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小学地段如何培养数学表达力

小学地段如何培养数学表达力

发布时间:2023-03-15 13:17:52

⑴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家一贯认为应该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从教十几年教了几个班,也听了很多堂课让我感受到,有可能许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畅所欲言,但在数学课堂上却会语无伦次。人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又是数学的载体。所以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位数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说得简练。那么在平时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这十几年来的一点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尽力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为学生做出榜样,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并提供模仿的机会,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并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作用。二、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让课堂更为和谐其实绝大部分的学生不愿表达的原因是不敢说,怕说错了会挨批评或被人笑话,所以教师想切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做到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上课时要有亲切的教态,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即使他们答错了,也不要给予批评,最好是对他参与发言表示肯定,以鼓励他再次发言。尤其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还要细心地挑选一些难度较低的话题,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表达兴趣。就以我今年接的这个毕业班来说,一开始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时,一个班最多只有两三个,有时甚至一个都没有,哪怕他知道答案也不会举手,现在经过这个月的鼓励、培养、训练,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使学生畅所欲言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做题会做,但是却不会用语言表达或表达有困难的现象,我们一些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认为有这些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多做几道练习题或多讲几道题。殊不知教师这样的行为正好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扼杀了他们思维的能力。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关的,说话训练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平时说话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不仅存在于语文课堂,在数学学习中也无处不在,数学语言高度抽象,因此数学阅读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必须掌握和具备一定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真谛,为“说”收集语言素材;其次教学时,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引导学生理顺思维。如:我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写出计算结果,还要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把计算法则和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公式教学不仅是告诉学生计算公式,死记硬背地做题,而是让学生组织语言说说推导的过程;解决问题时,不是只把题的算式写出来就行了,还要能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说给大家听,教师适时引导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优化自己的思维程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主要采用讲解、记忆的方式,几乎没有师生语言的交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变得内向、被动,这样长期下来,学生是越来越不喜欢动脑,越来越不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逐渐变成了“哑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合作必须以交流为基础,而有效的交流要以学习和掌握数学语言为前提条件。我县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打造卓越课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在课堂中采用“五步教学法”: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展示评学―提升延学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收集说的素材,给每位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五、要能做到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多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反复地说、连贯地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运用语言大胆展示自己个性的思维,这样才能把数学“说”好,学好。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数学交流工具,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说得简炼。因此,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数学教学过程伴随着数学交流的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及教学媒体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交流等。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句法和成语去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就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有些教师偶尔也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但是,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很多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地位存在片面性认识,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导致学生因没过好语言关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资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在我教学中和听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在小组活动交流时,只有几个学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木头人”,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说,这是教学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讲得过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是“满堂灌”,把课堂教学的“多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以至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出现了重重障碍,所以,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同步发展的。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读数和写数时: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对二十几的数字的读作和写作时总是写成二一,二二,二三……,经过我和家长沟通发现:孩子这样读的原因是家长在日常生活和给孩子学前教育的时候没有正确的读数,使孩子养成了不正确的读法, 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的读法,我让孩子先读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让孩子自己发现读法,再回过头让孩子读二十几,这样孩子就能够较准确的读出。虽然有些人认为读数无关紧要,只要孩子会数就可以,没有必要强要求,但是我认为当学生学会说一句正确和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的思维和表达。因此,应该从点滴做起规范的使用数学语言。
二、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一)、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理解。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要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积、商、扩大、缩小、质数、合数等概念。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点疏忽。例如问:“什么是质数?”有的学生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的数叫质数。”于是老师问:“4能被1整除吗?能被它本身整除吗?4是不是质数?”学生立即意识到自己错了,应该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
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会用,会说数学语言。
(二)、随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1、教师和教材的示范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方法
小学生在表达数学思想时有两个弱点:第一,不善于正确使用数学术语。第二,不善于讲算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尽力避免“这样做怎么样”、“对不对”、“好不好”“同意吗”等类习惯问语,消除学生说“半截话”或者用一两个字“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作答的语言环境。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读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鉴于教材编写要求简洁、明白,不可能把什么都写进去,需要在教学时加以指点。如一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一课,教材形象直观地描述了这两种图形,至于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边读边交流,然后形成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确表象。
2、每节课都是学生形成数学语言的过程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图意,说算理,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做好看图说话训练,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①先学会看图。要求学生能全面观察,看清图,能简单说出图中有什么,并且有几个。②认真思考,弄懂图意。在看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对图的内容进行分析、口述,理清图中的数量关系。③发挥联想,要求学生能把看到的东西,能串联起来。④开口叙述,要求学生能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并且中心明确,有条理性。这时语言的连贯性是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的;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问题,分析思路和解题过程。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高年级则可要求学生逐步运用数学语言准确、简练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3、小组讨论是学生展示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本组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效率。但是,小组讨论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小组讨论组织的不好,就会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时间,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就会变成听众或者成为局外人,长久下去就会形成两极分化,说的人越说越好,不说的人一句不说。因此,组织小组讨论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和组织的方式,最好是让每一位学生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让那些不爱说的学生从被动的参与变成主动参与。
4、同桌交流是学困生形成数学语言的好途径
小组讨论虽然是展示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小组讨论时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机会或者害怕说不好怕大家嘲笑自己,而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同桌二个人比较熟悉,交流起来也没有陌生感,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不会产生恐惧,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解答、大胆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活了学生思维,更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同桌交流只有两个人,如果同桌两个人正好都是学习困难的孩子,他们在交流的时候效果就不会太好,因此,在安排学生座位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最好是把表述好的孩子和不爱说的孩子搭配的坐,这样他们会互相影响,从而取长补短。
5、学生小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课堂小结时,老师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就会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慧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6、操作是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手段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三年级进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一折、二看、三涂、四想、五说”进行。一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二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几个问题:1,几种不同的分法;2,一共分成几份?3,每一份的大小怎样?三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五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1、让课堂更和谐,让学生敢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常见的现象是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人文环境的建设,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援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研究表明,在愉快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启用。只有在这种氛围里,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说,感到自己的尊严。在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不再有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不再把自己当作权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么都可以说,学生自然就无拘无束,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学生主动说之后老师一定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有所反应,对说得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充满信心,增大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当学生说不出时,可以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下次你一定能说的。”;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要帮助地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学生说错时,要友善地说:“没关系,你可能某个地方没有考虑清楚,再想一想。”;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当学生中出现彼此嘲笑的现象时,教师应及时进行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明白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难免会出错,不应该嘲笑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际心理,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下次主动说打好了基础,从而养成了把自己的想法主动的说出来的习惯。
2、要求学生说话要正确、完善、准确、精炼。比如有的学生说:“8是倍数,2是因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说都不准确,虽然学生明白意思,但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有时候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说话要有根据、连贯、通顺。如:“19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因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又因为1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所以19是质数。”在很多时候老师只注重孩子回答的结果,对为什么是这个结果不去追问,因此,有些学生的答案是听别人说的,有些学生知道结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或者说不清依据,更有甚者是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口气瞎猜的答案;所以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多问个“为什么”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注意多向学生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吗?”“可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想法吗?”等问题,把握时机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应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的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会做不会说、爱说说不出的现象,尤其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说不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
一、激发兴趣,引领学生愿说
要让学生“愿说”,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有话可说。例如,教第一册第一课时:数一数,这是入学第一堂数学课,大家对小学学习生活充满憧憬、好奇和求知欲,又夹杂着些许害怕、困惑和不适应。此时可从幼儿熟悉的幼儿园生活入手,引导大家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然后观察书上主题图中各种游乐项目,进而引入教学内容。让每个孩子都敢于、乐于“说话”,为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熟悉的感觉,久而久之,积极举手“说话”就成了孩子们的习惯。
二、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说
在愉快轻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害怕说错就不敢举手答题,有的终于鼓起勇气后也是支支吾吾地说自己的答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他们。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一会老师还叫你。”当学生说错时,就说:“没关系,你可能在某个方面混淆或弄错了,再想想看。”当学生支支吾吾时,就说:“回答得很好,要是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加自信了。”
三、导之以法,培养学生会说
(一)从模仿中进行叙述
假设孩子愿说、敢说,如果不会说,还是不能成为表达能力强的人。故教师在课上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数学语言。特别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语言几乎是空白,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如教学第一册“8加几”时,在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算法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先给学生完整叙述怎样凑十的过程,再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说说怎样计算“8+5”,先让学生观察,教师边演示、边叙述:(盒子里有8把小号,盒子外有5把小号)计算8+5,先把5分成2和3,2和(盒子里的)8凑成10,10再加(盒子外面的)3得14。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可由教师领说、学生再说。
(二)让学生借助插图进行叙述
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拥有许多漂亮生动的卡通图案,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实物进行说的训练。如根据一幅图,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并正确列式;可根据这幅图编出应用题,再列式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如出示鸭子图,让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学生会说:“岸上有5只鸭子,游走了7只鸭子(在河里),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就表扬这位学生说得很好,同时继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同一种图意:“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于是又有学生说:“河里有7只鸭子,岸上有5只鸭子,一共有多少只鸭子?”让学生对同一幅图用不同数学语言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叙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苏教版教材不仅重视教师使用学具,还强调学生使用学具,加强启发性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根据教材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操作,并注重在操作过程中将思维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8的分与合时,让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成8……”学生在边分边说的过程中就掌握知识了。
(四)规范学生的语言
一年级孩子说话常常有头无尾,缺乏完整性。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他们回答起来总是简单地说出答案。例如:教师问:“图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学生往往会直接说:“5只。”这时就要求学生回答说完整话,应该说:“图上一共有5只小鸟。”
如教学看图写算式时,让学生看图说三句话,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一开始学生结结巴巴说不完整,就让学生先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三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连贯,这样大大降低说的难度,学生提高得很快。
四、形式多样,加强学生练说
(一)自对自说
如看图说意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对自轻轻说一遍。在大家讨论交流后,还可以再一次自对自说一遍,从而比较出两次的不同点,既提高说话水平又巩固所学内容。又如教完认识11~20各数后,教师出示数数要求:从十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八,从二十数到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数数。
(二)同桌互说
说给同桌听,这一形式最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开口说。在学习完数的组成后,我让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互说。当一个学生说出6可以分成1和5后,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对6可以分成5和1。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平常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也说得兴致勃勃。
(三)分组讨论
在课堂中,可适当把学生安排成几人一个小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分组讨论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接力的形式说
在课堂上经常可用“开火车”接力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特别在口算题目、数数等教学中,这种形式最为适用。
总之,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正处在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每一节课教学中我们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说。只有长抓不懈,学生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善说”,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⑶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数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强调准确性、规范性和严密性。但对于年龄较小、数学知识较少的小学生,就很难要求他们掌握我们认为比较“标准”的、非常“数学化”的语言,常在数学课堂中出现会做不会说的,随心所欲、自说自话的现象。所以,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新课程理念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在我们课堂实施过程中却时常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在学生认真思考后,学生对问题只能作出答案性的判断,却不能思路清晰的书写出解题过程;学生在与同学、教师交流时,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不但缺乏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所以,教师越俎代庖地为学生总结出数学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

3、从现在我校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的变化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以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的形式出现。《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不断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索,并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形成知识。但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我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很多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地位存在片面性认识,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

,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因此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课堂上,还存在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语表达的现象,导致学生因没过好语言关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我校大部分班级在合作交流时,只有几个学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语。这是教学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讲得过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是“满堂灌”,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数学理解力也差,以至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出现了重重障碍,所以,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同步发展的。

4、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壳”。因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同步进行。

5、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不具备数学语言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不能数学化地阐述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不能运用统计图分析客观事物等,这些现象都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已不再只是纯语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语言表达能力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科技语言表达能力在内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相对忽视此项教育的当今学校中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说”本身就是思维的进一步加工。要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从创新教育理论角度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创建一个无权威束缚和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机会,只有培养学生数学语言,才能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看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目的,应着眼于主体性的生成和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转换。”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4、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内部智力活动的工具。学生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语言。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形成学说认为,智力的发展要经过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式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语言阶段。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则明确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

5、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

四、课题界定

由于我校实行一校两部制,本课题研究组在北校区,是高小部,所以课题中的“小学生”指的是中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区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语言,但又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它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它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表达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把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能用语言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使学生能读懂数学语言,能用数学语言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并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学习,学会简单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和适当进行数学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心说,学会说,喜欢说。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和研究,找出影响我校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2、经过培养和探索,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说得准确、简练而有条理。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和敏捷性的发展,让学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3、通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解脱出来,强化教改意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主要内容:

1、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影响他们的后继学习。因此,调查和分析学生原有的情况,是我们研究的基础。我们可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定期的调查和座谈,分析影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因素,并作出相应对策。

2、如何训练小学生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①通过

数学阅读使学生感悟准确的数学语言。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对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小学生能自觉阅读课外书的很少,阅读数学有关书籍的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

②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③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④从生活经验引导,促进学生由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在数学语言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生活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生活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⑤采取各种形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让学生小结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拟定调查计划: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②确定调查项目。③确定调查进程。(3)实施调查: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4)整理调查材料: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5)撰写调查报告: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二)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进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

行动研究法可采取这些步骤:(1) 选择问题:即对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问题作出归纳、分类,形成一定时期内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

(2)理论探讨:即从教育理论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最合适的内容,为解决筛选出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从而保证行动研究的正确性。(3)实施和反思:即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在实施和反思这一阶段实现的,它是行动研究的关键阶段。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撰写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论文,为继续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

(三)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按水平高低和科研含量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我们在进行数学教育课题研究时,应采用科学性经验总结方法。科学性经验总结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积累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并总结归纳出富有规律性的、具有推广价值的东西。采用经验总结法进行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确定总结的对象与内容。一般来讲,经验总结应以先进事迹与突出贡献为前提来确定研究对象,应选择那些数学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普及和推广价值的课题。(2)搜集与分析资料。包括对数学教育事实材料的积累、筛选与提炼。在积累材料方面,一是需要总结那些在客观上已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二是需要总结反映工作过程的事实,使人们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貌,了解经验形成的各种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在积累了大量数学教育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提炼。经过筛选提炼的材料,一方面必须新颖,能反映数学教育实践的最新成果,或是人们尚未发现的或鲜为人知的材料;另一方面材料既要少而精,又要充分,能足以说明问题。(3)总结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搜集与分析资料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写出初步经验总结报告了,然后邀请有关方面人士召开经验总结论证会,听取大家对经验总结报告的意见。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对经验总结报告进行精心的加工润色,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推敲,进行理性分析,推演出一定的结论,最后写出正式的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四)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本课题采用时间为标准,进行实验前实验后对比分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对比分析。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确定实验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学生现状,制定初步的操作方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课题标准,通过课题论证。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1年4月—2013年4月):

按方案进行研究,由课题组长负责各阶段目标的实施,课题组每月做一次阶段性总结,整理案例,从中探索规律,反思教学设计程序与实际效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积累实践资料。学期末,对教学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撰写出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1、采用调查研究法、谈话法和观察研究法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搜集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2、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具体研究,广泛收集案例,结合典型案例探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等。

3、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积累具体研究资料和成果,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

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等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析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编印论文专集、案例集、视频集,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八、预期成果

1、论文集:

第一阶段(2011.2~2011.4):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特点及相关因素的论文。主要阐述小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年龄、心理发展和语言培养方法方面分析原因。

第二阶段(2011.4~2013.4):针对常见问题从学生年龄、心理发展和语言培养方法方面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及途径的阶段性实践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2013.4~2013.9): 对小学生数学课中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论文

2、案例集、视频集:

2011.4~2012.4:收集有关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案例和视频。通过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了解学生个体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状况,从中不断探索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对策。

2012.5~2013.3:收集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的案例和视频。

3、《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九、组织机构

顾 问:

课题主持人:郭涧娥

课题组组长:李小红

课题组成员:吴凤英、黄朱美、廖熹曦、朱 茜、唐 鹄、

邵映兰、邓名威、谷金平

十、经费保障

我校对课题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将下拨一定经费给予课题经费保障。我们一定严格监督课题经费合理有效的使用,督促课题主持人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经费开支,遵守财务制度。我们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

十一、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标准、新评价编写组:《新课程标准》,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陈琦,《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3、张盈盈,《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佚名,《如何看待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文库)

5、彭石春,《影响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因素》(磐安教育网)

阅读全文

与小学地段如何培养数学表达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