在以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信息源,也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应以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和明快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自然,整个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富有动感。
(3)优化教学形式,有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等知道很多方面的知识,对待一些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和主张。所以当今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人,而课堂教学也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行之有效地利用现代各种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猜测、归纳等方法获取学习经验,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一味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当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表达个人意愿、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创新意识也就会逐渐产生。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而客观地认识现代社会的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见解、有着强烈的认识社会和探索世界的热情和能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一代。
㈡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导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标,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学目标作为指引。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工作。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维目标,既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应得到有效发展。此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妥当处理数学整体目标与每节课具体教学目标的关系。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课的目标设定为例。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2)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长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3)初步认识什么是米,什么是厘米,即对米和厘米有清晰的概念。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情感目标:(1)学生逐步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2)逐步意识合作的意义。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教师进一步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这无疑为高效课堂打造做好充分准备。
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是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如果学生的数学兴趣没有得到深度发掘,课堂教学将毫无生气可言,更谈不上高效课堂的构建。
因此,数学教师应设计能瞬间将学生兴趣点燃的导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一课的导入为例,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谜语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请你猜猜它是谁?谜语说完,教师让学生努力猜猜这位好朋友是谁。家里有闹钟的同学一下猜出这位好朋友是闹钟了。教师继续说:“同学们非常聪明,那想不想学习时间呢?”基于时间这个概念较为抽象,于是,教师拿出一个大钟,让学生形象认识分针、时针、秒针,以明确时间的概念。实践证明,谜语为学生喜爱的切入方式。因此,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时,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的导入,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石。
三、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为高效课堂做好保证
经研究发现,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关注时间不会持续很久。因此,数学教师应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维持学生对事物的关注度。以下笔者从提供数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保证工作。
1.提供数学探究,突出学生主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需要用探索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同时,有研究表明,学生渴望有机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种愿望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非常强烈。因此,提供数学探究机会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学完条形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供学生探究:(1)假设教师需要统计六年级各个班的学生总人数,应该选择何种统计方式?请说出选择该种统计方式的理由。(2)假设让你调查班上同学的兴趣爱好,并分析哪种爱好人数最多,请问应该选择何种统计方式,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学生通过探究,不断得出各种统计图形的特点,并分析出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分别适合运用于哪种方面的统计。
2.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数学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数学能力容易得到大幅度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负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为了引出负数的概念,首先举例。如学校的小卖部,11月份赚了2300元,12月份却亏了500元;本学期班上新转来10名学生,又转走了10名学生。教师一开始明确这些由相反词语和具体数量结合起来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用数学方式表示这些量。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学生举出更多类似的.相反意义的量,并积极尝试用数学方式展现出来。提前预习的同学发现,可以用“―”表示负数,用到教师的实例就是表示转出去的10名同学;可以用“+”号表示正数,用到教师的实例就是表示转进来的10名学生。
3.引进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够理解。但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进多媒体技术,将难点化解,以直观形式呈现数学内容。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引进还有利于数学教学形式的丰富。这些对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是非常有利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突出“物体在不同角度观察下形状是不一样的”这个知识点,教师引进多媒体进行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同一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这些依据观察者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借助多媒体进行图形展示,学生很难理解物体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总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前进。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仅仅传授知识的高效课堂是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的,教师更应以技能传授为主,教会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并有所创新和发展。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师应补充“知识能量”,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做好十分准备,以让自身在数学教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定科学合理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心理及数学学科特征,既要有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准确定位,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的物体图片,让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总结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揭示高和底的意义。此案例抓住了本课重点,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了它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探索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通过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这样使目标具体、明确。
二、精心设计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依据自身经验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教师检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有效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生探索,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用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并引入课题,然后要求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再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恰当选用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既要熟练掌握投影、视频、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应用,又要重视挂图、标本等传统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运用传统的“米尺”进行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1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短,教学效果会更直观,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会更感性。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所以,我们在选用教学手段的时候,应注重一个“实”和一个“适”字,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得有兴致,有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六、及时反思教学成效
新课程强调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结构、时间安排等。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查学生作业、看学生操作等途径,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断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养成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反思的习惯,才能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只要在自己平时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㈢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 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就如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为了完成任务增大课堂容量,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的训练,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例如单调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产物,这是三角函数最本质的地方。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摩天轮旋转及生成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
2、预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法宝。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光有老师认真地准备还不够,必须把学生也带进来,这就是布置学生预习: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记下来。四是仔细思考本节内容和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
有句话说得好:“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回避任何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反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差生相反的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课后,教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差生。教师越逼得紧,学生越不想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4、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转贴于
5、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及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对基本题目,多采取学生板演,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又起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此时教师胸中有数,也就点拨及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另外,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㈣ 如何教学,才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化
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精心的备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有很多小学老师都想知道怎么才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化,其实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自己的身上入手。老师应该打造最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获益匪浅,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将这些不同的知识都做到心中有数。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关键性之一就是更好地使用手中的教材,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学生,才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老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们的成绩,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弄清楚了学生正在想什么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去教育自己的学生。
㈤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一、课前精心准备
如果做一件事情要达到运筹帷幄,那就要在做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必须进行课前的准备,也就是要备课。学期初,要进行全册的备课,然后进行单元备课,然后到课时备课。备课是有方法可寻的,我们首先要精通课标和教材,根据教参和名家教案,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梳理,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中习题的设计,我们根据习题,去巩固学习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制定补救措施。例如,学习完简便运算后,我为学生设计一些题型。
这些题型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针对性的训练,能够起到巩固和检测知识的效果。 我们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那么就为课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前的准备时,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作好学习新课的铺垫。
二、课中自主探究
一堂课中,我们通常要经历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课堂总结、学生练习和反思等教学环节。对于新知的学习也是课堂重点要做的,我们课堂中树立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通常是让学生根据提出的要求,先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然后再由老师做点拨,直到学生能得出结论或解决某一问题。
例如,学习长方形的表面积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自主进行长方体面的分类,然后交流学习情况,就能得出一般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最终找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特殊方法。这样课堂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再加上教师的恰当的点拨,学生就很清楚课堂中学习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比以前教师全盘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的效果更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作为老师就应发展学生的能力,把学生能做到的事交给学生做,做不好的,让他们互助学习,最后做不好,老师再进行引导,直到学生能掌握。
三、学后检测训练
学生学完新知以后,要加强知识点的练习巩固。数学也是一样,通过检测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进行消化和延伸。这样在检测训练中,除了要有针对性,另外还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时代气息。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扎实,视野更开阔。数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当堂的检测练习也应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样我们的练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下次课再进行汇报和交流。
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我给学生布置的练习题是一些实物,了解1升和1毫升有多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这样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刻,等到下节课带到课堂中交流。如果学生对1升和1毫升了解了,就会在实际中能寻找的到,不了解就可以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些东西,数学知识靠的是理解,这样才能正确的判断。在联系中进行实际应用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四、注重数学体验
数学学习不是要的一个结果,其更重要的就是学习过程,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升数学的价值,并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数学的学习体验,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面变广,学习兴趣变浓,学习方式多样化,最终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先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然后作为课堂的学具使用,这样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要经历自己的思考,与家长进行合作才有可能做好,这样学生就进行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我们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时分秒代表的含义就会更加明确了,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才算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设计有关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并学会合作,从而体验学数学的过程。
总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验学习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灵魂
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样创境入课,像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联系促进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新旧联系,启动思维;创设问题,激发思维;探索新知,发展思维;巧设练习,深化思维。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
2.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课堂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因此,要特别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
三、练习要精,以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是高效课堂的立足点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果,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像这样的练习,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㈥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导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一、应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引导、组织、合作的对象,教师的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力求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中心,片面追求完整而舍本逐末。如在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不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操作、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而是采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三角形图形,让学生眼花缭乱,这就本末倒置了,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摆放三角形图形。这样效果会更好。新课改的精髓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三个一切,充分体现学生的重要性。因此,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成长的乐园。
二、是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一节课只有短短45分钟的时间,如果没有充分备课,教师就会像走马观花似的,想到哪讲到哪。教师对课堂生成没有提前预设,课堂上也会因为教师的调控力差而降低效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效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标
新课标中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教学之前应认真研读,知道不同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定位要难易适中,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清楚本节或本章在整本书或整个学段的地位,紧扣基础,突破重难点。
2、备教材
在教数学之前,应熟读一到六年级所有的小学数学教材,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构建和谐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3、备学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具体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让学生掌握并积累一定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4、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灵活的设计教法,实施分层作业,培优补差,对个别学生进行有效辅导。
5、备问题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点,课堂上教师问题的设计,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关键,备课时必须把备课堂提问当作一个重点,避免提问随意与无效。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目的性和层次性。需要集体回答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个别提问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对优等生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从较简单的问题入手,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增强成功体验。呈现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备课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预设生动活泼而又具体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好课妙趣横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的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一年级“左右”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采用了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四个人分为一组,然后让他们伸出右手握握手,用右手摸右耳,用右手摸左耳,用左手摸右耳,用左手摸左耳。在每个孩子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而且把数学知识“左右”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把它学会,同时,学生还能感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再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李老师找了三根木条,想钉成一个三角架,请同学们想一想,李老师找的三根木条能不能钉成一个三角架?你们能帮一下李老师吗?学生一听说老师找人帮忙,兴趣一下子来了,积极踊跃,有的说能,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学生说试一试。于是,我让学生人人动手体验,让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4种长度的小棒3根,分小组用这些小棒摆成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边摆边讨论,学生有了不同的发现:
生1:我发现如果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肯定不能拼成三角形,因为首尾不能连接在一起。
生 2:我发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也不行。
生3:我觉得只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在这个情境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激励了每个学生“做数学”的热情。每一个孩子的活动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经历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我再让孩子们将摆的方法到展台给全体同学进行展示说明,使学生一目了然,非常容易地掌握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之后,我又运用课件来演示,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加深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的理解,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四、优化教学过程,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巧妙运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就可利用课件将多彩的图像和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有规律物体的理解。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多媒体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此时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教师可以把动画、童话、故事、游戏、竞赛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如一年级下册,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并不怎么感兴趣,但笔者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教学真正“活”起来。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有机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它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运用,它让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思维品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能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问题被得到解决的乐趣,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十几减几”的教学中,学生计算12-9=□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积极参与,经过讨论得出了不同的计算思路:
生甲:因为9+3得12,所以12-9=3;
生乙:因为3+9得12,所以12-9=3;
生丙:因为10-9=1,1+2=3,所以12-9=3。
看,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地活跃,他们的想法有时候让我们老师有一种为之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课堂上的教学如此,我们教师还要注意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把高效课堂真正落实到课堂中,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真正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还需教师不断学习、总结,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共同努力!
㈦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导语: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学生的兴趣点,情景导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未形成,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往往就是他们的兴趣,所以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们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才可能出现爱学、乐学的学习状态。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节课的开始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也能够很快被分散,结合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注意每节课的导入环节,力争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始就马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热得要命,师徒四人口渴难忍。于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便去找解渴的东西,走了一会,八戒不愿再走,就往地上一坐,正巧看到地里有一个大西瓜!悟空对八戒说:“把西瓜拿回去师徒每人吃四分之一。”贪吃的八戒想:西瓜是我先看到的,我应该多吃一点。他就对悟空说:“大师兄,我想吃五分之一。”悟空哈哈大笑说:“那就分给你五分之一吧!”八戒心里很高兴,他想5比4大,我吃的一定比你们多!可是到了吃西瓜的时候,八戒惊呆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今天学习分数比较大小后,就知道了。
这样导入很快就能把学生吸引进来,进而产生急欲一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针对学生困惑点,探究导学
现代科学教育提倡“探究”,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之前对于教学内容的预设,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从对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究获得,这样学生不只是学到了,而且还是学会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问才能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质疑,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能够很好地成为探究知识的一个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热情。
如,在进行“通过圆的周长求直径”这一问题学习时,就可以联系生活中学生熟知的情境来质疑:“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干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教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
这样既吸引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把问号装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进而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教师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弊端,进而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依赖心理,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索者。
三、运用学生兴奋点,实践导练
一节高效的课堂最好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发挥与尊重。据此,教师应该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预设;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实践智慧以及驾驭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结合学情最大化地激励学生的参与,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如在教学人民币时,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一幅商品图,问学生:“有你们想买的东西吗?需要多少钱?”这时,学生都举起了手。接下来的课中,我又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买和卖,在购物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学生初步认识了商品的价钱,学会了简单的购物,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立足学生发展点,反馈导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想问题,肯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推动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学习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先用纸条做一个长方形纸框。然后问做这个纸框要用几根多长的纸条。让学生想想相对的两根纸条长短怎样?所有纸条的长度总和怎样计算?计算纸条长度总和有几种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简单。这一系列问题,迫使学生生活在“思”的海洋中,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借助动手、动脑、动口积极思维,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们需要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让学生继续提出问题。可以把它的条件变成多余的或不足的,可以让它的解法是多样化的,也可以答案是不唯一的。无论是条件性开放题,策略性开放题,还是结论性开放题,都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以获得经验和认识上的提升。
总之,把握住四十五分钟的有限时间,结合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课堂是时代赋予小学教学的新要求。作为小学教师要结合学情和学科实际,不断地去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尚未发展成熟,对于他们来说,数学繁杂琐碎的知识点并不简单,因此创设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学习情景来讲解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因为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而不喜欢学习数学。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下手,充分利用小学生所在年龄段特有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建立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从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熟记数学知识。
比如,讲授分类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分类?”“分类应该依据什么?”等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准备长短不同、颜色不同的粉笔和铅笔,要求学生按小组讨论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这时候他们会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进行分类,按颜色分类、按长短分类、按笔的类型分类等等,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将自己组的分类给同学们看并加以说明,如此交流,学生将会互相学习,拓宽思维,同时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将大大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从学生本身出发,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人而教。人与人的差异是本身就存在的,包括先天的差异,后天对知识的积累程度、理解程度的差异。这都是导致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原因,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既定的目标。而是要因人而教,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
对于“学困生”要尤其深入了解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了解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改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关注点放在每个学生进步了多少,而不是哪些学生学习好。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适当地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三、从师生关系入手,建立良好的师生双边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内容上是传递和接受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赏的关系。因此,在教学生活中,教师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根据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学生才会从心底愿意跟随教师学习,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从教学手段入手,构建多媒体学习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推进,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被推崇。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节约教师在课堂上大量板书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更多具象的东西。根据小学生所在年龄段,由于认知观念尚未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对一切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疑问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抓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通过多媒体将知识更具象地传递给学生。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有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能够扩充课堂的信息量,以提高课堂效率,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
对学生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往往可以多种感官并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更容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东西,久而久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相应地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从学生内心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
学习自然是一件重复性较强、持久性强、较为辛苦的事情。小学生的抗压能力、内心的承受能力较弱,解决困难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学习中,往往会因为学习的枯燥无味、重复性强、知识点的繁琐难懂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上文也提到人生来不同,因此,人与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当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对于同样的计算题,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学会了并能很快计算出答案,而有的学生一节课都算不出答案,如果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是不可行的。教师应当关心并帮助学生,比如,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找到他们眼中的难点,单独对他们进行辅导交流。
也就是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如此,学生才不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学习知识。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让他们享受同等的表扬与批评,不以最好为标准,而应当以更好为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让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
㈧ 如何有效的进行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开展“高效课堂”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高效课堂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追求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和反思中,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兴趣高涨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为前提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充分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论文检测.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高效是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之上,高效课堂就从有效的备课开始,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师已经教了很多年,他们认为不用备课,甚至是书都不用看就那么点东西,自己已经了如指掌.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哪讲到哪,根本没有目标.这样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其实我们每年遇到的是不同的学生,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备课对于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备课我们就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而且要多准备几套不同的教材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备课时,要制定出单元课时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使用什么教具、做什么实验等,避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具体;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复习巩固好.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2.需要有效方法来实施
高效课堂需要“途径和方法”!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无论是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脱胎于“应试”的东庐讲学稿,以及以杜郎口为标志的高效课堂的出现,都是在寻找与探索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他们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们恍然大悟教育原本最朴素的一些道理,教育原本不复杂,关键是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的“过程”.导学案的做法是:.论文检测.先由一位教师执笔,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各抒己见,充分酝酿讨论后,达成共识,论文参考 从协调原,由主备课人最终定稿.然后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案补充,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导学案是在课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在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内容上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课堂中实施目标教学提供了问题指引,为实施小组教学提供了现实工具,也为学生在自主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准备了问题素材.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只有灵活、正确地运用习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创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有阳光心态.每天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上课期间有幽默感,学生喜欢你,你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一半.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及竞争意识,用课堂肢体语言给学生带来激情,学生才会感到上课是一种享受.
3.创建有效的课堂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有效评价体系,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再一个着手点.教师应首先对学生敢于大胆发问,敢于表达不同意见给予充分的信心和肯定,以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异议要虚怀若谷,要善于挖掘闪光点,捕捉瞬时评价时机,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来实施课堂评价.在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同时,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合作研究的氛围,同时把评价的标准交给学生,听取学生对学科教学的感受和意见.既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